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21 15:28:07

❶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哪些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电性、导磁性;

❷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金属是具有光泽和导热性导电性可延展性的物质。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

纯金属具有以下几样共同的物理性质:

1.金属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2.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3.化学性能:指金属材料与周围介质扫触时抵抗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的性能。

4.耐腐蚀性:指金属材料抵抗各种介质侵蚀的能力。

5.抗氧化性:指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抵抗产生氧化皮能力。

❸ 金属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有哪些

密度,熔点,材料声速,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磁性,电阻等等,根据使用环境和研究侧重对象

❹ 常用金属材料有哪些物理性能

1、密度

物质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一般密度小于5.0kg/cm2的金属称为轻金属,反之称为重金属。利用密度的概念可以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如计算毛坯的质量、鉴别金属材料等。

2、熔点

纯金属和合金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熔化温度。纯金属有固定的熔点,合金的熔点取决于它的成分。比如,港式铁碳合金,含碳量不同,熔点也不同。熔点对金属和合金的冶炼、铸造和焊接等都是很重要的参数。

3、导电性

就是金属材料传导电流的能力。衡量金属材料导电性的指标是电阻率ρ,电阻率越小,金属的电阻越小,导电性越好。金属中银的导电性最好,其次是铜铝。

4、导热性

就是金属材料传导热量的性能。导热性的大小通常用热导率来衡量,热导率的符号是λ,热导率越大,金属的导热性越好。银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铜铝。

5、热膨胀性

就是金属材料随着温度的变化而膨胀、收缩的特性。一般来说,金属受热时膨胀而体积增大,冷却时收缩而体积缩小。衡量热膨胀性的指标一般是线膨胀系数,线膨胀系数是指金属温度每升高1℃所增加的长度度与原来长度的比值。

金属的线膨胀系数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随着温度的增加,其数值也相应增大。在焊接过程中,被焊工件由于受热不均而产生不均匀的热膨胀,就会导致焊件产生变形和焊接应力。

(4)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扩展阅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①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杂质总含量<0.2%及含碳量不超过0.0218%的工业纯铁,含碳0.0218%~2.11%的钢,含碳大于 2.11%的铸铁。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②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③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❺ 金属一般共有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金属一般共有的物理性质如下:

1、导电性

由于金属的电子倾向脱离,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电阻性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带正价电,但当温度越高时,因为受到了原子核的热震荡阻碍,电阻将会变大。

3、伸展性

金属分子之间的连结是金属键,因此随意更换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连结,这也是金属伸展性良好的原因。

(5)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扩展阅读:

金属的用途

一、钨(W)

在各种金属元素中,钨是最难熔化和最难挥发的金属元素。钨主要用于制造合金钢;纯钨则主要用于制造灯炮中的钨丝,也用于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

二、铬(Cr)

铬是银白色金属,硬度极高,具有抗腐蚀性,用于电镀和制造特殊钢材。本世纪,当人们致力于研究铬的坚硬性质时,无意中发现了它的耐腐蚀性,从而诞生了不锈钢。

三、锰(Mn)

纯净的锰性坚而脆,难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但锰的合金则有广泛的用途。锰钢既坚硬、又坚韧,是制造铁轨、轴承、装甲板的理想材料。

四、锂(Li)

锂是最轻而比热最大的金属元素。锂不仅用于制造超轻合金和锂电池,而且是尖端技术的重要材料。锂合金在航天工业上可大大减轻重量而降低能耗,在原子能工业上有重要作用。

五、钛(Ti)

钛的比强度(强度与比重的比值)在所有金属元素中最高。钛及钛为主体的合金是新型的结构材料,质硬而轻,主要用于制造飞机、潜艇、耐腐蚀化工设备及各种机械零件。

❻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那些

密度,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导电性和磁性

❼ 金属材料性能包括哪些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注: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不属于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①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 2%~4%的铸铁,含碳小于 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 不锈钢、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②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③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❽ 常见金属的哪些物理性质

几种重要的金属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状态:在常温下,除汞(Hg)外,其余金属都是固体. (2)颜色: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而金、铜、铋具有特殊颜色.金属都是不透明的,整块金属具有金属光泽,但当金属处于粉末状时,常显不同颜色. (3)密度:金属的密度相差很大,常见金属如钾,钠、钙、镁、铝均为轻金属(密度小于4.5 g?cm-3),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铂,高达21.45 g?cm-3. (4)硬度:金属的硬度差别很大,如钠、钾的硬度很小,可用小刀切割;最硬的金属是铬. (5)熔点:金属的熔点差别很大,如熔点最高的金属为钨,其熔点为3 410℃,而熔点最低的金属为汞,其熔点为-38.9℃,比冰的熔点还低. (6)大多数金属都具有延展性,可以被抽成丝或压成薄片.其中延展性最好的是金. ⑺金属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其中银和铜的传热、导电性能最好. 2.镁和铝 [镁和铝] 元 素镁(12Mg)铝(13Al)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ⅡA族第三周期ⅢA族单质物理性质颜色和状态银白色固体银白色固体硬 度镁(很软)<铝(较硬) 密 度g?cm-3镁(1.738)<铝(2.70) 熔点/℃镁(645)<铝(660.4) 沸点/℃沸点(1 090)<铝(2 467) 自然界存在形式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用 途用于制造合金用于制作导线、电缆;铝箔用于食品、饮料的包装;用于制造合金 [镁与铝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单质化学性质的比较] 元 素镁(Mg)铝(A1) 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2个(较少)3个(较多) 原子半径r(Mg)>r(A1) 失电子能力、还原性及金属性Mg>A1 单质的化学性质与O2的反应常温Mg、Al均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一层坚固而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所以,金属镁和铝都有抗腐蚀性能点燃2Mg + O2(空气) 2MgO 4Al + 3O2(纯) 2A12O3与S、X2等非金属的反应Mg + S MgS Mg + C12 MgCl2 2Al + 3S A12S3 2Al + 3Cl2 2AlCl3与酸的反应非氧化性酸例 Mg + 2H+ = Mg2+ +H2↑例 2A1 + 6H+ = 2A13+ +3 H2↑ 氧化性酸例 4Mg + 10HNO3(极稀)=4Mg(NO3)2 + N2O↑+ 5H2O铝在冷的浓HNO3、浓H2SO4中因发生钝化而难溶与碱的反应不反应2A1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与氧化物的反应2Mg + CO2 2MgO + C (金属镁能在CO2气体中燃烧)2A1 + Fe2O3 2Fe + A12O3 [铝热反应] 说明 铝与比铝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如CuO等)都可以发生铝热反应 [铝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铝(A12O3)氢氧化铝[A1(OH)3]硫酸铝钾[KAl(SO4)2]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难溶于水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固体;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有吸附色素的性能硫酸铝钾晶体[KAl(SO4)2?12H2O]俗称明矾.明矾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所属类别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复盐(由两种不同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 电离方程式在水中不能电离A13++3OH- A1(OH)3 AlO2-+H++H2OKAl(SO4)2=K++A13++2SO42-化学性质既能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Al2O3 + 6H+=2A13++ 3H2O ,Al2O3 + 2OH-=2 AlO2-+ H2O①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中:A1(OH)3 + 3H+=A13++ 3H2O ,A1(OH)3 + OH-=2AlO2-+ 2H2O ②受热分 2A1(OH)3 Al2O3 + 3H2O①同时兼有K+、A13+、SO42-三种离子的性质②水溶液因A1 3+水解而显酸性: A13++3H2O A1(OH)3 + 3H+制 法2A1(OH)3 Al2O3 + 3H2O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A13++ 3NH3?H2O A1(OH)3↓ + 3NH4+用 途①作冶炼铝的原料②用于制耐火坩埚、耐火管、耐高温仪器制取氧化铝作净水剂 [合金] (1)合金的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性质:①合金的硬度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②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硬水及其软化] (1)基本概念. ①硬水和软水:硬水:含有较多的Ca2+和Mg2+的水.软水:不含或只含少量Ca2+和Mg2+的水. ②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暂时硬度: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所引起的水的硬度.永久硬度:由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等引起的水的硬度. ③暂时硬水和永久硬水:暂时硬水:含有暂时硬度的水.永久硬水:含有永久硬度的水. (2)硬水的软化方法: ①煮沸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除去暂时硬度,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CO3)2 CaCO3↓+CO2↑+H2O Mg(HCO3)2 MgCO3↓+CO2↑+H2O MgCO3 + H2O Mg(OH)2↓+CO2↑ ②离子交换法.这种方法可同时除去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③药剂软化法.常用的药剂法有石灰——纯碱法和磷酸钠法. (3)天然水的硬度:天然水同时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一般所说的硬度是指两种硬度之和. (4)硬水的危害: ①长期饮用硬度过高或过低的水,均不利于身体健康. ②用硬水洗涤衣物,浪费肥皂,也不易洗净. ③锅炉用水硬度过高,易形成锅垢[注:锅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不仅浪费燃料,还会引起爆炸事故. 3.铁和铁的化合物 [铁] (1)铁在地壳中的含量: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 (2)铁元素的原子结构:铁的原子序数为26,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Ⅶ族,属过渡元素.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可失去2个或3个电子而显+2价或+3价,但+3价的化合物较稳定. (3)铁的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反应: 3Fe + 2O2 Fe3O4 2Fe + 3C12 2FeCl3 说明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时,生成棕黄色的烟,加水振荡后,溶液显黄色. Fe + S FeS 说明 铁跟氯气、硫反应时,分别生成+2价和+3价的铁,说明氧化性:氯气>硫. ②与水反应: a.在常温下,在水和空气中的O2、CO2等的共同作用下,Fe易被腐蚀(铁生锈). b.在高温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3Fe + 4H2O(g) Fe3O4 + 4H2 ③与酸反应: a.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H2SO4等)的反应.例如: Fe + 2H+ = Fe2+ + H2↑ b.铁遇到冷的浓H2SO4、浓HNO3时,产生钝化现象,因此金属铁难溶于冷的浓H2SO4或浓HNO3中. ④与比铁的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例如: Fe + Cu2+ = Fe2+ + Cu 归纳:铁的化学性质及在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显+2价或+3价的规律如下; [铁的氧化物的比较] 铁的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俗 称铁红磁性氧化铁化学式FeOFe2O3Fe3O4 铁的价态+2价+3价+2价和+3价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水溶性都不溶于水化学性质①在空气中加热时,被迅速氧化;6FeO + O2 2Fe3O4②与盐酸等反应:FeO + 2H+=Fe2++ H2O①与盐酸等反应:Fe2O3 + 6H+=2Fe3++ 3H2O②在高温时,被CO、C、A1等还原:Fe2O3 + 3CO 2Fe + 3CO2兼有FeO和Fe2O3的性质,如Fe3O4 + 8H+=2Fe3++ Fe2++ 4H2O [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比较] Fe(OH)2Fe(OH)3 颜色、状态在水中为白色絮状沉淀在水中为红褐色絮状沉淀水溶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制 法可溶性亚铁盐与强碱溶液或氨水反应:注:制取时,为防止F e2+被氧化,应将装有NaOH溶液的滴管插入FeSO4溶液的液面下可溶性铁盐与强碱溶液、氨水反应:化学性质①极易被氧化:沉淀颜色变化: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②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等中和: ①受热分解;固体颜色变化:红褐色→红棕色 ②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Fe3+和Fe2+的相互转化] 例如:2Fe3+ + Fe = 3Fe2+应用:①除去亚铁盐(含Fe2+)溶液中混有的Fe3+;②亚铁盐很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铁盐,为防止氧化,可向亚铁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例如:2Fe2++ Cl2=2Fe3++ 2Cl-应用:氯化铁溶液中混有氯化亚铁时,可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或滴加新制的氯水,除去Fe2+离子. Fe2+ Fe3+ [Fe2+、Fe3+的检验] (1)Fe2+的检验方法: ①含有Fe2+的溶液呈浅绿色; ②向待检液中滴加NaOH溶液或氨水,产生白色絮状沉淀,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含Fe2+. ③向待检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无变化,再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显红色,说明含Fe2+.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 Cl2 = 2Fe3+ + 2Cl- Fe3+ + 3SCN- = Fe(SCN)3 (2)Fe3+的检验方法: ①含有Fe3+的溶液呈黄色; ②向待检液中滴加NaOH溶液或氨水,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含Fe3+. ③向待检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说明含Fe3+.进行铁及其化合物的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 (1)铁元素有变价特点,要正确判断产物; (2)铁及其化合物可能参加多个反应,要正确选择反应物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中生成的铁化合物又可能与过量的铁反应,因此要仔细分析铁及其化合物在反应中是过量、适量,还是不足量; (4)当根据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计算时,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方程式组; (5)经常用到差量法、守恒法. 4.金属的冶炼 [金属的冶炼] (1)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的一般步骤有三步:①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②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将金属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⑧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2)冶炼金属的实质: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3)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 ①加热法.适用于冶炼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后的金属(如Hg、Ag等).例如: 2HgO 2Hg + O2↑ HgS + O2 Hg + SO2↑ 2Ag2O 4Ag + O2↑ 2AgNO3 2Ag + 2NO2↑+ O2↑ ②热还原法.适用于冶炼金属活动顺序表中Zn、Fe、Sn、Pb等中等活泼的金属.常用的还原剂有C、CO、H2、Al等.例如: Fe2O3 + 3CO 2Fe + 3CO2(炼铁) ZnO + C Zn + CO↑(伴生CO2) WO3 + 3H2 W + 3H2O Cr2O3 + 2Al 2Cr + A12O3(制高熔点的金属) ⑧熔融电解法.适用于冶炼活动性强的金属如K、Ca、Na、Mg、A1等活泼的金属,通过电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制得.例如: 2A12O3 4Al + 3O2↑ 2NaCl 2Na + C12↑

阅读全文

与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