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的缓冲作用是什么意思

物理的缓冲作用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6-18 21:09:21

A. 缓冲的物理学名词

在机械振动中缓和机械所受冲击的措施。工程中存在着各种冲击问题,飞机着陆、炮弹发射、机床部件的快速往复运动、包装物起吊或跌落等,都会使机械和地基基础受到冲击。在冲击力作用下,机械的零部件会产生很大的动应力,并可能导致破坏,周围的机械和建筑也可能受到危害。因此,在机械工程中对所有不需要的冲击力都应采取缓冲或者隔离的措施。例如,锻压机械的砧座底部必须放置缓冲材料;为保证精密机械或仪器在吊装运输中不受损坏,应采取可靠的缓冲措施等。缓冲不同于隔振和减振,它是利用缓冲器吸收冲击的能量,然后使其转变为热能,或者平缓地释放以延长速度变化的时间,从而达到尽量减小机械设备所受冲击力的目的。缓冲器按吸收能量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缓冲器,能将冲击动能转化为弹性元件的变形能,或用缓冲材料的内阻耗散能量;液力缓冲器,用液压节流方式吸收能量;气体缓冲器,靠气体的压缩吸收能量。液力缓冲器在工业上的应用较为普遍。

B. 物理力的缓冲

只要知道碰前的速度V和碰后至停下所用的时间t,由动量定理Ft=mv(F是平均速度)

C. 什么叫缓存

磁盘缓存分为读缓存和写缓存。

读缓存是指,操作系统为已读取的文件数据,在内存较空闲的情况下留在内存空间中(这个内存空间被称之为“内存池”),当下次软件或用户再次读取同一文件时就不必重新从磁盘上读取,从而提高速度。

写缓存实际上就是将要写入磁盘的数据先保存于系统为写缓存分配的内存空间中,当保存到内存池中的数据达到一个程度时,便将数据保存到硬盘中。这样可以减少实际的磁盘操作,有效的保护磁盘免于重复的读写操作而导致的损坏,也能减少写入所需的时间。

根据写入方式的不同,有写通式和回写式两种。写通式在读硬盘数据时,系统先检查请求指令,看看所要的数据是否在缓存中,如果在的话就由缓存送出响应的数据,这个过程称为命中。这样系统就不必访问硬盘中的数据,由于SDRAM的速度比磁介质快很多,因此也就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回写式就是在写入硬盘数据时也在缓存中找,如果找到就由缓存就数据写入盘中,现在的多数硬盘都是采用的回写式缓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性能。

缓存英文名为 Cache。CPU 缓存也是内存的一种,其数据交换速度快且运算频率高。磁盘缓存则是操作系统为磁盘输入输出而在普通物理内存中分配的一块内存区域。

硬盘的缓冲区

硬盘的缓冲区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硬盘的读数据的过程是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通过缓冲区一次次地填充与清空,再填充,再清空,一步步按照PCI总线的周期送出,可见,缓冲区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它的作用也是提高性能,但是它与缓存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它是容量固定的硬件,而不像缓存是可以由操作系统在内存中动态分配的。二、它对性能的影响大大超过磁盘缓存对性能的影响,因为如果没有缓冲区,就会要求每传一个字(通常是4字节)就需要读一次磁盘或写一次磁盘

D. 缓冲动作的意义是什么

弹跳分三个步骤:

起跳(不是重点不讲)

平衡(不是重点不讲)

落地:

落地虽然与缓冲密不可分,是因为落地有其独特的部分,所以要分开理解,落地的一瞬间,脚踝紧张用力,上身前倾,在下肢落地之后双手落地,落地前倾是很重要的,因为高空落地的一瞬间如果身体竖直,则不能很好的与落地缓冲相连接,造成自身由于重力原因形成的身体的伤害。落地瞬间不能闭眼,要始终睁开眼睛,才能形成正确的距离感,更好的把握脚踝紧张用力的时间。这样才有利于落地的平稳性。
缓冲:缓冲是速降技术的根本,速降脱离了缓冲就是名副其实的自杀,任何动作都需要缓冲来减少自身受到的反作用力,缓冲最基本就是落地的滚翻,和四肢落地(简称猫式落地),缓冲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握时间,缓冲过早容易使重心靠前摔伤,过晚又起不到缓冲作用,有很多人做的所谓的缓冲动作就是高空落地加上侧滚翻,没有很好的衔接。缓冲应在落地的一瞬间完成,在起跳前就应该选择何种方式进行缓冲,四肢落地是用于高度较低,距离较近的地方的缓冲,这种方式简单,但是并不十分有效,落地滚翻动作是用于起跳高度较高,距离较远的地方进行的缓冲动作。滚翻应在落地腿没有弯曲前就开始使用,并不是在已经落地靠自身重力下蹲缓冲之后使用滚翻动作。还要注意对自身头部的保护,尽量使用侧滚翻。

E. 如何衡量缓冲作用能力大小

衡量缓冲作用能力的大小可用缓冲容量的大小来衡量。
缓冲能力指的是具有缓解液态介质(如水体、降水等)中酸碱度发生剧变的能力。
缓冲容量的解释一:
又称缓冲指数,指缓冲溶液缓冲效能的大小。用缓冲容量(β)作为量度。β的定义式为:β=db/dpH=-da/dpH。其物理意义是使1L溶液pH值增加dpH单位时所需强碱db mol;使1L溶液pH降低dpH单位时所需强酸da mol。显然,β值越大,溶液的缓冲能力也越强。缓冲容量的大小与共轭酸碱对的浓度和其比值有关,当cHB/CB-=1,其pH=pKa时,缓冲容量最大。一般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在pH=pKa±1之内。
缓冲容量的解释二:
指的是"缓存容量"缓存用处很多,但主要就是起到在低速读取设备与高速读取接口之间的“桥梁”作用。比如现在的硬盘,其内部传输速率只有几十M/S,而接口速度却可以达到187.5M/S(SATA1.0标准)。这之间的速度差异就是由缓存来拟补的,通过大量预读取慢速介质中的数据,存放在缓存中,而高速端口读取的是缓存中的数据,缓存中没有想要读取的数据的书后再从慢速介质中读取。这样可以“相对的”提高读取速度(补充:缓存读取速度相当快)。

F. 通过醋酸和氢氧化钠说明什么是缓冲作用

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不具有缓冲作用,不是缓冲溶液。
醋酸和氢氧化钠都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后形成的产物都是醋酸钠,而醋酸钠与水不能构成缓冲体系。只有在醋酸过量时,才能形成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HAC-NaAC缓冲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醋酸作为弱酸,醋酸钠作为强碱弱酸盐,它们共同作用,才具有缓冲能力。当向这种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酸时,H+离子基本上被醋酸钠离子消耗,所以溶液的pH值几乎不变;当加入一定量强碱时,溶液中存在的弱酸HA消耗OH-离子而阻碍pH的变化。
而在单纯的醋酸钠溶液中,没有多余的酸离子消耗OH-,也没有多余的强碱弱酸盐消耗H+,所以没有缓冲作用。
就是说,在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时,醋酸的量必须有余量,必须比氢氧化钠多才行。至于多出多少,要看你需要让PH值稳定的范围。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呈碱性。
因为等体积v等浓度c,n=cv,则有醋酸和氢氧化钠它们的物质的量n同。
化学方程式:ch3cooh+naoh=ch3coona+h2o
所以它们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又因为ch3coona是强碱弱酸性,水解呈碱性,所以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呈碱性。
水解方程式:ch3coona+h2och3cooh+naoh
离子方程式:ch3coo-+h2och3cooh+oh-

G. 物理内存中的已缓存是什么

指的是设备的实际内存里缓存数据所占用的空间。
物理内存,在应用中,自然是顾名思义,物理上,真实存在的插在主板内存槽上的内存条的容量的大小。看计算机配置的时候,主要看的就是这个物理内存。物理内存
物理内存是计算机上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Windows的内存管理器负责给活动进程、设备驱动,和操作系统自己分配内存。因为绝大多数系统所能访问的数据和代码远比物理内存多,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物理内存是代码和数据在其中运行的窗口。所以内存容量对性能有影响,因为如果进程或者操作系统所需的代码或者数据不存在,内存管理器就需要从磁盘中读取这些内容。
缓存就是数据交换的缓冲区(称作Cache),当某一硬件要读取数据时,会首先从缓存中查找需要的数据,如果找到了则直接执行,找不到的话则从内存中找。由于缓存的运行速度比内存快得多,故缓存的作用就是帮助硬件更快地运行。
因为缓存往往使用的是RAM(断电即掉的非永久储存),所以在用完后还是会把文件送到硬盘等存储器里永久存储。电脑里最大的缓存就是内存条了,最快的是CPU上镶的L1和L2缓存,显卡的显存是给显卡运算芯片用的缓存,硬盘上也有16M或者32M的缓存。

H. 缓冲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这个主要是对短时间的冲击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I. 缓冲一词从物理化学方面的区别

物理:
缓冲是指机械在振动中缓和机械所受冲击的措施。如飞机着陆、机床部件的快速往复运动等,都会受到冲击。

在机械振动中缓和机械所受冲击的措施。工程中存在着各种冲击问题,飞机着陆、炮弹发射、机床部件的快速往复运动、包装物起吊或跌落等,都会使机械和地基基础受到冲击。在冲击力作用下,机械的零部件会产生很大的动应力,并可能导致破坏,周围的机械和建筑也可能受到危害。因此,在机械工程中对所有不需要的冲击力都应采取缓冲或者隔离的措施。例如,锻压机械的砧座底部必须放置缓冲材料;为保证精密机械或仪器在吊装运输中不受损坏,应采取可靠的缓冲措施等。缓冲不同于隔振和减振,它是利用缓冲器吸收冲击的能量,然后使其转变为热能,或者平缓地释放以延长速度变化的时间,从而达到尽量减小机械设备所受冲击力的目的。缓冲器按吸收能量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缓冲器,能将冲击动能转化为弹性元件的变形能,或用缓冲材料的内阻耗散能量;液力缓冲器,用液压节流方式吸收能量;气体缓冲器,靠气体的压缩吸收能量。液力缓冲器在工业上的应用较为普遍。
对于实际生活中的某些情况,如人从高处跳下、篮球运动员接球等两物体因相撞而有了力的作用,我们为了避免发生危险,要减少相互作用力,增加接触时间,根据动量定理 F合△t=△p→F合=△p/△t,动量变化量一定的时候,作用时间越长,平均作用力就越小;反之,平均作用力就越大。例如,人从跳水台上跳入水中,入水后力的作用时间很长,人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就很小,这就是跳水运动员从很高的地方跳下却不会受伤的原因

化学:
缓冲溶液指的是由弱酸及其盐、弱碱及其盐组成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减轻外加强酸或强碱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从而保持溶液的pH值相对稳定。
在生化研究工作中,常常需要使用缓冲溶液来维持实验体系的酸碱度。研究工作的溶液体系pH值的变化往往直接影响到研究工作的成效。如果“提取酶”实验体系的pH值变动或大幅度变动,酶活性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所以配制缓冲溶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
缓冲溶液是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概念,缓冲溶液是指具有能够维持PH相对稳定性能的溶液。pH值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因稀释或外加少量的酸或碱而发生显着的变化,缓冲溶液依据共轭酸碱对及其物质的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pH值和缓冲容量。
缓冲原理
假设缓冲溶液里含有弱酸HA以及它的共轭碱。在溶液里发生的质子反应为:

水合氢离子的浓度取决于弱酸与其共轭碱的浓度比。当加入少量强碱时,酸被中和,导致了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很少累积,从而的浓度增加,的浓度减少。可以看到,虽然加入了强碱,但是溶液里的氢氧根离子变化很少,同时, 浓度较大,相对的变化小,两者比值几乎无变化,因此根据公式,水合氢离子的浓度变化很小。加入弱酸则是同样的道理。由于在 大浓度基数上的微小变化不会改变比值,也因此维持了体系内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平衡

阅读全文

与物理的缓冲作用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