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用题检验的方法
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中,重视培养学生应用题检验的习惯,分别为学生介绍了三种应用题检验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可根据应用题内容和需要,结合解答题和计算,教给学生有关应用题检验的其它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树立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本文结合教材内容,试就如何教给学生应用题的检验方法谈点具体的做法。
1、另解法。即采用两种不同的解法来说明如果解答正确,那么这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应该相同("人教版"六年制数学教材(下同)第六册第99页例1所采用)。用"另解法"要有一定的条件,适用于检验具有两种或多种不同解法的题目。
2、复算法。即按原来的题意,依此检查每一步列式和计算,看是不是正确(第八册第9页例2采用)。这种方法,由于学生审不出原题意,检验时只是对题目所列出的算式重复算一遍,故只能检查计算是否正确,检查不出解题方法是否正确。
3、代入法。即检验时,可以按原来的题意,依此检查列式和计算是不是正确;也可以把得数当作已知数,按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第九册第45页例1采用)。
4、估算法。即对应用题审题,后大致推算出得数的范围,如计算结果在估算范围内,便说明得数的正确性较大。
例1、工人们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现在每天比原来多修3米,现在几天修完?(第九册第49页例3)
根据题意,在修一条路的工作量不变的前提下,工作效率越高,完成工作量所需的时间越少,可以估算出现在修的时间应少于10天。若列式计算为:12×10÷3=40(天),得数超出估算范围,说明解答错误,要重新列式计算。
5、画图法。即根据应用题题意,按一定比例画出表示题意的线段图,可直观地看出该题的答案是多少。若与列式计算的结果一致,说明该得数正确。(举例略)
6、还原法。即结合题意,从最后一个解答步骤的算式开始,逐步向前逆推,最后还原到最前面一个步骤的算式为止。
2. 五年级方程检验步骤是什么
方程的检验步骤,就是把得出来的结果,代入到原方程中,只要方程两边的相等,就说明结果是正确的。
3. 小学数学的检查方法
1.盖住题目,重新再做一遍,整理思路
2.将答案带入题目中检验一下
4. 小学数学解方程的检验过程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
(4)小学数学的检验怎么做扩展阅读
1、解方程的方法:
(1)估算法:刚学解方程时的入门方法。直接估计方程的解,然后代入原方程验证。
(2)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
(3)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
(4)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2、方程的应用范围:
(1)根据问题变未知数
(2)围绕未知数,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3)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
(4)解方程,并作答
5. 小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中的检验怎么写
把
解出的未知数的解,分别代入原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如果左边等于右边,那么,未知数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如:2x+5=7
2x=7-5
x=1
检验:左边=2×1+5=7
右边=7
左边=右边
所以:x=1是元方程的解
6. 小学数学方程式验算格式是怎么做
就是把x等于的值直接带入方程式中算出答案来看和原题等于的答案一不一样。
(1)验算:8+5*6=38
(2)验算:5*8*1.5-37=23
(3)验算:2*6.8-7.2=6.4
7.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检验怎么写
先写个检验(两个大字)
然后将得数(x)带入方程左边,得....,要是右边也有的话也带入。。。左边=右边,所以X=...是方程的解
就可以了
望采纳
有不明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哦O(∩_∩)O~
8.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式的检验怎么写
(1)把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看等号左边的值是否等于等于等号右边的值。(2)除了把未知数的值代人方程检验之外,还可以把未知数的值代人原题进行检验,这样验算更有效,也更方便。
9. 五年级方程检验的过程怎么写
方程的检验,那里将方程当中的未知数,用求得的结果进行代入,之后进行计算,看看方程的左边等于多少。
然后看一下,方程代入的计算数值和方程右边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也就是相等。如果相等的情况下,那就解对了,如果不相等,那就解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