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生算时间的公式
小学生算时间的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历的时间。先用整点相减,再用分相减,如分钟数不够就在小时中拿出一小时作60分加上原来的再减。对应分钟后者小于前者的应向后者的小时借1小时,即60分钟。
一般的数学都是10进制,也就是到10就进一位,但时间中小时-分-秒都是60进制,也就是60进一位。结束时间和开始时间必须是用24时计时法。时间换算关系如下:1小时hr(h)=60分钟min(m)=3600秒sec(s)。
时间换算公式:
1、1世纪=100年;
2、1年=12个月;
3、1月=30天;
4、1天=24小时;
5、1小时=60分钟;
6、1分钟=60秒;
7、1秒=1000毫秒;
8、1毫秒=1000微秒;
9、1微秒=1000纳秒;
10、1纳秒=1000皮秒。
㈡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 二十四时计时法
一年有12个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一年中1,3,5,7,8,10,12这几个月大,每月有31天,4,6,9,11月小,每月有30天是,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二十四小时计时法:一天共24小时,从零时到中午12时,下午的1时二十四小时计时法是13时,一到到晚上的24时。
㈢ 年月日计算方法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需要计算前后两个日期间隔的天数,比如计算某一项重要任务的倒计时。我想,您肯定也像我一样,不愿意扳着手指或拿着月历表一天一天的数吧!其实,用Excel可以很轻松地计算出两个时间的天数差。方法有2种:
方法1:在A1单元格输入前面的日期,比如“2004-10-10”,在A2单元格输入后面的日期,如“2005-6-7”。接着单击A3单元格,输入公式“=DATEDIF(A1,A2,"d")”。然后按下回车键,那么立刻就会得到两者的天数差“240”。
提示:公式中的A1和A2分别代表前后两个日期,顺序是不可以颠倒的。此外,DATEDIF函数是Excel中一个隐藏函数,在函数向导中看不到它,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使用。
方法2:任意选择一个单元格,输入公式“="2004-10-10"-"2005-6-7"”,然后按下回车键,我们可以立即计算出结果。
求采纳
㈣ 小学三年级数学,给出年月日,再推算另一个日期只是星期几,怎样算
计算方法:先算出两个给定日期相距的天数,再用结果除以7。如果有余数,就再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余数的天数,而后推算;如果没余数,就不变。
例如:今天是2018年5月16日,星期三,那么2018年7月28日是星期几?
16日这一天不算在内,从5月16日开始算到7月28日
(1)先算两个给定日期相距的天数算有多少天:
5月的天数:31-16=15天;6月的天数30天;7月的天数28天。
一共有几天:15+30+28=73天 。
(2)再用所得天数除以7:
73÷7=10(个星期).....3天 。
(3)余数是几,就再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余数的天数,
因为16日这一天不算在内,从16日的后面一天开始数几天: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所以2018年7月28日是星期六。
(4)小学数学年月日怎么算扩展阅读:
星期在中国古代称七曜。七曜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个主要星体,是当时天文星象的重要组织成份。后来借用作七天为一周的时间单位,故称星期。星期,又叫周,是一个时间单位,也是现在制定工作日、休息日的依据。
㈤ 年月日计算:没学过列方程,小学数学三年级(详细讲解步骤)
1.妈妈工作3天休息1天,爸爸固定星期六、日休息,所以只要找出“妈妈休息的那天恰好是星期六或星期日”问题就得解。10月15日星期日,每4天休息1天,所以在15+4=19、周四;继续往下,19+4=23、周一;23+4=27,、周五;27+4=31、周二;31+4-31=4,周六(此时已是11月);所以,下一次同时休息是:2006年11月4日星期六。
2.2月最少28天(平年),最多29天(闰年),题目又说“有三批学生”、“每批的人数又不等”、“没有单独一个人来”(注意:题干给出了这三个条件,三者必须同时满足),假设其中一批2人,那么其他两批在人数最少的情况下,分别是3人及4人,乘积2×3×4=24,满足“今年2月某一天的日期”。仅有这种情况,因为2×3×5 甚至2×3×6以及往下的情况都不符合。 所以,一共来人9名学生。(2+3+4=9)
补充一句,楼上的童鞋,请别误人子弟,麻烦仔细看清题干 !
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有关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用相差的天数除以7取余数,然后往后面数,比如这道题,相差30天,除以7余数为2,那么10月4日的星期是9月4日后面两天,所以是星期6.
㈦ 时间单位换算 (全)
1、1世纪=100年;
2、1年=12个月;
3、1月=30天;
4、1天=24小时;
5、1小时=60分钟;
6、1分钟=60秒;
7、1秒=1000毫秒;
8、1毫秒=1000微秒;
9、1微秒=1000纳秒;
10、1纳秒=1000皮秒。
由来:
1、年月日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2、时
是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除闰秒外,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钟,或者1/24天。在英文或数学中常用“h"表示。
3、分
分的英语是minute,原意是“微小”的意思,也表示min。刻=15分钟、字=5分钟(闽南广东地区用法)。
4、秒
秒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是s。有时也会借用英文缩写标示为sec。
㈧ 小学数学换算年月日大全
在2007及以上版本可以用=YEARFRAC(出生日期,TODAY())如:=YEARFRAC("1991-9-10",TODAY())
用=datedif(出生日期,today(),"Y")可以简单的到相距的年数,不够精确。上面的函数更准确一点。
㈨ 求小学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紧急!
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记录大小月:
一是拳头记忆法。(利用拳头关节的凹凸,边指着拳头边练,见书P18图:一月大、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二是口诀法:七前单月大,八后双月大。
(4)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如果强调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连续的大月合起来有62天。
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合起来是61天。
(5)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6)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6月15日也是星期三。
(7)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8)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都是闰年。
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末尾有两个0)的,必须是400的倍数(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练习:1996、2100、1960、2010、2009、1978年中哪几年是平年、哪几年是闰年。
(9)一年有四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列式 。
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列式 。
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 天,列式 。
第三季度是 月、 月、 月,每年固定是 天,列式 。
第四季度是 月、 月、 月,每年固定是 天,列式 。
(10)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的365天有 个星期零 天,列式 。
闰年的366天中有 个星期零 天,列式 。
㈩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的公式,要详细!例如:一年有12个月!
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月为大月,各有31天;4、6、9、11月为小月,各有30天;平年的二月是28天,闰年二月是29天;一年有四个季度,一个季度有三个月,1、2、3月为第一季度,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4、5、6月为第二季度,第二季度有91天;7、8、9月是第三季度,第三季度有92天;10、11、12月是第四季度,第四季度有92天;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