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数学怎么教连加中间的数

数学怎么教连加中间的数

发布时间:2022-06-15 16:12:48

1. 数学连加公式

这个是组合数,两个一组的数量是C10、2 = (10*9)/(2*1) = 45;
三个一组就是C10、3 = (10*9*8)/(3*2*1) = 120;
四个一组就是C10、4 = (10*9*8*7)/(4*3*2*1) = 210

2. 幼儿园数学加减法怎么教

如果想让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的意义,那么,就要让孩子操作实物,不断的练习,从练习中理解。

1、先利用时钟来学加法: 在开始的阶段,宝宝并不能理解“加”的概念,必须利用时钟来教孩子学习加法,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有个数字的概念,还能学习认表。

2、学习加减法“从口开始”: 书面算式包含很多对于宝宝来说还是很陌生的符号,如果一开始就把一大堆难以理解的抽象符号推给宝宝,将会增加他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厌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聊天的语气来进行,让宝宝觉得学习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幼儿园正确教算术方法:

右手代表个位数,左手代表十位数,下面介绍具体方法:将10以内数分解成两个部分,并将这两个部分合起来成一个数。在这基础上能正确、迅速地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连加、连减和自编求和、求剩余的应用题。

实践证明,只有让幼儿多看,多想,多实践,才能增强幼儿学算术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能将学到的计算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科学技术打下初步的基础。

3. 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

运用高斯算法。以首项加末项乘以项数除以2用来计算“1+2+3+4+5+···+(n-1)+n”的结果。这样的算法被称为高斯算法。

计算方法(公式)

具体的方法是:首项加末项乘以项数除以2

项数的计算方法是末项减去首项除以项差(每项之间的差)加1.

如:1+2+3+4+5+······+n,则用字母表示为:n(1+n)/2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a1+an)n/2Sn=n(2a1+(n-1)d)/2; d=公差Sn=An2+Bn; A=d/2,B=a1-(d/2)

(3)数学怎么教连加中间的数扩展阅读:

算法由来

高斯小时候非常淘气,一次数学课上,老师为了让他们安静下来,给他们列了一道很难的算式,让他们一个小时内算出1+2+3+4+5+6+……+100的得数。

全班只有高斯用了不到20分钟给出了答案,因为他想到了用(1+100)+(2+99)+(3+98)……+(50+51)……一共有50个101,所以50×101就是1加到一百的得数。后来人们把这种简便算法称作高斯算法。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国着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他对数论、代数、统计、分析、微分几何、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力学、静电学、天文学、矩阵理论和光学皆有贡献。

4. 小学一年级了10以上连加连减怎么教





连加连减

课型

新授





1

教学

三维

目标

1
、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学习有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的计算。

2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

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的算法。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初步感知连加连减与日常生

活的联系。

重点

学会运用连加连减,理解多样化的计算

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情境教学法

难点

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和掌握计算方

法。





实践探索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关键

学习有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
的计算。





口算卡、课件

程序

教学内容





















时间




境,
以旧
引新




境,
探究
新知

口算练习。

复习旧知,
引出新知

探究连加。

师:放假时,你们喜欢和爸爸妈妈去外游玩吗?有
一位叫小明的小朋友,
去乡下的奶奶家玩了。
(出示
图片:小明)

一大早,小明的妈妈就带着他一起乘上“口算号”
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
来算一算吧!

4+1

5+2

5-2

8-2

10-4

3+4

5+3

7+1

3-1

6-2

6-6

7+3

师:小明看到路旁的小鸡正在吃米。你说出图中的
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吗?

生:原来有
5
只小鸡,又来了
2
只,现在一共有多
少只?
5+2=7
生:原来有
5
只小鸡,又来了
1
只,现在一共有多
少只小鸡?
7+1=8
师: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院子
里喂鸡呢,小明可是个懂事的孩子,连忙跑过去帮
奶奶喂鸡。引出例
1



1


理解情境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演示
5
只小鸡在吃
米)然后来了几只?(演示来了
2
只)最后来了几
只?(演示来了
1
只)

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提出
数学问题吗?(如果说不好,可重复演示课件)

生:小明在喂
5
只小鸡,跑来了
2
只小鸡,又跑来
1
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师:口才不错,你说得真完整。


2


列式

师: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
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这样的设计,
既复习了
旧知,
又为下面初步感
知两步计算与一步计
算的关系设下了伏笔。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
画演示小明帮奶奶喂
小鸡的情境,
把连加的
数量变化过程展现在
学生面前,
让学生感觉
加进来的过程,
使学生
直观形象地理解连加
含义。

5


20


- 2 -

探究连减

5+2+1=8


3


理解列式的意义

师:真聪明。我们来读读这个式了。

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三部分)

师:
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
还可以直接把
5

2

1
三个数加起来。

师:
这样三个数或三个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
(板书)

小结:刚才的
5+2=7
相当于
5+2+1
的第几步?(第
一步)

7+1=8
相当于
8+2+1
的第几步?(第二步)

看来今天我们学习的算式更加简单,更加直接。


4


探究计算方法。

师: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齐)先算
5+2=7
,再算
7+1=8
(师在学生回答
的同时板书演示“搭桥”法,即在
5+2
的下面画横
线并在线下写出得数
7


师:
1
与谁相加?(
7



5


练一练。师:请看图,会一边摆一边说图意
吗?(一个学生上来演示。
)生:先摆
4
根小棒,再

3
根小棒,最后摆
1
根小棒。现在一共有多少根
小棒呢?

列式:
4+3+1=8
师:然后打开数学书
72
页,填一填。

1
与谁相加?怎样得到的?

小结: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得
数后,再加上第三个数。也就是说从左往右的顺序
计算。
(板书:从左往右)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1


演示情境

看,小鸡们吃饱了。
(演示小鸡跑走图)


2


合作探究

师:
看了这幅图,
你会编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
(同桌交流,再回答)

师:要求还剩下多少只小鸡,怎样列式更简单呢?
(板书:
8-2-3


师:这个算式就叫做(生:连减)今天我们学习的
是(连加、连减)

师: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
8-2=6

6-3=3
师:
3
从哪里减(
6


6
是什么?(
8-2
的结果)
(师

通过沟通算式中的三
个加数与图上三部分
小鸡的关系,
使学生理
解为什么用加法来计
算。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连
加的含义及计算的顺
序。
同时也让学生轻松
一下。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
合作学习,
提高自主学
习的能力,
也提高了课
堂的效率。

- 3 -




点,
巩固
练习

总结。

基础练习

精打细算

总结

同时板书演示“搭桥”法)

小结:连减的计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得出
小得数后再减去第二个数。


3


练一练:

师:什么意思?谁上来摆一摆?说一说

生:原来有
10
个三角形,先拿走
3
个,再拿走
5
个,还剩多少个?

师:我们也来摆一摆,说一说。

小结:喂完小鸡后,小明也认识了今天的两个新朋
友,
它们是谁?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从
左往右)

书第
73
页第
2
题,第
74
页第
5
题同桌说图意,先
不做。汇报,再做。

小明真是个好孩子,妈妈买三种食品给他吃,请你
帮小明想一想,算一算,小组合作,先说题意,再
说算式。
(连加)谁来试一试?

生说师在黑板上摆:我买了„„一共多少元?

妈妈没空,
给了
10
元钱给小明,
记得剩下的钱要还
给妈妈。谁来试一试?(连减)

生说师在黑板上摆:我用
10
元买了„„还剩多少
元?

小组合作,汇报。

今天小明去了奶奶家,收获多吗?你也说说学会了
什么?

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
知识及时地加以应用、
消化,
从而解决教学中
的重点、突破难点,提
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
力。
学生在愉快的游戏
中,互相帮助、互相启
发,
巩固了本课的学习
重、难点。

由学生自己说出本课
的收获,不管话长话
短,
都是学生自己通过
学习所领悟和掌握的。

13


2










10
以内的连加连减

5 + 2 + 1 = 8

8 - 2

2 = 4

课后

反思

第一,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利用课间使新授课部分的立体,变抽象为具体,非常生动形象第
展现了小鸡只数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借助直观感知接受运算顺序的规定。

第二,加强观察指导,在进行课件演示的时候,着重提醒学生记下每个环节的数量变化情况,
进一步和算式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在大脑里蒋生动的情节转化为数的运算,克服计算障碍,起
到了较好的作用。

5. 一年级数学连加方法

一年级数学连加的方法,一般来说,这是属于加法运算,就可以通过竖式计算的加法运算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最后的答案。

6. 20以内连加怎么教孩子

对于20以内的连加教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对加法的计算能力,如果他的口算能力很强,那么你可以先算第一步,得到的得数再接着算第二步,如果这个孩子的口算能力很弱,因此那你必须用笔把第一步两个数加起来的和先写出来,然后再用一个箭头指着和第三个数连加,这样呢,可能让他接着数手指头,或者接着数小棒,这样他接受起来可能比较容易一点。

7. 小学数学加减怎么教

一、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

1、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
3、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

数数是孩子最早学习内容,我们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二、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数,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

三、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

四、让孩子学会念题
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五、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
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

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六、教孩子进行计算
加法
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后面的数开始点手指,15后面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减法
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是14,倒数2个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2个十位相加减法

加法
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1,那么15+2=179

减法
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1-0=1,那么15-2=13。

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而“个、十位相加减法”虽难学些,但能适用于所有算式计算,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建议用“个、十位相加减法

20以内的加减法

一、20以内数的加法:

1、要想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必须熟练10以内数的,加法,也就是不进位加法。如:5+4=9,6+2=8等,尤其要记住相加等于10的两个数:如5+5=10,6+4=10等。(10以内的加减是20以内的加减的基础,请各位家长一定在家帮助孩子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个基础是以2--10的分成为基础的,所以家长可以采取用10根小棒,来孩子来自己摸索来掌握,这样孩子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一些,毕竟是通过自己实践得来的,所以也不会要求孩子去死记硬背,其实是在游戏中掌握了10以内的分成)

2、在进行进位加法时,刚开始学习可以采用数一数的方法或者是接着数。如8+5=,可以从8后面接着数五个数,9,10,11,12,13。所以8+5=13(这个是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以后就不用这种方法了。

3、通常是采用“凑十法”。 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还是8+5=,我们是这样教孩子的,:“5可以成2和3,8+2=10,5分了2走,还剩3,10+3=13,所以这道题等于13.”(在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把这段话说出来,因为就是要让孩子知其然还要知期所以然,不管运用那种方法,都需要学生在计算时,说出算理,学生在熟知算理的基础,慢慢将算理内化到心里,形成口算的基础。需要孩子掌握的一些识记的东西:第一个需要识记的是:10加几就等于10几,例如:10+1=11 10+2=12,一直加到9,第二个需要识记的就是1+1=2 2+2=4 3+3=6 4+4=8 5+5=10 6+6=12 7+7=14 8+8=16 9+9=18 10+10=20

二、20以内数的减法

1、首先看个位够不够减,如果够减,可以直接从个位中减去,如:15-4=11,要求孩子会说,我们是这样说的:“我想的是先把十位上的1移到等号后,再把5-4等于1,所以这道题等于11(同样的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求孩子要说出是怎么样做的)

2、个位不够减,就要看这道题的减数,如果减数是9,8等各数,可以采用破十法。用被减数的十位数先减去减数,再加上被减数的个位数。例如:12—9=3。(9和1合起来是10,1加上2等于3,所以这道题等于3)

3、关于连加连减,20以内连加连减,我们要求孩子先看题,先找有没有可以凑成10的,如果有,就先凑成10,再来加,或者再来减,例如:8+5+2=,就可以就8和2合成10,再用10加5,再例如:8+3+1,就可以让孩子直接先算8加3,再算11加1,减法也是如此,例如:17-7-2,就先让孩子算17减7等于10,再用10减去2,所以等于8,再例如:15-2-3,这道题就直接算15-2等于13,再用13减3等于10,当然20以内的连加连减,只是为让孩子有这种意识,不是重点,家长可以稍加练习就行。

8. 数学加减法应该怎么教

首先,小学生一开始学数学加减法,最主要的还是依靠熟读熟记,要做到个位数相加不用手指头数也不用心里数就能说出来,这是基础。后面多位数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加以训练。最主要就是多练多说,熟读熟记。

阅读全文

与数学怎么教连加中间的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