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学些什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学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31 03:38:09

❶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讲的是什么内容。

主要有以下内容:
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 —— 认识百分数 ;数的运算 ---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 —— 方程;比和比例 —— 认识比。
2、空间与图形——长方体与正方体。
3、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出他们的普及率。

❷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默认分类 2010-09-02 11:29:58 阅读3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增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教改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5、课余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努力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

教学研究课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资源的研究》

教学进度表

计划周次
单元(课、章)
教 学 内 容
节数


第一单元
解稍复杂的方程、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5


第一、二单元
解稍复杂的方程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5


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认识体积
5


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单位的换算
5



十一休假


第二、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3、分数乘法2
5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5


第三、四单元
分数乘法1、分数除法4
5


第四单元
分数除法
5


第四单元
分数除法1、期中检测
5

十一
第五单元
认识比
5

十二
第五、六单元
认识比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3
5

十三
第六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5

十四
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5

十五
第八、九单元
可能性3、认识百分数2
5

十六
第九单元
认识百分数
5

十七
第九、十单元
认识百分数3、整理与复习2
5

十八
第十单元
整理与复习
5

十九

期终复习
5

二十

期终检测
5

计算单元教学重、难点分析

单 元
教学重、难点分析

第一单元:

方程
1、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x=c等方程的解法,并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自觉检验等习惯。3、能列方程解决一些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三、四单元: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1、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意义;2、理解分数乘、除法计算法则的推导;3、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乘、除法式题,并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5、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知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的运算,能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合理、灵活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3、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❸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讲了些什么

方程,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可能性。。。。。。。。大概就这些

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是方程,其内容有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等式的性质指等式的两端同时加或减、乘或处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结果仍然是一个等式。与分数、小数的性质差不多。)不难,老师会让你们多练。

❺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论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技能:①通过学习,学生能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②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③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众数和平均数④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⑤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觯决问题⑥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⑦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本学期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重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能应用“转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②在探索和理解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比例的基本性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③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4、质量目标:各单元测试平均分达83以上,期末质量验收平均分达85以上,优秀率、及格率分别达40%及95%以上 二、教材分析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教学重点: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三、学生情况分析1、任教班级学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0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2、学困生情况分析本班级学困生有许欣盛、李贤义、何斌华、杨振辉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其次,这学期分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另外分数应用题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对这些学生要求他们各单元测试平均分达70以上,期末质量验收平均分达75以上,优秀率、及格率分别达40%及95%以上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⑴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⑵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⑶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⑷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⑸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⑵对基础较好学生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力开展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适时开展小型多样的数学竞赛,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 ⑶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后多关心学困生,他们的作业尽量面批⑷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3、教研专题和实施措施①教研专题:以“设计适合学生的作业”为研究课题②实施措施: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翻阅有关学习材料,自觉学习理论知识,并听取有关讲座,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教学时做到耐心、细致,并把自己平时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贯穿到教学中,同时把理论和实践联系的知识、经验组织起来,撰写教学论文五、具体教学进度(略)
不~~~~~~~·

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下面是我的复习资料。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小学奥数公式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的公式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的公式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的公式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的公式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的公式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参考资料:网络知道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
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 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4. 大小比较 1.
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 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
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
3.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 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五) 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小数
1 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 3.1415926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 0.5656 ……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 0.03333 ……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 节只有
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 3.777 …… 简写作 0.5302302 …… 简写作 。
分数
1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 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 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1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❼ 苏教版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总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 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整数【正数、0、负数】

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和1、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

2.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3.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4也可以写成4。

4.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3.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6.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7.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8.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

(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

(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9.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 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一)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 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a÷b=(b≠0)

3.从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4.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5.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6.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7.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8.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9.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通分和约分。

百分数【税率、利息、折扣、成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

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表示。

2.分数与百分数比较: 不同点 相同点 分 数 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可以有单位名称 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百分数 不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不可以有单位名称 3.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1)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2)把小数化成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

(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然后添上百分号。

(4)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百分号,然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6)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熟记常用三数的互化。 =0.5=50% ≈0.333=33.3% ≈0.667=66.7% =0.25=25% =0.75=75% =0.2=20% =0.4=40% =0.6=60% =0.8=80% ≈0.167=16.7% ≈0.833=83.3% =0.125=12.5% =0.375=37.5% =0.625=62.5% =0.875=87.5% =0.1=10% =0.3=30% =0.7=70% =0.9=90% =0.05=5% =0.15=15% =0.35=35% =0.45=45% =0.55=55% =0.65=65% =0.85=85% =0.95=95% =0.04=4% =0.025=2.5% =0.02=2% =0.01=1% 5.出勤率表示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合格率表示合格件数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几。

成活率表示成活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7.多的÷“1”=多百分之几 少的÷“1”=少百分之几

❽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数学学习要点

六年级上期数学知识要点
数与代数
一、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倒数
(1)倒数的意义:
(2)求倒数的方法:
4.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比
(1)比的意义及名称:
(2)比与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
(3)比的基本性质:
4.解决问题
(1)分数除法(或方程)解决问题
a.“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b.“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2)比的应用
a.一般的比的基本应用:
b.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三、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3.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1)成活率,(2)出勤率,(3)发芽率,(4)合格率,(5)达标率,(6)小麦的出粉率
4.百分数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4)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多少”:
(5)“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6)“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5.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折扣:
(2)纳税:
(3)利息:
四、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

空间与图形
一、位置
1.行列的确定: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同行、同列规律:
4.平移行、列变化规律:
二、圆
1.圆各部分名称及关系:
2.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3.圆周率:
4.圆的周长:
5.圆的面积:
6.圆环的面积:
7.扇形:
8.轴对称图形:

统计
扇形统计图
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从统计图中获取更多信息:

4.结合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是我们学校的窗口,也是面临毕业的年级,特殊的责任提示我们和学生们,认真走好每一步。我们把自己的态度书写在文字里,把计划尽量定的详细、周密。
我们六年级用的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
这本书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安排了七个单元。本册课文主要由“课文”和“习作”两部分组成。所有课文,都要求学生认真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第一单元为“心中有祖国”,第二单元为“人间真情”,第三单元“奋斗与生存”,第四单元为“民风民俗”,第五单元为“景物聚焦”,第七单元为“读书有方”。
本册的生字均安排在阅读课文里。
全册共安排生字217个,其中要求写的为159个,其余的58 个生字只要求认识。课文中所列的多音字,在其右上角加*以示区别。

生字总复习
cn k l zh yōu lǜ hng xng b do

lin dāo rng qi w shǒu yn zhuāng s guǒ

nng jng xiān bi y l dǐng lǐ m bi

zhān bǔ ju zhng yng chu h l jī qn

y zh cuī huǐ yng sng ē nu ō zī

zhǎo z cǎi hng xiū s diān pi li l

pi hui o xing b xi shn xī wng bin

xing māo sǒng l y zho xing fǔ xiāng chng

shuǐ q pi hui qīng mi gng xin

png hng t tu ling shuǎng zh zo

sng d jiān rn nǜe di yū hu

to c lin dāo png hng yīng wǔ

kān c zhun xiě y zho

多音字

载 降 弹 择 磅 笼

恶 兴 蒙 作 宿 撇

当 中 朝 厦 迫 发

肖 传 还 空 缝 禁

将 解 着 似 薄 要

倒 都 称 校 盛 剥

折 济 露 横 好 会
藏 行 挑 挣 扎 强

量 奇 给 塞 散 几

看 更 场 悄 相 数

待 埋 弹 要 干 教

参 为 觉 只 铺 没

壳 假

三、词语
负隅顽抗 专心致志 慷慨激昂 阴谋诡计
井然有序 负荆请罪 若有所悟 针锋相对
一丝不苟 聚精会神 生旦净末 喜闻乐见
粉墨登场 锣鼓喧天 余音缭绕 字正腔圆
惟妙惟肖 感人肺腑 唱念做打 悄无声息
销声匿迹 起死回生 望而生畏 寸草不生
说一不二 不可一世 风情万种 雷轰电击
锲而不舍 如饥似渴 惊涛骇浪 波澜壮阔
孜孜不倦 奔腾不息 汹涌澎湃 悬崖峭壁
红叶似火 垂头丧气 千山一碧 奇形怪状
斗志昂扬 忐忑不安 鹤立鸡群 背水一战
破釜沉舟 闻鸡起舞 完璧归赵 三顾茅庐
指鹿为马 入木三分 鞠躬尽瘁 纸上谈兵
关联词填空
1、我们( )要练好身体,( )要学好知识。
2、( )红军就要到陕北了,( )三军尽开颜。
3、( )瘸了一条腿,他( )凭着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困难。
4、我们( )努力学习,将来( )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5、织女对孩子们说天上( )富丽堂皇,( )没有人间自由自在,她不喜欢。
6、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 )在恶劣的环境中,( )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7、( )今天早晨下着大雨,( )我们班同学没有一个迟到的。

五、修改病句
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

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和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
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要保护它。

————————————————————————
近年来,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提高。

————————————————————————
经常看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足球比赛增加了各班同学之间的友谊。

———————————————————————————
过去,我做作业马虎潦草,很不认真,不经常拖拉,不按时完成。
———————————————————————————
8、“六一”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
————————————————————————————
9、小明愿望为集体做好事。
————————————————————————————
10、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
11 、两个日本的小姑娘来到中国游玩,她们对美景不停地赞叹不绝。
————————————————————————————
12 、奶奶对于冬天,是一个非常难过的季节。
————————————————————————————
13、、小王和小军是好朋友,他经常帮他复习没学过的课文。
————————————————————————————
14、每次提问,小花同学总是第一个首先举手。
————————————————————————————
15、小刚记录了并听取了会议的发言。
————————————————————————————
16、今天的天气十分烦热。
—————————————————————————————
17、笑盈盈地看着活泼可爱的小孙子做游戏。
—————————————————————————————
18、昨天中午,刮了一阵狂风暴雨。
—————————————————————————————

六、背诵的课文
第一课 《我们爱你啊, 中国!》
第三课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第四课 《古诗两首》
第六课 《船长》
第十课 《生命的林子》
第十二课 《姥姥的剪纸》
第十四课 《安塞腰鼓》
第十五课 《青海高原一株柳》
第二十七课 《古诗两首》

❾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上的所有公式概念进率

第一单元: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2、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3、解方程中常用的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第二单元:
特征 棱长和 表面积 体积(容积) 体积单位(容积单位)
相同点 不同点 定义 公式 定义 公式 定义 公式
长方体 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
方形。 长方体或正方体12条棱的总长,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长
和。 (长+宽+高)×4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
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长×宽×高
V=abh

底面积×高
V=sh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
位。
正方体 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棱长×12 棱长×棱长×6
S=6a2 棱长×棱长×
棱长
V=a3
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 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长方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第三单元:
1、 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要用乘法计算。
2、 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与分数相乘,用整数和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与分数相乘,
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三个数连乘,可以先把所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约分,再把约分后的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
3、 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4、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它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真分数的倒数是大于1的假分数;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整数的倒数是几分之一;几分之一的倒数是整数。1的倒数是1。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没有倒数。
5、分母是相邻的两个非0自然数,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它们的差等于它们的积,如: - = × =
第四单元:
1、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列方程,也可以用除法。
2、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大于被除数;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以先转化成分数连乘,再按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 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先看题中的分数是谁与谁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什么看作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列方程或用除法解答。
第五单元:
1、“:”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分数中的分数值。除法中的除数不能为0,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
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将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整数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化简分数比,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前项和后项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化简小数比,先转化乘整数比,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黄金比的比值约等于0.618;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是π。
5、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同样长的竹竿,每根竹竿的影长是相等的;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第六单元:
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律在 运算中同样适用。
2、 运用乘法分配律:a×b+a×c=a×(b+c) 减法的规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第七单元:本学期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替换和假设。两个未知量是倍数关系是,替换后数量发生变化,总量不变;两个未知量是相差关系时,替换后数量不变,总量发生变化,贵的替换成便宜的,总价就减少,便宜的替换成贵的,总价就要增加。
第八单元:摸到某种物体的可能性是多少,要看这种物体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那么摸到这种物体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几。
第九单元:
1、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数量。
2、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位数不够要用0补齐);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去掉百分号,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或小数位数多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把能约分的约分成最简分数。
3、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总数 出勤率=出勤人数÷实有人数 成活率=成活的棵数÷种植总棵数 合格率=合格的数量÷生产总数量

阅读全文

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学些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