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初中数学统计题怎么答

初中数学统计题怎么答

发布时间:2022-06-13 07:17:25

初中数学统计问题

(1)86
(2)86
(3)不能,因为张华成绩小于中位数,说明有一半多的同学在他前面

因为总数为50人,所以中位数应是第25与第26的平均数,又因为第25、26均为86,所以中位数为86

Ⅱ 初三数学统计题

(1)容量为总数,用比例来求,已知接送5人,占总数的10%,总量为50

步行占30%,骑车人数占40%

(2)如图

(3)已知在50人中有5人接送,则800人中约有:800/50=16

16*5=80人

答:全校约有80人上学由家长接送

Ⅲ 数学答题技巧初中

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

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

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Ⅳ 初中数学试卷大题步骤怎么给分

先读题,默读,要认真阅读,至少五遍以上。
读懂了题目后,先在草稿纸上,进行答题,写出主要的解题过程和计算过程,并检查是否正确。
确认正确后,再回到试卷上答题。
答题要切记先写:“解:”或“证明:”;
然后再详细写明答题过程,并再次验算结果。
最后一定记得要写“答”,答的内容要明确,并能正确表达完整的意思,切记不可只写答案,因只写答案是不能拿到完整分数的。
根据大纲,大题每一步都有相应的分数,例如:解、答、证明,这些有一定的分数的;还有多个步骤的题目,每完成一个步骤就可以取得相应的分数,用对指定的公式,也有相应的分数。
就是这些的,希望同学们有更好的成绩!

Ⅳ 一道初中数学统计题,谢谢!

你按大小把分数排列好,中位数就在第六和第七个人之间。你将这两人的分数加起来,然后再除以二就得到中位数了奇数个1个中位数,偶数个2个中位数求平均

Ⅵ 初中统计题如何算人数

初中的统计题计算人数还是比较容易的,一般来说就是条形图和扇形统计图在一起出题,你可以先找出条形图中的每一类的人数,再找出扇形图中对应的百分比,然后相除即得总人数。再乘法对应百分比即得对应的具体人数。

Ⅶ 初中数学考试要掌握哪些答题的技巧

数学复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许多同学都在想,如何才能掌握技巧,更好地利用宝贵有限的时间,让自己能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今天小编整理了初中各个题型的解题技巧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在将来中考获得好成绩。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

一、选择题的解法

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

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

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

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

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5、配方法:就是把一个代数式设法构造成平方式,然后再进行所需要的变化。

配方法是初中代数中重要的变形技巧,配方法在分解因式、解方程、讨论二次函数等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6、换元法:在解题过程中,把某个或某些字母的式子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表示,以便进一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换元法可以把一个较为复杂的式子化简,把问题归结为比原来更为基本的问题,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7、分析法:在研究或证明一个命题时,又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既从结论开始,推求它成立的充分条件,这个条件的成立还不显然;

则再把它当作结论,进一步研究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达到已知条件为止,从而使命题得到证明。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执果寻因”

8、综合法:在研究或证明命题时,如果推理的方向是从已知条件开始,逐步推导得到结论,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由因导果”

9、演绎法: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10、归纳法: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11、类比法:众多客观事物中,存在着一些相互之间有相似属性的事物,在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

根据它们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方法。

类比法既可能是特殊到特殊,也可能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三、函数、方程、不等式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待定系数法。

(3)配方法。

(4)联系与转化的思想。

(5)图像的平移变换。

四、证明角的相等

1、对顶角相等。

2、角(或同角)的补角相等或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4、凡直角都相等。

5、角平分线分得的两个角相等。

6、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7、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高(或中线)平分顶角。

8、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9、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0、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11、关系定理:同圆或等圆中,若有两条弧(或弦、或弦心距)相等,则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12、圆内接四边形的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3、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14、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5、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7、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8、利用等量代换。

19、利用代数或三角计算出角的度数相等

20、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并且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五、证明直线的平行或垂直

1、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主要依据和方法: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定理、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内错角或同旁内角),两直线平行。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5)梯形的两底平行。

(6)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或两底)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2、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主要依据和方法: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由一个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互相垂直。

(3)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则第三个内角为直角。

(4)三角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5)三角形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则这边所对的内角为直角。

(6)三角形(或多边形)一边上的高垂直于这边。

(7)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8)矩形的两临边互相垂直。

(9)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或平分弦所对的弧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

(1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12)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13)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于两圆的公共弦。

Ⅷ 初三数学答题技巧

1、首先,在发到数学试卷的时候,我们要先大概浏览一下试卷的题量,做到心中有数。先易后难,先把自己一定会做的题做完,做到会做而不出差错。再用剩下的时间逐一攻破难题。
2、第一道有十题选择题,对于选择题答题技巧也比较多,例如排除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及题目最先排除掉毫不相干的选项,即使不能立即得到正确答案,也能缩小选择范围。
3、选择题遇到方程不会解的,我们也可以用“代入法"来找到答案,既是把选项一一代入题目,看哪个选项能使方程成立。这个方法缺点就是用时比较多。
4、选择题遇到概念题模棱两可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做出判断,含有”一定“,”就是“这样的字眼一般情况下都是错的,有时候选项字数比较长的一般就是真确答案。当然,这是针对自己完全不会的情况下才这样做出选择啊,以求提高正确率。
5、接着,在做完试卷的时候,如果还有时间我们一定要回过头来检查,特别去检查一下做题时自己觉得有出入的题目。摆正好自己的心态,计算题尽量耐心的重新做一遍,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6、考试技巧也只是帮助考生多拿积分,要想考出好的成绩,还是要靠考生自己平时稳扎稳打,学好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做题熟练自如。最后,祝考生中考旗开得胜,心想事成!

Ⅸ 初中数学统计图问题

(1)先算出每一份有多少个单位,16÷4=4,再算一共调查了多少个单位,4×(2+8+9+7+3+1)=120(个);
(2)先算出碳排放值5≤x<7(千克/平方米?月)部分所占的百分比16÷120×100%,然后计算出圆心角;
(3)先计算碳排放值4≤x<5的单位,碳排放值5≤x<6的单位,碳排放值6≤x<7的单位分别有28个,12个,4个,再算出碳排放值x≥(4千克/平方米?月)的被检单位一个月的碳排放总值.
(1)16÷$\frac{3+1}{2+8+9+7+3+1}$=120(个),
答:则此次行动共调查了120个单位;

(2)16÷120×360°=48°;

(3)碳排放值x≥(4千克/平方米?月)的被检单位是第4,5,6组,分别有28个,12个,4个单位,
10000×(28×4.5+12×5.5+4×6.5)÷1000=10×(126+66+26)=2180(吨),
答:碳排放值x≥(4千克/平方米?月)的被检单位一个月的碳排放总值约为2180吨.

Ⅹ 初一数学统计题典型题型 请问都该怎样答要全面, 部分求整体用乘法还是除法整体求部分呢

初一有统计题?额...
开玩笑吧,高中都才接触概率,统计是大学课程..
好吧如果真有,给我发消息吧,有什么问题都可以.
是不是这种,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求这个数?这个用除法.
不知道你接触方程没有.比如说上个题,设这个数是x,那么是不是有1/3*x=2,就是说x的三分之一是2?你看,把三分之一除过去,就可以了,等于6.
比如一个数是10,求它的五分之一,那就乘,10*1/5=2.
怕搞错的话你可以想想,已知部分求整体,既然是部分,肯定比整体小,所以求出来的整体应该比部分大,如果小就错了.知道整体求部分,整体肯定比部分大,求出来的是部分,则应该比知道的小.
其实初一数学不复杂,想清楚,多练练.题型不多,做做题就会了.
祝好运.

阅读全文

与初中数学统计题怎么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