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高考物理两个电阻箱怎么选择

高考物理两个电阻箱怎么选择

发布时间:2022-06-27 14:50:29

Ⅰ 高考物理电路实验题中电阻器如何考虑选择限流式和分压式还有怎样考虑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法——限流式和分压式

1.限流式接法:如图1所示,电路中变阻器起限流作用,负载Rx的两端电压可调范围为ERxR+Rx~E,在合上开关前要使变阻器所使用的阻值最大,因此在闭合开关前一定要检查滑动触头P是否在正确的一端(图中应为B端)。

2.分压式接法:如图2所示,电路中的变阻器起分压作用,滑片自A端向B端,负载上电压的范围为0~E,显然比限流式接法调节范围大。合上开关前滑片应在A端,以使负载Rx的电压和电流最小。

3.方法选择:通常变阻器以限流式接法为主,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必须选择分压式连接方法。⑴若采用限流式不能控制电流满足实验要求,即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

(或电压)仍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量程,或超过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则必须选用分压式。

⑵限流式适合测量阻值小的电阻(跟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差不多或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还小)。分压式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一般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大)。若待测电阻的阻值比滑动变阻器总电阻大得多,以致在限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从一端滑到另一端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范围不够大,此时,应必用分压电路。

⑶若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可调节器,则必须采用分压式电路。

电流表内外接

电流表内接法时有

U=I*Ra+I*Rx=I*Rx*(Ra/Rx+1)

电流表外接法时有

I=U/Rv+U/Rx=(U/Rx)*(Rx/Rv+1)

可以看到测量时的干扰因子为Ra/Rx和Rx/Rv(物理中常常这样将两个同单位的物理量相除将公式的一部分无单位化),如果Ra=0或者Rv无穷大,那么测量都是准确的了,但是由于理想状况不能达到,因此只能希望这两者都尽可能的小,但是二者哪个更小呢,因此临界状况就是

Ra/Rx=Rx/Rv

如果Ra/Rx>Rx/Rv

也就是Rx*Rx<Ra*Rv,那么显然,外接法的干扰因子更小,所以采用外接法,反之则采用内接法.

此外,因为内接法中,电流就是通过电阻的电流,但是电压却是电阻和电流表的总电压,因此内接法电流测得准,电压测不准,测量结果是偏大的;而外接法中,电压表测的就是电阻的电压,但是电流表测的却是电阻和电压表的总电流,因此接法电压测得准,电流测不准,测量结果偏小.

附加:网络什么都可以查到,LZ多学习。这个太多详细点好。

以上是从网络收罗知识非本人所有,不侵权,谢谢~~~

Ⅱ 求高中物理高考题。

现有一阻值为10.0Ω的定值电阻、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和一个电压表,该电压表表面上有刻度但无刻度值,要求设计一个能测定某电源内阻的实验方案(已知电压表内阻很大,电压表量程大于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约为几欧)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实验步骤。
(3)写出用测得的量,电源内阻的表达式r=________________。

一种供仪器使用的小型电池标称电压为9V,允许电池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mA,为了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利用了图1所示电路,图中电压表内阻很大,可不考虑对电路的影响,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R0是保护电阻。
(1)实验室中备有的定值电阻有以下几种规格:
A.10Ω 5W B.150Ω 1/2W
C.200Ω1/4W D.1.2kΩ1W
实验时,R0应选用 (填字母代号)较好。
(2)在实验中,当变阻箱各旋钮调到2所示位置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9.0V,变阻箱此时电阻为 Ω。电路中通过电阻箱电流为 mA。
(3)断开开关,调整电阻箱阻值,再闭合开关,读取电压表示数,多次重复,取得数据后,作出如图3所示图线,则该电池电动势ε= V,内电阻r = Ω。

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来测量电流表 的内阻 ,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并测量多组数据。
(1)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取测量中的一组数据来计算 ,则所用的表达式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
电流表 ,量程 ,内阻待测(约 );
电流表 ,量程 ,内阻 ;
电压表V,量程10V,内阻
电阻 ,阻值约为 ;
滑动变阻器 ,总阻值约 ;
电池E,电动势 ,内阻很小;
电键K,导线若干。

某电流表的内阻在 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如下:
A. 待测的电流表 (量程 );
B. 电压表 (量程3V,内阻约 );
C. 滑动变阻器 (最大电阻 );
D. 定值电阻 (阻值 );
E. 电源E(电动势4V)
F. 电键S及导线若干。
(1)画出实验电路图;(2)如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则电流表 内阻的表达式为: 。

电压表是测定电路两端电压的仪器,理想电压表的内阻可视为无限大,但实际使用的电压表内阻并不是无限大。为了测量某一电压表的内阻,给出的器材有:A. 待测电压表( ,内阻在 之间);B. 电流表( );C. 滑动变阻器 ;D. 电源( 的干电池两节);E. 开关和若干导线。利用伏安法 ,测量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即可,由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远小于被测内阻值,为了满足多测几组数据,利用作图法求电压表的内阻,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分压式电路,电路如图所示。

为了测量量程为3V的电压表V的内阻(内阻约 ),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 ,量程为 ,内阻约 ;
电压表 ,量程为 ,内阻约 ;
变阻箱 阻值范围为 ;
变阻箱 阻值范围为 ;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约为 ,额定电流 ;
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 ;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1)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的内阻的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图中的元件要用题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要求测量尽量准确。
(2)写出计算电压表V的内阻 的计算公式为 。

Ⅲ 求高考电学实验的解决办法什么外接内接,分流分压,如何判断选择器材等。。。谢了啊,各位大神。。。

内大外小的三种解释
1.小电阻用外接法测量大电阻用内接法测量更准确!
(所谓“大小”,是与√RV RA比较)
2.外接法测量值偏小,内接法测量值偏大
(因为电压表分流,电流表分压)
3.在不知道待测电阻阻值范围时,用“试触法”,
内外接都试一试。
两次测量电流表A示数变化|I1-I2|/I1,
电压表V示数变化|U1 - U2|/U1
A表变化大,用内接法;A表变化小,用外接法
(注意此时的“内大外小”是针对电流表!)

测电阻的伏安法选择:测大电阻选用内接法,测小电阻选用外接法,简称内大外小(“内”字中一个“大”字,“外”字中有半个“小”字)。

①负载Rx两端电压变化范围 限流 ERx/(Rx+R)~E
(R是变阻器最大阻值) 分压 0~E
②能用限流一定能用分压。以下情况只能用分压:
a、电阻or滑动变阻器or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E/(R+r+Rx+RA) [r是电源内阻,R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很小 一般小于Rx/3
(Rx的电流、电压变化太小)
c、题目中要求“被测部分的电压变化范围尽可能大”、“多测量几组数据”、“电压表示数从0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易于调节”

两种连接方式的选择原则
(1)节能优先的原则
在实验中,如果碰到滑动变阻器以限流方式或分压方式连接成电路均可的情况时,因为限流方式比分压方式节能,应先考虑限流方式。
例如在高二学生实验<<测金属的电阻率>>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10欧姆,所提供的滑动变阻器电阻为0~50欧姆,待测电阻小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采用限流或分压两种方式的电路对通过Rx的电流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因此,两种连接方式连入电路均可。但是,前面分析过,限流方式比分压方式更节能,所以应优先考虑限流方式。只有当被测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电阻时,即使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从一端滑至另一端,Rx两端电压和流入Rx的电流变化仍极小,滑动变阻器的限流作用不明显,这时滑动变阻器只能采用分压式接法。
(2)保护用电器的原则
物理实验首先要保证电路中各种用电器的安全,当题目所提供的仪器,如电表量程或电阻的最大允许值不够时,限流式接法不能保证电路中各种器件的安全工作,此时应该采用分压式接法。

1。描绘小灯泡--分压+外接
2。测定金属丝电阻率R=ρL/S--限流+外接
注:①先连入电路再测长度
②电流不易过大,以免温度过高影响电阻
③多次测量求平均
④量得一组值,断开开关
3。测电源电动势及其内阻--电源外接法(唯一)
①常规方法
②电流表+电阻箱
③电压表+电阻箱
4。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测量电阻时,我们如果采用伏安法,就要采取电流表的内接或外接,一般情况下,待测电阻比较小时,采取电流表的外接,待测电阻大时采取电流表的内接,简称:大内小外。如果无法判断待测电阻的大小,我们可以利用Rx/Ra与Rv/Rx进行比较。若Rx/Ra>Rv/Rx则待测电阻为较大的电阻,可以采用电流表的内接法。反之用外接法。

Ⅳ 物理达人来

两个电阻相同的时候,电阻箱功率最大。

Ⅳ 高中物理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阻值大小的选择原则

1、分压式接法中应选择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
当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的比值越大时,滑动变阻器先移动较长距离时待测电阻电压变化较小,而后移动很小距离时待测电阻电压却急剧上升,这在实验操作中是难以控制待测电阻取适当电压的;而当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的比值越小,待测电阻上电压随滑动变阻器调节距离变化越接近线性关系。

因此,分压式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选用阻值较小的(小于待测电阻)。

2、限流式接法中应选择阻值与待测电路电阻接近的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比值越小,待测电阻上电压随滑动变阻器调节距离变化越接近线性变化,但电压变化幅度却很小,不便于取多组有明显差别的数据多次测量;而当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比值越大时,虽然待测电阻上的电压变化幅度很大,但滑动变阻器先移动较长距离电压变化幅度较小,而后移动很小距离电压却急剧上升,这在实验操作中是难以控制待测电阻取适当电压的;而当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阻值相接近时,待测电阻上电压随滑动变阻器调节距离变化接近线性关系,且待测电阻上的电压变化幅度较大。

因此,限流式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选用阻值与待测电阻相接近的。

Ⅵ 高考物理所有重点电学实验

提到物理,很多理科生都感觉比起化学、生物可是困难多了,而电学实验更因为难度高而让一些同学在学习中感到头疼,电学实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几乎年年考,但每年都有许多考生在此留下了遗憾。虽然考生感觉难度大,但电学实验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高考出题人的青睐:自从2002年我省实行理综考试以来,除2002年考查的是热学实验以外(在现行课本中此实验已删掉),其余五年均考查到了电学实验;考试大纲要求的实验有19个,其中10-17个均为电学实验。可见电学实验在高考中所占地位非同一般。

考查全面重点突出

从总体上来说,物理实验的考查在高考中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的,通过考查一些设计性的实验来鉴别考生实验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实验部分在理综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7分左右),区分度和难度较高。通过对高考电学实验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考实验考试的总趋势是:一是利用考纲所列实验的原理、方法和器材重新组合,推陈出新;二是把重点放在实验和器材测量的原理、选取、数据处理和结论获取的方法上;三是适量编制设计性、探究性实验,进行考查。

由于连续几年高考中均出现电学实验,虽然形式多样,但考查的特点还是比较清晰的。比如实验能力的考查多集中在电阻的测量上。这几年高考,几乎所有电学实验都是以测电阻为背景,如2003年考查伏安法测电阻;2004年、2006年分别考查电表内阻的测量;2005年考查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归根结底考查的实验原理均为欧姆定律R=U/I,因此对电阻的测量,都是在用各种方法寻找电压U和电流I。

实验试题的设计体现了“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2004年全国卷Ⅰ第22题考查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方法———半偏法,直接来源于课后学生实验———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但改测电压表内阻,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迁移能力;2005年全国卷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也是直接来源于课后学生实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但又高于课本,不能照搬课本实验电路图。只有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实验相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课本实验不可小视,并且要从中有所提升。

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其中涉及误差的分析、利用图像或公式处理数据、有效数字的保留等,对实验分析能力、利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有所考查。

注重对考生课后实验的挖掘,同一实验器材,完成不同的实验目的———一“材”多用,如2002年全国高考29题,考查利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器材来测量大气压强p0;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22题,考查利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器材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等。

复习注重超越课本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高考实验考查能力较高,那种只背实验原理、步骤、讲实验操作,过程的做法已经不能很好地应对今天的高考了。仅仅能独立完成大纲规定的实验,知道怎样做还不够,还应该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真正领会其中的实验方法,并会将这些方法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在新的情景中加以应用。

1、平时复习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实验的习惯。有些同学侧重实验的记忆,把课本上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等,像背语文课文一样背诵下来,这样是绝对不可能提高实验能力的。这样做极不适应现代高考实验考查的趋势,因为高考物理实验考查的是实验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等。对于一个实验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遵从以下步骤:明确目的———尝试原理———选择器材———确定步骤———误差分析。学习每一个实验,先明确实验目的,然后根据实验目的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尝试思考实验原理。围绕敲定的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器材,根据实验器材,确定实验步骤,依据实验原理进行误差分析。因为同一实验目的,它可能存在不同的实验原理,所以我们通过尝试思考实验原理的方法,就可以拓宽思路,提升能力。如果同学们提前知道实验原理,就可能造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使思维受到限制。

2、重视课后实验,熟悉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争取最大限度地做到:一“材”多用。如利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器材,能否测定极细金属管的内径;利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能否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演示实验、做一做等也在高考考查范围之内,同样也要注意挖掘。

3、平时多总结一些实验方法及题型,积累一定的经验,作为自己知识的储备,增强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如对电阻的测量有很多种方法:伏安法、替代法、半偏法、多用电表测电阻等;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有:伏安法、两阻(定值电阻)一表(电压表或电流表)法、一箱(电阻箱)一表(电压表或电流表)法等。

4、对于同一电路中出现的“双调节”或“双控制”元件,要注意操作步骤。如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实验步骤的考查,就曾在高考题中出现,因为此电路中存在两个变阻器、两个电键,必定有调节和操作上的先后顺序。还有研究自感现象中的通电自感实验时也涉及到了两个滑动变阻器先后调节的问题。

5、树立“转换”思想,开拓设计性实验的思路。要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必须认真体会物理教材上的实验思想。其实物理教材蕴含大量的实验设计方法。善于联想对比,拓宽知识,如利用半偏法测定了电流表的内阻,那能不能利用半偏法测定电压表的内阻;根据电流表的校表电路,能不能设计电压表的校表电路。

6、掌握一些实验技巧:如电表是会“说话”的电阻:

①对一些特殊电阻的测量,如电流表或电压表内阻的测量,电路设计有其特殊性:一是要注意到其自身量程对电路的影响,二是要充分利用其“自报电流或自报电压”的功能。测电压表内阻时无需另并电压表,测电流表的内阻时无需另串电流表。

②当电表内阻已知时,电表功能可以互换。如当电流表内阻已知时,可以根据电流表读数乘以其内阻得到电流表两端的电压,此时电流表可当电压表使用;同理,当电压表内阻已知时,电压表可当电流表使用。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拓展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如:伏伏法,安安法等。

7、多进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熟悉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实验能力。实验题中的实物连线,实验步骤排序、纠错、补漏、实验误差的排除、错误的纠正等。这些都是实际操作的全真模拟,如果学生没有动手做过这些实验就不可能答好这些问题。复习中,可开放学校的实验室,让学生重温实验的实际操作。但由于某些学校实验条件不足,不是实验器材缺乏,就是实验器材陈旧,使得测量误差很大,限制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另外,实验室器材种类少、规格少,也不能满足当今高考的要求。还有高考试题中所给实验器材的规格,实验室也不一定具备。故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或学校安装仿真物理实验室,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来完成实际中完成不了的实验,也可通过反复改变某一元件的参数值,看其对整个电路的影响。这样对考生解决实验问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总之,实验也并不单纯是实验这一模块的问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高低往往与学生物理知识、思想、方法的储备密切相关,要从根本上提高物理实验能力,必须全面提高物理水平。

电学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的总原则是安全、精确和方便。器材的选择与实验所用的电路密切相关,因此在选择器材前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测量精确、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实验电路,再根据实验电路的需要选择器材。选择器材和电路时,为了使测量结果精确和保护仪器,应遵循以下原则:

□电表。通过估算确定电路中通过电流表的最大电流和电压表两端的最大电压,所选择的电表的量程应大于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以确保电表的安全;通过估算确定电路中通过电流表的最小电流和电压表两端的最小电压,选择的电表的量程应使电表的指针摆动的幅度较大,一般应使指针能达到半偏以上,以减小读数的偶然误差,提高精确度;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以后,在不计电表内阻时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流表和内阻较大的电压表,以减小系统误差。

□变阻器。所选用的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电路中通过变阻器的最大电流,以确保变阻器的安全;为满足实验中电流变化的需要和调节的方便,在分压式接法中,应选用电阻较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变阻器,在限流式接法中,应选用电阻与待测电阻比较接近的变阻器。

□电源。一般可以根据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额定电压选择符合需要的直流电源。

□分压式和限流式电路。在选择变阻器分压式和限流式电路两种接法时应优先考虑限流式接法,为了能使实验正常进行和操作方便,当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然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或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者待测电阻远远大于变阻器的最大值或者需要在待测电阻两端从零开始测量电压、电流时采用分压式接法。

Ⅶ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的量程怎么选择,依靠什么

1、有的题是用电动势除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看看是否超过其允许的最大电流
2、测用电阻时可以选取限流式和分压式。如果选取限流式接法,就是让滑动变阻器的量程和电阻的阻值差不多(调整滑动变阻器时电流有明显的变化)如果选取分压式接法,就让滑动变阻器的量程远远小于被测电阻的阻值(分压的时候可以成比例的变化)
选取滑动变阻器时关键是要比较滑动变阻器和被测电阻之间的关系。

Ⅷ 高中物理的问题

之所以用半偏法测电阻,主要是条件限制,实际上要想准确的话用等效替代法最好,现在题目电路就这样子,想改也不行啊。
半偏法测电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电流半偏,用于测量小电阻(远小于滑动变阻器电阻);一种是电压半偏,用于测量大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电阻)。
这个题目就属于电流半偏。但是这种测量方法肯定是有误差的,为了减小误差,才需要待测电阻远小于滑动变阻器,这样的话可以近似保证干路中电流不变,也就是说当闭合S2时,尽管并联到电路中一个电阻,按道理电路中总电阻应该变小,但是咱们待测电阻比较小,就近似认为并联以后对总电阻影响微乎其微,所以总电流当作不变。在这个前提下,并联的电阻箱无论怎么调节大小总电流都是不变的,那么这时候只有当并联电路里两支路中电流相等时才能保证两个支路中的电阻相等。所以只能是表头电流半偏的时候,电阻箱电阻就等于表头电阻。

Ⅸ 物理实验,下面为什么必须要用电阻箱呢如果继续使用滑动变阻器有什么不对吗难道继续使用滑动变阻器会

因为第二个电路中只有电流表,如果只测得电流,如何得到电动势和内电阻呢?为了测得电动势和内电阻,还必须要有另外一个已知量,那就是需要知道外电阻的阻值,如果使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是不知道的,因此使用电阻箱,使用电阻箱的目的,除了能调节外电阻之外,还能读出电阻箱的阻值。在实验中,通过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测得多组电流I,并读出相应的外电阻的阻值R,IR就是端电压U。进而画出U-I图像就可以得到电动势和内电阻。
第三个电路图的道理相同。

阅读全文

与高考物理两个电阻箱怎么选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