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数学表达式为:△U=Q+W;物理意义是一般情况下,加给工质的热量一部分消耗于作膨胀功,另一部分蓄存于工质内部,增加了工质的内能。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产生一定量的功;消耗了一定量的功时,必产生与之对应的一定量的热。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热现象过程中,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数量关系。
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和外界对系统做功的和。设系统的内能变化量为△U,外界对系统做功为W,系统吸收外界的热量为Q,则有:△U=W+Q
在使用这个定律时要注意三个量的符号处理:外界对系统做功,W取正值,系统对外做功W取负值,如果系统的体积不变,则W=0;系统从外界吸热,Q取正值,系统对外界放热,Q取负值;系统的内能增加,△U取正值,系统的内能减小,△U取负值。
(1)其物理意义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该定律经过迈尔J.R.Mayer、焦耳J.P.Joule等多位物理学家验证。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涉及热现象领域内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不变。
假设有一封闭系统,它的内能为U1,该该系统从环境吸收热量Q,同时环境对系统做了W的功,结果使这个系统从内能为U1的始态变为内能为U2的终态。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U2=U1+Q+W或 △U=Q+W (1-4)即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即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加上环境对系统做的功。当压力不变,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示为△U=Q-p△v (1-5)。
通用公式 ΔU=Q+W
绝热:Q=0,ΔU=W
恒容(W=0):W=0,ΔU=QV
恒压(W=0):W=-pΔV=-Δ(pV),ΔU=Q-Δ(pV)ΔH=Qp
恒容+绝热(W=0):ΔU=0
恒压+绝热(W=0):ΔH=0
焓的定义式:H=U+pVΔH=ΔU+Δ(pV)
‘贰’ 什么为为杆件抗拉强度 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抗拉强度,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
其物理意义通俗的说就是反应物体能够承受的一个最大的拉力。(当然这样解释是不严谨的)
‘叁’ 速度是用来表示______的物理量,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其物理意义是______.
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其物理意义是:声音在1s内传播的路程为340m.
故答案为:物体运动快慢;声音在1s内传播的路程为340m.
‘肆’ 物理意义是什么
就是看一个数的物理单位。
例子:1
1是一个数字,没有实际意义。
但是1m、1m/s,1kg
就不一样了。
1m代表长度是1米,1m/s表示速度是1米每秒,1kg表示重量是1千克。
其实简单讲就是:数字的量纲就是物理意义。
‘伍’ 普朗克温度是多少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普朗克温度T=1.416833(85) × 10的32次方K。
普朗克温度,也被称为普朗克热点,以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命名,是温度的单位,简记为TP。它是自然单位系统中普朗克单位,并且是代表着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础极限的普朗克单位。
与绝对零度相反,普朗克温度是温度的基础上限;现代科学认为推测任何东西比这更热是毫无意义的。据现时的物理宇宙学,这是宇宙大爆炸第一个瞬间的温度(第一个单位普朗克时间)。
朗克温度是温度的基础上限;现代科学认为推测任何东西比这更热是毫无意义的。据现时的物理宇宙学,这是宇宙大爆炸第一个瞬间的温度(第一个单位普朗克时间)。
在统计力学与热力学。
实际上,以上的五个常数在许多物理定律的代数表达式中多次出现,因此引入普朗克单位制可以将这些代数表达式简化,普朗克单位制也因此成为了理论物理学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在统一理论方面的研究,特别如量子引力学中,普朗克单位制能够给研究者一点大概的提示。
‘陆’ 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0%,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物理意义:指此起重机在稳定运转时,它的输出功(有用功量)与输入功(动力功量)的比是0.4!
‘柒’ 某同学跑步的功率是300W,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00w
物理意义是
每秒做300焦耳的功
‘捌’ 铅的密度是 11.3克/立方厘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单位体积的某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密度。因此铅的密度是
11.3克/立方厘米其物理意义是表示每立方厘米的铅的质量为11.3克。
‘玖’ 物理的意义是什么
物理(Physics)拼音:wù lǐ,全称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在现代,物理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经过大量严格的实验验证的物理学规律被称为物理学定律。然而如同其他很多自然科学理论一样,这些定律不能被证明,其正确性只能经过反复的实验来检验。
“物理”一词的最先出自希腊文φυσικ,原意是指自然。古时欧洲人称呼物理学作“自然哲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即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汉语、日语中“物理”一词起自于明末清初科学家方以智的网络全书式着作《物理小识》。
在物理学的领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借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与法则来完整了解这个系统。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科学。
物理学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如数学、化学、生物和地理等。特别是数学、化学、生物学。化学与某些物理学领域的关系深远,如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而数学是物理的基本工具。
“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我国的物理学知识,在早期文献中记载于《天工开物》等书中。
‘拾’ 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指的是什么
物理量是物理学中量度物体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量。
定义:
它们通过物理定律及其方程建立相互间的关系。它们中有的有方向,有的无方向;有的有量纲、单位 ,有的无量纲、单位;有的描述状态,有的描述过程;有的和质量成正比,有的和质量无关;有的规定为互相独立的基本量,有的是从前者导出的导出量;有的是变量,有的是常量,其中普适性强的称基本物理常量。无方向的物理量称标量,有方向的称矢量(有3个分量)和张量(有9个分量)。直接描述物体和物质(包括场)的状态的物理量如力学中描述机械运动状态的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势能,热学中描述物体的状态是压强、体积、温度,电磁学中描述电磁场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应强度等称状态量,中国物理学界称直接描述状态变化过程的物理量如冲量、功、热量等为过程量。这些量只存在于过程中,体现为动量、机械能和内能的不断变化,过程完成后,这些量就不复存在。热学中将和质量成正比的状态量如体积、内能、热容等称广延量;而将它们对质量的比值,如比容、比内能、比热容,称强度量;其他的一些与质量无关的状态量,如温度、压强也称强度量。
物理意义定义:物理意义是比较通俗明白的直接表示物理量的说法.与概念有区别,概念是用简短,准确的学术性语言来描述一个物理定义。
就像你说的加速度,如果直接给出定义就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与对应的时间的比值。单看定义可能有些人看不懂,所以以通俗的语言直观的表述这个物理量,对这种表述的方法就称之为他的“物理意义”通过物理意义的研究,我们会以快慢、强弱、冷热等这些词语来表述以公式或人为定义的物理量,从而对这些物理量有感性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