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诺兰新电影《信条》,有哪些必须知道的天文物理知识
这是一部打破大家对于“时间”传统认知的电影,所以对于“时间”这个概念有必要重新认识下。
01、诺兰又一部烧脑电影《信条》。听闻诺兰新电影上映,我还是非常期待的,这位“时间管理大师”这次又会给我们呈现怎样的震撼呢,想想就刺激。诺兰的新电影名为《信条》,在2020年9月4日上映。
以诺兰以往的电影来看,这部片子定然不会差哪里去。如果还有人不认识这位导演,那么我来简单介绍下,《星际穿越》、《盗梦空间》、《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都出自他之手。
影片核心便是逆转时间,它不是时间穿越那么简单。打个比喻,我现在正在就一个人,按照常理时间穿越,肯定是穿越到过去,过去与现在的两个我一起救这个人。
但这部影片给我们提够另外一种遐想,如果我穿越未来,未来的时间在逆转,未来的我与现在的我也能一起救这个人。总之我对这部影片比较喜欢的,当然我的理解可能有误,希望指正。
㈡ 在看《信条》前,需要了解哪些知识点
这个周末,话题度最高的电影肯定是诺兰导演的新作《信条》了。最近一部原创科幻动作奇观大片《信条》(Tenet) 正在全国热映中,首周末票房勇破2亿人民币。凭借着过度烧脑”的特质,不少影迷更沉迷于《信条》解析不能自拔,让很多观众看的是一脸懵,“一刷只是看不懂,二刷才懂大概”成为共识,有人表示脑容量不够啊!
第一遍大家看不懂还是情有可原的,因为电影里面毕竟有150分钟的高能预警,要想一点一点的缕清剧情,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很难的。
㈢ 诺兰最难懂科幻片《信条》,想看懂至少需要知道哪些知识
话说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每一部电影都备受关注,他极其善于拍摄关于“时空”的题材,他的作品往往都特别烧脑。这次的电影《信条》也是如此,而且要远比之前的《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烧脑得多。同样的,《信条》这部电影也加入了许多“科学理论”,同时还做了一些奇怪的设定,令绝大多数的观众看得目瞪口呆。这篇我们就来聊一聊《信条》当中,那些基础的物理学概念到底是什么?
不过,关于“时间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这个说法是存在争议的。这个说法成立的条件是宇宙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然而如今的研究发现,宇宙并非是封闭系统。因此,“时间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这种说法并非是科学界的主流认同,而只是一个假说而已。
㈣ 想看懂《信条》,还需要了解哪四件事吗
多年以后,人们或许会说:“《信条》的概念和效果,仍然未被超越。”
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被誉为是这个时代的电影天才,在IMDb网站上的网友评选TOP250高分电影中,他有《记忆碎片》《蝙蝠侠:黑暗骑士》《盗梦空间》等7部电影入选,是同时代电影导演中的佼佼者。自从《蝙蝠侠:黑暗骑士》一战封神之后,他的每部新作都得到全球影迷的瞩目,这部最新的《信条》也不例外。
第三,《信条》颠覆传统特工片,科幻硬核赋能
科幻片和特工片在好莱坞都是久负盛名的类型片,作品也是汗牛充栋,但如何拍出新意就是个问题。特工+科幻的理念并非诺兰开创,但是《信条》真的是把这个概念推上了一个高点,诺兰导演是用有科学依据的时间理论来创作电影,有关时间正向和逆向的设定有缜密的科学依旧,同时在表现手法上,让不同时间点的人物出现在不同场景,正义一方在为了拯救世界这项工作而不懈努力,特工故事线的设定异常稳定,这中间还有思路清晰的时间穿越线,从而让一部特工电影呈现出前所未有观感。
㈤ 万字《信条》全解析,你发现了哪些细节
深入研究之后发现,真是不能小看《信条》里面出现的那些物理学术语,因为他们都有理有据。有些看似夸张的结论,实际上是基于严肃的物理学家提出的物理学理论,并进行了严格的计算得出的,并不是为了戏剧效果而做的夸张说法。我会从以下几点做详细解答。
一、让我们试着去理解它。并理解诺兰到底想表达什么?
要想理解《信条》这部电影,首先你要了解诺兰这个人。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诺兰的思维偏好:硬核物理学中的时间与空间。电影有很多种分类,有些偏于故事,有些偏于科幻,等。当然所有的电影都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线,往往一部好的科幻片,故事本身也非常出彩。大多数电影一般属类清晰,可是诺兰偏偏不。诺兰的某些电影重点既不是为了讲故事,也不是为了科幻,他的重点不是在讲一些人文的东西。很多时候贯穿整部影片的线索核心就是硬核物理学,所以普罗大众理解起来不是一般的难,非常考验影迷的知识库。当然在2020这个特殊的时空节点,《信条》这部电影除了比较硬核的物理学知识外,人文、救世色彩也颇为突出。
㈥ 《信条》的解析是什么
《信条》以物理学的概念来包装故事,以物理学的学说为根基,对世界的样子进行自洽的假想和推演。“熵”是理解《信条》一个很核心的概念,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对于时间别具一格地操作,构成了《信条》叙事上的多重复杂性:它有正叙,有倒叙,并且正叙与倒叙还可以汇合,从而实现“时间钳形行动”。
即让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抵达同一个时间点,完成同一个任务。如此烧脑,也注定了它会将很大一部分观众拒之门外。
剧情
一群蒙面匪徒闯入乌克兰一个歌剧院劫持人质,真实目标是要抢夺一个装有神秘物质的手提箱。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抢夺手提箱,但任务离奇失败,主角为保护秘密“被假死”。
主角在假死被救后,被赋予新的更大的任务,通过女科学家的帮助,主角从射出的子弹倒着回到枪膛的实验中了解到“逆转时间”的概念,并被告知整个世界可能因为逆时间技术消失。
主角从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条”组织,成为无名氏,他的任务是保护全世界不要被逆时间毁灭。
㈦ 刚上映的电影《信条》中,都有什么看不懂的物理名词
都说《信条》难懂,但看过后分析一下:也许难懂的并不是故事本身,只是物理专有名词太多、场景太陌生。美人这就解读一下,保证看懂后,电影烧脑程度直降两颗星。
影片首先出现的物理名词是熵。
男主经历了中情局在乌克兰戏剧院对他的“忠诚测试”后,被派到一个研究所,一个身着制服的女研究员向他说明了任务。
就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世界大战是什么呢?
就是未来人用逆向武器攻击现在,毁灭世界。
说到这里时,女研究员提到了熵。
熵,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通俗地说,宇宙中所有事物都像老子说的那样: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熵就是这样,在宇宙中只要有一个物质,就会越来越混乱。比如说一个装修的新房,从摆进去第一个沙发以后,就越来越杂乱。或者一颗子弹碰触到玻璃,子弹壳、玻璃碎片、爆发热量等越来越多,这就是是熵的正常运转,熵增。
但是如果打碎玻璃的子弹也没有爆发碎片和热量,反而热量减少了或子弹消失了,那就说明体系在逆向运转了。
影片当中,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研究出了一套算法,可以让世界通过熵变,实现世界逆转(不只是时间逆转)。
名词五:祖父悖论
祖父悖论出现过多次,是尼尔讲给男主的,当时男主正怀疑,为什么未来人会想毁掉过去,过去的人类祖先没有了,那么不也没有他们了吗?
于是尼尔给他讲了祖父悖论:假如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不会有你,那么是谁杀了祖父母呢?
未来人虽然忌惮祖父悖论,但却相信平行宇宙,认为可以放手一搏,没准可以重新创造一个更纯净的新世界,反正未来人对当时的世界也绝望了。
㈧ 信条是什么物理学
信条是一种物理学这种信条,他的物理学是构成是一个。学校做出来的,而且这个信条的物理学也是当今的非常高科技的物理学。
㈨ 诺兰的电影《信条》中的设定符合物理定律吗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诺兰的电影《信条》中的设定是不符合物理学中的定律的。
诺兰,作为国际上久负盛名的导演,其作品以科幻电影为主。但是我们今天所谈论的话题并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作品中几乎都有着这样的一个共同点:星际穿越。星际穿越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在视觉享受之余,我们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星际穿越是不是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星际穿越又蕴含着哪些的物理知识呢?
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星际穿越的准确性,所以星际穿越只有在科幻电影里才能见到他的神奇之处了,所以,诺兰的电影《信条》中的设定是不符合物理定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