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理打点计时器的逐差法的含义是什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恒量,X2-X1=X3-X2=X4-X3=aT^2,这就是逐差法,而我们为了更好的处理实验数据,减少实验误差,处理手段是X4-X1=X5-X2=X6-X3=3aT^2。
B. 什么叫逐差法
逐差法是为提高实验数据的利用率,减小了随机误差的影响,另外也可减小了实验中仪器误差分量,因此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逐差法是针对自变量等量变化,因变量也做等量变化时,所测得有序数据等间隔相减后取其逐差平均值得到的结果。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差错或数据的分布规律,及时纠正或及时总结数据规律。它也是物理实验中处理数据常用的一种方法。
(2)物理逐差法中位移代表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辗转相除
辗转相除法有时也称作逐差法。
逐差法(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
两个正整数,以其中较大数减去较小数,并以差值取代原较大数,重复步骤直至所剩两数值相等,即为所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
259,111 ==>259-111=148
148,111 ==>148-111=37
111,37 ==>111- 37=74
74 ,37 ==> 74- 37=37
37 ,37 ==> 259与111的最大公约数为37
C. 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逐差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使用逐差法
逐差法是针对自变量等量变化,因变量也做等量变化时,所测得有序数据等间隔相减后取其逐差平均值得到的结果。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差错或数据的分布规律,及时纠正或及时总结数据规律。它也是物理实验中处理数据常用的一种方法。
原因:为提高实验数据的利用率,减小了随机误差的影响,另外也可减小了实验中仪器误差分量。
(3)物理逐差法中位移代表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逐差法应用实例:
在物理“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实验中分析纸带。
运用公式△X=at^2;
X3-X1=X4-X2=Xm-Xm-2
当时间间隔T相等时,假设测得 X1,X2,X3,X4四段距离,那么加速度
a=【(X4-X2)+(X3-X1)】/2×2T2
D. 物理中何谓逐差法
后边一个等时段的位移减去前面一个等时段的位移,
用ΔS表示,用逐差法求加速度ΔS=at2
E. 物理求加速度的逐差法到底是什么东西,求详细解释,可以用我给的那两道题讲一下
可以。
例如:
连续六段相邻相等时间(设为T)内位移分别为:
x1、x2、x3、x4、x5、x6,
这时,我们可以将时间改为连续的3T,
对应的位移就是:
(x1+x2+x3)和(x4+x5+x6)
这时应用Δx=at²表示就是:
(x4+x5+x6)-(x1+x2+x3)=a(3T)²
如果用:
x2-x1=a1T² ①
x3-x2=a2T² ②
x4-x3=a3T² ③
x5-x4=a4T² ④
x6-x5=a5T² ⑤
再用:
a=(a1+a2+a3+a4+a5)/5 ⑥
求加速度,就不可以了。。。
因为将①②③④⑤中的a解出来再代入⑥就得到:
a=(x6-x1)/5T² ⑦
⑦式表明:
x2、x3、x4、x5 的实验数据都没用到,
这样就增大了实验的误差。。。
F. 物理中求加速度所用的逐差法公式什么意思
△S=aT^2
这个公式你应该知道吧?T是时间间隔,a是加速度,△S是相同连续时间间隔的位移差
打点计时器上,一般去0.1s为一个计数点,这里的T就是0.1s了
然后再量位移,再计算位移差
比如第一个0.1s内的位移为1m,第二个0.1s为2m,那么
△S=2-1=1m
代入有1m=a*0.01s^2
a=100m/s^2
这是最简单的了。。麻烦的就是逐差法,因为上面的数据波动可能会比较大
给你个公式算把。。
a=〔(S6+S5+S4)-(S3+S2+S1)〕/9T^2
一般用这个公式就够了,即简单又科学
T还是时间间隔,S1~S6是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没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不是位移差,也不是位移,而是单位时间内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