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兀是什么意思
兀字的意思有12种解释,具体如下:
1.(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2.同本义。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3.光秃(如毛发)。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4.茫然无知。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5.不够稳定 。如:兀突突(形容心跳不安)
6.独立。
7.昏沉 。如:兀兀腾腾(昏昏沉沉)
8.动摇,摇晃。
9.还;仍然;到目前依旧 。如:兀子(仍然;还);兀自(兀子。还,仍然)
10.笔挺地 。如:兀坐(端坐)
11.这,那 。如:兀是谁(那是谁;这是哪一位);兀底(这;这个);兀得(这个;这)
12.姓。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兀傲[wù ào]
高傲:负才~。
2.兀鹫[wù jiù]
鸟类。体长0.9—1.2米。头和颈部羽毛全部退化而裸露,翼宽大有力。喙较扁,爪欠锋利,不能活捉猎物。栖息于山野。常盘旋高空觅食地面大动物的尸体。分布于中国西北山区。
3.兀立[wù lì]
直立:巍然~。危峰~。
4.突兀[tū wù]
高耸的样子:怪峰~。~的山石。
5..兀自[wù zì]
仍旧;还是:想起方才的噩梦,心头~突突地跳。
6.陶兀[táo wù]
酣醉。
7.兀者[wù zhě]
断去一足的人。
8.崒兀[zú wù]
险峻貌;高耸。
㈡ 数学中兀是什么意思
“兀”是圆周率的意思。
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x = 0的最小正实数x。
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 ... ...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近似值22/7(约率)、355/113(密率)。
(2)数学兀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南朝 齐 数学家 祖冲之 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推算到七位小数的人。为运用方便起见,通常π值只取3.1416。
《隋书·律历志上》:“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 刘歆 、 张衡 、 刘徽 、 王蕃 、 皮延宗 之徒,各设新率…… 祖冲之 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釐九毫二秒七忽。”
对联背法
习一文一乐,便入安宁万世
知思远思小,人才话中有力。
笔画数即为小数位。
㈢ “兀”是什么意思
1.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鹫。“蜀山~,阿房出。”
2.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
3.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那。~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
㈣ π是什么
π是圆周率。
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x=0的最小正实数x。
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读作pài)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3),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而用十位小数3.141592653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数点后几百个位。
特性:
把圆周率的数值算得这么精确,实际意义并不大。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以39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可观测宇宙的大小,误差还不到一个原子的体积。
以前的人计算圆周率,是要探究圆周率是否循环小数。自从1761年兰伯特证明了圆周率是无理数,1882年林德曼证明了圆周率是超越数后,圆周率的神秘面纱就被揭开了,π在许多数学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㈤ 数学的兀是什么意思
你是指数学上得π吗
1.π在数学上表示圆周率,圆周长除以这个圆的直径的商,通常简写为3.14
2.也可以认为π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他是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3.π可以用于圆形面积与半径平方比值,是计算圆周长
圆面积
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㈥ 数学中的π指的是什么
π是圆周率(Pi),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
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约等于3.141592654。
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x= 0的最小正实数x。
圆周率的具体介绍:
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读作[paɪ])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1665年,英国数学家约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数学专着,其中他推导出一个公式,发现圆周率等于无穷个分数相乘的积。2015年,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氢原子能级的量子力学计算中发现了圆周率相同的公式。
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圆周率现已到小数点后31.4万亿位。
2021年8月17日,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瑞士研究人员使用一台超级计算机,历时108天,将着名数学常数圆周率π计算到小数点后62.8万亿位,创下该常数迄今最精确值记录。
㈦ 兀是什么数
“兀”是圆周率的意思。
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
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x=0的最小正实数x。
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近似值22/7(约率)、355/113(密率)。
㈧ 兀在数学中读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在数学中有什么用
π读作pài
代表圆周率(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π约等于3.14
是用来计算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和圆椎的表面积(体积)用的。
π特性
把圆周率的数值算得这么精确,实际意义并不大。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以39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宇宙的大小,误差还不到一个原子的体积。
以前的人计算圆周率,是要探究圆周率是否循环小数。自从1761年兰伯特证明了圆周率是无理数,1882年林德曼证明了圆周率是超越数后,圆周率的神秘面纱就被揭开了。
代数
π是个无理数,即不可表达成两个整数之比,是由瑞士科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兰伯特于1761年证明的。 1882年,林德曼更证明了π是超越数,即π不可能是任何整系数多项式的根。
㈨ ∏在数学中是什么意思
∏是希腊字母,即π的大写形式,在数学中表示求积运算或直积运算,形式上类似于Σ。
符号“∏”是连乘积
比如:∏(下标i=1,上标n)=1*2*3*4*5*6*……*n
符号“∑”是总和
比如:∑(下标i=1,上标n)=1+2+3+4+5+6+……+n
大写Σ用于数学上的总和符号,比如:∑Pi,其中i=1,2,...,T,即为求P1 + P2 + ... + PT的和。小写σ用于统计学上的标准差。西里尔字母的С及拉丁字母的S都是由Sigma演变而成。
也指求和,这种写法表示的就是∑j=1+2+3+…+n。
∑符号表示求和,∑读音为sigma,英文意思为Sum,Summation,就是和。
用∑表示求和的方法叫做Sigma Notation,或∑ Notation。它的小写是σ,在物理上经常用来表示面密度。(相应地,ρ表示体密度,η表示线密度)
㈩ ∏数学符号是什么意思
∏是希腊字母,即π的大写形式在数学中表示求积运算或直积运算。
数学符号的发明及使用比数字要晚,但其数量却超过了数字现代数学常用的数学符号已超过了200个,其中每一个符号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1、用法:
上下添加的为求乘积的初始值和终止值,例如:符号下面可写“i=1”,上面写“n”,就代表后面的求积式子中的i从1开始一直加到n。
2、希腊字母:
①∏是希腊字母,即π的大写形式,在数学中表示求积运算或直积运算,形式上类似于Σ。
②小写:π
数学中常指代圆周率。圆周率,一般以π来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它定义为圆形之周长与直径之比。它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着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任意号(全称量词)∀来源于英语中的Arbitrary一词,因为小写和大写均容易造成混淆,故将其单词首字母大写后倒置。同样,存在号(存在量词)∃来源于Exist一词中E的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