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属于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属于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
噪声、振动、辐射、粉尘、物理性损伤、高空、高压电、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流、气压)。
B. 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物理因素:不良的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的气压(高气压、低气压)、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紫外线、红外线、放射线)、噪声、振动等;
职业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的统称。可分三类:
1、生产过程有关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不良的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的气压(高气压、低气压)、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紫外线、红外线、放射线)、噪声、振动等;化学因素,如工业毒物、粉尘等;生物因素,如某些寄生虫、微生物等。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因素。如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精神紧张,劳动强度过大、频度过密等。
3、生产环境中固有的因素。如自然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厂房建筑不合理等。
(2)高温属于什么物理危害扩展阅读
生产环境因素
1、化学因素:在生产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可对健康产生危害的活性因素。凡少量摄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毒物。毒物以粉尘、烟尘、雾、蒸汽或气体的形态散布于空气中。
(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是生产环境的构成要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3)噪声、振动、超声波、次声等。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如炭疽杆菌、真菌孢子、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医务工作者接触的传染性病源,如SARS病毒。
C. 高温职业病有哪几种啊
1、热射病:由于体内产热和受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典型症状为:急骤高热,肛温常在41℃以上,皮肤干燥,热而无汗,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可有肝肾功能异常等。
2、热痉挛:是由于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所致。
临床表现特征为:明显的肌痉挛使有收缩痛,痉挛呈对称性,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痉挛甚剧,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
3、热衰竭:是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颅内供血不足而导致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先有头昏、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出汗,继而昏厥,血压短暂下降,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体温多不高。
(3)高温属于什么物理危害扩展阅读:
高温作业保护措施:
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
水隔热:常用的方法有水箱或循环水炉门,瀑布水幕等。
使用隔热材料:常用的材料有石棉、炉渣、草灰、泡沫砖等。在缺乏水源的工厂及中小型企业,以采取此方法为最佳。
采用自然通风:如天窗、开敞式厂房,还可以在屋顶上装风帽。
机械式通风:如风扇、岗位送风,安装空调设备。
2、加强个人防护
高温作业个人防护用品:应采用结实、耐热,透气性好的织物制作工作服,并根据不同作业的需求,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等。如高炉作业工种,须佩带隔热面罩和穿着隔热,通风性能良好的防热服。
3、加强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
从预防的角度,要做好高温作业人员的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高温禁忌症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应给予适当的防治处理。
D. 物理性危害与化学性、生物性的区别
物理性危害与化学性、生物性的区别
物理性危害指高温、低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辐射等物理因素对人员、设施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物理性危害更多的是通过物理性质的危害,比如粉尘的污染,是粉尘阻塞了肺,噪声污染,则是大分贝对耳膜造成的伤害,如此的等等,化学伤害就主要是化学腐蚀,生物性的则是通过生物对生物的破坏,例如病毒,细菌等
E. 高温作业环境是属于那种危害什么性
一、高温作业定义:
高温作业是指作业人员处在具有生产性热源的作业场所,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该作业点的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度或2度以上的作业。
二、高温的危害
高温作业人员受环境热负荷的影响,作业能力随温度的上升而明显下降。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环境温度达到28℃时,人的反映速度、运算能力等功能都显着下降;35℃时仅为一般情况下的70%,而极重体力劳动作业能力,在30℃时只有正常情况下的50%-70%。
作业人员长期处在高温环境下除了会引起职业中暑外,还将导致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泌尿、消化系统等生理功能的改变。其影响主要表现为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血压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心肌损伤、肾脏功能下降。
F. 高温作业危害属于什么性危害因素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按其气象条件的特点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G. 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生物性危害分别指什么
物理性危害更多的是通过物理性质的危害,比如粉尘的污染,是粉尘阻塞了肺,噪声污染,则是大分贝对耳膜造成的伤害,如此的等等,化学伤害就主要是化学腐蚀,生物性的则是通过生物对生物的破坏,例如病毒,细菌等
H. 什么是物理伤害,化学伤害
物理伤害是指攻击力减去敌人护甲爆出的红色的数值 不是楼上说的真实伤害 真实伤害是野刀对野怪 VN第三下等白色伤害数值
化学伤害主要指环境污染物、天然动植物毒素、食品供应链过程产生的污染和人为使用的非法物质等。环境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如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如二英、多环芳烃等);天然动植物毒素如河豚鱼毒素、毒蕈毒素、鲜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木薯中的亚麻仁苦甙等等;食品供应链过程产生的污染包括农药、兽药的使用,不良生产工艺产生的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亚硝酸盐)以及容器和包装材料带入的污染等;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如三聚氰胺、化工染料、工业盐、甲醛等。
I. 高温,低温属于物理性有害因素吗
■食物的生物性污染物 1.微生物:寄生冲;昆虫;病毒后果■ 降低食品质量;使食品腐败变质; ■ 引起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人畜共患传染病; ■ 慢性危害 致癌;致畸 2.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毒素; 动物 海豚鱼,毒贝; 植物 鲜黄花菜;木薯;四季豆;生。
J. 属于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属于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
1、噪声
2、高温
3、低气压
4、高气压
5、高原低氧
6、振动
7、激光
8、低温
9、微波
10、紫外线
11、红外线
12、工频电磁场
13、高频电磁场
14、超高频电磁场
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粉尘因素、化学因素(如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等)、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各种放射性物质)、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和其他因素(金属烟、井下不良作业条件等)。
(10)高温属于什么物理危害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加速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使用,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职业危害更加多样、复杂,职业暴露人群日益扩大,职业病新发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1998年~2017年,我国共报告职业病病例380449例。自2010年以来,我国职业病报告病例数持续高位波动,201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病例数首次超过3万,每年因职业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在新的职业危害因素不断出现的背景下,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四部门联合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