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年级数学下册谁比谁多多少应用题
1、小明买了两筐水果,一筐是苹果,有30千克。另一筐是鸭梨,其中有18千克,则苹果比梨多多少?
2、甲图书馆有15000本书,乙图书馆有20000本书,求甲比乙多多少书?
‘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比大小)》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比多少(比大小)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 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二、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三、教具学具准备
猴子分水果图,猴子、梨、香蕉、桃子图片。
三、教学活动
(一)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 有一天,猴子灵灵过生日,他请了好朋友来家里庆祝。它一共请了几个朋友?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种水果够吃,那种水果不够吃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二)动手操作,学习“〉”、“〈”、“=”
1、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2、学生展示自己摆放的结果,师生共同摆出书中的象形图,并写上相应的数字
3、学习“3=3”
(1)一只小猴子说:我喜欢吃桃子,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子吗?
(2)一个猴子吃一个桃,3只猴子要吃3个桃子。桃子够吗?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各数由什么关系?(它们一样多,同样多、相等)
(3)教师:表示两种东西一样多,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图下面写上“3=3”并教读这个式子。
4、学习“3〉2”
方法与前面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说说大于号的形状,
5、学习“3<4”
方法与前面相同。与小于号比较,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的用法,如“大嘴对大数,尖角对小数”等。
6、区分“〉”和“<”
(1)区分两种符号
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
(2)教师说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来
(3)5以内的数字比大小,填上正确的符号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较物体多少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对应一个的方法进行比较。
(三) 巩固练习
‘叁’ 一年级下册数学比多少应用题,为什么问题不一样,算式是一样的
其实就是灵活的考大家的计算啊,看看换一个方式能不能做出来。
‘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集锦
____
-
1
-
应
用
题
(
一
)
1
、
小
明
折
了
9
只
纸
飞
机
,
比
小
军
少
折
3
只
,
小
军
折
了
几
只
纸
飞
机
?
2
、
池
塘
的
荷
叶
上
有
6
只
青
蛙
,
跳
来
了
3
只
,
又
跳
走
了
4
只
。
池
塘
里
还
有
几
只
青
蛙
?
3
、
小
丁
丁
做
口
算
题
对
了
2
1
道
,
错
了
1
4
道
。
他
一
共
做
了
几
道
口
算
题
?
4
、
篮
子
里
有
1
0
个
苹
果
,
被
小
丁
丁
吃
掉
1
个
,
又
被
爸
爸
吃
掉
2
个
。
现
在
还
有
多
少
个
?
5
、
妈
妈
买
来
1
0
个
苹
果
,
小
丁
丁
和
爸
爸
各
吃
了
2
个
。
现
在
还
有
多
少
个
?
6
、
小
红
有
1
6
本
故
事
书
,
比
小
芳
多
3
本
,
比
小
明
少
两
本
。
小
芳
和
小
明
各
有
多
少
本
故
事
书
?
7
、
湖
中
有
8
只
天
鹅
,
飞
走
了
2
只
,
又
飞
来
了
6
只
,
湖
中
还
有
几
只
天
鹅
?
8
、
盒
子
里
有
一
些
月
饼
,
爸
爸
、
妈
妈
各
吃
了
1
个
,
小
明
吃
了
2
个
,
还
剩
5
个
。
盒
子
里
原
来
有
几
个
月
饼
?
9
、
商
店
里
有
2
0
瓶
汽
水
,
上
午
卖
掉
了
9
瓶
,
下
午
卖
掉
的
和
上
午
一
样
多
,
一
共
卖
掉
几
瓶
?
还
剩
几
瓶
?
1
0
、
小
丽
有
1
0
支
铅
笔
,
小
云
有
1
6
支
铅
笔
。
小
云
送
给
小
丽
几
支
后
,
两
人
的
铅
笔
同
样
多
?
1
1
.
教
室
里
有
男
生
8
人
,
女
生
1
0
人
,
一
共
有
几
人
?
教
室
里
有
1
8
人
,
走
了
5
人
,
还
剩
几
人
?
1
2
.
一
根
绳
子
对
折
后
长
7
米
,
这
根
绳
子
原
来
长
多
少
米
?
这
根
绳
子
用
掉
6
米
后
,
还
剩
几
米
?
1
3
.
小
明
看
一
本
故
事
书
,
第
一
天
看
了
6
页
,
第
二
天
看
了
1
0
页
,
第
三
天
从
第
几
页
看
起
?
1
4
.
小
丽
排
队
做
操
,
从
前
面
数
起
他
是
第
5
个
,
从
后
面
数
起
他
也
是
第
5
个
,
这
一
排
一
共
有
多
少
个
学
生
?
‘伍’ 一年级数学下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者少多少应用题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求这个数用加法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减法
比如:妈妈买了句子5公斤,买的梨比苹果多3公斤,买了梨多少公斤?
列式为5+3=8公斤
比如:小明买了10支圆珠笔,买的铅笔的支数比圆珠笔少2支,问买了铅笔多少支?
列式为:10-2=8支
‘陆’ 一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小明的爷爷买了些苹果,分给小明8个,分给小红3个,请问小明比小红的苹果多几个?
‘柒’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比多少评课稿
今天听了周老师上的《比多少》一课,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周老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十分重视。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周老师让学生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从而逐渐建立起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我们的课堂教学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本课中,学生于对“比较” 并不陌生,应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是他们知道哪些知识,教师充分学生让展示了原有的认知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自己的认知个性,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基础。
《比多少》评课稿二
比大小这节课是在刚学习完10个数以后进行的,其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 ,会读这些符号。能理解其含义,并会说出比较的过程。
2、初识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根据“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大于号小于号表示比较的结果。
由于一年级孩子刚入学不久,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所以我们训练孩子的重点就是听老师指令行事,能坐、会听,会说,按要求发言。
课堂一开始,是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打基础,紧接着就是以孩子喜欢的游戏“两个班拔河比赛”引出“怎么还没有开始”而入题,接着利用摆圆片也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去验证9和10的大小关系。从而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等号,知道三种符号的作用,并利用儿歌帮孩子有效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特征,其目的是让孩子在情境中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去感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在这需要给大家说明的有两点:一就是信息窗的处理,本来是让孩子看图说信息,提问题,可是试讲的时候感觉头重帽大,也就是新课10分钟还没有进入重点处,于是我们决定在这简单处理,直接取用有用信息,老师引导孩子进入红点标志问题,目的让孩子的集中力在重点处发挥。
其二说就是摆圆片,一开始也是让每位孩子动手摆,目的是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从而在操作中体会比大小时用的一一对应的方法,可是孩子刚学过10个数,就利用10个数中较大的9和10去比,当然也要用到二三十个圆片,再加上桌子小,孩子不会恰当利用,还有如果在桌子上摆好,就要坚持到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也就是等号学习完才可以收起来,那么长的时间孩子就免不了对着花花的圆片动心动手,为了有效的让孩子更好的学习新知,我们就决定就让两个孩子上黑板摆,下面的孩子帮着看着数着,从而保持了课堂的有效进行。
本节课进行完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课堂孩子表现的味道有点淡,还有认为应该从出彩的地方没有出来,一些细节问题处理的不够到位,不够成熟、不够机智,还是缺乏经验吧,在此就希望各位老师给予帮助,请大家尽情指导点评。
‘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求一个数比另 一个数多(少) 几 1 教学目标 1.通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或多几的应用题对比,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找出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明白两种应用题都是用减法计算,但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并不一样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开火车形式) 26+30 27-9 40-4 37+10 60-40 38+6 56+4 40+28 2.画一画,算一算 (1)有三角形12个,圆形9个,三角形比圆形多多少个? 第一行画: 第二行画: (要求学生找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的部分或少的部分) 算式:( ) 〇 ( )= ( ) (2)圆形比三角形少多少个? 算式:( ) 〇 ( )= ( )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题。 (1)有红花9朵,黄花6朵,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2)有红花9朵,黄花6朵,红花比黄花少几朵? 1.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从哪句话知道红花多,还是黄花多? 生:第(1)题从问话“黄花比红花少几朵?”第(2)题从第2个已知条件“黄花比红花少3朵”都能知道红花比黄花多,黄花比红花少. 2.解答第(1)题。 (1)让学生用红花和黄花摆出条件和问题,教师出示意图: (2)分析: 师:这道题的问题是求什么? 生:这道题要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师:谁和谁比?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9-6=3(朵) 口答:黄花比红花少3朵。 3.解答第(2)题。 ①读题,弄清谁和谁比,怎样比?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用减法计算。 ③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9-6=3(朵) 口答:黄花有6朵。 4.分组讨论。 师:刚才我们解答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加以概括: 相同点: (1)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2)都是用减法计算. 不同点: ①要求的问题不同,第(1)题的问题是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第(2)题的问题是求红花比黄花多几朵。②都是用减法计算,但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5.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反馈 1.看图画一画,再填空。 ○○○○○○○○○○ ☆☆☆☆☆☆☆ (1) 用“---”画出○和☆同样多的部分。 (2) 用“~~~”画出○比☆多的部分 (3) ○比☆( ),☆比○( )。 2.列式计算
‘玖’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比多少
教学内容:画线段图解决比多少的问题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线段图,找到信息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能用线段图,表示两个信息和1个问题。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说,是怎样观察,怎样画的。
教学难点:
如何在线段图中准确地表示出“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拾’ 一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比多少教学设计
明明有12个苹果 吃掉3个还剩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