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小衔接数学加减法怎么教
一、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
1、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
3、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
二、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数,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
三、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
四、让孩子学会念题
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五、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
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
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㈡ 幼小衔接数学20以内加减法怎么教
第一步: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
要求是:1、 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 12开始数。
3、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 12开始倒数。
数数是小班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 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 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第二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 数,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
第三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7与8哪个 大?12与4哪个大?
第四步,让孩子学会念题。
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 -”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
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 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
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 教孩子进行计算:
1、数手指加减法:加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指,15后面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 是14, 倒数2个
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2、个、十位相加减法:
加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1,那么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1-0=1,那么15-2=13。
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 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而“个、十位相加减法”虽难学些,但能适用于所有算式计算,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建议用“个、十位相加减法”。
20以内的数的分成及加减法,是幼儿对数与量的基本认识。是幼儿园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如何教好“20以内的加法”呢?我在这里谈几点学习20以内的加法”的心得。
(1) 点数。注意要点:手、口、眼一致,开始是自问自答,如数完问“一共有几个?”“3个”,一定要再让他看一遍,即你要给复习一遍,实际上是在告诉他为什么是“3个”,这就叫“3个”,继而可以先问他有几个,然后要看他的反应,家长快速判断,以便用哪种辅助的方法。在教点数的同时,我教了于泽杰十个指头表示“几”的方法,所以到后来就可以用手指表示法辅助他,教具最初选择同样的物品,注意经常更换,我们那时笔帽、瓜子、栗子、积木、塑料片、花生仁,总在换,后来发现他对我们写字画画有兴趣,在做这些同时,又加进了画的东西,如画o、r、□,然后在旁边写上数字,数字一定在数完后再写,因为这个数字是辅助他理解的。点数从3以内开始,突破以后泛化到5以内,到6以上时,因杰杰在说话节奏上出现问题,最初我并未意识到是节奏问题,只是觉得6到10之间的点数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表现很不稳定,直到去“星星雨”反馈才发现是说话没有节奏,导致手、口、眼不一致,结果不稳定,但我那时知道他有数的概念。点数突破又保持很稳定大约用了一个月时间,对于我们这样的孩子,可以说是奇迹。点数稳定以后,目标又提高了,即点数的“内化”,就是你几个东西,孩子能用目测的方法告诉你是“几个”,最初这个方法我是看王老师这样做的,但是对于太多就不适用了,她用二个小盘一个盘里放“1个”,一个盘里放“3个”,告诉他这是1个,这是3个,我们是采用按住他手的方法不让他手动,只能用眼、口,最初是5以内的目测,最多到20以内,其实到10就可以了,主要让他明白的是方法,只要掌握了就可以了,逐渐地他可以不出声只用眼睛和心数,最后说出得数,目的就完全达到了。我感觉内化的过程也是孩子长时间注意力培养的过程,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还坐不住,不要说学点数,可能连最基本的东西也学不了。内化的东西在后来做加减法时,还会大有用处。
(7)数的组成和分解。正常情况下,应先教数的组成、分解,再教加减法,这也是孩子的数学发育过程,我们是在教会加减法后才教分解、组成的,由于是颠倒了,所以感觉很容易。还是举例5,先拿出5个物品,你告诉他5可以分成3和2、1和4,反之组成也是这样。
(8)比较数的大小,是我们近期才解决的问题,以前只是在加减法之前教过他多、少的比较,未教大、小,学前班的内容就有了大、小比较的内容,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你随便出2个数,他能很快知道哪个大,哪个小,但是用“>”“<”他就联系不到一起,总是出错,我们就让他写出汉字大、小写在数字的下面,结果仍然不奏效,直到我们只要求他把前1个数是大还是小写出来,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相邻数的内容在这里又用上了。比如1和3比较,他知道3大1小,我们就不让他在3下面写上大,只在1的下面写上小,前面是小就写<,如果前面数大就写>,从这可以看出这种孩子的不灵活性,正常孩子很快就能分辨出来用>或<,在教这个时,我们辅助方法是将1-10排列,他一旦错了,一看1-10数字,他就知道哪个在前就是小,哪个在后就是大。
㈢ 怎么进行幼小衔接算术教学,才能够让孩子喜欢
答:随着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现在邢台市的小学数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加减除乘的算术题了,而是把生活当中跟算术有关的知识都加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去了,这样一来就加大了孩子在学习数学时的困难度,所以说如果想让孩子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应该做到这几点:
1、教学方法改变,要让孩子学好数学,是需要让算术在孩子当中不仅仅是纯粹的记忆,而是一段逻辑思维的理解,当然了目前贝尔安亲老师所使用的算术课就是通过动画展示生活中的算术问题,让孩子快速理解,同时在脑海建议应用数学思维。
2、以游戏铺路,提高问题趣味性,孩子喜欢玩,那我们不妨就试试用双师课堂里的游戏闯关来对孩子进行提问,加强他们的思路理解,掌握到解题规律。只要让孩子对数学有了概念后,他们才会觉得数学很简单,然后才会喜欢,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㈣ 孩子要上幼小衔接的数学,数学主要都教什么呢
链接:https://pan..com/s/1PVJ50aLOa6LtFvTgCYlvrg
孩子若进入小学,在数学的学习上缺乏方法,再加上粗心大意的毛病,很容易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数学是一门高深而奥妙无穷的学科,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㈤ 幼小衔接第一节数学课怎么上
数学课的第一节课自然是孩子们认识数字了。
通过一些小儿歌之类的让孩子记住数字,认识数字。
然后会写数字,必须是规范的写法。
㈥ 幼小衔接班的数学课程是什么内容
具体包括:
1、数的计算
涵盖10以内数的分解组合、20以内加减法、认读100以内的数、按数群计数等重点知识,利用情景化、游戏化等学习方式激发幼儿兴趣,通过教师逐步深入的讲解,引导幼儿掌握并巩固数的计算能力。
3、逻辑与推理
涵盖找规律、统计与运用等重点知识,又有提升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相关内容。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出事物间的联系与规律;记忆画面内容,提升记忆能力;根据给定条件进行推理、判断,提升逻辑与推理能力。
㈦ 如何做好幼儿在幼小衔接中数学领
《幼小衔接》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tk_4f5lp8dUNGpoPDRWqbQ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