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学如何在110左右的基础上,再提高
我觉得数学到100左右是靠你的努力,不断做题,掌握多数题型。但要在110的基础上再提高就要多做一些有难度的题型,这不仅是为了积累题型,更有价值的是多做有难度题可以培养你的解题思路,让你的思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基础和拓展要同时进行,只有做好基础才有机会让后面的难题更有把握。
Ⅱ 数学考试后的感想(30字左右)
写作思路:不要平铺直叙地进行,要注意及时地、不断地变化描写的角度,使描写更加具体,给读者主体化之感。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当我看到数学成绩时,我哭了,透过泪水我看到了老师和父母对我的失望和惋惜!
次的'数学成绩太令我失望了,因为错的非常可惜。一道应用题,在4000米长的路两旁栽树,每隔100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问一共能栽多少棵?我算式列对了,可惜把4000抄成了400,检查时竟也没检查出来,因此,那宝贵的5分就跟我说“拜拜”了。
最后一题是画折线统计图,图我画对了,可画完后,我却放松了,描点的时候,我竟然把85描在了75上,虽说下面的都描对了,可一分也没给我。都是粗心惹得祸,看着卷子上那鲜红而又刺眼的红叉叉,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味了。
我流着泪,垂头丧气地趴在桌子上,其实妈妈也很失望,可是为了不让我气馁,妈妈却又安慰我,鼓励我:“这只是人生中的一次小测验而已,你要学会输得起,考得不好没关系,只要你能从中找到错误并吸取教训,你就是最棒的。
考试已经过去了,要把所有的成绩都归零。不要因为语文、英语考得好而骄傲,也不要因为数学没考好就气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从失败的地方站起来,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时刻对自己充满信心,宝贝,妈妈相信你!”
听了妈妈这番话,我的眼前顿时一片光亮,我内心的阴暗被驱逐走了。我又重新拾回了信心,对呀!哭不是目的,怎样克服粗心大意才是最重要的。妈妈经常看《哈佛女孩刘亦婷》,她笑着对我说:“刘亦婷的妈妈说开朗活泼的孩子大多都有粗心的毛病,粗心不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而是学习能力的问题,既然能力不足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
我说呀,开朗活泼没有错,错的是粗心。咱们今天就按照她们的方法来制定专项训练计划。”我当然是迫不及待了,真想把这粗心一拳打走。变“粗心”为“细心”具体方法:
一、提高细心度的方法——抄电话号码。找一个通讯录,在一分钟内抄写电话号码,做到“左手指、右手抄”,尽量做到抄得又快又不出错。连续对三次以上结束当天的训练,如果错了就要训练十分钟。
二、计算快又准的方法——扑克牌速算。去掉牌里的大小王和J、Q、K,然后把牌洗乱,再掐着秒表一张张地迅速累加牌上的数字,直到熟练无比。这个方法我以前用过,可都没坚持下来,这次我一定要坚持下来。
三、写得快又好的方法——抄写阿拉伯数字。在一分钟内尽可能快而又准确地抄写阿拉伯数字,具体方法同一。
成长的路上有曲折和险峻,有人失败有人成功。良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妈妈的鼓励是我前行的动力。努力+好的学习方法=成功 总有一天,我一定会超越自我……
Ⅲ 我学数学的感悟
其实很简单,关键要付诸行动:
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每周翻两遍教材(已学过的所有教材,哪怕这学期用不到),只需看原始定义和概念、一些解题技巧自己要及时总结整理、有不会的题及时找老师或同学或网络知道解决掉;这样坚持半年考个110分基本不是问题,如果还想提高,那就做题,做题,再做题。。。
Ⅳ 数学考试后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如果考得不好,就写出自己的错因,反省。
如果考得好,就写自己怎么努力,终于考好了;再说下次会继续努力,争取考得更好。
Ⅳ 高三数学成绩在110左右应该怎样复习
看你数学时因为哪方面容易丢的分。比如立体几何相对不好啊,或者解析几何相对不好什么的。哪相对不好就集中补一补这部分。多找一些这部分与高考题目相近的类型题做一做。当然也不能盲目的做,要边做边总结。
相对比较好的地方就跟着老师的步伐做些常规训练就行了。高三的时候本身老师的步伐就很快。所以自己多抽时间练不会的。
考试的时候也要做好取舍,看着不会做的题不要硬做,把会做的全都做好了再回来做。
Ⅵ 高中数学 高三的复习方法:现在我数学110分,感觉基本都会,该怎么复习
根据本人经验:第一轮复习很重要,老师在复习时一定要跟着他,弄清楚每一个模块,因为这是最后一次复习了加强自己薄弱的环节。后面的二三轮都是以此为基础的,一轮搞好,高考也就基本不会有问题了。
Ⅶ 求100字的如何在初中学好数学的感想
基础题需要多练,最基本的公式一定要记住,卷子不是有固定的题型么,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磨,最后中考的时候基础题基本全对,最后两道题纯靠训练量,总之题海战术真的非常有用
Ⅷ 高二,数学平常老考110-130,寒假想好好攻克一下,力求140+甚至150,求高手指教!
楼上。。。还死都别想。。。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妄言别人也做不到。
既然你曾经有130的水平,就说明你具有140的潜质(150的话我就真帮不上忙了)
不过话说回来,140和130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想考到140,你就必须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我当时的口号是“只要我写到卷子上的东西,老师就不能扣我的分”
最后一题有的时候比较难,写不上来或者写不对没有办法——这大概要六七分的样子
其他的题,必须全对!
第一步,你们省10年来的高考题,以及各省市去年的高考题,都找来。每天一套,只做选择填空,计时间,练到一个不错为止
第二步,每个省的考题都是有规律的。你观察一下,你们省的试卷是什么结构的(比如,北京卷有留个大题,第一个考三角函数,第二个概率,第三个立体几何,第四个函数与导数,第五个圆锥曲线,第六个综合。你们省应该也有类似的规律)。然后,就把这几个知识点,一个一个的练,练到不错为止
第三步,高三以后,每天维持常规训练(一套选择填空)。大题可以先放放。模拟考试会比较多,哪次模拟错了哪个知识点的大题,比如说,错了一个立体几何。那回家做三个立体几何的大题。这里如果再有错的,错一个罚三个,再错再发,以此类推,做完为止。
做到这些,应该就能上140了
Ⅸ 数学感想怎么写啊
时间:(略) 地点: 户外
观察到的数学现象:
下落的水滴总是呈球形。
相关的数学原理:
在所有体积相同的立体中,球的表面积最小。
你的感想:数学无国界
=================================
时间:(略) 地点: 森林
观察到的数学现象:
树干是圆柱形的
相关的数学原理:在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你的感想:数学世界缤纷多彩
上高中后,也许是因为课程的加深,许多同学都在数学上遇到了障碍,其实这种经历我也有过,但首先应在曾经的失败中找回自信。
相信自己的实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方面。其次,对于数学的学习,我认为应在平时认真听讲的基础上,争取最多地在堂上加以吸收和理解,对于定理和定义的学习不能一味象文科那样死记硬背,而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将其印入自己的脑海中,在习题中加以应用,从而举一反三,达到应用娴熟的程度。
再看,对于理科的学习并不能只是理解某些定理,性质便足够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和应用,才能真正的掌握它。特别是对与数学,由于习题中计算量较大,所以应该找一个较安静的地方,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找一些典型的习题加以练习,不但能加深印象,加快自己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有时还会在习题解法中自己找一些捷径,有时是一些自己心中才能领悟到的方法,但却能在以后的习题和考试中使你收益非浅。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熟能生巧"吧!我觉得这种方法确实是比较有效的,随着点滴的积累,成绩便会不断有所上升。
当然,在课内知识学习好,应用好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多看些这方面参考书,增大自己的知识面,多学习几种解题方法,多掌握几种解题思路,在你遇到难题时,不但不会紧张,反而会更有自信。
以上几点只是我在学习数学方面的感想,希望能与大家共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