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大定律是什么
1、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物理化学三大定律是什么扩展阅读:
鲁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表述是: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当合外力为零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则将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合外力为零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相互抵消,合外力为零;另一种是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这种表述方式并不严谨,所以通常采用原始表述。
B. 物理化学主要学什么
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电解与极化,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胶体和大分子溶液。
C. 物理学三大定律是什么
1、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于1756年最早发现的。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定量试验,发现了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也称物质不灭定律。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2、电荷守恒定律
在物理学里,电荷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electric charge)是一种关于电荷的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有两种版本,“弱版电荷守恒定律”(又称为“全域电荷守恒定律”)与“强版电荷守恒定律”(又称为“局域电荷守恒定律”)。弱版电荷守恒定律表明,整个宇宙的 总电荷量保持不变,不会随着时间的演进而改变。
3、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energy conservation law)即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其中总能量一般说来已不再只是动能与势能之和,而是静止能量(固有能量)、动能、势能三者的总量 。
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表述为:一个系统的总能量的改变只能等于传入或者传出该系统的能量的多少。总能量为系统的机械能、热能及除热能以外的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
(3)物理化学三大定律是什么扩展阅读:
物理学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为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建立起物体质量与加速度之间的联系;牛顿第三定律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简单理解三大定律的意义,其第一条就让我们知道,滚动的皮球之所以能够在地板上运动,必定是受到外力的推动。这外力可能是与地板之间的摩擦,也许是小孩子踢出的一脚。第二定律以F=ma这个公式表述,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具有方向性的矢量。
那个皮球滚过地板时,因为加速度的原因,获得了一个指向滚动方向的矢量。通过它便能够计算出皮球所受到的作用力。第三定律相当简洁,也最为人们所熟知,其意思无外乎,用手指随便戳戳哪个物体的表面,它们都将用同等的力量进行回应。
D. 化学上有哪些定律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前后,总的物质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电荷守恒定律,即在涉及离子的化学反应前后,净电荷数不发生改变;
原子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总的原子数不发生改变。
物料守恒定律,
波义耳定律,Boyle's law,有时又称Mariotte's Law: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强成反比。
查理定律, 描述定质量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力随温度作线性变化的规律
菲克第一定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扩散物质流量(称为扩散通量Diffusion flux,用J表示)与该截面处的浓度梯度(Concentration gradient)成正比,也就是说,浓度梯度越大,扩散通量越大。这就是菲克第一定律。
E. 物理化学中热力学有几大定律尝试概述各定律。
四个,通常会把第零定律忽略
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一结论称做“热力学第零定律”。
第一定律:
能量是永恒的,他不会被谁制造出来,也不会被谁消灭。但是热能可以给动能提供动力,而动能还能够再转化成热能。
第二定律有几种表述方式:
克劳修斯表述为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到温度高的物体;开尔文-普朗克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将这热量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第三定律:
通常表述为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
或者绝对零度(t=0)不可达到。
F. 牛顿三大定律是被谁打破的在哪一年由什么理论推翻的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牛顿三大定律至今仍未被打破。
牛顿三大定律包括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三条定律,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
其中,第一定律说明了力的含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各定律互相独立,且内在逻辑符合自洽一致性。其适用范围是经典力学范围,适用条件是质点、惯性参考系以及宏观、低速运动问题。牛顿运动定律阐释了牛顿力学的完整体系,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在各领域上应用广泛。
从1687年至今已经三百多年了。由牛顿三大定律建立而成的力学体系,为数不清的基础建设和科学设备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至今仍然是行之有效的。
虽然牛顿三大定律并未被打破,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了牛顿三大定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现象,其在低速宏观的世界是正确的,但是到了高速微观的世界里却不适用。
在高速微观的世界里,二十世纪建立起的量子力学及相对论更加具有普适性。
因此,我们不能说牛顿三大定律被打破了,只能说在更高的领域范围内,他不具有普适性了。在这样的范围里有着更加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出现。
G. 化学上有哪些守恒定律
守恒法守恒存在于整个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之中。化学反应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保持不变,即物质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此即质量守恒。运用守恒定律,不纠缠过程细节,不考虑途径变化,只考虑反应体系中某些组分相互作用前后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的始态和终态,从而达到速解、巧解化学试题的目的。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守恒,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守恒、能量守恒等等。这就是打开化学之门的钥匙。
一,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就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1.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¾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生成4.4 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A.46:9 B.32:9 C.23:9 D.16:9 +
2.在臭氧发生器中装入氧气100 mL。经反应3O2¾2O3,最后气体体积变为95 mL(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A.1.3 g/L B.1.5 g/L + C.1.7 g/L D.2.0 g/L
二,元素守恒元素守恒,就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
3.3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与5.12 g铜片反应,当铜片全部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气体2.24 L(标准状况下),则该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A.9 mol/L + B.8 mol/L C.5 mol/L D.10 mol/L
4.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将该混合气体5 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气体再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5 g B.10 g C.15 g + D. 20 g
三,电子守恒:
电子守恒,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5.某强氧化剂[XO(OH)2]+被亚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若还原2.4×10-3 mol [XO(OH)2]+到较低价态,需要20 mL 0.3 mol/L Na2SO3溶液,则X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A.+2 B.+1 C.0 + D.-1
6.3.84 g铜和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反应完毕时,共产生气体2.24 L(标况)。
(1)反应中消耗HNO3的总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0.22 mol。
(2)欲使2.24 L气体恰好全部被水吸收,需通入__________mL标准状况下的氧气(氧气也恰好全部被吸收)672 mol
四,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就是指在物理化学变化中,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
换言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电荷总数应等于产物的电荷总数;
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量应等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量。
7.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将燃烧后的产物溶解在60 mL 2.0 mol/L的盐酸中,再用20 mL 0.5 mol/L NaOH溶液中和多余的盐酸,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碱,把氨全部蒸出来,用稀盐酸吸收,稀盐酸增重0.17 g。则镁带的质量为____g。1.2
五.化合价守恒
化合价守恒,是指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
在电解过程中各电极上析出物质的总价数也是守恒的。
8.用0.1 mol/L的Na2SO3溶液300 mL,恰好将2×10-2 mol的 离子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
9.一种含MgO、Mg3N2的混合物,若其中Mg的质量分数为62.4%,则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5.6%。
六.能量守恒
在任何一个反应体系中,体系的能量一定是守恒的。
在解答与能量有关的试题时,考虑能量守恒,能使解题的程序简化。
10.已知硝酸钾晶体溶于水时要吸收热量,从溶液中析出晶体会放出热量,若有室温下硝酸钾饱和溶液20 mL,向其中加入1 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这时
A.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B.溶液的温度会降低
C.溶液的温度无变化 + D.溶液的温度先降低后升高
编辑于 2013-11-23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H. 化学中都有什么定律(详细的定律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前后,总的物质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电荷守恒定律,即在涉及离子的化学反应前后,净电荷数不发生改变;
原子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总的原子数不发生改变。
物料守恒定律,
波义耳定律,Boyle's
law,有时又称Mariotte's
Law: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强成反比。
查理定律,
描述定质量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力随温度作线性变化的规律
菲克第一定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扩散物质流量(称为扩散通量Diffusion
flux,用J表示)与该截面处的浓度梯度(Concentration
gradient)成正比,也就是说,浓度梯度越大,扩散通量越大。这就是菲克第一定律。
菲克第二定律,
菲克第二定律是在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菲克第二定律指出,在非稳态扩散过程中,在距离x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该处的扩散通量随距离变化率的负值
盖-吕萨克定律,其内容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压强保持不变时,它的体积V随温度t线性地变化
亨利定律,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是英国的Henry(亨利)在1803年研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规律时发现的,可表述为:―在等温等压下,某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平衡压力成正比。‖这一定律对于稀溶液中挥发性溶质也同样有用。
定组成定律
倍比定律,当甲、乙两种元素相互化合,能生成几种不同的化合物时,则在这些化合物中,与一定量甲元素相化合的乙元素的质量必互成简单的整数比,这一结论称为倍比定律。
拉乌尔定律,理想溶液在一固定温度下,其内每一组元的蒸气分压与溶液内各该组元的摩尔分数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等于各该组元在纯态下的蒸气压。
朗伯—比尔定律。
I. 物理化学中热力学有几大定律
四个,通常会把第零定律忽略
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一结论称做“热力学第零定律”。
第一定律:
能量是永恒的,他不会被谁制造出来,也不会被谁消灭。但是热能可以给动能提供动力,而动能还能够再转化成热能。
第二定律有几种表述方式:
克劳修斯表述为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到温度高的物体;开尔文-普朗克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将这热量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第三定律:
通常表述为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 或者绝对零度(T=0)不可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