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年级数学除法估算方法是什么
估算方法:
1、四舍五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
2、进一法: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3、例如,一条麻袋能装小麦200斤,现有880斤小麦,需要几条麻袋才能装完?用880除以200,商为4,余数为80,即使用4条麻袋不可能装完,因此必须采用进一法用5条麻袋才能装完。
4、去尾法: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小),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
5、数量单位估计法:用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去感知数量单位,实际体验数据的大小多少。
相关例题:
一套车票和门票 49 元,四年级一共需要 104 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方法一:49×104≈5000(元)=50*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50 *110
方法三:49×104≈5250(元)=50 *105
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0,50×100 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第二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10 等于 5500,肯定大于 49×104 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第三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05 等于 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
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什么是估算,我不明白,有人能举例告诉我一下吗感谢
估算一般有四种估法:
1.四舍五入
2. 进一法
3.去尾法
4.数量单位估计法
例如:
l、低位估算法:即只计算算式中的最低位就能预知或用此法检验原式的值是否准确,此法常用于验算。如:467-198的简便算法,学生对多减要加上还是要再减,往往易错,只要口算17-8=9从结果的个位可预知原式的正确率。
2、高位估算:即只计算算式中几个已知数的最高位,然后根据最高位的运算结果估计整个算式的值的正确率。如:4278÷73,因4278≈4200,73≈70,从4200÷70=60中,可判断商的最高位是否正确。
3、数位估算方法:根据数位原则及积商的定位规律,即积的位数等于两个因数之和或比这个和少1;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减去除数的位数所得的差,或比这个差少1等法则进行估算,如:267×82= ,因高位数四舍五入后3×8=24,24≥10所以原式的位数是五位数;246×32=,因高位数四舍五入是2×3=6,6<10,所以原式的值的位数是四位数,又如:7298÷36= 几位数,因被除数四位减除数两位等于2,且前两位够除,所以原式的商是三位数。
4、近似估算法:对于一些较复杂的乘法或除法;在笔算中常以估算作为基础,先把各个已知数四舍五入变为近似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估算出结果的粗略的值。如估算7832×63,由于7832≈8000,63≈60,8千乘以6十的积是48万,所以7832×雨的3大约等于48万,又如估算56427÷732,被除数、除数近似于560个百和7个百,560百÷7百=80,所以计算结果大约是80。
5、观察估算法:观察有关已知数,通过估算,可以快捷地判断谁大,谁小或计算的准确度。如:比较大小,80+20×80+200(80+20)×(80+20)及4/7和5/11选择题32.7×1.5=( )A.4.905 B.49.05 C.49.07 D.490.5;判断6/7+4/5比____小,比___大。
6、直觉估算法:学习计量单位以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凭借学生的直观感知进行估算,如:1米有多长,l00米呢?100O米呢?又如:目测,步测估算并长度、面积等。
7、口算估算法:在计算中,除了必须熟记加法表和乘法口诀外,记住一些特殊的数的计算结果,对于估算也十分有益,例如:25×4=100,125×8=1000,15×4=60,18×5=90,12×12=144等,利用这些基本口算也可进行估算,如1248×813.由于题中的两个已知数分别接近于1250和800,所以利用125×8=1000,估算出1248×813的大约结果。
8、综合估算法:将观察对象看作一个整体,综合用各方面知识进行估算,如:不用计算,估计下面哪道题的积最大,并说明理由。
82×88 83×87 84×86 85×85
⑶ 估算的方法小学三年级
1、去尾法
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2、进一法
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3、四舍五入法
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4、凑十法
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
5、部分求整体
即把一个大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根据部分数求出整体数。
6、以某一标准进行实际估计
即利用已学过和掌握的计数单位、计量单位等方面的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估计。
⑷ 小学三年一期数学估算应怎样运算
三年级上册的估算主要涉及计算估算及质量的估算.
当计算时,是很简单的,把乘数或补除数看成和它相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就可以了.
如69乘3约等于210;303除以5约等于 60等.主要是培养你头脑快速反应的能力,同时让你知道其结果大概在什么范围,其结果并不要求太准确的数字,注意,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就可以了
⑸ 三年级数学估算的技巧
估算的方法就是大约多少 例如:5.1+9.3约等于多少?(估算)14.4,可以约等于14201+302约等于多少?503约等于500 填答案之接写就行了,例如上面约等于500,直接.
1、去尾法 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例如:东方旅行社“. 采用估算则为42*1,8≈4*2=8(元)4、凑十法 平把相关的教凑起接近10的先相加。例.
先算出总人书,再用总人数除以3,最后用得出来的数和1比较
估算的方法求835一230≈600.计算方法:835可以近似看做830,因为是估算,近似方法要为了计算简便而来。830-230=600.所以答案是600.
分两个方面。第一,单纯从估算本身来说,四舍时是估小,五入时是估大;第二,从实际应用解决问题来说,遇到只能小不能大的情形,就估小。比如说,用布料加工衣服.
估算的方法小学三年级490乘以4约等于(2000)490可以看做(500)。490*4≈500÷4=2000
⑹ 三年级数学减法估算怎么估才正确
接近整十的看作整十,接近整百的看作整百。
可以说三年级的这个学年是非常重要的,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时段,三年级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
也就是说如果三年级的课程没有学好,基础不扎实,上了四五年级学习起来会很吃力的。
因此三年级的小伙伴一定要认真把握好这一年的学习,争取打下扎实基础。
而三年级的数学相比二年级明显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同学们应该更加努力才是,不会的多向老师请教,错误的及时理解并改正,跟上老师的思路步伐,扎扎实实学好每个知识点。
小学(Primary school),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之内。
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少数地方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即从小学升级到初级中学(简称:小升初)。
2017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8.1万所,比上年减少0.3万所。全国小学招生1752.6万人,比上年增加23.5万人,增长1.5%。
其中,城市小学招生765.3万人,同比增加44万人,增长9.3%。小学在校生9913.0万人,同比增加220.8万人,增长2.3%。
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5.80万所。小学招生1808.09万人,在校生10725.35万人。小学共有专任教师643.4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6%。
⑺ 三年级数学估一估题怎么做
1、估算方法:
2、四舍五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
3、进一法: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4、例如,一条麻袋能装小麦200斤,现有880斤小麦,需要几条麻袋才能装完?用880除以200,商为4,余数为80,即使用4条麻袋不可能装完,因此必须采用进一法用5条麻袋才能装完。
5、去尾法: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小),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
6、数量单位估计法:用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去感知数量单位,实际体验数据的大小多少。
7、(7)三年级数学估算怎么算扩展阅读:
8、相关例题:
9、一套车票和门票 49 元,四年级一共需要 104 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方法一:49×104≈5000(元) 50*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 50 *110
方法三:49×104≈5250(元) 50 *105
10、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0,50×100 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11、第二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10 等于 5500,肯定大于 49×104 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12、第三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05 等于 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
⑻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估算题应该怎么估
估算分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推算最大值;
二是推算最小值;
小学三年级加减法估算方法大于5就估大,小于5就估小。也可以理解为四舍五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
例如:小明妈妈去商场买醋与酱油,醋的价格是17元,酱油的价格是12元,估算一下,小明妈妈需要带多少钱?这个就应该这样估算,17≈20,12≈10,20+10=30(元)。
答:小明妈妈需要带30元钱。
数学
1、四舍五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
2、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例如,一条麻袋能装小麦200斤,现有880斤小麦,需要几条麻袋才能装完?用880除以200,商为4,余数为80,即使用4条麻袋不可能装完,因此必须采用进一法用5条麻袋才能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