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中班数学题比较多少

中班数学题比较多少

发布时间:2022-06-06 02:56:29

Ⅰ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数字1——10,幼儿能正确认读数字1——10.
2、能根据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能不受物体摆放形式的影响找出多的一组。
教学准备:1、教师教具准备:数字卡片1——10 动物磁铁教具
投影仪、
2、幼儿教具准备:水彩笔7盒 雪花插片 作业纸每人一张
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或点数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或点数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过程:1、巩固复习认读数字卡1——10.
(1)引导幼儿认读黑板上1——10的数字
教师出示一个数字提问:“这是数字几?
请小朋友拿出和这个数字相等的玩具摆在桌上。老师再出示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拿出玩具,然后请小朋友自己将两组玩具进行对比,看看两组玩具是否一样多?(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游戏做两遍。
(2)老师拍铃鼓,幼儿根据拍铃鼓的次数找出相应的大数字卡,并请幼儿说一说:“数字*可以表示什么”
2、比多少
(1)老师出示磁铁教具一组:上面三只蝴蝶,下面五只小鸟,

这两种动物一样多吗?谁多?(小鸟多)咱们来证明一下,比一比看到底谁多?(老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证明),再点数一次。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幼儿说出数一数)在多的后面打√
(2)继续出示左边六只机器猫,右边五只青蛙,进行比较,将动物卡故意放成两堆,让幼儿想办法如何比较出多少。

(请个别幼儿上来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也可以点数)

(3)再做一组练习,七只小鸟,十只摆成两排的蜻蜓,分别请幼儿上台做练习。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也可以点数

请幼儿自己做完作业纸

附作业纸:

在数量多的一组下面的 打“√”

1、

2、

3、

6、讲评作业。(用投影仪讲解)

请幼儿自己讲讲作业的优点及需改进之处。

教学反思:
1、孩子操作玩具的过程并不是很熟练,今后要多加练习。
2、有些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老师反复提醒,要进一步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3、作业过程中有部分幼儿需要老师个别指导才能完成,有了老师的指向性提问,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还子才肯动笔作业。说明对于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Ⅱ 幼儿数学教案比较多少

幼儿数学教案 比较多少

活动目标:



1、继续引导幼儿学习用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小兔的家

2、材料准备:学具动物头饰若干;椅子、盘子、水果、套圈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到兔妈妈家做客,引出课题。

1、尝试“发现”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游戏(1): “小朋友坐椅子”,帮助幼儿感知对应和比较。(侧重于少,添上一个就一样多)

兔妈妈:秋天到了,兔妈妈家果园里的果树都成熟了,它想请小动物们去它家里开水果会呢?你们想去吗?哪我们出发吧!(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并找个位子坐好)

咦!怎么有一个小动物没有椅子坐呢?(引导幼儿说“椅子少小朋友多”)小动物和椅子是一样多的还是不一样多的?谁多?谁少?多几个?少了几个?现在兔妈妈给它加上一把小椅子,现在小动物和小椅子怎么样啦?(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和小椅子一样多)

游戏(2): “分盘子”,加深感知对应的概念。(侧重于多,不一样多就去掉)

兔妈妈: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吃水果,吃水果之前,兔妈妈想请每小小动物去拿好一个盘子?(请小动物自己去拿盘子)

咦!怎么还有一个盘子呀?是不是还有一个小动物没有拿到盘子呀?小动物和盘子是一样多的还是不一样多的?谁多?谁少?多几个?少了几个?怎样才能让小动物和盘子一样多?

游戏(3):“分水果”。(侧重于一样多)兔妈妈:小动物们都拿好了装水果的盘子,水果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

小动物去拿一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吧!(请小动物自己去拿水果)

咦!现在小动物们都拿到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小动物和水果是一样多的.还是不一样多的?(引导幼儿说出一样多)

2、小结:小动物们真棒,能发现椅子和小动物不一样多,椅子少了一把;还能想出再添上一把椅子后,小朋友就和椅子一样多啦。

二、游戏“小动物找山洞” 。

1、兔妈妈:水果好吃吗?现在兔妈妈想请小动物们来玩游戏了,你们想玩吗?

2、第一遍游戏:(山洞要比小动物少)兔妈妈和小动物集体念:“小动物,跳跳跳,找到山洞快躲好”时,小动物立即找山洞跳入。咦!怎么有一只小动物没有山洞呀?山洞和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多几个?少几个?

3、第二遍游戏:(山洞和小动物一样多)兔妈妈和小动物集体念:“小动物,跳跳跳,找到山洞快躲好”时,小动物立即找山洞跳入。哇!小动物们都很棒,都找到了山洞。山洞和小动物一样多吗?

二、游戏结束兔妈妈:小动物们今天在兔妈妈家玩的开心吗,可是时间不早了,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下次兔妈妈再邀请你们到我家来玩好吗?再见!

效果分析:

《幼儿园数学教案:比较多少(1)》摘要: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小兔的家

2、材料准备:学具动物头饰若干;椅子、盘子、水果、套圈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到兔妈妈家做客,引出课

Ⅲ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

2.能够认识整点、并尝试认识半点,并在游戏中巩固感受数学游戏的乐趣。藏在尤其是中班实际幼儿在活动价值上面的分析。课程目标体系展示的活动目标全面包含

Ⅳ 中班数学比较多少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享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2、会用对应\观察比较\数数等方式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利用游戏:抢椅子,以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两组物体的多少
1、孩子在音乐《找朋友》中进行游戏抢坐椅子。
2、提问:谁没有坐到椅子?
他为什么没有坐到椅子?
3、引导幼儿感知谁多谁少
4、再次游戏,用找朋友的方法感知一一对应。
二、引导幼儿去发现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不同方法
1、出示图片一请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哪个多哪个少?
2、出示图片二 在请幼儿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哪边多哪边少?
3、出示图片三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4、再次游戏
5、小结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办法。
三、游戏《变魔术》
1、变一变:谁变出的手指比我多
2、变一变:谁变出的手指比我少
3、两人一组比伸出的手指谁多谁少。
四、操作练习
请幼儿打开书,观察比较每一组物体的多少,在数量多的一组涂上颜色。

Ⅳ 中班数学比多少的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在四个以内的两集合间元素的多少。

2.能够一个接一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能运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相应的图片若干、“比多少”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量判断”操作卡等。

活动过程:

一、经验准备

游戏:抢椅子

让幼儿分组上来玩抢椅子的游戏,幼儿人数和椅子的数量在4以内,并相差一个。提问: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坐几张椅子?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为什么?你有办法变成一样多吗?

二、集体探索

1、出示教具:数数,花园里开了几朵花?(4朵),蝴蝶飞来了,请小朋友帮助蝴蝶找朋友,一只蝴蝶找一朵花做朋友。(幼儿个别操作)蝴蝶多,还是花多?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给多的放个花片做标记。有办法让蝴蝶和花一样多?

2、这里还有小鸭子和小鱼,谁来喂小鸭子吃小鱼?(幼儿个别操作)

比一比,小鸭子多还是小鱼多?小花片放在哪里?

三、分组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我们先来玩“比多少”的游戏,小朋友把小筐里的两样卡片对齐排好,比比哪个多,用小花片做记号。

玩好后举手让老师检查,把卡片放回小筐,再到后面桌子上玩“哪两排一样多”的游戏。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Ⅵ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多少ppt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相对来讲的话,数学的作业量要比小班多一些。当然这种情况也是分园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如果您认为幼儿园的数学比较多,可以和老师沟通来解决问题。

Ⅶ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多少说课稿

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和一-样多。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重点和难点

让幼) L利用- -- -对应的方法发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 --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 --对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作摆弄中自己"发明”- -- -对应的方--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L操作摆

设计思路

- --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进行重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儿"发明”- --对应的方法,并通过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 L进行一-- -对应操作活两种,-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材料容易引发幼) L的对应行为,因让幼J L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 -对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要-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这才有利于幼) L认知结构的发展,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 L"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和等量关系。

说明

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 L按次序开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 L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I)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 L比较两组少。

说明

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另一组物体应放成- -堆,然后通过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J L操作验证(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幼) L用另-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J L辨别其是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能。

说明:

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Ⅷ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和数字认读。
2、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活动准备:教具:10以内数量的数群卡。学具:操作纸、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数群卡,引导幼儿比较多少。

1、出示图一,幼儿进行点数比较。

师:图上有什么?(圆点)是大圆点多,还是小圆点多呢?为什么?让我们来数数吧!(引导幼儿通过点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多少。)

师:大圆点有几个?小圆点有几个?谁多谁少?多多少,少多少呢?

注:让幼儿经过点数,不受物体大小的的影响。

师小结:7个小圆点多,6个大圆点少的结论。6个大圆点比7个小圆点少1,7个小圆点比6个大圆点多1。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多少。

师:小朋友看看,红圆点多还是绿圆点多?为什么?

注:让幼儿不受物体颜色和排列形式的影响进行比较。

师小结:9个红圆点和9个绿圆点一样多的结论。

3、出示图三,让幼儿观察。

Ⅸ 中班数学比较多少教案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准备: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学具第一、二组: 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 -种排法让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 -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 --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 ~排有几个圆片, 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 -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1][2]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Ⅹ 中班数学比多少教案设计意图

比多少

一、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二、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三、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四、设计意图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
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l)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
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阅读全文

与中班数学题比较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