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物理要求掌握的实验有哪些
我来帮你吧:希望采纳!
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实验
5、
水的沸腾
6、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的关系
7、
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
8、
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
9、
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10、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1、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4、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5、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7、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18、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9、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0、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这些是比较主要的,还有很多其它的实验也要都会才行,在中考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㈡ 总结一下高中物理的实验都有那些呢
?
Ⅰ.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1)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原理
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索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
??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
gh≈ ( ),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掌握实验方法步骤;
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
实验仪器
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实验装置
对电学实验主要指电路图。
??下面几个是应特别注意的:
??①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如何平衡摩擦力是关键。
??②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及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斜槽轨道,让小球从轨道上端无初速滚下,然后平抛出去,在安装装置时要注意保证轨道末端必须水平,如果实验要进行多次,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处下落,因此应有一个挡板。
??③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要用铁架台并用夹子固定纸带,这样在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重锤前,能保证打出的点迹在同一点上,若像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图那样,用手握住纸带,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纸带前,会由于手的抖动而打出一“堆”点,从而无法准确找出第一个点(即自由落体运动起始位置)。
??④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在安装单摆时要注意悬点的固定,随便拴一个结系在铁架台的横梁上是不可取的,因为悬点不确定,就不是单摆,并且摆长值也无法准确测量。
??⑤有关电路的电学实验要注意安培表的外接与内接,制流与分压电路的选择,电表内阻的影响,等等。
㈢ 必修一物理实验都有哪些
一必修一物理实验: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瞬时速度(常考的)
第二章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需要识图小车运动的v-t图像,这也是常考的
第三章相互作用摩擦力那节以一个测试压力和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不常考,但要记住成正比;其次力的合成那节,需要掌握求合力的方法(平行四边形法则),了解正交分解。
第四章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必考
㈣ 高中物理重要的实验有哪些
重要的实验考试大概15个,但程度不同,有些要求从实验目的到实验步骤都很详细,还有误差分析很重要,但大致重点都是相同的,力学和电学是灵魂,主抓这两块.老师一般都会总结,我在网上找了一下,
一是基本仪器的使用仍是实验复习的基础.
不管上一年度有无考到仪器的使用,我们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运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任何时侯都不过时.在这方面花些时间是必需的.常见的有十三种仪器,这十三种仪器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每本复习用书上都有很详细的说明,本文不再多言.
二要从多种视角重新审视和组合实验板块.
在物理实验总复习中,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实验,而应该从这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的异同上,给这些实验分门别类,从而组成不同的实验板块.平时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实验分成力学实验板块、电学实验板块、热学实验板块、光学实验板块.但这样的处理只是简单地重复了物理课本知识的体系,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为了讲解的方便,没有多大的创意,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实验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显得很不够的.在此,我认为我们要在这些实验的组合板块中挖掘一些功能,培养学生一种实验的常规意识,比如对于力学板块,这是由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实验板块.
我们还可以把视野再扩大一些,以各种角度重新组合新的实验板块,比如按测量型与验证型可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按能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和不能用图像处理数据又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我们可以提示学生这样划分板块,但把一个具体实验归类于哪个板块,这要学生自已思考,比如说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学生们熟悉的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不过画出的图形必须是直线,否则不好处理.这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其实还有许多实验也是可以这样处理的,它们都可以归类于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比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我们测的是周期T和摆长L,再由公式来计算,书本上采用的是多测几组再求平均值法,现在我们可以以L和T2/4л2为坐标轴,用测得的数据放入描点,画直线求斜率即是g.
㈤ 物理必修一涉及到的实验有哪些,请列举
第一章: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假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控制变量法)忽略一点小误差,假设物体做匀速运动..探究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注意平衡摩擦力)
第三章、.用弹簧测力计验证力的合成
㈥ 初中物理的经典实验有哪些
1.长度的测量,估读
2.密度的测量
3.光的反射和折射
4摩擦力的实验,
5.杠杆的实验
6.功的测定
7电流的测量
8电压的测量
9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的验证
10.伏安法
11.焦耳定律
12马德堡半球实验
13托里拆里实验
14电磁感应
㈦ 大学物理实验都有哪些
大学物理实验有:杨氏模量,迈克尔逊干涉仪,全息照相,衍射光栅,单缝衍射,光电效应,用分光计测量玻璃折射率,透镜组基点的测量,测量波的传播速度,密里根油滴实验,模拟示波器的使用,磁电阻巨磁电阻测量,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特性测量、等厚干涉
1、杨氏模量
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当一条长度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时,F/S叫应力,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ΔL/L叫应变,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长度所对应的伸长量。
2、迈克尔逊干涉仪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1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它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
3、等厚干涉
等厚干涉是由平行光入射到厚度变化均匀、折射率均匀的薄膜上、下表面而形成的干涉条纹.薄膜厚度相同的地方形成同条干涉条纹,故称等厚干涉.(牛顿环和楔形平板干涉都属等厚干涉.)
4、示波器的使用
波器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这是传统的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5、电桥法测电阻
采用典型的四线制测量法。以期提高测量电阻(尤其是低阻)的准确度。程控恒流源、程控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构成了测量电路的主体。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恒流源给外部待测负载施加一个恒定、高精度的电流,然后,将所获得的数据(包括测试电压、当前的测试电流等)进行处理,得到实际电阻值。
㈧ 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有
最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做的20个物理实验项目如下。其中前面有“探究”两个字的都是探究性实验,其余的属于测量或测定性实验。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㈨ 大学物理实验有哪些
㈩ 初中物理实验有哪些
1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演示实验
2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学生实验
3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简单的运动学生实验
4物体振动发声声现象演示实验
5声音靠介质传播演示实验
6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演示实验
7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演示实验
8温度计、体温计(实物或挂图)热现象演示实验
9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学生实验
10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演示实验
11蒸发吸热演示实验
12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演示实验
13观察水的沸腾学生实验
14压缩体积、气体液化演示实验
15碘的升华和凝华演示实验
16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演示实验
17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实验
18平面镜成像演示实验
19凹面镜的会聚作用和凸面镜的发散作用演示实验选做
20测量教室中不同位置的照度演示实验选做
21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演示实验
22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演示实验
23凸透镜成像演示实验
24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学生实验
2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实物模型或挂图)演示实验
26白光的色散演示实验选做
27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演示实验选做
28色光的合成演示实验选做
29天平构造和使用方法质量和密度演示实验
30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学生实验
31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不等演示实验
32相同质量不同物质的体积不等演示实验
33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演示实验
34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学生实验
35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等作用力演示实验
36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实验
37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演示实验
38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学生实验
39研究力的三要素演示实验
40物重跟质量的关系演示实验
41重垂线演示实验
42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演示实验
43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演示实验选做
44合力跟二力夹角的关系演示实验选做
45运动物体受到阻力越小,前进距离越远力和运动演示实验
46物体的惯性演示实验
47二力平衡的条件演示实验
48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和表面状况有关系演示实验
49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演示实验
50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演示实验
5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压强液体的压强演示实验
52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演示实验
53研究液体的压强学生实验选做
54连通器演示实验
55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演示实验
56托里拆利实验(挂图)演示实验
57气压计(实物或挂图)演示实验
58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演示实验
59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模型和挂图)演示实验选做
60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演示实验
6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浮力演示实验
62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称重法测浮力)演示实验
63物体的浮沉条件演示实验
64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
65轮船、飞艇、气球、潜水艇(模型或挂图)演示实验
6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演示实验选做
67机翼的升力(模型或挂图)演示实验选做
68杠杆的作用简单机械演示实验
69杠杆的平衡条件演示实验
70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实验
71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演示实验
72轮轴演示实验选做
73竖直提起和水平拉动物体作功功演示实验
74研究功的原理演示实验
75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学生实验
附:实验详解三份,并不全面,希望楼主回归课本,跟着老师走,实验满分不是问题
希望能帮到你,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