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冬天撒盐化雪,用了什么物理原理
是为了增加凝结核,和人工降雨原理原理差不多,打到空中的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干冰融化时吸热可以降低温度增大乌云中水蒸气的过饱和度,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提供凝结核,使水蒸气变成雨滴。
另外就是锅炉,里面一般都放置一些瓷片,提供凝结核,如果没有这些瓷片,锅炉里面的水温度非常高也不会变成气泡散热,水温可能远远高于100度,最终造成爆炸。
如果没有撒盐,环境温度即使在高于0度也很不容易融化,撒盐后,提供了凝结核,温度稍微高于0度就开始融化,另外盐水溶液熔点一般都低于0度,两者原因综合一块导致了撒盐更容易化雪。
❷ 雪地撒盐什么物理原理是什么
盐的成分是氯化钾,雪的成分是水。
氯化钾是极溶于水的化学物质。氯化钾溶于水后生成氯化钾水溶液,其中含有钾离子和氯离子。水要结冰时,有氯离子和钾离子存在时,氯离子和钾离子会破坏水的结晶网状结构,使水不能结冰。也就是说,盐能使雪不结冰。
另外,化学有关蒸汽压的章节介绍:其实雪是在不断融化和凝固的,只不过二者速度相等,所以始终保持固态!我们都知道盐水的凝固点比水要低,撒上盐以后,雪周围的水就便成盐水,因此就凝固不了!这样雪就会不断融化,而不能再凝固回去,所以就越来越少了!
再说,盐的代价便宜,没有污染。因此,下雪时,经常给路面撒盐,防止雪水结冰盐能融化雪。
下雪撒盐的坏处:
融雪的盐成份主要是醋酸钾和氯盐,在与无保护层的金属直接接触时会很容易使金属生锈,这个原理与铁锅里面如果不刷干净且有水的时候很快产生锈是一个原理。
车体表面是有一定的防腐蚀措施的,主要是隔离金属与外界物质的接触,如车体表面的喷漆,车体框架的空腔注蜡等。
在这些保护完备的情况下,融雪剂对车身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如果保护层发生损伤,如车体漆面被破坏(小的碰撞事故导致漆面破损)长时间未处理,或是底盘托底导致底盘刮伤等,会导致金属直接接触外界物质,就会产生生锈的可能,若有融雪剂的存在的话则更会加剧这一进程。
因此在东北车辆接触融雪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立春之后温度上升,都建议车主进行一次包括底盘的彻底车身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