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质量和重量的关系
重量(G)与质量(m)的关系时=是G=mg (其中,g为重力加速,值为9.8N/kg)
质量(mass)是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决定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因此质量是描述物质惯性的物理量。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量纲之一,符号m。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Kg)。实验室中天平是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重量是物体受万有引力作用后力的度量,重量和质量不同。单位是千克重。在地球引力下, 重量和质量是等值的,但是度量单位不同。质量为1千克的物质受到外力1牛顿时所产生的重量称为1千克重。
(1)质量会影响哪些物理量的大小扩展阅读:
一、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是指向地心的(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指向地心)。地面上同一点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同样,当m一定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重力加速度g成正比,用关系式G=mg表示。
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值约为9.8N/kg,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9.8N是一个平均值;在赤道上g最小,g=9.79N/kg;在两极上g最大,g=9.83N/kg。N是力的单位,字母表示为N,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的力)
重力并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由于地球本身的自转,除了两极以外,地面上其他地点的物体,都随着地球一起,围绕地轴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这就需要有垂直指向地轴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只能由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来提供。
可以把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F1,方向指向地轴,大小等于物体绕地轴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G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其中F1=mrw^2(w为地球自转角速度,r为物体旋转半径),可见F1的大小在两极为零,随纬度减少而增加,在赤道地区为最大F1max。
因物体的向心力是很小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近似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等于万有引力的大小,即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略去地球转动的影响。其中引力的重力分量提供重力加速度,引力的向心力分量提供保持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
二、概念区别
重量和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物体自地球移到其他星球上,其质量不变,而重量改变。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量只有在地球上重量的约六分之一。
物体的惯性质量取决于其受力时的加速度。根据牛顿运动第二定律,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力为F,加速度为F/m。物体的质量也决定了其被引力场影响的程度。
在现代物理学中质量的概念有两种: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惯性质量表示的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度量,而引力质量表示的是物质引力相互作用的能力的度量。事实上,通过无数精确的实验表明,同一物体的这两个质量严格相等,是同一个物理量的不同表征。
2. 物理上东西的质量和大小有关吗
物理中质量是物质的本身的属性,表现为在地球上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就大,就是质量越大就越重。
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体积越大所占空间就越大。
如图所示:
一个是铅球,一个是气球。它们的大小,一眼可看出气球比铅球大,但从生活常识中,我们都知道,一个铅球的重量有七八斤,而一个气球只有几克,两者的质量明显和大小没有关系。物理的质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相同大的,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单位体积的质量与密度有关。
质量=密度×体积
3. 质量和重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质量是物体中物质的多少,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的力,而重量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单位是牛顿,质量的单位是千克。金属物和沙的质量相同,在重力加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具有相同的重量。
4. 密度体积质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密度=质量/体积,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在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小的物体密度越大;在体积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ρ=m/V,虽然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是密度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实际上一般并不受质量和体积的影响。只有当一个量不变时,另一个量的变化才会导致密度的变化。比如氧气瓶的氧气体积不变,慢慢抽出氧气,氧气质量减少,但是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也减少。
(4)质量会影响哪些物理量的大小扩展阅读:
(1) 体积密度对纳米铜/石蜡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有显着的影响,复合材料的体积膨胀率随体积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2) 体积密度为4.62 g/cm3 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体积膨胀率。
(3) 50℃时,体积密度为4.62 g/cm3 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热循环性, 过大的体积密度会影响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5. 影响初中物理量的因素有哪些
太多了吧!
电压:与任何东西无关。
电流:与电压、电阻有关。I=U/R
电阻:物体本身属性,只与材料、温度有关(一般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有关。 P=IU
电功:与功率、时间有关。 W=PT
电磁铁磁力:与电流、线圈数、有无铁芯有关。(另,磁感线约密集磁力越强)
功率:与力、速度有关 P=FV
功:与力、力方向上的位移有关 W=FS
杠杆:与力、据支点的距离有关。
质量:与密度、体积有关 m=PV
重力:与质量有关 G=mg (g为重力加速度,初中的只会用到地球的,大小
为9.8 有时≈10) 偏门的:地球两极的重力加速度g大于赤道的。
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有关(液体的与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压力:与力有关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其反作用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惯性:不是力,只与质量有关
密度:不好说,貌似不叫关系,总之与质量、体积有关(气体的还与压强有关)
想不到了~有些可能杂了点高中的知识,请不要介意。
另外说一下,有些公式不是关系来的,而是通过公式和公式之间化简出来的。
要思路其实你只好想一下这个量的原因(原理)是什么就好了。
举些例子:
压强:为什么会有压强,有压力才有压强可言,那么你同样的压力做样在越小的地方效果越好,也就是压强越大。对于液体,你越深,压在你上面的液体就越重,就是这样了。
电阻:电阻是什么?就是个阻碍,阻碍你不用原因吧,随意电阻至于物质本身有关。当然,约热物质就越活,越有力量,阻力就大吧。
你就这样推,也可以用主公式推,不过一定要是主公式,没经过加工的才可以。
6. 物理学中,质量的定义是什么不是无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么为什么会随着运动而变化呢
初中: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不同物体含有的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mass)。单位不同于重量。
质量是质的属性,是实质化的量,能量是量化的量。能量和质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它们是不同的量。
质量可以理解为质(量、可转化的能)的多少。
质量大,物体含有物质多;质量小,物体含有物质少。
高中:质量,是描述物体的惯性的物理量。
最新见解:质量,是物体呈电中性时所含有的正负电子总数。
质量是决定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
现在管理质量的仪器存放在巴黎。物理学中的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通常用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kilogram),即kg。
在物理上,质量通常指物质以下的3个在实验上证明等价的属性之一:惯性质量,主动引力质量和被动引力质量。在日常生活中,质量常常被用来表示重量,但是在科学上,这两个词表示物质不同的属性。参见质量对重量。
1个物体的惯性质量决定它受力时的加速度。根据牛顿运动第二定律,假设1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1个力F,那其加速度为F/m。
1个物体的质量也决定了它被引力场影响的程度。
要强调的是,在现代物理学中质量的概念有两种: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惯性质量表示的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度量,而引力质量表示的是物质引力相互作用的能力的度量。事实上,通过无数精确的实验表明,这两个质量是严格相等的,是同一个物理量的不同方面。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能量与质量是等价的,可以通过E=mc^2(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换算。此外,相对论还提出,质量与速度有关。关系式是m=静质量*根号下1-速度^2比光速^2 即m=mo/根号(1-v^2/C)。
公式中的m0为静止质量(即牛顿力学中的质量),m为相对论质量 由公式可以看出,一个物体的速度v不可能达到或超过光速,否则分母为一个虚数,这样就不符合已有的物理学基本原理;而光子的静止质量m0=0,因此其速度可以达到光速。当v远小于c时,m可以近似地等于m0,仍然符合牛顿力学,因此相对论力学在远低于光速的情况下与牛顿力学是等效的。
7. 物体的质量,状态对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有什么影响
能的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其中:
1、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2、分子平均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分子间距离改变时,分子平均势能也随之改变(类似于弹簧);宏观上物体体积改变(分子间距离改变),则物体的势能通常改变。
3、以上(1、2)是指分子平均动能、平均势能;物体内总的内能应该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所以还跟物体包含的分子的个数(宏观上称为物质的量)有关
4、另外,与物体所呈现的相态(固态、液态、气态)有关。因为同一物体在不同相态下分子间的作用力是不一样的。比如:理想气体,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相对太大,分子间的作用很小,以至可以忽略;则气体分子间,我们可以认为没有分子势能。但是,当它在液态或固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不能忽略,应该考虑分子势能。
综上所述,通常我们认为:
1、气态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关。
2、固态、液态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物质的量有关
8. 哪些物理量和质量有关
密度,重力,动能,动量,加速度,万有引力,单摆,物质的量,浮力,重力势能,比热,冲量等
9. 初中物理:质量与重量的概念、区别(相同点与不同点)、影响因素、举例
希望对您有帮助!
质量
1.物理学中的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通常用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即kg。
不得不提及,在物理学中质量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惯性质量表示的是物体惯性的大小,而引力质量表示收引力的大小。事实上,通过无数精确的实验表明,这两个质量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他只是同一个物理量的不同方面。
相对论提出能量与质量是等价的,可以通过E=mc^2,换算。此外,相对论还提出,质量与速度有关,公式:m=m0/(开方(1-v^2/c^2))。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衡。
在物理反应(核反应)中,质量(能量)守衡。
2.工程术语中: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总体特征和特性,基于此能力来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要。
3.地理学中的质量:为适合应用,对数据所要求的或可以辨别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4.质量
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3.5.1)满足要求(3.1.2)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5.ISO质量体系中。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
6.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kg。最初规定100cm的3次方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1kg。1779年,人们据此用铂衣合金制成一个标准千克原器,存放在法国巴黎国际计量局中。
重量
重量是物体受万有引力作用后力的度量,重量和质量不同。单位是千克重。
在地球引力下,
重量和质量是等值的,
但是度量单位不同。质量为1千克的物质受到外力1牛顿时所产生的重量称为1千克重。一般常用质量单位来代替重量,隐含乘以重力加速度。在中国旧时用斤、两作为重量单位。磅、盎司、克拉等也作为重量单位。
10. 影响质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八上物理
影响质量大小的唯一因素就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表示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物体所受外力和它获得的加速度的比值。有时也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质量是常量,不因高度或纬度变化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