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实物图和电路图怎样画与连接
一、根据
连接实物图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法 :
1、先串后并法:
从电源正极开始,先连接电路中元件最多的一条支路,再将其它支路并联在此支路上.
2、标号法:
从电源正极开始,在
各元件符号两端标出号码,再在对应的实物图中各元件两端标上对应的号码,最后按
连接实物.
3、标路径法:
当你看到一个电路图,你先识别是串联还是并联.
如果是串联,比如说一个电路依次是从正极到开关S到用电器L1到用电器L2到负极,那么我们不妨先在草稿纸上写出电流的方向:+ → S→L1→L2→ - ,然后根据这个就可以依次连接实物图.
如果是并联,那么我们先分清楚电流从正极到负极有几条路,比如说一个并联电路,它的干路是从正极到开关S,支路一是从开关S1到用电器L1,支路二是从开关S2到用电器L2,那么我们分别写出两条支路的电流方向:
+ →S→S1→L1→ - 和+ →S→S2→L2→ - ,然后找出相同的部分,那么这些相同的部分就是一条路了,再在不同的部分开始分岔,这样连接实物图,很有效,
二、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题目,在这里可做如下假设:
(1)、导线像橡皮筋,可伸长可缩短,不会被扯断.
(2)、接点即可以拆分,又可以合并.并且能够移动,只要不跨过任何电路元件.
(3)、电路元件可以挪动,只要不跨过任何接点.
(4)、导线可拆股,可并股.一股可以拆分为多股,多股可合并为一股.
1、替换法:
将事物图中的元件用特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图形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替换时要注意:(1)必须用特定的符号代替电路元件;(2)接线柱上的接线位置不能改变;(3)电源极性、
正负接线柱不能颠倒.
2、节点法:
A、在实物图中将各元件用字母标好.
B、从电源正极出发,找到一个节点(就像三岔路口一样的,两条或三条或更多导线交的一点),假定为A点.
C、从电源负极出发找到一个分支点,假定为B点.
D、在A、B之间有电源的部分是干路,在A、B之间但没有电源的部分是支路.
E、画出干路,并标出A、B点.
F、画出支路:
G、对照实物图,按照从A点到B点的元件顺序画出第一条支路.
H、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其他支路.
I、检查整理,使电路图规范、美观.
注:画图时,随时将画出的元件用字母表示
㈡ 初三物理看实物图怎么画电路图,并联该怎么联
其实
实物图并不难画,首先看那电路里有写些什么,然后再记住顺序,如果是串联的话,你就画一个长方形的筐,然后画上电源,再就按照那个实物电阻这些的排列顺序画上去就行了.
并联的话就需要把那个长方形画大一点,然后你看是从哪里分的电路,你就在那个电阻或则灯泡后面再画一条分割长方形的线,把中间有些的电器画上去就行了
㈢ 初中物理的并联电路图和实物图应该怎么画
1)电流分路法
此方法的要点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方向找,直到电源的负极为止。不管电路如何弯曲,只要是电流不分路,即电流从一个用电器流向另一个用电器,一直流下去,那么用电器就是串联接法,组成的就是串联电路。如果电路在某点出现分路,表明这个电路中既有干路,又有支路,那么电流通过支路上的用电器后将在另一点汇合,在回到电源的负极。当干路上没有用电器,而每条支路上只要一个用电器时,这些用电器就组成并联电路。
(2)节点法
对于具有串.并联电路初步知识的同学来说,从规范的电路中看出用电器的接法是很容易的。但当面对的是一个不规范的电路,特别是电路中的导线在多处交叉相连时,初学者往往会感到困惑。
识别这种电路可采用“节点法”。所谓节点指的是电路中那些“导线交叉相连”的点,包括分流点和汇流点。
利用节点法识别电路的具体步骤是:
a.先找出电路中的所有节点,并分别用字母(或数字)表示。
b.将所有用一根导线直接相连(不经过用电器)的节点视为同一节点。并改用同一字母(或数字)表示。
经过以上两步的处理,从图06-2中不难看出,灯L1、L2、L3的两端,都是一端接在电路的A点上,另一端接在电路的D(B)点上,因而灯L1、L2、L3是并联的。
4.连接电路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一种电学的实验技能。连接电路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电流流向法
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流向依次连接实物,直到电 源的负极。连接串联电路时采用这种方法既快捷又准确。
(2)先支路后干路法
顾名思义,这是连接并联电路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过程是:先从电路图中找出电路的分流点和汇流点,视它们为各个支路的“头”和“尾”;把各个支路上的元件按电流流入方向连好,电流流入端是支路的“头”,电流流出端是支路的“尾”,并将各个支路 的“头头”相接,“尾尾”相连;再把干路上的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接在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最后把各个支路的“头”和“尾”分别与分流点和汇流点相连。
(3)先通后补法
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流向,将干路中的元件和某一支路的元件用导线接通,先形成一条电流的路径,找出分流点和汇流点的位置;然后将其他各个支路中的元件连好,补接在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再形成所有电流的路径。 望你有所得!
㈣ 物理电学中的并联的实物图要怎么画 如何方便简单 怎么找分支点和汇集点 谢谢
1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一般先从正极沿电流方向一一画出符号,若碰到一个接线柱有两根线,一定是并联,(串联的话,只有一根线),先按元件个数多、无分支的串下去,直到电源负极.再把接线柱有两根的,那另一条线依次画好.例如电压表的画法,其他全是串联,从正极按电流方向到负极,依次首位相接,电压表最后画,看电压表的正极接的那个元件,画线代表,负极和哪个接线柱连接,画上即可.并联的和电压表的画法一样.
2短路:单个元件短路是:指这个元件的两个接线柱接到一个点,或是一条导线的两端.一条支路短路,可类比.
断路即电流不能构成回路.
区分好串并联,是学好电学的关键,一定多花时间搞懂.
㈤ 跪求初二物理电学作图,实物图和电路图的画图技巧方法
先要简化电路 有电流表的将电流表简化为导线 电压表简化为电阻或断路
然后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顺着导线依次画出电路中的原件 最后回到电源负极
然后在根据实物图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补充在电路图上
在导线相接处描上实点
最后从电源正极开始检查电路,看有没有出现短路、短路现象
如果有就适当修改
如果没有就OK啦
㈥ 像这种实物物理图用什么软件画
用平面软件画的,比如PS\AI\CDR或者用三维软件C4D都可以画出来的,就看你会不会用软件了,其实在表格软件也是可以画得出来哦!自己研究研究吧!
㈦ 初中物理的并联电路图和实物图应该怎么画
(一)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对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并标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二)看电路图连实物作图 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会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直到合点,然后再画另一条支路[注意导线不得交叉,导线必须画到接线柱上(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等)接电流表,电压表的要注意正负接线柱]遇到滑动变阻器,必须一上,一下作图,检查电路无误后,最后将电压表接在被测电路两端。多多练习,熟能生巧。
下面主要讲解并联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㈧ 初中物理实物图怎么画
解答:电学实物图中各个元件画出简图就行,关键是电路的连接(用笔画代替导线)要画清楚。
各个元件都要画出接线柱,导线一律接在接线柱上。
电源、灯泡灯座等都画平面简图,两端处画出接线柱。
电流表可画个方框,方框中间标“A”,三个接线柱分别标出“- 0.6 3”。
电压表也可画个方框,中间标出“V”,三个接线柱分别标出“- 3 15”
㈨ 物理的并联实物图怎么画线
1、分析电路图,在电路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
2、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
3、连干路元件;
4、支路连线: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直到合点,然后再画另一条支路 (高手可以直接连接两个支路,这种法比较好理解)
5、检查有无遗漏、短路、断路和错误。
注意:
1、连接时,按顺序作图,从电源的“十”极开始,直接到电源“一”极为止,导线必须画到接线柱上(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等)
2、接滑动变阻器时,必须一上,一下作图;
3、电压表连接为并联,即电流从表的正极流入,从负极流出。
4、电流表连接为串联,千万注意不要短路。也是电流从表的正极流入,从负极流出。
5、如遇多个支路连接,此时连接注意一个回路一个回路依次连接,不要一个回路没接好,就接另一个回路,这样很容易出问题。
6、检查电路是否和电路图一致,有无遗漏、短路、断路和错误。
7、导线不能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