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律告知书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告知书一种是“通告”。还有一种是“书面文件式”“通知”。都应该有被告知知道的同时还有第三人知道。把一件事情以公开的方式和书面形式告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四条 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五条 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Ⅱ 告之书与告知书区别
“告知”与“告之”的区别:
1,告诉的范围不同。
告知是告诉某人或某个组织使其知道某件事情,是一个动作。
而告之是对象的不同,是一个复合词,将某事告诉某人或某个组织。
2,使用不同
告知更多的用在一些正规的文件里面。
告之所用的范围更广泛一些,不局限于正规文件里,平常生活中也可以用。
3,告诉的具体对象不同
告知是具体告诉某一个人或某个组织,使其知道。
告之是告诉大多数人。
4,造句的不同
告知:
(1)彼时的工党政府被告知说,只有削减预算赤字尤其是失业补助才能平息市场,否则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将在两个星期后告罄。
(2)无论何时何地,别人对你提出劝诫时,你都应当心存感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你并没有指责之处,那就另找一个适合的场合告知对方这一点。
告之:
(1)人们在历经冲突争斗、强权镇压后,常被告之要既往不咎。
(2)那些电子服务的创建者应当将他们广而告之,而且应当拥有耐心,总有一天方便易行的方法能够得到人们的欢迎。
(2)数学告知书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由于养猪场长期臭气熏天,还有村民常见到死猪随地扔,部分人得了慢性鼻炎。3月7日,武汉的李先生在网上投诉,一个养着400多头猪的养猪场,多年来一直困扰附近村民,影响正常生活。
10天后,李先生收到来自武汉市新洲区环保局的《行政程序告知书》,告诉他投诉的事情正在由新洲区环境监察大队办理。这份告知书的背后,是从2014年就开始的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
武汉是湖北省信访工作大市,2015年2月,在此项改革刚起步时,武汉市迅速组织38家市直单位,开展探索实践。
李先生投诉之后,上述区环保局监察人员便对他投诉的养殖户进行了检查,发现了养殖户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将产生的畜禽粪水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贮存、输送,进入旁边水塘。
今年3月13日,李先生收到的《行政程序告知书》中,写明了办理机构、机构地址和联系方式,需要提供的资料,将如何办理和办理期限。经依法调查核实,武汉市新洲区环保局对养殖户下达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
今年6月8日,事情解决后,李先生又收到了一份《行政程序处理决定书》,告诉他对这个事情的处理决定,即养殖户已经消除了环境污染,案子已经结案。
Ⅲ 告知书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
法律分析:这要看具体情况,要是本人签名的话,并且内容合法,政府又盖章的话,一般都是有效的。员工告知书一般是用人单位在新员工入职时要求劳动者签订,以便告知劳动者已经知晓公司制度和劳动合同内容。员工已经签字,就视为有效。如果没有要约,就视为无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Ⅳ 告知书是什么意思
告知书一种是“通告”。还有一种是“书面文件式”“通知”。都应该有被告知知道的同时还有第三人知道。把一件事情以公开的方式和书面形式告诉你。
根据性质和使用范围 :
可分为规章、法规性通知(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的通知》)。
批转、转发性通知(如《国务院批转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生产穷致富的 请示的通知》)。贯彻、周知性通知(如《劳动人事部关于设立“劳动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 的通知》)。
公文类通知在写作时要按公文要求进行。事务类通知日常应用较多,多用于系统内或单位内布置工作、传达事情、召集会议等。
相关介绍:
事务类通知有时也以书面形式发出,但并非正式公文(明显标志是无公文号)。有时直接在单 位内部告示栏写出(或张贴)而不另行文。
Ⅳ 什么是告知书
把一件事情以公开的方式和书面形式告诉本人。
如果以后因为这件事引起纠纷,对方就可以以此证明事先已经知会过你,如果对本人造成损失或者什么,属于明知故犯(即使本人没看其中内容)。
(5)数学告知书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告知书写法——
(一)标题
函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有时也可以只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二)正文
1.开头。写行文的缘由、背景和依据。
一般来说,去函的开头或说明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或简要叙述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疑惑和困难。
复函的开头引用对方来文的标题及发文字号,有的复函还简述来函的主题,这与批复的写法基本相同。继而,有的复函以“现将有关问题复函如下”一类文种承启语引出主体事项,即答复意见。
2.主体。写需要商洽、询问、答复、联系、请求批准或答复审批及告知的事项。
函,或去函和复函的事项一般都较单一,可与行文缘由合为一段。如果事项比较复杂,则分条列项书写。
⒊。如果行文只是告知对方事项而不必对方回复,则结语常用“特此函告”、“特此函达”。若是要求对方复函的,则用“盼复”、“望函复”、“请即复函”等语。请批函多以“请批准”、“请大力协助为盼”、“望能同意”、“望准予××是荷”等习惯用语收束。
复函的结语常用“特此复函”、“特此回复”、“此复”等惯用语。也有的函不写结语。
Ⅵ 告知书是什么意思
告知书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告诉你,让你知道,说白了,就是通知书
Ⅶ 告知书是什么意思
告知书指以书面告知的形式,送达到被告知人的手里。
告知书分为两种:一种是“通告”;另一种是“书面文件式”的“通知”。
一、告知书格式
(一)标题
告知书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有时也可以只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二)正文
1、开头。写行文的缘由、背景和依据。一般来说,告知书的开头或说明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或简要叙述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疑惑和困难。
2、主体。写需要商洽、询问、答复、联系、请求批准或答复审批及告知的事项。
3、结语。不同类型的告知书结语有别。如果行文只是告知对方事项,则结语常用“特此告知”。
(7)数学告知书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告知书与通知书的区别:
第一,听证告知书和听证通知书出现在听证过程的不同阶段。听证告知书是在进入听证程序以前的一种法律文书;而听证通知书是行政机关决定受理听证请求,进入听证程序后所发出的一种法律文书。
第二,听证告知书和听证通知书的内容不一样。听证告知书往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告知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以及行政处罚建议等实体内容。
二是告知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如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以及要求举行听证的期限和组织机关等;而听证通知书的主要内容除了当事人的姓名以及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建议等外,还包括听证主持人的姓名、听证地点、时间以及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应该准备参加听证会的证据、材料等内容。
第三,两者的目的不一样。听证告知书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以及提出听证请求的时限;而听证通知书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告知当事人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听证主持人是谁、当事人应该准备参加听证会。
Ⅷ 学校发的告知书被告知人是自己还是家长
学校发的告知书是告知家长。
告知书一种是“通告”。还有一种是书面文件式通知,以一个公开的方式和书面形式通知事情,告知书都应该有被告知知道的同时还有第三人知道。
如果以后因为告知书的内容引起纠纷,对方会以此证明事先知会过当事人,如果对当事人造成什么损失或者其他什么,当事人也只能是属于明知故犯,即使当事人没看其中内容。
通告的分类:
通告按用途可分为周知性(事务性)通告、规定性(制约性)通告两大类。
(1)周知性(事务性)通告。即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需要周知或需要办理的事项,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均可使用。如建设征地通告、更换证件通告、施工通告等等。
(2)规定性(制约性)通告。 用于公布应当遵守的事项,只限行政机关使用,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