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紧急】高中物理运动学图像怎么看。A,D我不懂。
A:时间t和位移s成正比例关系,斜率v=s/t,则速度v不变,那么说明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力平衡。感觉选A还是有点问题的,因为没有考虑不受力。(受力平衡是指合外力为0。)但是又考虑到宇宙中的物质,大概都会或多或少受外力吧,故如果没有理想状况,A还是对的。
D:a=v/t,可见图中的斜率就是a,随着时间而变小,所以合外力F=ma应该是越来越小的。
这道题主要就是考公式和画图斜率的关系,只要把图中的斜率转化成我们需要的量,就可以解决问题啦~
② 高中物理x-v图像怎么看
说明:下面的回答中“x-t图像”为“S-t图像”。
(1) 速度图像既可以用S—t图像表示,也可以用v—t图像表示。图1和图2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图3和图4是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的一种)的图像;
(2) 从图像1中可以看出: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为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的一部分,其函数关系式为:S=vt,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v(直线的斜率)是个恒量与路程S和时间t没关系。在速度一定的条件下,路程S和时间t成正比;
(3) 从图像2中可以看出:匀速直线运动的S—v图像为常数函数的图像的一部分,其函数关系式为:v = v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和时间t没关系。一段时间(t)内,走过的路程(S),满足关系式:S=vt ,在图像中为一矩形包围的面积;
(4) 从图像3中可以看出: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为二次函数的图像的一部分,其函数关系式为:S=v0t+at²/2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和初速度v0都是恒量,与路程S和时间t没关系;
(5) 从图像4中可以看出: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S—v图像为一次函数图像的一部分,其函数关系式为:v=v0+at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直线的斜率)是个恒量,初速度v0也是恒量,与路程S和时间t没关系。一段时间(t1)内,走过的路程(S),满足关系式:S=v0t1+at²/2 ,在图像中为“矩形+三角形”所包围的面积。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附图如下:
③ 高中物理运动学 图像选择题
算面积啊。v-t图像里,函数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为走过的路程,面积的代数和即为位移(也就是考虑正负)。
这道题里,A首先排除,甲车速度显然在变化。
B选项,需要全程分段计算,先放一放。
C选项,1h时,甲车走过路程在图像里为一个梯形的面积,算出来是35,同理乙车算出来是40,刚好乙车比甲车多走5km。相遇是相遇了,但是不是“第一次”相遇呢?注意图像,1h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快,也就是说1h时的这次相遇肯定是甲追上乙(肯定是速度快追上速度慢),但最初是甲在乙之前,所以0-1h内乙肯定已经追上过甲了,二人是第二次相遇。或者二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你都算得出来,直接算算他们相遇过几次也行,不过按上面的思路可以不用算直接确定C选项错误。
D选项,同理算面积,甲车为80km,乙车为90km,甲车落后乙车5km,错误。
由上,不用计算B选项已经可以确定出正确答案为B。
接下来看一下B选项,由C选项我们推理时已知,0-1h内甲乙两车已经相遇两次了,且1h时刻甲乙两车相遇,我们看看1h以后的相遇情况。首先是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由于1h时二车是相遇的,因此1-2h这段时间肯定是甲车在乙车之前的。再看2h以后,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那么这段时间内乙车有没有追上甲车?从我们在D选项的计算中可知,显然追上了,也就是说2-4h内二车必有一次相遇。总计三次相遇,B选项正确。
可以看出,B选项的判断如果有CD选项计算的辅助会更快更方便,所以有时候不用按顺序一个个判断下来,这种需要全面看问题的选项可以缓一缓,先看看其他选项对整个过程了解了再来判断。以及你好像错误选择了C选项,错在了“第一次”这个关键字眼上,需要对这种字眼提高敏感性。
④ 高中物理图像类问题总结
1、 涉及到坐标图时,要看清横纵坐标代表的是什么;在同一坐标图中若有几条线,则着重去比较斜率;2、涉及波的图像时,可采用平移法或通过前后点来判断波的各类问题;3、涉及光波的图像时,巧记书上的就行;4、涉及磁场图像时,记住书上几个典型的(关注它们的区别与特殊的地方)就一通百通了;5、涉及电磁波图像时,将两个叠加就行(记清两者相互的影响)!有时看图像可翻过背面来看!一般的二轮复习书上都有总结!(鄙人水平有限望见谅!)
⑤ 初二物理图像怎么看
无论是什么图像,首先要看清楚横轴、纵轴表示什么,以s-t图像为例,s是纵轴,t是横轴,表示的就是“s随t的变化情况”,能从图中得到任一时刻物体的位置或运动路程。如果t变化时s不变(即:图像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说明物体静止。如果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能得到关系:s=kt(k为常数),这说明速度是不变的,即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程度越大(越陡峭),说明速度越大。总之,图像主要能给出两个信息:①纵坐标的大小及其变化。②k的大小。
⑥ 初中物理图像题解法
初中物理有很多图像题的,例如刚开始学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就是一个图像题,那么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在图像里面反应但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那么这就说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如果是不同物质的话,车在图像里面就会存在了。两个亲切程度不一样的图像,这就说明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对应的图像题还有速度,压强,浮力,还有电路里面的电阻。欧姆定律,它都是图像题。
⑦ 这物理热学分子势能图像怎么看,下面的文字我看不懂
在讨论分子势能时结合,分子力、动能同时考虑可以使问题简化
1.r=r0时分子引力、分子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子力F=0 r>r0表现为引力,r<r0 表现为斥力
2、r>r0 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引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3、r<r0 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斥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r=r0 分子动能最大,分子势能最小,取无穷远为0势能 分子势能是负值
⑧ 高一物理,如何根据v_t图像看物体的运动情况
图像可以看出来,物体在0到2秒做匀加速运动,在2到4秒作匀速运动。在4到6秒做匀减速运动,甚至速度减到零往相反的方向运动,或者可以说4到5秒做匀减速运动,从5到6秒又往相反的方向做匀加速运动。从6到8秒又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到零,但这之前的运动速度是跟初始速度相反的。从图像上看,在物体运动到5秒的时候,位移达到最大值。
⑨ 高中物理机械波图像怎么看,比如什么位移方向之类的
机械波图像描述某一时刻给个质点的振动情况
1、位移y:质点到平衡位置的距离,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2、从图像可以直接确定,波长λ,振幅A,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根据质点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3、振动和波的联系: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振源振动带动周围质点做受迫振动,每个质点的振动周期相同 ,由v=λ/T=λf 求波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