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童数学怎么教
第一步:会数数
要求:
1、 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 12开始数。
3、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 12开始倒数。
注意要点:
数数是小班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 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手、口、眼一致,开始是自问自答,如数完问“一共有几个?”“3个”,一定要再让他看一遍,即你要给复习一遍,实际上是在告诉他为什么是“3个”,这就叫“3个”,继而可以先问他有几个,然后要看他的反应,点数稳定以后,目标又提高了,即点数的“内化”,就是你几个东西,孩子能用目测的方法告诉你是“几个”,内化也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可靠方法。
第二步:知顺序
例如:
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 数,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
第三步:知大小
7与8哪个 大?12与4哪个大?
第四步:会念题
误区:
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 -”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
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 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知排位
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
15,个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计算
1、数手指加减法:
加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指,15后面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 是14, 倒数2个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2、个、十位相加减法:
加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1,那么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1-0=1,那么15-2=13。
2. 怎么教4岁孩子作数学题
教孩子数学题
首先还是要从思维方式上着手
孩子的形象思维强些
比如教7+8
用火柴棍或者有学具更好
用小棒
数7个
然后再数8个
加起来是多少
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是要有个转化过程的
我教我儿子是这样的
还是以7+8为例
我先让我儿子在心里记住一个大的数
8
然后再伸出7个手指
接着8往下数
数完手指就是得数
慢慢熟练了
就不用手指了
我儿子是2002
12
29
出生的
现在上中班
十以内加减法很熟练了
口算
20以内加减法也很不错
一般10以内加减法就可以了
但是应该熟练掌握
稍好些20以内加减法可以掌握了
3. 孩子都四岁了,算术还是不会,怎么让她快速学习好算数
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能够考出数学满分的成绩,等到高年级后开始学习方程、代数时便开始吃力了,再往后函数、几何、微积分基本上就晕菜了,这个问题便是错误的启蒙方式导致的。
4. 怎么教小孩子做数学算术
我们不难见到,宝宝们2岁开始,便会数数,“1,2,3,4……10”,事实上,这时虽然小宝宝已经会数数,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数字代表数量或总数的概念。到孩子3,4岁左右,才能在对着玩具数数时,初步理解当自己数数,数到6的时候,6是代表6个玩具的意思。所以,在这个孩子对数学表现出敏感的阶段,爸妈可以开始尝试让孩子接触数学。
然而,这阶段的孩子由于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所以父母绝不能通过让孩子背诵抽象的公式学数学,这种做法给孩子带来的结果,其实跟2岁宝宝数数毫无区别,是没有意义的,还会给孩子学数学带来了隐患——因为让小朋友背诵理解不了的公式,是在不断强化“数学很难”。这时,最合适的方式,是通过让孩子数具体的物品数量,来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这其实也是小朋友初步“理解”数学的过程。
当孩子6,7岁后,进入数学逻辑的敏感期,这时,孩子们便可以接触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数学题了,比如“3+5=?”如果小朋友没有在数字概念敏感期,通过具体的玩具或其他物品的方式来理解数学,这阶段要补上,因为这是小朋友理解数学的基础,就像建造房子的地基一样,这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基础。
所以,学龄前的孩子可以接触数学,也可以学数学,关键是父母要采取正确的方式。
▲如何用合适的方式,激发孩子的算术兴致?
有一位老教授在激发孩子算术兴致方面颇具心得。
她6岁的小孙子给她“出题”,列了一页算术题让奶奶解答。教授也很“入戏”,不仅认真地“答卷”,还把孙子称为“小李老师”。当老教授答卷结束后,小男孩也很认真地“批改”,一本正经地拿着红笔坐在书桌前一遍又一遍地算,当然少不了笨拙地数手指。批改到最后一遍,小男孩大喊:“奶奶,你这道题答错了,一看就知道,你刚才没有好好数手指啊!”
难以想象一个成年人还需要数手指的情形,更何况他的奶奶是数学教授。
不过,小男孩为了当尽责的老师,足足把那一页的算术题来回算了3,4遍。跟那些强迫利诱孩子学数学、练算术题的父母相比,老教授的做法可谓“一绝”!
这其实也是假装游戏的一种方式,不过是以“游戏”的方式,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还激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当父母们不知如何激发孩子的算术兴致、培养数学兴趣时,让孩子充当小老师,给爸妈出题和批改答案,能把学习数学变得有趣一些,还顺便实现了重复学习的目的。
5. 如何教4岁幼儿学算术
其实关于如何教幼儿学数学的文章今日头条上不少,我也会回答过好几个有感数学思维启蒙问题,可以多翻阅一下,我再将我的一贯观点重新陈述一次。
2-6岁孩子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无论谁教,都要遵循孩子这个心智认知基础规律,善用身边“具体物件”,先让孩子从具体的外在动作着手,逐步内化在头脑中进行数和量的对应关系,再重新构造,最终形成一种抽象的逻辑关系,帮孩子建立数学逻辑思维。
举例说明:比如你猛一问三四岁孩子:2+3=?孩子可能马上反应不过来,但是你让孩子左手数2个桔子,右手数3个桔子,再问他一共几个桔子,孩子马上就会知道5个桔子,或者从左到右1-5数一遍。这就是孩子亲近数字、培养数感,建立数和量对应关系的数学思维启蒙正确的打开方式。而超过孩子认知能力的所谓“赢在起步线上”的提前学习,其实只是在无数次地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它和思维能力已经没有关系了。
所以,千万不能把数学启蒙当成单纯的“认识数字”、“数字计算”,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应该从“启发思维”入手,让孩子自己在动作(游戏、生活)中进行思考、琢磨出来的。它可以通过游戏、互动,让孩子从具体的事物中(具体形象思维),逐步抽出逻辑思维(6岁后就有逻辑思维能力了),建立起对应数学关系的理解,建立数学思维习惯去动手实践结论的一种“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6. 怎样教五岁孩子学数学
5岁的孩子应该适当的学习一些数学了,但数学是比较枯燥的,对于5岁的孩子来说也比较难,此时很多的孩子并不怎么学的进去,所以想教5岁孩子数学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
1、对于五岁的孩子来说,基本可以脱离数手指来算数学了,不过如何脱离,就是要提升孩子的数感及数学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多和孩子互动,让孩子理解数学的真正含义。
2、要知道数学不仅仅是指学某一个知识或者概念,学习数学其实很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维方式,在数学启蒙过程中,有些家长急于求成,以成人思维来教数学,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加减乘除口诀,实际上孩子对于数的理解要通过不断的操作、不断的体验才能够了解。
3、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数学用具或者早教机,让孩子在玩中学习,那样孩子会学得更快乐。
4、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都暗含着数学计算,家长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计算的机会,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计算环境。比如超市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给孩子练习计算能力的地方,在购买多件商品后,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可以让孩子自己来算一算。同样的产品,在打折促销时,不同的方案,到底应该买哪一种,会更加优惠。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高的学科,家长只要善于发现,就能找到很多练习的机会!!!!
7. 如何教5岁孩子学数学
《巧虎快乐数学》是利用伊索寓言故事来教小朋友们学习数学的,当然还是由我们熟悉的主人公—巧虎、琪琪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个人感觉《巧虎快乐数学》利用伊索寓言的方法是非常赞的,让小朋友们在寓言故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数学知识,在学习这方面,巧虎的好点子确实值得赞扬。不管是《巧虎英语学习版》还是《巧虎拼音城堡》或者《巧虎学汉字》,这些学习的资源都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的学习压力,相反,会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或许这就是巧虎的神奇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