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宝宝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宝宝物理降温的方法:
1.多喝水
多给孩子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适合于所有发热的宝宝。一些孩子发热的时候由于嗓子不舒服等各种原因不愿意喝水,这个时候喝水是最重要的事。
2.温水擦身
用温水擦拭全身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水的温度32℃~34℃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处。对于高热或者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温水浴,水温比体温稍低就可以,温度太低孩子不容易接受。
3.使用退热贴
退热贴面积很小,退热效果有限,对于高热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感觉舒服一些,。冰敷由于太冷,可能会引起孩子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退热贴只是一种辅助措施。
宝宝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1.降温贴不宜半岁以下宝宝使用,因为宝宝不会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2.高烧不适用物理降温
3.酒精适用类型:酒精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但是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
❷ 怎样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
保持屋内空气流通,及时开窗开门换气,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出点汗烧就会降下去了,其实不然,越捂反而烧更高,最科学的方法是减少穿在孩子身上的衣服和盖在孩子身上的被褥,使其温度下降。
给孩子喝大量的水,这样可以让热度从孩子的尿液中排出,也能间接的降低孩子的体温。可以采用冷敷的方法,把柔软的毛巾用冷水浸湿,然后稍微拧干,拧干的程度是以挤压不出水来为准,放置孩子的前额处和腋窝下,每五分钟换一次,直至孩子体温降下来为止。
可以采用冰敷的方法,平日可以购置一些医用冰袋,孩子发烧的时候可以用冰袋敷在孩子的头上,冰袋不可敷在腋窝下,这样容易使孩子娇嫩的皮肤被冻伤的。对于过小的孩子,可以用柔软的干毛巾将冰袋包好,不要直接接触孩子的皮肤。当孩子温度降低或者哆嗦等症状的时候要停止冰敷。
可以用酒精擦拭身体的方法帮助孩子降温,将95%的酒精加水稀释后,用医用纱布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放在酒精里,等到它们充分的将酒精吸收后拿起来,稍加拧干,并用其擦拭孩子的全身,特别是颈部、腋下、脚心、大腿根部,但是千万要紧闭门窗的情况下给孩子擦拭,以免孩子受凉。
❸ 怎么给宝宝物理降温
1、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给宝宝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不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要给宝宝喝温水。 2、温水擦浴,即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水的温度32~34 oC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3、温水浴:水温约比病儿体温低3~4℃,每次5~10分钟。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发烧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宝宝降温。温水浴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4、低温室法: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4℃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5、退热贴:退热贴是近几年的新产品,很流行,其实退热效果一般,并不像广告夸大的效果。在宝宝额头贴上一贴,宝宝头部会舒服一点,家长的心也会舒服一些。应该是有益无害吧。 6、冰敷:这种方法的利弊目前还有很多争议。我认为冰敷弊大于利,因为冰敷可能会引起宝宝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更不能用冰敷。 7、酒精擦浴: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这种方法已经被摒弃了。 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处理,宝宝的体温还是超过38.5℃,此时就要选用药物退烧。
❹ 孩子发烧之后,可以采用哪些物理降温法
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抵抗力非常的弱,就会难免有头痛发烧的时候。毕竟孩子比较小,家长在孩子发烧时会显得束手无策,本身孩子发烧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每一次发烧不想给孩子吃药。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家里没有购买退烧药的时,家长该用什么样的物理方式来帮助孩子降温。一定要引起重视,毕竟孩子发烧有很多并发症发生还是不能大意。
有一种方式物理降温效果特别明显,孩子发烧时可以选择给孩子洗一个温水澡,这样就会减少发烧带来的危害。洗温水澡是很正确的物理降温办法,提前要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如果精神状态不是特别好的话,尽量不可以给孩子洗澡。孩子发烧精神状态很好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洗澡,这样才能得到缓解。如果一直没有退烧的话,还是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个检查。
❺ 孩子感冒发烧,该如何正确做物理降温
孩子感冒发烧,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立刻吃药、输液,首先想到的应该都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让孩子体温得到降低。然而,很多家长在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的时候会出现一些误区,比如有些家长在采取捂汗的方式为孩子降温的时候导致孩子脱水等。那么,当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正确的采取物理降温方式呢?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方式:
1、观察孩子发烧症状孩子感冒发烧是由多种原因导致,有可能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也有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又或者是由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而起。当发现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的时候,家长首先要观察孩子精神状态、体温上升程度以及其他相关症状,综合进行判断,看是先进行物理降温还是药物降温方式。
如果孩子发烧体温并不是特别的高,精神状态也是很好的时候,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否则最好去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指导,不要自己在那里瞎倒腾。
总之,小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几乎每一个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出现这种情况。而物理降温的方式确实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安全的降温方式。所以,家长应该对此有些了解。
❻ 孩子发热要用物理降温,哪几种方法才是真正的降温
小儿发热的时候,温度低于38.5度要物理降温,如果温度超了38.5度的时候,服用退烧药也要同时物理降温,那怎么才算“有效”的物理降温呢?
在崔玉涛医生的育儿书中,提到了小儿发热与物理降温这个话题。
【小儿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是由于体内致热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的一种现象。退热是以增加散热,减少产热为出发点,退烧药是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状况,减少产热是做到退热的前提,真正退热的效果需要通过物理降温增加体内散热来实现。
另外我们还要正确地看待物理降温,维持体温需要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发热是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的结果,想要退热,需要增加散热很重要。皮肤散热是主要的散热途径,增加皮肤血流就可以加快散热。
退热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水分不足,婴幼儿生病时多不喜欢喝水,家长一定要耐心少量多次喂养,以增加体内水分有利于退热,否则吃了退热药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再有排尿和排便过程都可利于降温,退热的捷径不是从药物不发,而是增加体内水分和采用适宜的物理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