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怎么样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挺好的,考上证明自己能力强,毕业后含金量也高。
西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的授课老师是该校精心安排的,旨在提高每个学员的综合能力。专业课程设置合理,符合教学的规律。经过授课老师整理的课程内容,可以降低学员的学习难度。所以该校课程的含金量不错。
学校简介:
校本部占地面积960亩,新校区占地面积541.8亩;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100.5万平方米;各类学生3606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7389人、博士研究生573人、硕士研究生8697人、留学生366人;有教职工2272人;设26个二级学院。
学校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9个本科专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西北师范大学
Ⅱ 西北师范大学的物理专业就业如何
不好说,如果是教师行业,其实那都一样的。你若搞物理研究,师大的物理专业不算好!
Ⅲ 物理学哪些专业适合科研发展前景如何有何忠告
物理学主要培养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 生物医学物理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能在物理学、邮电通信、航空航天、能源开发、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光电子技术、医疗保健、自动控制等相关高校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与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般的大学物理学没有分得这么细,只有那种重点大学会分的细,如果要走科研很明显除开物理学的师范类其他的都是可以的,至于哪种比较好这就不好说真的不好说,比如最近这个方向比较火,但是也许以后就不一样了。
走科研和出国一个是取决于个人的信念,另一方面就取决于学校物理专业的水平,所以选择一个好的学校很重要。还有不论做不做科研与人交往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的能力关乎你的人生发展,
Ⅳ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学怎么样,包括就业前景什么的
相对于师大的理科专业里面算是不错的。就业的话主要是教师方向
Ⅳ 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情况如何啊
我是师大的大三学生~我知道的师大中文研究生就业前景挺不错的,师大的先秦可是师大中文很有名的研究方向啊~有很多有名的老师,只可惜今年文学院改革,很多好老师都被调出去了,所以本科就上不了那些老师的课了,可是研究生可以考他们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Ⅵ 问一下物理学研究生就业情况如何
要做职业规划,得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社会的需要来进行。你的目标是什么?是学点物理去产业界工作,还是希望成为全职的科研工作者?如果是前者,那么选择一个与产业很接近的方向就很有必要了。比如说光学,凝聚态实验等。
如果想要成为全职物理研究者,那么你的目标就是最终在物理学研究机构找到工作留下来。
从你选择研究方向到最终毕业,以及博士后积累经验,最后找工作,中间至少是七八年的时间。你所研究的课题在这期间热门程度会有很大的变化。很多时候,能否拿到资助才是你最终能否找到工作的最重要因素。而能否拿到资助又与课题的热门程度有关系。选择一个逐渐冷下来的研究方向,实际上就意味着发论文越来越困难。没有产出,如何能生存呢?
要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大师交流就很有必要了。多听听学术报告,多找机会与物理学一流学者交流。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既符合你的兴趣能力,又有足够的深度可以挖掘,不至于七八年后就无事可做,无法继续得到资助的研究方向,那是最好的了。如果实在拿不准,那就照自己的兴趣能力来做选择吧。即使最终选了一个冷门方向,很难找工作,可中间这段念研究生的经历也不会让人觉得痛苦。
Ⅶ 物理硕士就业前景
研究生阶段就业
这个就比较多了,除了跨考金融、计算机专业的,物理学本学科的方向也很多,就业方向也很多。
比如粒子物理原子物理等离子物理就是偏理论方向。
凝聚态物理,基本上就是材料科学方向。
微电子基本上就是芯片和半导体方向。
核物理基本上就是核(电)工程行业。
工程物理属于数学、物理、工程交叉学科,去国防科工部门比较多,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绵阳)就是专门搞这个的。
就算是不跨考计算机和金融,很多人也可以去IT行业做程序员、算法,也可以去金融行业做量化金融,比如清北中科大的学生去了美国就三个主流出路,做科研,高校比较多,然后很多人去做了IT程序员和量化金融,名校生的综合素质加学习能力很容易转行热门行业,至于实际操作很快就学会,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越是高端行业越看重这一点,因为物理学毕业生有以下优势。
Ⅷ 西北师大物理怎么样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是西北师范大学创办最早、实力最强的一所理工学院之一。学院下设物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和实验中心三个教学单位。设有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信号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五个研究单位。拥有原子与分子物理博士学位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点。拥有原子分子物理省级重点学科和应用物理校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教授 14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博士后2人,留学回国人员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