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美妙数学的内容是什么

美妙数学的内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13 23:32:33

❶ 数学手抄报上该写什么内容

数学手抄报资料1:零的认识
零看上去很单调,就是没有,其实它非常地丰富,它隐藏了许多。在数学中零非常特殊,不管做什么题,你应该考虑零。 在几何中,“0”经常被作为记号。 “0”的特殊源于在一些概念或题里,比如每个有理数都有倒数,“0”却没有,有理数分为正数、负数。“0”,一个数就分为一类,这不特殊吗?在除数里,只有零不能作除数。零作被除数,不管除以什么数(“0”除外)都得零。
往往我们会忽视零,但它却起着重要的责任。如,问等于几?有些人就不能联想到“0”。在数数时,有人就会忘掉零。如:不大于5不小于-5的整数有几个?有人就会定有8个。
其实还有0。如:有哪些数的绝对值不大于本身?那就是正数和零(也可以称之为非负数)。 零在生活中更量五彩斑斓。在期末后开家长会,老师那里登记的犯错本给家长看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那一格记着“0”,这表示我们没有犯过错,家长高兴,我们高兴。
但是在卷子上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个数或接近这个数的整正数,否则回家的日子就难过了。在比赛中,谁都不希望得到“0”。 零是丰富的。我认为零在题中是陷井,大家以后做题时应考虑零。零在不同的场合也能使人的情绪改变。它是美妙而又丰富的。
数学手抄报资料2:数学游戏
四个同学在一起做数学游戏。小华、小军和小明把手放在背后。小虎拿了二只白球、三只红球给他们看,接着从背后给他们每人手中放一只红球,剩下的二只白球悄悄地藏起来。然后,允许他们每人看一下另外两个人手中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球,但不准看自己手中的球。看过以后,小虎要他们迅速判断自己手中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小明第一个猜出了自己手中球的颜色。他是怎样判断出来的呢?
小明想:小华和小军都是红球,那我的球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红球。如果我拿的是白球,那么小华和小军就会很快想到他们手中拿的肯定不是白球。因为此时小华可以这样推测:小明拿的是白球,如果我拿的也是白球,小军就会马上说出自己是红球,因为白球总共只有2个。小军也可以马上说出自己是红球,因为白球总共只有2个。小军也可以作以上这番推测,并迅速作出判断。而现在他们两人都犹豫不决,可见我手中拿的一定是个红球。

❷ 走进美妙数学花园 论文

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

目录

论坛活动
杯赛活动展开
编辑本段
论坛活动

简介
“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简称“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是一项综合性的数学活动,它是中国少年科学院于2002年重点推出的素质教育和体验教育品牌活动。活动创始人陈省身。
注:中国少年科学院是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创办的青少年兴趣社团。
情况
以“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为主题的中国少年数学论坛,2002年8月21日下午在北京召开。
论坛与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同时召开,使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成为百年历史中惟一一次有少年数学爱好者参与的数学家盛会。在未来的3天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近千名少年数学爱好者和数百名优秀教师将和十几名世界着名的数学家欢聚一堂,围绕“数学是什么”和“怎样学习数学”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中国数学会理事长马志明,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吴文俊等着名学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着名数学家陈省身到会并特地为本次活动题词:“数学好玩”、“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大大鼓舞了广大青少年攀登数学高峰的热情和信心。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在开幕式上致辞,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少年科学院院长赵勇主持论坛开幕式。
周强在致辞中指出:“数学与青少年具有天然的联系。数学的奥妙吸引着青少年的好奇心。数学的高度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应用广泛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在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创造素质和思想品格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对于科学进步和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他强调:“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在青少年科普工作中应当发挥积极作用。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数学科学知识和其他科学知识,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发扬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组织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竞赛活动,增强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论坛由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织委员会、中国数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少年科学院共同主办[1]。
注:国际数学家大会(简称ICM),每四年举行一次,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2002年8月,第24届世界数学家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100多年来中国第一次主办国际数学家大会。
编辑本段
杯赛活动

简介
“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杯,简称“走美”杯、“走美”,自2003年开办,每年举办一届。杯赛活动写入全国少工委《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向全国少年儿童推广。该活动举办至今,已证实通过“趣味数学解题技能展示”、“数学建模小论文答辩”、“数学益智游戏”、“团体对抗赛”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小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
宗旨
按照国家教委提出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开展“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活动,使青少年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中培养一种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到陈省身先生所说的“数学好玩”、“数学之美”和“数学是有用的”,实现从“学数学”到“用数学”过程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努力实现“21世纪中国要成为数学大国”的“陈省身猜想”。
核心理念
数学好玩
数学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字,数字的巧妙组合与各种逻辑关系构成了一个神秘、有趣、好玩的世界。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尽早进入这个好玩的世界,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孩子们终生受益,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之美
发现"数学之美"是"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活动的宗旨。数学是美的,因为"奥妙"而美,因为"简洁"而美,因为"朴实"而美。
(1)数学的简洁与抽象美:数学的简洁美,并不是指数学内容本身简单,而是指数学的表达形式、数学的证明方法和数学的理论体系的结构简洁。公式C=2πR就是其中一例。几何中完美的图形--圆,内含的周长与半径有着异常简洁和谐的关系,一个传奇的数"π"把它们紧紧相连。
(2)数学中的构图美和组合美。几何初步知识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直线、线段、射线、角、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体、正方体、球的认识和画法等,这些图形,无论他们的简单和复杂程度如何,都各自具有独特的美。例如:直线表现刚劲有力,曲线表现轻快流畅,三角形寓有变化之美,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长方形、圆等几何形体的对称美,正方形的平稳方正等等。"走美"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掌握各种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他们的美妙。
(3)数学的方法美。
活动通过"趣味数学解题技能展示"、"数学益智游戏比赛"、"数学发现之旅"一系列项目,引导孩子们发现学习数学的方法很美。同时通过"团体对抗赛",使孩子们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体验到"集体"、"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等美好情操。
数学有用
如果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那么数学就毫无疑问是思维的方法。数学在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当中的数学规律,学会应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是"走美"活动的核心目标,也是"走美"不同于其他赛事的特色。数学建模正是为这一目的和特色而设置的。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实际事物的一种数学简化,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事物或问题。数学的特点不仅在于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明确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它应用的广泛性,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各种问题的要求越来越精确,使得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数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扩充使得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数学已经成为一种能够普遍实施的技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数学论文建模小论文比赛",引导广大青少年当然,从生活实际出发,养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来观察生活的习惯,不断提高生活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信息归纳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使孩子们终身受益。
意义
推动数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使青少年早日“心中有数”。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历史地看,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最着名的如柏拉图和达·芬奇。晚近以来,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罗素、冯·诺依曼等文化名人也都是20世纪数学文明的缔造者。然而时至今日,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数学文化的意识,而是把数学当作一门颇具负担的必修学科,甚至让孩子们陷入难题、怪题、偏题周而复始的磨练当中。这种方式只能是孩子们逐渐厌倦数学,从未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
“走美”的目的是要青少年当中,乃至整个社会传播一种良好的数学文化。通过一届比一届更广泛地组织和开展这项活动,通过“趣味数学解题技能展示”、“数学益智游戏比赛”、“数学发现之旅”、“数学建模论文答辩”以及“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交流活动”等一系列的内容,使孩子们能够领略到数学的内涵,包括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的语言、图表、符号表示,进行数学交流。通过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之美。
从而真正领会国家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现实的重要性
“走美”是小学奥数竞赛中覆盖年级数最多的杯赛,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参加“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杯赛活动。“走美”作为数学竞赛中的后起之秀,凭借其新颖的考试形式以及较高的竞赛难度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近年来在重点中学选拔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客观地说“走美”一、二等奖对小升初作用非常大,三等奖作用不大。
小学中低年级奥数竞赛经历中的重要性
中低年级是学生参加杯赛考试的最佳时期。学生的数学竞赛实力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轻易锻炼出来的,低年级从不接触竞赛而等到六年级再拿到含金量高的杯赛成绩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与做法。所以,孩子从学习奥数开始就应该为各种杯赛作好应战的准备,其中“走美”是中低年级同学的一次绝佳竞赛锻炼机会。获得奖可以增强孩子信心、提高孩子兴趣、积累成绩证书。考试失败也可以锻炼孩子应考能力、总结考试经验、促进学习动力。中低年级的所有杯赛准备都是为了高年级时向更高杯赛奖项冲击,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提高过程。
小学高年级“决战小升初”过程中的重要性
五六年级的“走美”奖项都是小升初中被各重点中学看中的含金量非常高的杯赛奖项之一。尤其被北大附、清华附、四中、实验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重点中学看重。因为“走美”作为奥数杯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试题不偏不刁、难度适中,强调考察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奥数基础知识。所以受到众多重点中学选拔综合型学生的青睐,成为录取的最佳参考标准之一。08年小升初当中,学而思就有很多同学因为获得“走美”奖项而直接获得重点中学的面试机会[2]。
活动通知
关于组织第七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活动的通知
…………
一、活动时间
2007年11月—2008年7月
二、活动内容:
第六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河北赛区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优秀数学应用建模小论文展示、趣味数学解题技能展示(闭卷考试)。
三、参加对象及分组:
省内各地市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青少年均可报名参赛,按照各年级分组评选。
四、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
省组委会下发活动通知,各分赛区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和号召广大青少年踊跃报名参加。
2.培训阶段(2007年11月至2008年7月)
各分赛区根据活动的普及性、趣味性、新颖性相结合的要求,有组织地开展辅导教师培训、青少年培训活动,在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下,共同开展探究性学习体验,引导广大青少年实现从“学数学”到“用数学”的改变。
3.各地市初赛阶段(2008年3月)
全省采取统一闭卷考试。
4.全省总决赛阶段
2008年五一期间将举办全省总决赛,并对优秀选手及优秀教练员进行表彰,参赛选手及领队人员由组委会统一安排食宿,费用(含保险费)自理,各赛区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将参加全国总决赛。
5.全国总决赛阶段
2008年7月全省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
五、比赛形式:
1.各地市举行初、复赛
(1)初赛采取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时间、闭卷考试形式进行。
(2)数学应用建模小论文的提交,以开卷形式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数学应用建模小论文(主题不限,题目自拟,请同学们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美妙关系)。所有参评的论文必须同时提交电子版和电脑打印版,2008年3月31日前交到各地市组委会,逾期视为放弃参评。
2.全省决赛
2008年4月10日前各分赛区组委会将参加全省决赛的学生名单上报省组委会。省总决赛将对参赛选手进行趣味数学解题技能考试及优秀数学应用建模论文答辩。
3.全国总决赛
通过全省总决赛选拔的优秀选手参加全国组委会举办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总论坛活动(省组委会2008年6月15日前上报全国组委会)。主要内容包括优秀数学应用建模小论文展示、趣味数学解题技能展示、数学益智游戏比赛(个人赛、团体赛)、数学发现之旅和团体对抗赛等,同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向获得优异成绩的选手颁发证书,同时颁发优秀教练员奖。
六、论文格式要求:
①论文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所在省份、城市、学校名称、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②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③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④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正文用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⑤论文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⑥打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⑦论文必须同时提交打印稿(打印稿必须一式六份)和电子版。 标题(三号粗宋体)
××省××市××学校××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五号楷体)摘要及关键词(五号楷体)
正文(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
说明
所有参评论文的作者必须是作品的合法拥有者,具有着作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组委会对获奖作品具有无偿展示权、宣传权、使用权。
七、奖励办法:
1.全国组委会设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同时颁发优秀教练员奖。
2.省组委会设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同时颁发优秀教练员奖。对选送优秀选手参赛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对大力支持本次大赛的单位和个人,省组委会将颁发特殊贡献奖。
报名方式:
1.活动采取自愿原则。集体报名或个人报名均可。
2.报名时需持户口本、身份证或学生证,交一寸近期免冠照片两张,并填写报名表;评审费30元。
3.如当地无赛区,可直接到省组委会报名参加。
第六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活动河北省组委会二○○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关于组织第七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活动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是中国少年科学院于2002年重点推出的素质教育和体验教育品牌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各地青少年踊跃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并被写入全国少工委《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向全国少年儿童推广。
第七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将如期举行,为确保我市"走美"活动有序进行,现根据中少科联发〔2008〕8号文件有关精神,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2008年10月-2009年7月
二、活动对象及分组: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优秀数学建模小论文展示、趣味数学解题技能展示、数学益智游戏个人赛按照年级分组,其它活动项目不按照年级分组。
三、全国统一初试:
(一)初赛内容:趣味数学解题技能展示
(二)时间:2009年3月8日(周日)
9:00-10:30(三至五年级)14:00-15:30(六至八年级)
(三)报名方式及截止日期:活动采取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参赛学生可到北京市组委会直接报名,也可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
报名截止日期:2008年12月25日
(四)活动费:30元(包括试卷、评审、考务、证书等费用)
(五)初试地点:由北京市组委会统一安排(见准考证)。
(六)奖项安排:按照全国组委会统一规定的获奖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根据各年级参赛的总人数按照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的比例评选)。
由全国组委会统一颁发获奖证书,六年级获奖证书将于2009年3月30日前发放,其他年级获奖证书于2009年5月15日前发放。
四、优秀数学建模小论文展示在初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选手均须提交数学建模小论文,组委会按照初赛笔试成绩(70%)+建模小论文成绩(30%)的原则选拔参加全国总论坛的选手。
数学建模小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09年5月31日。
五、全国总论坛及表彰活动:
(一)时间:2009年7月中下旬
(二)地点:全国组委会统一安排
(三)内容:全国组委会将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全国总论坛活动,同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向获得优异成绩的青少年颁发获奖证书,同时颁发优秀教练员奖。
北京市组委会办公室地址:********
联系方式:********
E-mail:********
网址:********
"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北京市组委会2008年11月2日
关于举办第八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活动的通知
…………
“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顾问委员会成员
吴文俊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数学会前任(四届)理事长
王 元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名誉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数学会前任(五届)理事长
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
杨 乐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组织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数学会前任(六届)理事长
张恭庆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组织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数学会前任(七届)理事长
马志明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组织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数学会(八届)理事长
王梓坤中科院院士
章祥荪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姜伯驹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组织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李 忠北京数学会理事长
李文林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组织委员会委员
中国数学会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裘宗沪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
四、活动对象及分组
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具体分组情况见每项活动后的标注。
五、时间安排

时 间 主要工作内容
2009年10月—2009年12月中旬 全国组委会下发通知,各地广泛宣传、发动
2009年11月—2010年1月20日 学生到当地组委会报名,填写《报名表》
2010年1月25日前 各地组委会将报名学生名单全部汇总至全国组委会
2010年3月7日 第八届全国“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趣味数学解题技能展示初赛(全国统一笔试)
2009年11月中旬—2010年4月 学生撰写数学建模小论文(具体要求见下文)
2010年5月15日前 全国组委会公布初赛获奖名单并颁发获奖证书
2010年5月31日前 各地按照组委会要求提交数学建模小论文
2010年6月15日前 各地组委会上报参加全国总论坛学生名单
2010年7月中下旬 全国总论坛和表彰活动
六、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第八届全国“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趣味数学解题技能初赛
1.时间:2010年3月7日下午13:30-15:00(三至五年级),15:30-17:00(六至八年级)。
2.试题、试卷:全国组委会统一命题。
3.活动对象及分组:小学三年级至小学年级,按照年级分组。
4.奖项安排:获奖比例为各地区参加活动总人数的30%,其中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
(二)、数学建模小论文评选活动
1、主题:不限。
题目自拟,请同学们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美妙关系。
2、活动对象及分组: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按照年级分组评选。
3、投稿方式及截止日期:活动采取自愿原则,论文作者到当地组委会投稿,经当地评审委员会审核后,由当地组委会统一向全国组委会推荐(每个年级至多4篇)。
截止日期为2010年5月31日。
每个年级约10%的优秀论文参加全国总论坛期间的现场答辩。全国组委会将于2010年6底通知各地组委会参加全国总论坛论文答辩的名单。
(三)、第八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全国总论坛和表彰活动
1、时间:2010年7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地点:另行通知。
3、报名方式及活动费:以自愿为原则,学生到当地组委会报名,经当地组委会和全国组委会审核后予以确认。
4.代表队:各地以市为单位组成城市代表队。
…………
疑问解答
问:什么年龄段的孩子更适合参加此项活动?
答:“走美杯”活动适合人群是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由于“走美”活动特色在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灵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好玩、数学之美、数学有用”,因此,孩子越早参与越有利于持续学习。“走美”活动不仅是一场竞赛,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机会教育”,如与中科院数学院士面对面等,这些活动对低龄儿童更能产生受益终生的引导作用。
问:“走美杯”对于小升初管用吗?
答:尽管小升初要遵循就近入学原则,但由于现在各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很不平衡,因此家长择校的愿望依然很强烈;另一方面名校在选择生源的时候也对综合能力强的学生青睐有加。尽管“走美”的初衷并非为了迎合这种需求,但由于“走美”的活动设置能够恰当地体现孩子的综合素质,所以“走美”的获奖证书客观上很受各重点中学的认可。
问:“走美杯”的获奖人数众多,能保证含金量吗?
答:根据一项网上调查,认为获奖人数与含金量没有关系的占到40.65%
走美成绩管理很好,且透明度高,应该有说服力。
走美的透明度和速度,成绩名次张榜公布,考完后迅速出成绩,不拖泥带水。
较之其他杯赛,走美是比较透明清晰的。只要比赛公平透明,结果就会有说服力。
获奖人数多是因总参加人数多。因为走美是按比例设奖的:5%一等,10%二等,15%三等
问:“走美杯”赛前做些什么能够提升获奖实力?
答:考前1至2周内做好历年真题并深入分析、举一反三将直接决定孩子在考试中的表现。注意三方面的加强:
知识广度:比赛考察到的东西都是具有规律性的,找到相同题型规律解题,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题目难度:学习与练习的难度非常重要,孩子只有在掌握难度题目之后,简单题才会变得更简单,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吃透学通:题目不在多,在于精。一道经典的题目,不一定很难,但必须要吃透,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问:“走美”值得所有同学参加吗?
答:1、“走美”是四大杯赛中唯一一个只考一次就评选最后奖项的竞赛。这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是有利的形式,没有战线太长而浪费精力的困扰。
2、“走美”是四大杯赛中唯一一个可以网上公布考试分数与名次的竞赛。“走美”成绩最为公平和公开,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所有参赛学生中的水平与差距。
3、“走美”公布成绩的时间完全可以赶上2010年小升初的时间表。“走美”六年级获奖证书将于2010年3月30日前发放,其他年级获奖证书于2010年5月15日前发放。
4、“走美”在所有杯赛中的获奖比例相对较高。“走美”根据各年级参赛总人数按照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的比例评选。由于没有复赛,此评奖比例是比较高的,非常有利于中等水平的同学争夺高端奖项[3]。

❸ 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美×妙数学=数数妙,美+妙数学=妙数数,美妙数学=

从后者看出,美+学=数,则美和学取值范围都在1-8之间
从前者看出,美不是1,学不是1(因为如果是的话,则不符合“不同汉字代表不同数字”)。
由于美至少=2,所以妙至多=4,否则乘出来会变成4位数;而学至多=7,否则加法不成立。
然后就是简单的分情况讨论了
如果美=2,则妙一定是4(偶数,不为0,不与其它汉字重复),学=7,数=9,看看是否符合等式:2*497=994 2+497=499 符合条件。
如果美=3,妙可能是1,2,分别讨论后发现都不可能(若妙=1,则学=7,数=4,3*147=441满足了,但加法不满足;若妙=2,则学=4,没有合适的数)。
如果美=4,则妙=8,学=2,没有合适的数。
如果美=5以上,那么妙一定=1,则美只可能是7或9。
如果美=7,妙=1,则学=3,没有合适的数。
如果美=9,妙=1,则没有合适的学。

综上,美妙数学=2497

当然,我的做法比较严密,在做出答案后把后面的可能性都否定了一遍。如果是小学奥数填空题的话,做出一个正确答案后就可以收手了,这是考试规律。。。

❹ 数学的简洁美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19世纪大数学家高斯就说过“数学是科学中的皇后”),它具有简洁美(抽象美、符号美、统一美等)、和谐美(对称美、形式美等)、奇异美(有限美、神秘美等)。美在一个困难问题的简单解答,一个复杂问题的简单答案;美在种种图案、建筑物、衣服式样、家具及装饰等事物的对称性上;美在人们对和谐、有规律的事物的喜爱以及从事物中发现普遍性与统一性的秩序和规律中。 1、美观:数学对象以形式上的对称、和谐、简洁,总给人的观感带来美丽、漂亮的感受。 比如:几何学常常给人们直观的美学形象,美观、匀称、无可非议; 在算术、代数科目中也很多: 如(a+b)·c=a·c+b·c; a+b=b+a 这些公式和法则非常对称与和谐,同样给人以美观感受。 但是外形上的的美观,并不一定是真实和正确的。 比如:sin(A+B)=sinA+sinB是何等的“对称”、“和谐”、“美观”啊!但是它是错误的,就象“”虽然美丽但是有“毒”。 2、美好:数学上的许多东西,只有认识到它的正确性,才能感觉到它的“美好”。 不美丽的例子很多,比如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对称、不和谐、不美观。但是,当我们真正了解它、运用它,就会感到它的价值,它的美好。这一公式告诉我们许多信息:±表示它有两个根,a≠0、△会显示根的数目和方程的性质…… 3、美妙:美妙的感觉需要培养,美妙的感觉往往来自“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事物。三角形的高交于一点就是这样;2个圆柱体垂直相截后将截面展开,其截线所对应的曲线竟然是一条正弦曲线,与原来猜想的是一断圆弧大出“意料之外”,经过分析证明的确是正弦曲线,又在“情理之中”,美妙的感觉就油然而生了。 4、完美:数学总是尽量做到完美无缺。这就是数学的最高“品质”和最高的精神“境界”。欧氏几何公理化体系的建立,“1+1”的证明都是追求数学完美的典型例子。

❺ 数学真美妙的书是用来干什么的

培养少儿数学思维与兴趣的经典读物,内容包括数学游戏,数学幽默、数学魔术、数学妙招、数学奇观、数学故事、数学猜想、数学名题、数学悖论等等。
这是标准答案

❻ 数学之美的表述

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通常我们所说的美以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艺术美、科学美的形式存在。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简言之数学美就是数学中奇妙的有规律的让人愉悦的美的东西。
历史上许多学者、数学家对数学美从不同的侧面作过生动的阐述。普洛克拉斯早就断言:“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亚里士多德也曾讲过:“虽然数学没有明显地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数学完全分离。因为美的主要形式家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研究的原则。”
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数学家徐利治说:“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既所谓数学美。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关系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性等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
以上的论述可见,数学中充满着美的因素,数学美是数学科学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和理性的呈现,它不是什么虚无飘渺、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有其确定的客观内容。 数学美有别与其它的美,它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美妙的声音,没有动感的画面,它却是一种独特的美。
德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数学美与其它美的区别还在于它是蕴涵在其中的美。打个比方来说,大家一定都有这种感觉,绝大部分同学对音体美容易产生兴趣,而对数学感兴趣的不多。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音体美中所表现出来的美是外显的,这种美同学们比较容易感受、认识和理解;而数学中的美虽然也有一些表现在数学对象的外表,如精美的图形、优美的公式、巧妙的解法等等,但总的来说数学中的美还是深深地蕴藏在它的基本结构之中,这种内在的理性美学生往往难以感受、认识和理解,这也是数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二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材过分强调逻辑体系和逻辑推演,忽视数学美感、数学直觉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将数学与逻辑等同起来。一味注重数学的逻辑性而忽视了数学本身的美,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
大多数的数学家会由他们的工作及一般数学里得出美学的喜悦。他们形容数学是美丽的来表示这种喜悦。有时,数学家会形容数学是一种艺术的形式,或至少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通常拿来和音乐和诗歌相比较。
数学之美还在于其对生活的精确表述、对逻辑的完美演绎。可以说正是这种精确性才成就了现代社会的美好生活。 伯特兰·罗素以下列文字来形容他对数学之美的感觉:
Mathematics, rightly viewed, possesses not only truth, but supreme beauty — a beauty cold and austere, like that of sculpture, without appeal to any part of our weaker nature, without the gorgeous trappings of painting or music, yet sublimely pure, and capable of a stern perfection such as only the greatest art can show. The true spirit of delight, the exaltation, the sense of being more than Man, which is the touchstone of the highest excellence, is to be found in mathematics as surely as poetry. (The Study of Mathematics, in Mysticism and Logic, and Other Essays, ch. 4, London: Longmans, Green, 1918.)
翻译: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则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一种精神上的亢奋,一种觉得高于人的意识——这些是至善至美的标准,能够在诗里得到,也能够在数学里得到。(研究数学,在神秘主义和逻辑,与其他论文,概括。4、伦敦:浪漫书屋,绿色,1918年。)
保罗·埃尔德什形容他对数学不可言说的观点,而说:“为何数字美丽呢?这就像是在问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为什么会美丽一般。若你不知道为什么,其他人也没办法告诉你为什么。我知道数字是美丽的。且若它们不是美丽的话,世上也没有事物会是美丽的了。” 它的最美之处莫过于在无形之中就让你思维变得敏捷.考虑事情时,不在那么偏激,那么单一.
作为一个公民来说了不了解它是一个后话,至少应该不否定它.尤其是学生.
让我们先来看看看下面的算式:
1 x 8 + 1= 9
12 x 8 + 2= 98
123 x 8 + 3= 987
1234 x 8 + 4= 9876
12345 x 8 + 5= 98765
123456 x 8 + 6= 987654
1234567 x 8 + 7= 9876543
12345678 x 8 + 8= 98765432
123456789 x 8 + 9= 987654321
1 x 9 + 2= 11
12 x 9 + 3= 111
123 x 9 + 4= 1111
1234 x 9 + 5= 11111
12345 x 9 + 6= 111111
123456 x 9 + 7= 1111111
1234567 x 9 + 8= 11111111
12345678 x 9 + 9= 111111111
123456789 x 9 +10= 1111111111
9 x 9 + 7= 88
98 x 9 + 6= 888
987 x 9 + 5= 8888
9876 x 9 + 4= 88888
98765 x 9 + 3= 888888
987654 x 9 + 2= 8888888
9876543 x 9 + 1= 88888888
98765432 x 9 + 0= 888888888
1 x 1= 1
11 x 11= 121
111 x 111= 12321
1111 x 1111= 1234321
11111 x 11111= 123454321
111111 x 111111= 12345654321
1111111 x 1111111= 1234567654321
11111111 x 11111111= 123456787654321
111111111 x 111111111= 12345678987654321
3 x 4=12
33 x 34=1122
333 x 334=111222
3333 x 3334=11112222
33333 x 33334=1111122222
333333 x 333334=111111222222
142857 x1=142857
142857x 2=285714
142857x 3=428571
142857x 4=571428
142857x 5=714285
142857x 6=857142
142857x 7=999999
11x 101=1111
12x 101=1212
13x 101=1313
14x 101=1414
15x 101=1515
16x 101=1616
17x 101=1717
18x 101=1818
19x 101=1919
20x 101=2020

❼ 《数学真美妙》内容

培养数学的浓厚兴趣而专门编写的。它分为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本,分别适合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的学生使用,也可为教师备课提供参考,同时也是家长指导孩子增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兴趣的最佳读本。

每本书分为“数学好玩”、“数学美学”和“数学文化” 三大部分,其中“数学好玩”分为数学游戏、数学幽默、数学机智、数学魔术、数学趣题等部分; “数学美学” 分为数学美妙、数学奇观等部分; “数学文化” 分数学揭秘、数学故事、数学名家、数学名题、数学猜想、数学悖论等部分。

培养数学的浓厚兴趣而专门编写的。

刘勇,湖北武汉人。奥数一级教练,知名竞赛数学方法专家,专业从事奥数教学法研究与实践工作16年。已出版有《小学数学培优竞赛1+3》(3~6年级)、《小学数学1+1题典》(计算、基础、应用、图形)、《小学数学着名杯赛拉分题赏析》(省市卷、全国卷)、《小学数学奥赛真题分类实训》(3~6年级)等十几本着作,在小学数学竞赛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这本书看似其貌不扬,但读起来却让人爱不释手。平常被看得复杂和繁琐的数字,被书中幽默的对话、生动的例子,充满意大利风情的插图,欢快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作者的笔下,好奇的弟弟总是不断地向爷爷提出问题,而教龄40年的爷爷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讲解。

书中的爷爷慈祥和蔼,弟弟菲洛聪明淘气,所有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都在爷孙两人的对话中展现出来,变得亲切易懂,你会发现,数学并不仅仅是数字、公式、例题,它还是历史、趣味和生活道理,原来数学这么好玩、如此简单!

❽ 数学之美的内容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简言之数学美就是数学中奇妙的有规律的让人愉悦的美的东西。

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既所谓数学美。

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关系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性等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

(8)美妙数学的内容是什么扩展阅读:

数学美有别与其它的美,它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美妙的声音,没有动感的画面,它却是一种独特的美。

德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大多数的数学家会由他们的工作及一般数学里得出美学的喜悦。他们形容数学是美丽的来表示这种喜悦。有时,数学家会形容数学是一种艺术的形式,或至少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通常拿来和音乐和诗歌相比较。

❾ 为什么说数学是美妙的

长期以来,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是:一些同学视数学如畏途,兴趣淡漠,导致数学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科。这使一些教师、家长乃至专家、学者大伤脑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钻研的动机。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体会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奇趣和美妙。一个美学家说:“美,只要人感受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对数学的认识也是这样。有人说:“数学真枯燥,十个数字来回转,加、减、乘、除反复用,真乏味!”有人却说:“数学真美好,十个数字颠来倒,变化无穷最奇妙!”认为枯燥,是对数学的误解;感到了兴趣,才能体会到数学的奥妙。其实,数学确实是个最富有魅力的学科。它所蕴含的美妙和奇趣,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相比的。尽管语文的优美词语能令人陶醉,历史的悲壮故事能使人振奋,然而,数学的逻辑力量却可以使任何金刚大汉为之折服,数学的浓厚趣味能使任何年龄的人们为之倾倒!茫茫宇宙,浩浩江河,哪一种事物能脱离数和形而存在?是数、形的有机结合,才有这奇奇妙妙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数学的美,质朴,深沉,令人赏心悦目;数学的妙,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绝!数学的趣,醇浓如酒,令人神魂颠倒。因为它美,才更有趣;因为它有趣,才更显得美。美和趣的和谐结合,便出现了种种奇妙。这也许正是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艺术家,同时也钟情于数学的原因吧!数学以它美的形象,趣的魅力,吸引着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痴迷的追求者。

一、数学的趣味美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触角的每一次延伸,都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数学的趣味美,体现于它奇妙无穷的变幻,而这种变幻是其他学科望尘莫及的。揭开了隐藏于数学迷宫的奇异数、对称数、完全数、魔术数的面纱,令人惊诧;观看了数字波涛、数字漩涡令人感叹!一个个数字,非但毫不枯燥,却生机勃勃,鲜活亮丽!根据法则、规律,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演化出的各种神机妙算、数学游戏,是数学趣味性的集中体现,显示了数学思维的出神入化!各种变化多端的奇妙图形,赏心悦目;各种扑朔迷离的符形数谜,牵魂系梦;图形式题的巧解妙算,启人心扉,令人赞叹!魔幻迷题,运用科学思维,“弹子会告密”、“卡片能说话”,能知你姓氏,知你出生年月,甚至能窥见你脑中所想,心中所思,真是奇趣玄妙,鬼斧神工。面对这样一些饶有兴味的问题,怎能说数学枯燥乏味呢?

二、数学的形象美

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现。”谈到形象美,一些人便联想到文学、艺术,如影视、雕塑、绘画等等。似乎数学中的数与形只是抽象的孪生兄弟。其实不然。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数形的有机结合,组成了万事万物的绚丽画面。

数字美:阿拉伯数字的本身便有着极美的形象:1字像小棒,2字像小鸭,3字像耳朵,4字像小旗。瞧,多么生动。

符号美:“=”(等于号)两条同样长短的平行线,表达了运算结果的唯一性,体现了数学科学的清晰与精确。

“≈”(约等于号)是等于号的变形,表达了两种量间的联系性,体现了数学科学的模糊与朦胧。

“>”(大于号)、“<”(小于号),一个一端收紧,一个一端张开,形象的表明两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大、中、小括号)形象地表明了内外、先后的区别,体现对称、收放的内涵特征。

线条美:看到“⊥”(垂直线条),我们想起屹立街头的十层高楼,给我们是挺拔感;看到“—”(水平线条),我们想起了无风的湖面,给我们的是沉静感;看到“~”(曲线线条),我们想起了波涛滚滚的河水,给我们的是流动感。几何形体中那些优美的图案更是令人赏心悦目。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变态性,圆蕴含的广阔性,都给人以无限遐想。脱式运算的“收网式”变形以及统计图表,则是数与形的完美结合。我国古代的太极图,把平面与立体、静止与旋转,数字与图形,更作了高度的概括!

三、简洁美

数学科学的严谨性,决定它必须精练、准确,因而简洁美是数学的又一特色。

数学的简洁美表现在:

1.定义、规律叙述的高度浓缩性,使它的语言精练到“一字千金”的程度。质数的定义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若丢掉“只”字,便荒谬绝伦;小数性质中“小数末尾的0”中的“末尾”若说成“后面”,便“失之千里”。此种例证不胜枚举。

2.公式、法则的高度概括性。一道公式可以解无数道题目,一条法则囊括了万千事例。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把一切类型的三角形(直角的、钝角的、锐角的;等边的、等腰的、不等边的)都概括无遗。“数位对齐,个位加起,逢十进一”把20以内、万以内、多位数的各种整数相加方法,全部包容了进去。

3.符号语言的广泛适用性。

数学符号是最简洁的文字,表达的内容却极其广泛而丰富,它是数学科学抽象化程度的高度体现,也正是数学美的一个方面。a+b=b+aabc=acb=bca,其中a,b,c可以是任何整数、小数或分数。所以,这些用符号表达的算式,既节省了大量文字,又反映了普遍规律,简洁,明了,易记。充分体现了数学语言干练、简洁的特有美感。

四、对称美

对称是美学的基本法则之一,数学中众多的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幻方、数阵以及等量关系都赋予了平衡、协调的对称美。略举几例:

算式:

2∶3=4∶6

X+5=17-9

数阵:

数学概念竟然也是一分为二的成对出现的:“整—分,奇—偶,和—差,曲—直,方—圆,分解—组合,平行—交叉,正比例—反比例,显得稳定、和谐、协调、平衡,真是奇妙动人。图形:数学中蕴含的美的因素是深广博大的。数学之美还不仅于此,它贯穿于数学的方方面面。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数、形、式,数的美,形的美,式的美,随处可见。它的表现形式,不仅有对称美,还有比例美、和谐美,甚至数学的本身也存在着题目美、解法美和结论美。上述这些只是浮光掠影的点点滴滴,然而,也足见数学的迷人风采了。打开这本书,如同进入一个奇妙世界,呈现眼前的尽是数、形变幻的奇妙景观,一个个“枯燥”的数字活蹦乱跳地为你作精彩表演,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娓娓动听地向你讲述生动的故事。它揭示了隐藏于深层的数学秘密,展示了数学迷宫的绚丽多彩。数的变幻,形的奇妙,有的令你追根究底,有的令你流连忘返,有的令你惊讶感叹,有的令你拍案叫绝,走进这个奇妙世界,必将如咀嚼一枚橄榄果,品尝到数学的浓浓趣味,感受到数学王国神异奇妙,从而使我们眼界大开。你将惊呼:“哇!数学原来是这么有趣啊!”

阅读全文

与美妙数学的内容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