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物理中的平衡力有哪些 比如摩擦力和重力是一组平衡力
摩擦力和重力可能是一组平衡力,比如:用手按住物体,使重物贴在墙壁上,重物静止或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收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其他就如一楼所说。平衡力的条件是:力等大、反向,且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同一作用点。抓住这个特点,一切关于平衡力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祝你学习进步。
Ⅱ 关于物理的平衡状态
我不大清楚你所说的“平衡”具体定义是什么,不过看你的问题补充,我们理解的平衡应该不是一个概念。
在物理上,从理论力学的角度看,平衡的定义是“如果一个体系的所有质点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就说这个体系处于平衡状态”。从定义看,平衡的关键在于(相对)静止,所以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平衡状态。
求解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受力分析,合力为零,平衡,另一个是利用虚功原理。
与平衡类似的,还有一个“稳定”的概念,这个更像是你说的平衡。“稳定”是指“一个处于静止或某一运动状态的体系,当受到来自外界的扰动时,有回到原来位置或运动状态的趋势”。举个简单的例子
两个小球,一个放在山顶,一个放在山谷,均静止,根据之前说的,都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当我分别轻轻推它们的时候,第一个会顺着山坡滚下去,而第二个会在山谷底来回振动,此时,就说,第一个球是不稳定的,而第二个球是稳定的。另一个例子是拉格朗日点,这个在这里不大好说,你可以去网络看看。
对于你说的匀速圆周运动,这可能是一个稳定的运动。事实上,圆运动是否是稳定运动,与是否匀速无关,而与物体所在的有心力场的有心力的形式有关,具体说来,就是与力和力心指向物体的矢径的大小的函数表达式形式有关。设a为矢径长度,F(a)为力和力心指向物体的矢径的大小的函数表达式,令k=(3/a)*F(a)+F'(a),k小于零时,圆运动稳定,收到小扰动时,会以圆运动轨道为平衡轨道,在矢径方向做简谐振动。k大于零时,圆运动不稳定,矢径会指数发散,即背离力心运动至无穷远或一头撞向力心,具体情况与扰动方向有关。k等于零时,需要继续计算F''(a)。
学习物理后你会发现,平衡、稳定的例子很多,仅仅靠别人说是说不完的,需要长期学习、积累。
祝学业有成。
Ⅲ 物理上什么是平衡条件,解释一下谢谢
假设你考虑的是平面力学问题
静力平衡:1.物体在x(或y)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2.对平面内任意一点,系统内所有力的弯矩之和为零
动力平衡:将惯性效应考虑成惯性力,惯性力再等同于其他外力参与静力平衡计算
Ⅳ 初中物理中的平衡力有哪些比如摩擦力和重力是一组平衡力
摩擦力和重力不是一组平衡力
物体在平面上:重力和支持力
物体浮于水面:重力和浮力
物体匀速运动:摩擦力和推力
物体被提起来:拉力和重力
Ⅳ 高考物理“力和物体的平衡”知识点都有哪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N进行计算,其中F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max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5.物体的受力分析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
(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象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
6.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共点的两个力(F1和F2)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7.共点力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0,∑Fy=0。
(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更多知识点可关注下北京新东方中学全科教育的高考物理课程。
Ⅵ 物理学中有哪些是平衡力
几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如果这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判断平衡力:1、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每对力或每对合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3、 这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及合力为零) *注意:要和相互作用力区别开!
Ⅶ 物理学中,有哪几对力是平衡力
没有哪些力是绝对的平衡力,只要物体受到2个力
,而且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那这两个力就叫做一对平衡力。
比如放在桌面上的物体,重力和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Ⅷ 物理化学:热力学四大平衡是
热力学的四大定律简述如下: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形式的表现。
热力学第二定律——力学能可全部转换成热能, 但是热能却不能以有限次的实验操作全部转换成功 (热机不可得)。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达到但可以无限趋近。
热力学第零定律用来作为进行体系测量的基本依据,其重要性在于它说明了温度的定义和温度的测量方法。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在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之后,在探讨热力学的宏观过程中而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
通常是将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作为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但有时增加能斯特定理当作第三定律,又有时将温度存在定律当作第零定律
Ⅸ 平衡力有哪些(初中物理的,什么和什么是一对平衡力)还有像摩擦力,阻力...它们的符号是什么
所说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物体所受所以的力彼此平衡!
初中往往是在同一条直线上求平衡力的——即二力平衡条件——两个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如: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的车辆——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它所受的牵引力和所受的阻力,又是一对平衡力!
再如:绳吊着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绳对它的竖直向上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摩擦力、阻力的符号,都用小写的
f
表示
在初中,经常用到的平衡力是水平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液体中悬浮物体的重力和浮力,匀速下落物体的重力和空气阻力,匀速运动中物体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摩擦力的符号是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比如,在推力F作用下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f
和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只要两个力作用在旦伐测和爻古诧汰超咯一个物体上,合力为0就是一对平衡力。举个例子一个粉笔盒放在桌子上,受重力和桌面给的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一般用f表示
Ⅹ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什么或什么都称为平衡状态
平衡态指一个系统在不受外界条件影响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系统必将达到的一个宏观上看起来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在力学中物体平衡态的条件是合外力和合外力矩同时为零;在热学中需同时满足力学平衡条件(压强处处相等)、热学平衡条件(温度处处相等)和化学平衡条件(无外场作用时化学组成处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