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物理一题,求详细楞次定律解答
我们取很极端的情况,即假设这两根平行导线MN离的非常的远,电流产生的磁场互不干扰。
那么两根导线周围的磁场根据右手定则,便为你图中所画的磁场方向。两导线间在中分面左边朝内,由右到左逐渐增强,中分面右边朝外,由右到左逐渐减弱
线圈abcd由右到左运动过程中,在中分面右边时,线圈中向外磁通量逐渐减少,根据楞次定律,为了抵消这部分减少,线圈必须产生朝外磁场,因此线圈电流逆时针方向。
线圈过中平面以后,线圈中向内磁通量逐渐增加,根据楞次定律,为了抵消这部分增加,线圈必须产生朝外磁场,因此线圈电流逆时针方向。
故,最终答案应选择B
B. 楞次定律高考考不
当然要考喽~http://www..com/s?ie=gb2312&bs=%B8%DF%D6%D0%CE%EF%C0%ED%BF%BC%B8%D9&sr=&z=&cl=3&f=8&wd=%B8%DF%BF%BC%CE%EF%C0%ED%BF%BC%B8%D9&ct=0参考下
C. 江苏高考物理考哪些内容
2011江苏高考物理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
物理1
内容 要求 说明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Ⅰ 非惯性参考系不作要求
2 路程和位移 时间和时刻 Ⅱ
3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和速率 Ⅱ
4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Ⅰ
5 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 Ⅱ
6 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加速度 Ⅱ
7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与探究) Ⅱ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限于用作图法或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
8 重力 形变与弹力 胡克定律 Ⅰ 弹簧组进度系数问题的谈论不作要求
9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 动摩擦因数 Ⅰ 不引入静摩擦因数
10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 Ⅰ 只要求解决一个平面内的共点力平衡问题
11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Ⅱ 不要求定量加速度大小不同的链接体问题;在非惯性系内处理问题不坐要求
12 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探究) Ⅱ
物理2
13 功和功率 Ⅰ
14 重力势能 Ⅱ
15 弹性势能 Ⅰ 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不作要求
16 动能 动能定理 Ⅱ
17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18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和探究) Ⅱ
19 能源和能量耗散 Ⅰ
20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Ⅱ 只限于单个物体
21 抛体运动 Ⅱ 斜抛只作定性要求
22 圆周运动 线速度 角速度 向心力加速度 Ⅰ 角速度方向不作要求
23 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 Ⅱ 有关向心力的计算,只限于向心力是有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情况
24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Ⅰ 定量计算不坐要求
25 万有引力及其应用 Ⅱ 地球的表面附近,重力近似于万有引力
26 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Ⅰ 定量计算只限于第一宇宙速度
选修3—1
27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点电荷 Ⅰ
28 昆仑定律 Ⅱ
29 静电场 电场线 Ⅰ
30 电场强度 点电荷的场强 Ⅱ
31 电势能 电势 等势面 Ⅰ
32 电势差 Ⅱ
33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Ⅰ
34 带点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 Ⅱ 只限于带点粒子进入电场是速度平行或垂直的情况
35 电容 电容器 Ⅰ
36 示波管 Ⅰ
37 电流 电动势 Ⅰ
38 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Ⅱ
39 电阻定律 Ⅰ
40 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实验 探究) Ⅱ
41 描绘小灯泡的福安特性曲线(实验探究) Ⅱ
4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Ⅰ
43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 探究) Ⅱ
44 电功 电功率 焦耳定律 Ⅰ
45 磁场 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 磁通量 Ⅰ
46 通电导线和铜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Ⅰ
47 安培力 安培力方向 Ⅰ
48 匀强电场中的安培力 Ⅱ 计算限于导线跟磁感应强度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通电线圈的磁力矩的计算不作要求
Ⅰ
49 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的方向 Ⅱ
50 洛伦兹力的公式 Ⅱ 计算限于速度和磁感应强度垂直或平行
52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 Ⅰ
选修3—2
53 电磁感应现象 Ⅰ
54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Ⅱ
5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Ⅱ 限于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运动方向垂直的情况,有关感电动势的计算不作要求
56 互感 自感 Ⅰ
57 交变电流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和图像 Ⅰ 相位的概念不作要求
58 正弦交流电的函数表达式 Ⅰ
59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Ⅰ
60 变压器 Ⅰ
61 电能的传送 Ⅰ
62 传感器 Ⅰ
选修3—3
63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阿伏伽德罗常数 Ⅰ
64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探究) Ⅰ
65 分子热运动 布朗运动 Ⅰ
66 分子见的作用力 Ⅰ
67 温度和内能 Ⅰ
68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微观结构 Ⅰ
69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Ⅰ 对侵润的不侵润现象、毛细现象不作要求
70 液晶 Ⅰ
71 气体实验规律 理想气体 Ⅰ 气体实验的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7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Ⅰ
73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Ⅰ
74 能源与环境 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Ⅰ
选修3—4
75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像 Ⅰ
76 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表达式和图像 Ⅰ
77 受迫振动和共振 Ⅰ
78 机械波 纵波 横波的图像 Ⅰ
79 波长 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Ⅰ 限于单方向传播
80 波的干涉和衍射 Ⅰ
81 多普勒效应 Ⅰ
82 电磁波谱 电磁波及其应用 Ⅰ
83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Ⅰ
84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 探究) Ⅰ
86 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 Ⅰ
86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Ⅰ
87 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Ⅰ 激光产生的原理不作要求
88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 Ⅰ
89 同时相对性 长度相对性质能关系 Ⅰ 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选修3—5
90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Ⅰ
91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探究) Ⅰ
92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Ⅰ 只限一维碰撞的问题
93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黑体和黑体辐射 Ⅰ
94 光电效应 Ⅰ
95 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Ⅰ 徳布罗意波长关系式的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96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Ⅰ
97 氢原子光谱 Ⅰ
98 原子能级 Ⅰ
99 原子核的组成 Ⅰ
100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 Ⅰ 用半衰期公式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101 放射性的应用于防护 放射性同位素 Ⅰ
102 核力与结合能 质量亏损 Ⅰ
103 核反应方程 Ⅰ
104 重核裂变 核聚变 Ⅰ
表3 单位制及实验技能的要求
主题 要求
单位制 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秒、电子伏特等。选修3—3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 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称、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温度计等
认识误差问题在试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能够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扁他直接测量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坐要求
D. 解释一下楞次定律!高中物理~谢谢~~
左力右电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楞次定律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法则。
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四指在同一平面内且跟四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使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四指方向为感应电流方向。
右手定则只适于判断闭合电路中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楞次定律是一致的,但比楞次定律简单。
左手定则(安培定则):已知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判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伸开左手,让磁感线穿入手心(手心对准N极,手背对准S极),
四指指向电流方向
,那么大拇指的方向就是导体受力方向。
至于怎么用,“左动右发”,就是,左手“电动机”,右手“发电机”。
左手定则说的是磁场对电流作用力,或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这是关键。
右手定则所应用的现象,就是导线在磁场里面,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时候,产生的感应电流的运动方向。例如磁场方向,切割磁感线运动,电动势电动方向这些都是与感应电流有关的。用右手定则。
E.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
这种题目用排除法来做比较好一点,因为逆向推理可能性较多,不好分析。
分析A选项, 开始时,电流i为正,说明i的电流方向向上,同时i减小,因此穿过线圈中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线圈受到i的作用力要阻碍磁通量的减小,因此线圈将向左运动,受到的力向左,根据同向电流吸引(线圈的左边与电流i吸引,右边与i排斥,但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合力向左),线圈的电流方向就是顺时针的。
后半段时间,电流i为负,说明i的方向向下,由于i的大小增大,因此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律,线圈受到i的作用力将阻碍磁通量的增大,因此线圈将向右运动,受到的作用力向右,根据异向电流排斥(线圈左边与电流i排斥,右边与电流i吸引,但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合力向右),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仍然为顺时针。
综上,A符合题设要求,所以A选项正确。BCD的分析方法是一样的。
F. 高三物理楞次定律,这题选什么
本题选D。
原因,阻碍相对运动。
G. 物理楞次定律需要内容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H. 物理中的楞次定律是指什么
楞次定律指的是导体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会阻碍原磁场的变化的规律。右手定则只适用于一段直导线,而环行导体中的感应电流方向要利用楞次定律和安培定则
I. 高考物理主要考什么必修几的
一、高考物理考什么1.
考知识: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2)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
(3)注重考查学生知识面在考纲规定的131个考点中,
有以下核心考点是:
考点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Vt=V0+at,S=V0t+at2/2,Vt2-V02=2aS。V-t图。
考点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与分解。
考点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
考点17: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考点18:牛顿第三定律。
考点31:机械能守恒定律。
考点32: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
考点56: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考点69: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考点70: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考点72: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地磁场。
考点7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考点78: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2.考能力物理考试大纲,多处强调了要考核学生的“能力”。
考核哪些能力:
(1)理解能力
(2)推理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
(4)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5)实验与探究能力.
考方法:
(1)描述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的方法①语言描述法②数学解析式描述法③图象描述法(2)求解物理问题常用的通性通法①运动和力的观点②功和能的观点③动量及其守恒的观点
(3)求解物理问题常用的特殊方法①等效替代的方法②整体法与隔离法③理想化方法等(4)物理实验的方法:①涉及实验原理的方法:A.控制变量法。B.近似替代法。C.等效替代法。D.模拟法。②控制实验误差的方法A.多次测量法。B.积累法。③数据处理的方法A.逐差法。B.图象法。④记录运动的方法:A.用频闪照相机记录运动。B.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运动。C.用传感器记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