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条件下光线入射到不同介质界面上反射光光强为零(大学物理本科二年级)
线偏振光(p光)以布儒斯特角射入接口,反射为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70°,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70°=20°。
又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20°=70°,则折射角为90°-70°=20°。
(1)大学物理光的相关条件是什么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反射光线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当入射光线逐渐靠拢(远离)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逐渐靠拢(远离)法线。
2、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的作用:一个是成像,另一个是改变光路。
‘贰’ 物理中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解:根据全反射的原理
在光纤中的光线只有sin入射角
>=
1/n
时才会发生全反射
最长时间
=>
路程最远
=>
入射角最小
=>
sin入射角=1/n
光纤中的光速v=3*10^8/n
所以行进l长,实际的路线长=l/sin入射角=ln
t=s/v=ln/(3*10^8/n)=ln^2/(3*10^8)秒
‘叁’ 大学物理:两列光产生干涉明暗条纹的条件是什么
首先是能发生干涉,满足相干条件,满足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其次是光程差符合条件,即明纹为δ=±kλ,暗纹为δ=±(2k+1)λ, k=0,1,2……
‘肆’ 关于光的可见条件是什么
在真空是看不见光束,但能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因为手电筒的灯泡内不是真空的,而且眼睛周围不是真空的,这样手电筒的光,就会像太阳在大气层外是黑色的,而进入大气层便发光发热。
‘伍’ 什么是光的干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光的干涉现象 :
它是指因两束光波相遇而引起光的强度重新分布的现象。
条件:
两束光波相遇产生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是:
①频率相同;
②光矢量(即电场强度矢量E)的振动方向相同;
③在相遇处两束光的相位差恒定。
为了实现相干光的干涉,还应注意:两相干光至相遇点的光程差不能太大,以不超过波列长度(即相干长度)为限;两相干光的振幅不能相差太大,以保证干涉条纹明显可辨。
(5)大学物理光的相关条件是什么扩展阅读
光干涉实验
在多次争吵后,牛顿让科学界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光是由微粒组成的,而不是一种波。但牛顿也不是永远正确的。1830年,英国医生、物理学家托马斯·杨用实验来验证这一观点。他在百叶窗上开了一个小洞,然后用厚纸片盖住,再在纸片上戳一个很小的洞。
让光线透过,并用一面镜子反射透过的光线。然后他用一个厚约三十分之一英寸的纸片把这束光从中间分成两束。结果看到了相交的光线和阴影。这说明两束光线可以像波一样相互干涉。这个实验为一个世纪后量子学说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陆’ 物理。。。关于光的资料
光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其本质是一种处于特定频段的光子流。光源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电子获得额外能量。如果能量不足以使其跃迁到更外层的轨道,电子就会进行加速运动,并以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如果跃迁之后刚好填补了所在轨道的空位,从激发态到达稳定态,电子就不动了。否则电子会再次跃迁回之前的轨道,并且以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光的传播规律有三: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已如上述。大地测量也是以此为依据的。
(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两束光在传播过程中相遇时互不干扰,仍按各自途径继续传播,当两束光会聚同一点时,在该点上的光能量是简单相加的。
(3)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光的相关概念:光源
光源
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正在”这个条件必须具备,光源可以是天然的或人造的。物理学上指能发出一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包括可见光与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等不可见光)的物体。光源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热效应产生的光。太阳光就是很好的例子,因为周围环境比太阳温度低,为了达到热平衡,太阳会一直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能量,直到周围的温度和它一样。
第二类是原子跃迁发光。荧光灯灯管内壁涂抹的荧光物质被电磁波能量激发而产生光。此外霓虹灯的原理也是一样。原子发光具有独自的特征谱线。科学家经常利用这个原理鉴别元素种类。
第三类是物质内部带电粒子加速运动时所产生的光。譬如,同步加速器工作时发出的同步辐射光,同时携带有强大的能量。另外,原子炉(核反应堆)发出的淡蓝色微光(切伦科夫辐射)也属于这种。
‘柒’ 大学物理:两列光产生干涉明暗条纹的条件是什么
首先是能发生干涉,满足相干条件,满足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其次是光程差符合条件,即明纹为δ=±kλ,暗纹为δ=±(2k+1)λ,k=0,1,2……
‘捌’ 大学物理光的衍射问题
了解光的色散;了解光的三原色;了解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常识性应用;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相关的光现象;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了解虚像的概念;知道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中考命题热点:
光的色散说明了什么;不同颜色物体透光和反射光的特点;红外线热效应大、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感光;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利用光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解释简单现象;根据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画光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玖’ 大学物理 光学
一、 现象不同
1、光的干涉是满足相干条件的光的空间里相互叠加而形成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2、光的衍射是光在传播空间里偏离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二、产生的条件不同
1、要产生光的干涉,必须满足相干条件是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
2、要产生光的衍射,需要满足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小或差不多。
三、产生的机理不同
1、干涉是双缝处发出的两列波在屏上叠加,当两列波到达屏上的某点的距离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该点是振动加强点,因而出现明条纹;当两列波到达屏上某点的距离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是振动减弱点,因而出现暗条纹。
2、衍射是从单缝处产生无数多个子波,这些子波到达屏时相互叠加,它们在屏上不同点叠加时,其相互减弱的程度有规律地变轻或变重,在轻微处出现明条纹,在严重处出现暗条纹。
四、图样不同
1、干涉图样是互相平行的且条纹宽度相同,中央和两侧的条纹没有区别。
2、衍射条纹是平行不等距的,中央明条纹又宽又亮,两边条纹宽度变窄,亮度也明显减弱。
‘拾’ 大学物理问题 什么叫全反射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
全反射是指光由光密介质(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射到光疏介质(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内的现象。要发生全反射现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二是,光线必须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要离开法线折射,如图所示。当入射角θ增加到某种情形(图中e射线)时,折射线延表面进行,即折射角为90°,该入射角θ称为临界角。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无折射,全部光线均反回光密介质(如图f、g射线),此现象称为全反射。当光线由光疏介质射到光密介质时,因为光线靠近法线而折射,故这时不会发生全反射。
全反射的应用:光导纤维是全反射现象的重要应用。蜃景的出现,是光在空气中全反射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