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滑轮的n怎么找
0:00
第七关自由杆和固定杆的弹力方向及轻绳模型
一、固定杆和自由杆(铰接)的弹力方向:
例1、如图,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一轻滑轮O。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上的B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下端系一个重量为G的物体。BO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θ=30°,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线BO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G/2
B.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2
C.a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
D.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
二、轻绳模型:
1、轻绳上拉力的大小处处相等
2、一根绳中间挂一重物,两段绳的张角越大,绳的拉力就越大。
1、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的A点,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B点,图中OA =l,轻绳长2l。用不计质量和摩擦的小动滑轮下悬吊质量为m的物体,将该装置跨在轻绳上,求系统达到静止时绳中的张力T多大? 将B点沿竖直墙壁上下移动,绳的张力大小如何变化?
2、如图1所示,物体B通过动滑轮悬挂在细绳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动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将绳的左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绳的拉力F和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变化情况是
A.F变大,θ变大
B.F变小,θ变小
C.F不变,θ变小
D.F不变,θ变大
3、如图1所示,长为 5m 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 4m 的两杆的顶端A、B,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其下连着一个重为12N的物体,平衡时,问:(1)绳中的张力T为多少?(2)A点向上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绳与水平面夹角、绳中张力如何变化?
4、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端位置不变,将B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B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
B.B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D.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5、
6、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题6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PQ)。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点10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PC、QC的拉力大小TP、T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的位置,每次将P到C的距离增加10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P、TQ与绳长PC的关系曲线如题6图4所示。由实验可知:
①曲线Ⅱ中拉力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 cm,该曲线为 (选填:TP或TQ)的曲线。
②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 (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
③曲线Ⅰ、Ⅱ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为T0= N,它与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为T0= 。
总结:
⑵ 滑轮组公式F=G/n中n是什么
n是承重绳的段数--即被动滑轮分隔开的绳子的段数与系在动滑轮钩上的绳的段数的和!
有疑再问!
⑶ 在物理学中,滑轮这课书中,s=nh,s=nL,其中n表示连着滑轮绳子段数,那么h,L,s表示什么
公式中S表示滑轮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h表示被提起(竖直使用)物体上升的高度,L表示被拉动物体(水平拉动)移动的距离。n表示承受力的绳子根数,n=?
当滑轮绳子末端移动的方向与被拉物体移动方向相同时,n=所有绳子段数。
当滑轮绳子末端移动方向与被拉物体移动方向相反时,n=所有绳子段数-1。
⑷ 初中物理 下图G,G滑轮,n是指什么
W有=Gh
W额外=G动滑轮h
W总=W有+W额外
=Gh+G动h
=(G+G动)h
所以η=W有/W总=Gh/(G+G动)h
=G/(G+G动)
上面G表示被提起的物体的重力。G动表示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总重力。h表示物体被提高的高度。
W有=Gh
W总=FS
F表示绳子末端的拉力,S表示绳子末端所移动的距离。
S=hn
n表示滑轮组承受物体重力的绳子根数。
η=W有/W总=Gh/FS=Gh/Fhn=G/Fn。
在你上传的图中滑轮组的n=3-1=2根。
⑸ 滑轮组中的N是啥意思
答:滑轮组中n的值等于与动滑轮相接触的绳子总数!!
如图1甲中n=3
乙中n=5
图2中n=2
希!!谢谢!!!
⑹ 在物理的滑轮概念中n=sh是什么意识
"n"表示“动力动力移动的距离”。“h”表示“物体移动的距离”。"s"表示“滑轮组的股数”。因为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阻力移动的距离呈一定倍数关系,所以n=sh
⑺ 八年级下册物理中n代表的是什么
八年级物理下册公式详解汇总 一、重力(G): 1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计算公式: G= m g m为物理的质量; g=9.8N/kg,常取g=10N/kg 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二、压强(P): 1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 F为压力,单位牛顿(N);S为受力面积,单位米2(m2) 3、单位是:帕斯卡(Pa) 三、液体压强(P): 1、计算公式:p =ρg h 其中ρ为液体密度,单位kg/m3 ; g=10N/kg;h为深度,常用单位m 2、单位是:帕斯卡(Pa) 四、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计算: F浮 = G排 =ρ液g V排 G排 为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单位为牛(N);ρ液为液体的密度,单位kg/m3; V排为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 m3 ;g为重力系数,g=10N/kg 3、单位:牛(N) 五、功(W): 1、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计算公式: W=F S 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力,常用单位为为牛(N);S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 3、单位:焦耳,1J=1N·m 六、功率(P):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P=W/t W为所做的功,单位焦耳(J);t为做功的时间,单位s 3、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换算:1kW=103W 1mW=106 W 七、杠杆原理 1、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F1 l1=F2 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其中F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1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2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九、机械效率(η):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计算公式:η= W有用/ W总 W有用为对人们有用的功,即有用功; W总为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即总功。单位都为焦耳(J) 3、单位: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⑻ 请问大家,滑轮组公式绳子自由端拉力=N分之(G物十G动)中N表示什么
N表示滑轮组的绕绳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