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霍金是如何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的
在1963年,英国剑桥有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一位名叫史蒂芬霍金的21岁研究生,无精打采地躺在房间里,录音机发出华格纳的音乐巨响,科幻小说四处散置。他的褐色长发散乱不整,戴着金属框眼镜,还有一对清澈蓝眼,透露出爱捣蛋、或许应该说是厚脸皮的个性。
霍金拥有两种鲜明的个性,爱耍聪明,而且很顽固。然而从前一年起,他开始看着自己的四肢逐渐不听使唤,讲话含糊不清,像个醉汉,双腿偶尔还会站不稳。他原本是物理学界的明日之星,这回竟头一次觉得物理学背弃他而去。他只能原地打转毫无进展;对霍金来说,1963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就在那一年听说自己即将死去。
在1963年以前,他的生活一直都过得很惬意。他出生于1942年1月8日,后来他总喜欢说,那天正是伽利略去世300周年纪念日。他是四个孩子中的老大,成长于伦敦郊区的圣奥尔本斯。父亲专门研究热带疾病,他也顺理成章地走上科学之路。他回忆说:“我老是想知道所有事物的运作方法。我会把东西拆开,却老是装不回去。我的双手不是那么灵巧。”
霍金不打算子承父业,让他的父亲感到十分懊恼。他解释说:“我觉得生物学太不精确,它过分依赖文词叙述,还经常要画细部图解,而我向来不擅长画图。如今,这门学问已经比从前精确许多,尤其是分子生物学,不过在我成长时期,它还没有出现。我的真正兴趣是研究基本定律。我要求知,我要知道我们怎么会、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还有宇宙又是如何运作的。”
出于好奇心,他在15岁时和几个朋友开始钻研超心理学。他们研读了1950年在杜克大学所做的着名实验,据说那些实验的目的是想提出统计数据,以便验证心灵感应和心灵传动能力,他们也亲自做了掷骰子实验。后来他去听了一场演讲,演讲者是一位曾经分析杜克实验的科学家。他说:“只要该项实验获得理想结果,技术上一定有缺陷。反之,只要实验技术完美无瑕,他们就不会得到好结果。所以我才相信那完全是一场骗局。”
霍金申请进入父亲的母校,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用他的英式措词来讲,他是去“读”物理学和数学。当时,他有志于从事天文学。“我到了牛津大学天文台四处张望,他们没有望远镜,唯一的观测仪器也只是一具太阳摄谱仪。”后来,他在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度过一个悲惨的夏天,用一具70cm折射望远镜观测双星,这让霍金对观测天文学的“印象不怎么深刻”。他显然不会是桑德志的接班人。
霍金是个聪明的懒学生。教授和同学对他的印象都是:这个学生宁愿找出教科书里的错误,也不想做练习题。当时他蓄留一头长发,大家都知道他很聪明却不爱读书,不需要啃书就会做习题。他很少记笔记,在课堂上睡觉,还会装腔作势,把自己的报告轻蔑地抛进废纸篓。后来他辩称,反正老师也不够高明,那套系统本来就该骂。霍金生性潇洒,很受同学欢迎。他爱开粗鲁玩笑,是同伙中的老大。他的成绩不错,但不是特别杰出。
霍金立定志向,要在毕业后进入剑桥,追随稳态说的倡导者国家英雄霍耶做研究,攻读博士。不过首先他面临着一个小问题:毕业生必须通过资优生考试。霍金的成绩不够好,没有达到“最优”的程度,造成的影响包括他无法进入第一志愿的研究所。他还可以接受一次特别口试,不过他也同时跑去申请担任公务员,负责管理纪念碑。
他根本不用多此一举,口试委员对他的才智印象深刻。后来,他们还问他接下来要做什么。霍金回答:“如果我得到优等就到剑桥,如果只是次等就留在这里,所以我相信你们会给我优等。”结果,他果然得到优等。
但霍金无法如愿在英国天文学、物理学家霍耶的指导下学习,因为当时霍耶不收学生,这也好,因为他的研究实在相当怪异。于是,霍金投入与霍耶同辈的理论学家夏玛门下。
1961年,夏玛在剑桥组成团队,钻研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当时他是英国唯一讲授相对论的学者。夏玛说:“当时惠勒在普林斯顿的角色,和我在剑桥有点相同,都在训练广义相对论的新生代学者,”他的神情就像位父亲那么自豪。“英国剑桥执数学界之牛耳,在美国找不到任何机构可以和剑桥相提并论。而如今我在牛津。”他笑着说,“所以你要相信我的话。当时,我待在那里其实是一种策略,因为如此一来才能教到好学生。而霍金又是这当中最拔尖的学生之一。”
夏玛和所有人一样,立刻就发现霍金相当聪明却不守纪律。至于要判断他能不能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那就另当别论。夏玛也经常讲,除非开始做研究,否则你很难论断一个人。
霍金在牛津大学时期就出现疾病的初期症状,他步履蹒跚、讲话含糊,进入研究所的第一年间则更加恶化。1963年,他的症状经确诊为侧索硬化肌萎缩症(ALS)。
“霍金始终没有丧失开粗鲁玩笑的能力。”夏玛如是说
诊断结果出来之后,霍金的父亲私下来到剑桥,询问夏玛能不能尽快授予学位。夏玛态度坚定,拒绝了他的请求。
霍金深感恐慌,他停止一切活动,躲进自己的房间。他说:“一旦发作起来,病情就会发展得非常快。我当时很沮丧,因为我自认为活不过几年,而且我也看不出自己当时有理由再继续活下去。”
持续两年下来,他的身体逐步退化,心情也日益沮丧。他的科学表现也是一塌糊涂,夏玛为此感到自责。他认为霍金之所以感到沮丧,有部分是他的错,因为他还没有让霍金接触到真正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毕竟,论文指导教授有责任提携学生找到研究主题,让他们投入并在一旁激励。
结果一如后来的发展,霍金的生命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就在“病况”诊断出来之后不久,他碰到了一位女士并开始和她约会。其实珍是霍金在圣奥尔本斯的同学,当时她正在伦敦大学念中世纪韵文。珍长了一头红发,朝气蓬勃,而且个性顽固,一如霍金后来表现的性格。她回忆道:“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出现初期症状,”她讲话的语调一丝不苟,“因此我从来没有见过身体健康、肢体健全的史蒂芬。病况的发展十分缓慢。他的个性非常非常果断,企图心非常强。”霍金个性内向而强烈,擅长分析,珍则信奉古典主义,个性外向,对艺术和音乐很感兴趣,她让霍金敞开心胸,于是两人决定认真过日子。
婚姻是霍金生命的转折点。突然之间,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糟糕。他已经成家,再也不能只考虑自己,只想到自己的困境
他们在1965年结婚。珍并没有因为要嫁给一个可能没有未来的人而显露出任何不安。她说:“我是确定了自己想要结婚,才决定要结婚的,所以,我就结婚了。”
霍金表示:“我的婚姻让我决定活下去,婚姻让我有理由坚持下去,努力奋斗。没有珍帮忙,我不可能活下去,也不会有意愿再活下去。”
同时,他的恶化状况也趋于缓和;身体的退化速度慢了下来,而且还一直活到现在。夏玛告诉霍金,显然他会继续活下去,所以最好还是完成论文。
夏玛提出一个新构想给霍金。他派霍金去伦敦见一位老友数学家潘洛斯,潘洛斯当时正在讲授一种最怪异也最让人不解的广义相对论预测结果:宇宙中可能存在某些区域,称为“奇异点”,物理定律在那里完全不成立,那里的物质和能量,甚至时空本身,全都被摧毁(或可说创生)。霍金聆听潘洛斯讲课之后,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毕生职志。
第一届得州研讨会就像条绳索,将许多宇宙学家和天文学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潘洛斯和夏玛都参加了会议。英国的霍金则在家里自怨自艾,完全不知道有人就要在得州舞台上道出他的终生职志。
惠勒预定在当天下午议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肩负一项使命走上达拉斯讲台:他即将让物理学界接触死神,为期长达10年。他认为,自己投入终生岁月进行研究就是为了这一天。惠勒是两位英雄的忠实信徒,一位是丹麦的传奇理论学家波耳,量子理论的肇建者。惠勒在波耳的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度过难忘的一年,并成为他的终生研究伙伴。惠勒柔声说:“波耳那里的人员组成了一支超越国界的忠诚研究团队。你可以与人讨论佛陀、耶稣、摩西还有孔子。不过,只有和波耳交谈过后,才让我深深相信真的有这种人存在。”
另一位则是爱因斯坦。当年轻的惠勒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书的时候,爱因斯坦也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惠勒回忆道:“那时候,你得要鼓足勇气才能见到他。”他后悔自己当时太过害羞,以致没有拿奇异点的相关问题来追问爱因斯坦。
直到一年之后,惠勒才初次见到霍金。霍金后来沿袭惠勒的精神,成为他最了不起的学生,因为霍金继承了黑洞的思想,并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惠勒巧妙称呼这个主题为“最终状态议题”。
许多科学家都指望或相信奇异点只是纯理论的数学现象,就像习题里的无摩擦斜坡或永动钟摆一样,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真正的恒星应该不会发生球体对称塌缩,尤其是本身会旋转的恒星,而几乎所有恒星都会自转;也许恒星会绕着核心回旋转动,而不会崩溃塌缩成奇异点。结果,我们并没有这种好运。潘洛斯在1965年证明了恒星在失控塌缩后会形成货真价实的奇异点,任何黑洞里面都必然有个奇异点。实际上,潘洛斯等于是证明了,只要累积了充分的物质和能量,时空就有可能终结。
霍金吸收了潘洛斯的方法,在论文最后一章采用了这些技巧来分析开放宇宙,这等于是恒星塌缩的反面现象。夏玛高兴地说:“那是最精彩的部分。”霍金的结论是,只要广义相对论正确,那么在宇宙历史中,总有一天会出现至少一个奇异点。就以膨胀中的宇宙而论,在100亿或200亿年之前,就绝对出现过至少一个奇异点。如果他让膨胀中的宇宙逆时间运行,犹如影片倒带一般,则物质密度和辐射强度会提高到无穷大,到最后,天空里的唯一光线就像条毯子,把宇宙万物全部卷进奇异点里去。后来,霍金和潘洛斯合作撰写了一篇论文来引申这种论点,并描述膨胀宇宙的所有模型。霍金生性喜做保守论述,他只淡然承认,就某个意义来说,或许这种奇异点正是宇宙的起源。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霍金的日常行动已经变得相当吃力。他步履蹒跚,瘦弱的身影出现在重要的研讨会上,奋力坐在第一排并提出尖锐的问题。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就留在剑桥担任研究教授。霍金同时服务于两个系所,一个是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位于市中心,系馆像是一幢工业建筑;另一个则是霍耶的理论天文学研究所(1972年,该研究所和隔壁的旧天文台合并,霍耶便在此时辞职),位于市郊一幢低矮的现代建筑内。霍金坐着一部小型三轮车往来通勤,身体继续缓慢退化。1969年,他抛掉手杖坐上轮椅,但也开始发挥顽强天性。他尽可能拒绝别人协助,自己独立行动。
Ⅱ 身患重症的霍金,何以能够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赢得人们尊重的原因是什么
霍金实力是蛮强的,但名气大于实力。赢得人们尊重的原因一是身残志坚,二是着了很多科普书籍,都畅销世界,然后才是他的物理水平。
具体事迹网上很好查的,我就不说了。
论理论物理的水平,霍金跟很多人还是有差距的。
Ⅲ 霍金为什么能成为大物理学家
他没别的事干(例如打球、亲亲、逛街……)
恰巧又懂点物理,
只好没事就想跟物理有关的东西
所以成为着名的
理论物理学家。
说明一个道理:
专注干一件事,你肯定能成功!!!~~
共勉~~~
Ⅳ 霍金的介绍,简介,身世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着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岁时,他被检出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不久半身不遂。当时医生诊断,霍金还有2-3年的时间。
60年代后期,霍金的身体状况又开始恶化,行动走路都必须使用拐杖,不再能定期教课。霍金的言语功能逐年退步,到了70年代后期,只剩下他的家人或密友能够听得懂他的话。
1985年霍金霍金因肺炎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作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
1988年,霍金出版《时间简史》,解释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学理论。《时间简史》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逾1000万册,但因书中内容极其艰涩,很多人买回家并不看。
2005年,霍金开始只能用脸颊肌肉的运动来控制他的通讯设备,每分钟大约可以输出一个字。2009年,他不再能独立驾驶他的轮椅,时常需要使用人工呼吸器,还有几次严重到需要去医院诊疗。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岁。霍金逝世后,引发全球各界悼念。
(4)霍金如何成为物理学家扩展阅读:
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1979年至2009年任职卢卡斯数学教授,最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
他还曾预言世界末日,警告千万不要登月,因为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警告人类必须在100年之内离开地球,表示延长生存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其他星球上安家。
1994年,52岁霍金大胆的进行了摇滚乐跨界,他利用电子发声器在美国摇滚乐团Pink Floyd的专辑中《keep talking》亮嗓。
后来,霍金出现在他爱的不得了的电视剧《星际迷航》,本色出演自己,剧中他和牛顿、爱因斯坦一起打牌。
总之,霍金绝对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不能动弹的瘫痪老人。作为影视、音乐、科技、微博红人等多栖物种,霍金真的在用生命告诉你:他,才是人生赢家。
Ⅳ 霍金成为世界着名科学家都有着怎样的经历
1959年,17岁的霍金进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物理。在大学中,他的天赋得到了充分发挥。有一次,教电磁学的老师留下了13道相当难的课外题让同学们做,说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有些同学一道题都没有做出来,有些仅仅做出了一两道,而霍金却一口气做出了十道题,还满怀遗憾地说:“真糟糕,还有三道题做不出来。”同学们感到十分惊讶,要知道,所有同学加起来也没能完成十道题!霍金在老师眼中的地位渐渐直线上升,他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了。1962年,史蒂芬·霍金从牛津大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剑桥大学研究生院,继续学习物理学。众所周知,物理学上有两个领域:一个是研究大尺度的宏观领域,这就是宇宙学;另一个是研究小尺度的微观领域,这就是基本粒子。霍金选择了大尺度的宇宙学,师从着名天文学家邓尼斯·西阿玛。西阿玛是宇宙学方面的权威,许多天体物理学家、相对论学者、宇宙学学者都是他的学生,能够得到他的指导是霍金一生最幸运的事。有了名师的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霍金的学业飞速地进步。他提出的许多观点也得到了导师的肯定。导师曾多次对人说:“史蒂芬·霍金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将来肯定会成为一名着名的物理学家。”进入研究生院刚刚一年,灾难悄悄来临了。在走路的时候,霍金发现自己的手脚越来越不听使唤,有时候跌倒了就难以爬起来。他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是残酷的:他得了一种不治之症——庐伽雷病。这种病会导致全身瘫痪,甚至会因呼吸系统肌肉失效而窒息死亡。医生预计他最多能再活两年半的时间。这个意外使21岁的霍金陷入了绝望的深渊。但他马上又振作起来。他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不能这样去等死,不,绝对不能!霍金以顽强的意志继续去完成学业。1965年,他终于胜利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准留校工作。但病魔并没有就此放过他。1970年,他坐到了轮椅上,再也没有站起来。1974年以后,他连吃饭都得别人来喂了。1983年以来,他连声音都发不出了,彻底失去了讲话的能力。他全身瘫痪,只有几根手指能自由活动。面对这样的局面,霍金还暗自庆幸,他的大脑还活着!“只要大脑还活着,我就没有理由去停止科学研究工作!”这是霍金通过键盘发出的惊人之语。在病床上、轮椅上,霍金仍然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为了解决他工作和生活不便的问题,人们为他设计了一台专门的机器来替代翻书。他阅读资料时,助手就把资料一页页挨着摆在一张大办公桌上,他驱动轮椅从桌前缓缓行进,慢慢地阅读。他不能写字,也不能讲话,专家为他设计了一台专用的微型电脑和一台语言合成器,装在他轮椅的扶手上。他利用仅能活动的几根手指操纵鼠标器,从电脑中选择词汇,组成句子,通过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与人们进行交流。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霍金以顽强的意志每天进行着科学研究,并成为一名世界着名的科学家。
Ⅵ 霍金生平的简介
史蒂芬·威廉·霍金,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着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
Ⅶ 霍金与病魔对抗55年,他是如何做到的
霍金之所以能与病魔对抗这么多年,源于他有着异于常人的意志力,虽然身患重病造成瘫痪,但是他不放弃、不服输,不断的挑战自我与超越自我,这是因为这种原因,他才能有所成就。
三、其他评价
霍金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席,这是自然科学史上继牛顿和狄拉克之后荣誉最高的教席。在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着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同样他也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着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我们应该向霍金学习,无论面对何种困境,即使是疾病缠身都要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努力拼搏。
Ⅷ 霍金,是如何成为大师级的物理学家
霍金,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着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21岁时,霍金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终身被禁锢在一张轮椅上,但他的思想却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成为一代大师级的物理学伟人。
不禁感叹,是什么支撑他,战胜自我,成为了开创了物理学科的新纪元的伟人。
霍金具有挑战主流思想的勇气,具有了不落框框的想象力,不断升华的真理本质内涵会导致无限的灵性,在人们想象不到的地方进行创造、建构一个全新思维世界,或许,才是霍金一生伟大传奇的本质!
近日,霍金去世了,但他的一生多彩的追求将鼓舞全世界,我们也将永远怀念他!
Ⅸ 霍金怎么成为物理学家的
霍金怎么成为物理学家的?
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精神使他成为了科学家!~
Ⅹ 霍金为什么能成为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从它的故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因为霍金有挑战主流思想的勇气
还有就是他的不断努力付出
从他的故事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病痛只能击败我们的身体,
但是不能打败我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