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选择一例学习过的物理现象,描述其规律或原理
解答: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例1.
物理现象:日食月食现象。
物理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例2.
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物理规律:光传播比声音传播速度快。
Ⅱ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隔山打牛”
固体传递压力(同时液体传递压强)
第一块木板的受力情况,受到手打它的力和第二块木板的支持力,受力平衡,不会断
第二块木板,也就是中间那块,受到第一块木板对它的作用力和第三块木板对它的支持力,受力平衡,不会断
第三块木板就不一样了,他只受到第二块木板对它的作用力而没有其他物体给他提供支持力,单方面的受力就断了
Ⅲ 试举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任意两个“歪打正着”的事例予以叙述,这些事例说明什么
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因为水溢出了澡盆而悟出了浮力定律。而牛顿因为掉下的苹果发展出他的万有引力定律。直到今天这个时代,很多发明的灵感也来自于偶然事件:微波炉的发明,是因为一个技术人员把一块巧克力饼放在雷达装置前,而使它熔化了。瑞士的一个发明家,去郊游时衣服上沾满了一种藤蔓植物,而发明了尼龙搭扣。
Ⅳ 物理学发展史及其重要事件
经典物理学发展史
古希腊时代的阿基米德已经在流体静力学和固体的平衡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但当时将这些归入应用数学,并没有将他的成果特别是他的精确实验和严格的数学论证方法汲入物理学中。从希腊、罗马到漫长的中世纪,自然哲学始终是亚里士多德的一统天下。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和伽利略不顾宗教的迫害,向旧传统挑战,其中伽利略把物理理论和定律建立在严格的实验和科学的论证上,因此被尊称为物理学或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仅就力学而言,他以物体从光滑斜面下滑将在另一斜面上升到同一高度,推论出如另一斜面的倾角极小,为达到同一高度,物体将以匀速运动趋于无限远,从而得出如无外力作用,物体将运动不息的结论 。他精确地测定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一加速度沿光滑斜面下滑,并推论出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及其运动方程,驳倒了亚里士多德重物下落比轻物快的结论,并综合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垂直地面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得出抛物线轨迹和45°的最大射程角,伽利略还分析“地常动移而人不知”,提出着名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中国的成书于1800年前的《尚书考灵曜》有类似结论)。但他对力和运动变化关系的分析仍是错误的。全面、正确地概括力和运动关系的是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牛顿还把地面上的重力外推到月球和整个太阳系,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以上述的四条定律并运用他创造的“流数法”(即今微积分初步),解决了太阳系中的二体问题,推导出开普勒三定律,从理论上解决了地球上的潮汐问题。史称牛顿是第一个综合天上和地上的机械运动并取得伟大成就的物理学家。与此同时,几何光学也有很大发展,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先后发明了显微镜和望远镜,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都对望远镜作很大的改进。
法国在大革命的前后,人才辈出,以P.S.M.拉普拉斯为首的法国科学家(史称拉普拉斯学派)将牛顿的力学理论发扬光大,把偏微分方程运用于天体力学,求出了太阳系内三体和多体问题的近似解,初步探讨并解决了太阳系的起源和稳定性问题,使天体力学达到相当完善的境界。在牛顿和拉普拉斯的太阳系内,主宰天体运动的已经不是造物主,而是万有引力,难怪拿破仑在听完拉普拉斯的太阳系介绍后就问 :你把上帝放在什么地位?无神论者拉普拉斯则直率地回答 :我不需要这个假设。
拉普拉斯学派还将力学规律广泛用于刚体、流体和固体,加上W.R.哈密顿、G.G.斯托克斯等的共同努力,完善了分析力学,把经典力学推进到更高阶段。该学派还将各种物理现象如热、光、电、磁甚至化学作用都归于粒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例如用光子受物质的排斥解释反射,光微粒受物质的吸引解释折射和衍射,用光子具有不同的外形以解释偏振,以及用热质粒子相互排斥来解释热膨胀、蒸发等等,都一度取得成功,从而使机械的唯物世界观统治了数十年。正当这学派声势煊赫、如日中天时,受到英国物理学家T.杨和这个学派的后院法兰西科学院及科学界的挑战,J.B.V.傅里叶从热传导方面,T.杨、D.F.J.阿拉戈、A.-J.菲涅耳从光学方面,特别是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见光的二象性)的论争在物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事件。为了驳倒微粒说,年轻的土木工程师菲涅耳在阿拉戈的支持下,制成了多种后以他的姓命名的干涉和衍射设备,并将光波的干涉性引入惠更斯的波阵面在介质中传播的理论 ,形成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还大胆地提出光是横波的假设,并用以研究各种光的偏振及偏振光的干涉,他创造了“菲涅耳波带”法,完满地说明了球面波的衍射,并假设光是以太的机械横波解决了光在不同介质界面上反射、折射的强度和偏振问题,从而完成了经典的波动光学理论。菲涅耳还提出地球自转使表面上的部分以太漂移的假设并给出曳引系数。也在阿拉戈的支持下,J.B.L.傅科和A.H.L.菲佐测定光速在水中确比空气中为小,从而确定了波动说的胜利,史称这个实验为光的判决性实验。此后,光的波动说及以太论统治了19世纪的后半世纪,着名物理学家如法拉第、麦克斯韦、开尔文等都对以太论坚信不疑。另一方面,利用干涉仪内干涉条纹的移动,可以精确地测定长度、速度、曲率的极微细的变化;利用棱镜和衍射光栅产生的光谱,可以确定地上和天上的物质的成分及原子内部的变化。因此这些光学仪器已成为物理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天体物理学中的重要实验手段。
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热学的发展 ,18世纪60年代在 J.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同时,他的挚友J.布莱克区分了温度和热量,建立了比热容和潜热概念,发展了量温学和量热学,所形成的热质说和热质守恒概念统治了80多年。在此期间,尽管发现了气体定律,度量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各类潜热 ,但对蒸汽机的改进帮助不大,蒸汽机始终以很低的效率运行。1755年法国科学院坚定地否决了永动机 。1807年T.杨以“能”代替莱布尼兹的“活力” ,1826年 J. V. 彭赛列创造了“功”这个词。1798年和1799年,朗福德和H.戴维分析了摩擦生热,向热质说挑战;J.P.焦耳从 19 世纪 40 年代起到1878年,花了近40年时间,用电热和机械功等各种方法精确地测定了热功当量 ;生理学家 J.R.迈尔和H.von亥姆霍兹 ,更从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生物能和热的转换,全面地说明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会消失,确立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在此前后,1824年,S.卡诺根据他对蒸汽机效率的调查,据热质说推导出理想热机效率由热源和冷却源的温度确定的定律。文章发表后并未引起注意。后经R.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分别提出两种表述后,才确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还引入新的态函数熵;以后,焓、亥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 等态函数相继引入 ,开创了物理 化学 中的重要分支——热化学。热力学指明了发明新热机、提高热机效率等的方向,开创了热工学;而且在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 、冶金学等方面也有广泛的指向和推动作用。这些使物理化学开创人之一W.奥斯特瓦尔德曾一度否认原子和分子的存在 ,而宣扬“唯能论”,视能量为世界的最终存在 。但另一方面,J.C.麦克斯韦的分子速度分布率(见麦克斯韦分布)和L.玻耳兹曼的能量均分定理把热学和力学综合起来,并将概率规律引入物理学,用以研究大量分子的运动,创建了气体分子动力论(现称气体动理论),确立了气体的压强、内能、比热容等的统计性质,得到了与热力学协调一致的结论。玻耳兹曼还进一步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统计规律,把熵同状态的概率联系起来,建立了统计热力学。任何实际物理现象都不可避免地涉及能量的转换和热量的传递,热力学定律就成为综合一切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经过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这些定律仍然成立。而且平衡和不平衡、可逆和不可逆、有序和无序乃至涨落和混沌等概念,已经从有关的自然科学分支中移植到社会科学中。
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 ,电和磁始终认为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因此,尽管1600年W.吉伯发表《论磁性》,对磁和地磁现象有较深入的分析 ,1747 年B.富兰克林提出电的单流质理论,阐明了正电和负电,但电学和磁学的发展是缓慢,1800年A.伏打发明伏打电堆,人类才有能长期供电的电源 ,电开始用于通信 ;但要使用一个电弧灯 ,就需联接2千个伏打电池,所以电的应用并不普及。1920年H.C.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开始了电和磁的综合,电磁学就迅猛发展,几个月内 ,通过实验A.-M.安培建立平行电流间的安培定律 ,并提出磁分子学说 ,J.-B.毕奥和F.萨伐尔建立载流导线对磁极的作用力(后称毕-萨-拉定律),阿拉戈发明电磁铁并发现磁阻尼效应,这些成就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1831年M.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磁的变化在闭合回路中产生了电流,完成了电和磁的综合,并使人类获得新的电源。1867年W.von 西门子发明自激发电机 ,又用变压器完成长距离输电,这些基于电磁感应的设备,改变了世界面貌,创建了新的学科——电工学和电机工程。法拉第还把场的概念引入电磁学;1864年麦克斯韦进一步把场的概念数学化,提出位移电流和有旋电场等假设,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完善了电磁理论,并预言了存在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但他的成就并没有即时被理解,直到H.R.赫兹完成这组方程的微分形式,并用实验证明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波,具有光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 、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一切性质,从而完成了电磁学和光学的综合,并使人类掌握了最快速的传递各种信息的工具 ,开创了电子学这门新学科。
直到19世纪后半叶 ,电荷的本质是什么 ,仍没有搞清楚,盛极一时的以太论,认为电荷不过是以太海洋中的涡元。H.A.洛伦兹首先把光的电磁理论与物质的分子论结合起来 ,认为分子是带电的谐振子 ,1892年起 ,他陆续发表“电子论”的文章 ,认为1859年 J.普吕克尔发现的阴极射线就是电子束;1895年提出洛伦兹力公式,它和麦克斯韦方程相结合,构成了经典电动力学的基础;并用电子论解释了正常色散、反常色散(见光的色散)和塞曼效应。1897年J.J.汤姆孙对不同稀薄气体、不同材料电极制成的阴极射线管施加电场和磁场,精确测定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有同一的荷质比 ,为电子论提供了确切的实验根据。电子就成了最先发现的亚原子粒子 。1895年W.K.伦琴发现X射线,延伸了电磁波谱 ,它对物质的强穿透力,使它很快就成为诊断疾病和发现金属内部缺陷的工具 。1896年A.-H.贝可勒尔发现铀的放射性 ,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和镭,但这些发现一时尚未引起物理学界的广泛注意
20世纪的物理学 到19世纪末期 ,经典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很完满的阶段,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已接近尽头,以后的工作只是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开尔文在19世纪最后一个除夕夜的新年祝词中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动力理论确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出现两朵乌云,一朵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另一朵出现在麦克斯韦和玻耳兹曼的能量均分理论。”前者指的是以太漂移和迈克耳孙 - 莫雷测量地球对(绝对静止的)以太速度的实验,后者指用能量均分原理不能解释黑体辐射谱和低温下固体的比热。恰恰是这两个基本问题和开尔文所忽略的放射性,孕育了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
1905 年 A. 爱因斯坦为了解决电动力学应用于动体的不对称(后称为电动力学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不协调),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即适用于一切惯性参考系的相对论。他从真空光速不变性出发,即在一切惯性系中,运动光源所射出的光的速度都是同一值,推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和动系中尺缩 、钟慢的结论 ,完满地解释了洛伦兹为说明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提出的洛伦兹变换公式,从而完成了力学和电动力学的综合。另一方面,狭义相对论还否定了绝对的空间和时间,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提出统一的相对的时空观构成了四度时空;并彻底否定以太的存在,从根本上动摇了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学的哲学基础,而把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提高到新的阶段,适用于一切动体的力学和电磁学现象。但在动体或动系的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力学就和经典力学相一致了。经典力学中的质量、能量和动量在相对论中也有新的定义,所导出的质能关系为核能的释放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准备。1915年,爱因斯坦又创建广义相对论,把相对论推广到非惯性系,认为引力场同具有相当加速度的非惯性系在物理上是完全等价的,而且在引力场中时空是弯曲的,其曲率取决于引力场的强度,革新了宇宙空间都是平直的欧几里得空间的旧概念。但对于范围和强度都不很大的引力场如地球引力场,可以完全不考虑空间的曲率,而对引力场较强的空间如太阳等恒星的周围和范围很大的空间如整个可观测的宇宙空间 ,就必须考虑空间曲率。因此广义相对论解释了用牛顿引力理论不能解释的一些天文现象,如水星近日点反常进动、光线的引力偏析等。以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宇宙学已成为天文学的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
另一方面 ,1900年 M.普朗克提出了符合全波长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并用能量量子化假设从理论上导出,首次提出物理量的不连续性。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光量子假设,以光的波粒二象性,解释了光电效应;1906年又发表固体热容的量子理论;1913年N.玻尔(见玻尔父子)发表玻尔氢原子理论,用量子概念准确地地计算出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公式,并预言氢原子存在其他线光谱,后获证实。1918年玻尔又提出对应原理,建立了经典理论通向量子理论的桥梁;1924年L.V.德布罗意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预言电子束的衍射作用;1925年W.泡利发表泡利不相容原理,W.K.海森伯在M.玻恩和数学家E.P.约旦的帮助下创立矩阵力学 ,P.A.M.狄拉克提出非对易代数理论 ;1926 年
E.薛定谔根据波粒二象性发表波动力学的一系列论文,建立了波函数,并证明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是等价的,遂即统称为量子力学 。同年6月玻恩提出了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表明单个粒子所遵循的是统计性规律而非经典的确定性规律;1927年海森伯发表不确定性关系;1928年发表相对论电子波动方程,奠定了相对论性量子理论的基础。由于一切微观粒子的运动都遵循量子力学规律,因此它成了研究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原子物理学、分子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也是研究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从而发展了量子化学这个化学新分支。
差不多同时,研究由大量粒子组成的粒子系统的量子统计法也发展起来了 ,包括1924年建立的玻色-爱因斯坦分布和1926年建立的费米-狄拉克分布 ,它们分别适应于自旋为整数和半整数的粒子系统。稍后,量子场论也逐渐发展起来了 。1927年 ,狄拉克首先提出将电磁场作为一个具有无穷维自由度的系统进行量子化的方案,以处理原子中光的自发辐射和吸收问题。1929年海森伯和泡利建立了量子场论的普遍形式,奠定了量子电动力学的基础。通过重正化解决了发散困难,并计算各阶的辐射修正,所得的电子磁矩数值与实验值只相差2.5×10-10 ,其准确度在物理学中是空前的 。量子场论还正向统一场论的方向发展,即把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统一在一个规范理论中,已取得若干成就的有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和大统一理论等。
“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学也同样遵循这一标准。一切假说都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必须经受住实验的验证。但物理学也是思辨性很强的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哲学建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麦克斯韦方程乃至相对论、量子力学,无不带有强烈的、科学的思辨性。有些科学家例如在19世纪中主编《物理学与化学》杂志的J.C.波根多夫曾经想把思辨性逐出物理学,先后两次以具有思辨性内容为由,拒绝刊登迈尔和亥姆霍兹的论能量守恒的文章,终为后世所诟病。要发现隐藏在实验事实后面的规律,需要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多少物理学家关注θ-τ之谜 ,唯有华裔美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经过缜密的思辨,检查大量文献,发现谜后隐藏着未经实验鉴定的弱相互作用的宇称守恒的假设。而从物理学发展史来看,每一次大综合都促使物理学本身和有关学科的很大发展,而每一次综合既以建立在大量精确的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也有深刻的思辨内容。因此一般的物理工作者和物理教师,为了更好地应用和传授物理知识,也应从物理学的整个体系出发,理解其中的重要概念和规律。
应用 物理学是广泛应用于生产各部门的一门科学 ,有人曾经说过,优秀的工程师应是一位好物理学家。物理学某些方面的发展,确实是由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推动的。在前几个世纪中,卡诺因提高蒸汽机的效率而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阿贝为了改进显微镜而建立光学系统理论,开尔文为了更有效地使用大西洋电缆发明了许多灵敏电学仪器;在20世纪内,核物理学、电子学和半导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乃至超声学、水声学、建筑声学、噪声研究等的迅速发展,显然和生产 、生活的需要有关。因此,大力开展应用物理学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许多推动社会进步,大大促进生产的物理学成就却肇始于基本理论的探求,例如:法拉第从电的磁效应得到启发而研究磁的电效应,促进电的时代的诞生;麦克斯韦为了完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带来了电子学世纪;X射线、放射性乃至电子 、中子的发现 ,都来自对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研究。从重视知识、重视人才考虑,尤应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为使科学技术达到世界前列,基础理论研究是绝不能忽视的。
展望 21世纪的前夕 ,科学家将从本学科出发考虑百年前景。物理学是否将如前两三个世纪那样,处于领先地位,会有一番争议,但不会再有一位科学家像开尔文那样,断言物理学已接近发展的终端了。能源和矿藏的日渐匮乏,环境的日渐恶化,向物理学提出解决新能源、新的材料加工、新的测试手段的物理原理和技术。对粒子的深层次探索,解决物质的最基本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将为人类提供新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这需要有新的粒子加速原理,更高能量的加速器和更灵敏、更可靠的探测器。实现受控热核聚变,需要综合等离子体物理、激光物理、超导物理、表面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知识,以解决有关的一系列理论技术问题。总之,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物理学也将无限延伸。
Ⅳ 物理学家是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
是相对的。比如一个人静止站在地面上,那么他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但是如果相对于正再行走的人,那么他是运动的。对于一个低速运动的物体,描述他的运动或静止,选择合适的参考系,再用动力学方程求解即可。
Ⅵ 高中物理学史,人物事件
http://wenku..com/view/6288c711f18583d0496459ba.html看看这个对你有没有帮助。
Ⅶ 简述现代物理学革命内容
19世纪末,物理学领域连续发生了三个重大事件,这就是X射线、放射性现象和电子的发现。这三大发现,使人类的认识第一次深入到了原子内部,彻底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的传统物理学观念。以太漂移实验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研究中的“紫外灾难”,使经典物理学陷入不可克服的矛盾,成为推动这一时期科学发展的重要机制。 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在以太问题上都遇到了根本性的困难。在牛顿力学中,任何机械运动都是相对于一个参考系进行的,如果以太弥漫于整个宇宙空间,它就是一个理想的参考系,各种运动都可以看作是相对于以太进行的。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中,电磁作用(包括光)是靠以太为介质来传递的,以太无所不在。为了验证以太的存在,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测。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和化学家莫协进行了一项搜索以太风的着名实验,但是没有找到以太风或地球与以太的相对运动。这个实验被许多人所重复,所得到的是否定以太风存在的“负结果”。1905年,爱因斯坦针对经典物理学同新的实验事实之间的矛盾,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提出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作为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从而导出一系列重要结论:同时性的相对性、时缓效应、尺缩效应、光速不可逾越以及物体的质速关系式和质能关系式等。狭义相对论的建立以及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从根本上突破了牛顿绝对时空的旧框框,把空间、时间和物质的运动联系了起来,引起了人类时空观的革命和整个物理学的革命。 “紫外灾难”是在研究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问题中产生的。1879年玻耳兹曼发现黑体辐射第一个经验定律,1893年维恩发现第二个经验定律。1900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推算出一个不同的能量分布公式,后经英国物理学家金斯加以修正,合称瑞利—金斯公式:热物体的辐射强度正比于它的绝对温度,而反比于这个发射光线波长的平方。这个公式与维恩定律相反,只在长波部分才能很好地与实验符合,当波长变短时,这个公式就失效了。由于这一公式在紫区出了问题,故被称为“紫外灾难”。1900年,普朗克在玻耳兹曼统计观点启发下,大胆地提出了一个与经典物理学的连续性观念根本不同的能量子假说,认为物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时,能量不是连续发生变化的,而是以一定数量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地变化,即能量的变化是一份一份的进行的。他把一份一份的能量称为“能量子”或“量子”。其数学表达式为:E=hv,E为量子,h为普朗克常数,v为频率。从能量子假说出发,普朗克成功地解释了他自己提出的辐射公式,解决了“紫外灾难”的问题。量子论的诞生,是对经典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它把经典物理学中一切因果关系都是在连续的基础上所建立的物理思想方法彻底地变革了。尽管在当时的物理学界对这一假说的反应冷淡,但在爱因斯坦、玻尔等科学家的推动下,量子理论获得了飞速发展,成为举世公认的科学理论。到20世纪30年代,经过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伯、玻恩、狄拉克以及泡利等青年物理学家的努力,形成了量子力学的完整体系。量子力学的建立,是继相对论之后对古典物理学的又一次严重冲击。它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只承认连续性和机械力学决定论的经典观念,揭示了连接与间断统一的自然观,揭示了自然规律的客观统计性,为各门科学的量子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科学革命,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为主要标志。这次革命初期主要在物理学领域发生,到20世纪中叶在各个领域得到迅速发展。
麻烦采纳,谢谢!
Ⅷ 高中物理中的重要人物及其事件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着名物理学家; 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着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7、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试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8、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19、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20、惠更斯:荷兰科学家;在对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发明了摆钟。
21、托马斯·杨: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巧妙而简单的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双孔或双缝干涉)
22、伦琴:德国物理学家;继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发现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后,发现了当高速电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发射出X射线—伦琴射线。
23、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提出量子概念—电磁辐射(含光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E与频率υ成正比。其在热力学方面也有巨大贡献。
24、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论及光电效应方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
25、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提出一切微观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质波概念,任何一种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
26、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通过α粒子的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首先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
27、玻尔:丹麦物理学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原子的玻尔理论。
28、乍得威克:英国物理学家;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研究中,发现了中子。
29、威尔逊: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α、β、γ射线的径迹。
30、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首次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认识原子核结构是复杂的。
31、玛丽·居里夫妇:法国(波兰)物理学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驱者,“镭”的发现者。
32、约里奥·居里夫妇:法国物理学家;老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首先发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一切物体终将归于静止,只有力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伽利略 意大利 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牛顿 英国 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光有粒子性,将光视作一弹性小球
卡文迪许 英国 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值G
开普勒 德国 认为行星都是在以太阳为圆心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盖.吕萨克 法国 盖.吕萨克定律:当压强P不变时:Vt-V0=(V0t)/273
V1/V2=T1/T2
玻意耳 英国 玻意耳定律:当温度T不变时:P1V1=P2V2
查理 法国 查理定律:当体积不变时:Pt-P0=(P0t)/273
T1/P1=T2/P2
开尔文 英国 热力学温标K
焦耳 英国 焦耳定律(电热公式)Q=I2Rt
昂尼斯 荷兰 发现超导现象
库仑 法国 库仑定律:F=(kQ1Q2)/r2
法拉第 英国 提出场的概念;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变化率
楞次 俄国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对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
化起阻碍作用
麦克斯韦 英国 指出电磁场、电磁波(V=光速C);提出光是电磁波
赫兹 德国 发现电磁波,并证实其速度等于光速;证实光是电磁波,并计算
出电磁波的波长、波速
奥斯特 丹麦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托马斯.杨 英国 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Ⅸ "事件"和"事故"的意思有什么区别
1、事件是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因此事件包括事故和未遂事件。
事件是不受人的意识所左右,按照自然规律发生的。
例句:在这一时期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件;他设法恢复了这两个站点的内容,但是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教训呢?
2、事故是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意外事件。事故这种意外事件除了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顺利进行之外,往往还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坏或环境污染等其他形式的严重后果。
事故是人的意识所参与,但却不是人的意识所追求的结果。
例句:那场事故夺去了她的生命;如果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更多的人遵守交通规则,我相信总有一天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
(9)物理学中怎么描述事件扩展阅读:
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Ⅹ 麻烦各位帮我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一下灵异事件吧,最好能举例子说清楚点,谢了!!!!!!
灵异事件,指的是各种非自然,无法解释的类似“幽灵”一类的怪事。但是,经过心理学家证实,灵异事件大部分是发生在一些狭小的空间,在这些空间里,通过人体的气流很急,而那些发现所谓灵异生物的人,大多数是由于了解以往的历史而产生了心里发面的“暗示”。由于这类环境因素不断地影响同一处地区,这些地区很快就会得到“闹鬼”的名声。
目录
简介
灵异照片
监视器拍下惊人一刻
死亡手机号事件
美国人买面包失踪32年
10大灵异神秘现象神秘的嗡嗡声
大脚怪兽
直觉
神秘消失
鬼怪与幽灵
似曾相识
不明飞行物
濒死体验和死后重生
精神力量与超感觉
身心合一
简介
灵异照片
监视器拍下惊人一刻
死亡手机号事件
美国人买面包失踪32年
10大灵异神秘现象 神秘的嗡嗡声
大脚怪兽
直觉
神秘消失
鬼怪与幽灵
似曾相识
不明飞行物
濒死体验和死后重生
精神力量与超感觉
身心合一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灵异事件,指的是各种非自然,无法解释的类似“幽灵”一类的怪事。 在生活中,闻名世界的灵异事件已经很多,不过“灵异”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强悍,显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便是在虚拟世界中,灵异事件也在层出不穷的上演着。 但是,经过心理学家证实,灵异事件大部分是发生在一些狭小的空间,在这些空间里,通过人体的气流很急,而那些发现所谓灵异生物的人,大多数是由于了解以往的历史而产生了心里发面的“暗示”。由于汉普顿宫向来有“闹鬼”传统,由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家理乍得·怀斯曼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曾在2000年对汉普顿宫的“闹鬼现象”进行了调查。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报称见到鬼魂或感觉有鬼的人说的都是亲身感受,但这些都可以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化不定的照明、KB幽闭和磁场都能造成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些人会把这种感觉解释为有鬼。由于这类环境因素不断地影响同一处地区,这些地区很快就会得到“闹鬼”的名声。
编辑本段灵异照片
去伦敦的每一个游客,都一定不会错过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古老城堡——伦敦塔,因为这座古堡凝聚着英国的历史,更让游客们兴致浓厚的是,这座古堡似乎至今还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长久以来,一直有传闻说这里是鬼魂出没的地方。 伦敦塔始建于公元11世纪,建造者是当时的英国国王"征服者威廉",这座以白塔为核心的城堡建筑群曾做过皇家宫殿、监狱、造币厂、刑场、军械库,今天则是收藏皇家珍宝的博物馆。从建立之初就有数不清的人在城堡内丧命。在它的地下土牢里,有各种残酷的刑具,而堡外的塔山则是家喻户晓 灵异事件
的断头台。从此无数的鬼魅似乎就顺理成章的徘徊在伦敦塔内,而更为奇特的是还有许多游客都声称自己曾亲眼目睹过这些游荡的鬼魂。 伦敦塔内最有名的鬼魂,也是塔内第一个显赫的受难者,王后安妮·博林——亨利八世的第二位妻子,她由于被控犯有叛国罪和通奸的罪名,于1536年5月19日,在塔内绿地上被斩首。临死前她的丈夫英王亨利八世满足了她最后的一个愿望——用剑而不是斧头行刑,为此亨利专门从法国加莱物色了剑客充当刽子手。在她死后不久就有人声称看到她的鬼魂一袭白袍逡巡在塔内的绿地和回廊上。另一个有名的鬼魂是马格利特女伯爵,为了扫除政敌,亨利八世以叛国罪宣布处死她,1541年5月28日,年近七旬的老公主被押上了刑场,但她秉性刚烈,决不肯跪伏在断头台上,不仅如此,刽子手刚刚向她走来,她竟然撒腿就跑,但很快被刽子手一顿乱砍,顷刻殒命。于是每年的5月28日,塔内的看守都说可以听到垂死女伯爵痛苦的呻吟声。 许多个夜晚,塔内的守卫报告曾在城堡西南方的"血塔"附近看到过两个身着睡衣的小孩子的身影,更为奇怪的是他们还手牵着手!熟悉英国历史的人明白,这正好印证了50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宗离奇命案:英王爱德华四世1483年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爱德华五世和弟弟约克公爵被送到塔里等待继承王位。可最后他们却在塔内神秘失踪,而他们的舅舅理查成了英国国王。直到两百年后的1674年,工人在整修塔内阶梯时从砖石中发现两具小孩的遗骸,几乎可以确定正是当年失踪的两位小王子! 英国的科学家们不肯承认真的有鬼魂,2003年,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学者们携带最先进的物理电磁感应仪器对伦敦塔内诸多〃鬼魅〃频繁出没的地区进行了调查,虽然调查并没有真的捉到鬼魂的踪迹,但是也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证据,首先,塔内某些地点磁场异常强烈,另外某些地点建筑格局造成了气流通过时速度较高,而且会发出空气在隙穴中的啸叫,此外,光线的昏暗客观上可能对游客产生了心理暗示的作用,毕竟报告鬼魂事件最多的还是熟知英国历史的本土游客。于是科学家们得出结论:"闹鬼"事件都是环境造成的,所谓"鬼魂"不过是人大脑对现象的解读,鬼魂现象应该说是磁场、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幻的光线等造成的。科学研究还发现,那些"闹鬼"地方常存在次声波,次声波会使人不安,还会使火苗摇曳不定。换句话说,伦敦塔内某些地点的磁场异常、空气流动以及次声波,加上昏暗的光线,特别容易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对幽闭环境的恐惧感,如果再联想到数百年前塔内发生过的种种血腥事件——包括死刑和谋杀,游客就很容易相信自己发现了鬼魂。 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这种解释,因为虽然鬼魂的"目击报告"不断,但还从未有人拿出过鬼魂的影像资料作为证据,毕竟上述解释无法说明鬼魂的影像,因为次声波、磁场、光线和气流绝不可能形成一个清晰的鬼魂身形。但是直到2003年底,这个看似稳如磐石的科学解释首次受到了动摇,动摇的力量并非来自伦敦塔,而是来自英国的另一处古代建筑——汉普敦王宫,虽然这里也相传闹鬼,但学者们的磁场、次声、气流学说已经成功的说服大众相信并没有真正的鬼魂存在,但是在2003年圣诞节前夕,汉普敦宫的保安监视系统却拍到了一个身穿长袍的"鬼魂"!原来,宫内的警卫们多次报告宫内展览区的一扇防火门经常莫名其妙地被人打开,于是他们对监视系统录像带进行检查,结果却发现录像中一个身穿长袍的神秘人物正推开防火门向外走,一只手还抓着门把手。这个人大半个身子站在阴影中,因此他周围的景物有些模糊,但他的脸实在白得吓人。、 这个发现震动了英国不少学者,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肯定是有人在搞恶作剧!要知道这里的导游常常会穿着都铎时代的宫廷服饰为游人讲解,于是全部的王宫的导游都被找来,可是谁都没有录像中那样的衣服!照片公布后,英国《太阳报》推测,被拍到的"鬼魂"就是当年英国的暴君亨利八世!汉普敦宫发言人伍德女士向记者再三保证:"这绝对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圣诞节的玩笑,我们也很想知道这东西究竟是什么。" 事到如今,英国科学界再次对鬼魂的科学解释产生了动摇,录像里的鬼影如果是真的,那么磁场、次声波等解释就会被彻底推翻;如果这个鬼影真的仅仅是恶作剧,那么为什么调查部门又查证无果呢?伦敦塔内的鬼魂究竟是真是假?也许,伦敦塔这座高耸的古堡中封存的不仅仅是英国古老的王族历史,还有我们科学至今也没能洞察的谜题……
编辑本段监视器拍下惊人一刻
某年10月,警卫们多次报告宫内展览区的一扇防火门经常莫名其妙地被人打开,于是他们立刻对监视系统录像带进行检查,结果发现了这个“鬼魂”。从汉普顿宫公布的一张“鬼魂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鬼魂”应为男性,他身穿一件长袍,正推开防火门向外走,一只手还抓着门把手。由于“鬼魂”的大半个身子都站在阴影中,因此他周围的景物有些模糊。但很明显,和他那只伸出的手相比,“鬼魂”的脸实在白得吓人。 “闹鬼”可用科学解释 由于汉普顿宫向来有“闹鬼”传统,由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家理乍得·怀斯曼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曾在2000年对汉普顿宫的“闹鬼现象”进行了调查。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报称见到鬼魂或感觉有鬼的人说的都是亲身感受,但这些都可以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化不定的照明、KB幽闭和磁场都能造成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些人会把这种感觉解释为有鬼。由于这类环境因素不断地影响同一处地区,这些地区很快就会得到“闹鬼”的名声。
编辑本段死亡手机号事件
这个神秘的号码是保加利亚手机公司停用了0888 888 888手机号码,据传这个号码的主人相继死亡,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神秘力量。 这一号码的首位拥有者是保加利亚手机公司Mobitel的前首席执行官弗拉迪米尔-格拉什诺夫,他2001年死于癌症,死时年仅48岁。尽管他的商业记录毫无瑕疵,但一直有传闻称,他的一个商业对手对他进行了放射性物质辐射,致使其中毒后患癌症死亡。但是谁又能说清楚这件事情是不是由于外界的伤害呢? 几经周折这个死亡手机号随后被交给一名保加利亚黑手党老大康斯坦丁-迪米特奥夫,他2003年在荷兰视察他价值5亿英镑的毒品走私帝国时被一名枪手射杀,他死时只有31岁。他是在和一名模特外出就餐时被枪杀的,身上当时携带着手机。据称俄罗斯黑手党老大们是这一暗杀事件的幕后指使,他们对他的毒品走私活动觊觎已久。这难道是一种巧合? 死亡手机号码在这之后被转给了商人康斯坦丁-迪什利夫,他在获得这一手机号码后2005年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的一家印度饭店外被枪杀。身为地产中介的迪什科夫一直在秘密运营着一个庞大的可卡因走私业务,他是在警方截获一批来自哥伦比亚的价值1.3亿美元的毒品后遭枪杀的。这个手机号码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编辑本段美国人买面包失踪32年
美国纽约男子霍迪斯于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五日离开其位于布鲁克林区的寓所,本来是准备前去购买一条面包,但他竟然在三十二年后才重返家中! 据大洋网报道,令人费解的是,他一点都不记得在这三十多年裏曾到过哪些地方,他亦难以置信悠长岁月就这样轻轻飘过,他还以为尼克逊仍是美国总统、越南仍在打仗、登陆月球仍是新闻。当现已年届五十七岁的霍迪斯再次返回原来住的石屋时,新住户花了几个小时才说服他已不再是这间屋子的主人了。 专家也对霍迪斯的失踪事件百思不得其解,专职处理这宗案件的警方精神病学专家表示,霍迪斯的身边人都不清楚他这些年来究竟到了什么地方,警方曾对他进行多次心理测试,肯定他没有捏造自己的遭遇,即使让他进入催眠状态,他都无法说出自己曾到过何处、曾做些什么事和如何返回家的。但是,霍迪斯的个案中更异乎寻常之处是,他回家时所穿的衣服,竟然就是他多年前离家时所穿着的,他甚至还带着一条面包抵达家门,这条面包与其当年离家时所要买的相同。霍迪斯失踪时年仅二十五岁,留下妻子和两名年幼的孩子,他失踪后,其妻子遍寻他不获,十二年后,其妻宣布他在法律上已死亡,接着便再婚。 霍迪斯见到一对现已长大成人的子女后,难以置信眼前就是他离家时的一对小孩,他说:“我错失了目睹他们成长的机会,这是最令人感到遗憾的。” 这似乎在暗示世人,另外时空真的存在,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编辑本段10大灵异神秘现象
神秘的嗡嗡声
居住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陶斯(Taos)城的一些居民和游客,多年来一直被沙漠空气中一种神秘的低频率嗡嗡声所困扰和不解。更为奇怪的是,只有近2%的人报道说听到了这种声音。陶斯位于圣塔菲市的东北面,距圣塔菲不足100英里。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不同寻常的音响效果引起的;其他人怀疑这是大量癔病或是为了达到一些神秘的险恶目的。无论将它描绘成呼呼声、嗡嗡声还是哼哼声,无论是心理、自然还是超自然现象,没有人能找到此声音的来源。
大脚怪兽
几十年来,在世界各地关于有毛的巨大野人——大脚怪兽(Bigfoot)的报道可谓屡见不鲜。尽管数千的大脚怪兽必定存在种群繁殖,因此发现的大脚怪兽就应该不是一个。可是至今为止,没有人被大脚怪兽杀害过,相反,被高速汽车和自然原因夺命的人却不少。在缺乏可靠证据,如牙齿和骨头的情况下,人们对目击者的所见、暧昧的照片和录像也越来越心存疑惑。既然在逻辑上不能证明像大脚怪兽和尼斯湖水怪的这些动物存在,这意味着这些神秘野兽远远潜伏在侦探的视线范围之外。
直觉
无论我们称它为直觉还是“第六感觉”或其它什么,我们都多多少少体验过一二次直觉。当然,直觉往往是错误的,但它们有时似乎是对的。心理学家指出,人们下意识地从我们周围世界获取信息,让我们在不太知道我们如何或为何知道它的情况下,似乎能让我们感知或知道一些信息。但直觉案例很难研究证明,心理学也只是部分答案。
神秘消失
人们神秘消失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人是逃跑了,有些人是遭遇意外事件,少数人是被绑架或杀害,但大多数人最后都找到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神秘消失,从玛丽-赛勒斯特到吉米-霍法,一些人似乎是人间蒸发了,没有任何痕迹,也没有任何线索。当丢失的人找到时,总是会让警察、公安和精神侦探询问一番,但当证据缺乏和动机不为人所知时,即使警察和法庭科学也不能给他们定罪。
鬼怪与幽灵
从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到美国环球广播公司的节目《死亡幽灵》,一直展现了我们的文化与民间传说中描绘的鬼怪与幽灵形象。许多人报告说看到了陌生人的鬼影和死去的亲人的幽灵。虽然鬼怪与幽灵存在还没有权威性证据能证明,但真诚的目击者还是继续说看到了鬼怪,并拍到了他们的照片,甚至还与他们谈话了。鬼怪调查者希望有一天能证实死亡的人能与活着的人接触,为此谜团提供最终答案。
似曾相识
Déjà vu源于法文,是在美国颇为流行的法语词,其意思相当于中文当中的“似曾相识”,指的是人们在经历过一段场景之后,会突然觉得自己曾经在某个地方、某个时段经历过相同的场景,而且印象深刻;或者明明是第一次到某地,却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过这个地方、感觉非常熟悉等等,这是一种很多人都会遇到过的心理现象。对于Déjà vu,人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梦境的再现,也有人说就是所谓的"第六感"。还有科学界对此作出的解释是人脑中负责控制情感的部分同控制逻辑的部分的速度出现了暂时的不一致,控制情感的部分比控制逻辑的部分速度快,就会造成这种情况。尽管解释很多,但此现象的原因与本性至今还是一个谜。
不明飞行物
毫无疑问,不明飞行物(UFO)存在,许多人在天上看到了这种他们不认识的东西,从飞行器到流星。这些不明飞行物或光线是不是外星人的太空船,这完全是另一个大问题。即使能想象穿越宇宙到达地球的距离与努力,但外星人到达地球的这种想象似乎是不可能的。况且,经过仔细调查,许多有关UFO的报道都已经查明了原因。只是还有一些UFO事件将永远无法解释,成永久之谜。
濒死体验和死后重生
所谓濒死体验,也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是指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罹患重疾但意外获得恢复的人所叙述的死亡正在来临时的深刻的主观体验。曾经接近死亡的人有时报道说有形形色色的神秘体验:有的看见彩光;有的看见了亲友;有的看见了自己发着蓝光的"灵魂"从自己的肉体中"逸出";有的看见了一条发光的隧道。这可能表明死后存在阴间。当这种体验深奥无比时,没有人能在死后带着这些证据或作证信息回到人间。怀疑家表示,这种体验可以用受损大脑的自然和可预测的幻觉来解释。但现在还是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濒死体验?它们是否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幻觉?
精神力量与超感觉
由于相信精神力量与超感觉(ESP)的人如此普遍,因此,它们被列为十大莫名其妙的神秘现象之中。ESP是英文Extra Sensory Perception 的[1]简称,意指“超感觉”,通常用做心灵感应和特异功能等的总称。许多人认为直觉(见第三)是一种精神力量形式,可获得有关世界与未来的神秘或特殊知识。研究人员测试那些声称有特异功能的人,虽然在苛刻科学条件限制下的这些实验结果是负面或暧昧的。但一些人还是争辩说特异功能不能测试,理由是在怀疑家和科学家面前,他们有特异功能消失的一些理由。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科学将永远不能证实或驳斥特异功能的存在。
身心合一
现代医学刚开始了解到情绪可以影响身体。比如,安慰剂多次证实能减轻人们的病症,当人们相信此治疗有效时,无论安慰剂是否确实有效,它们确实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仅用非常勉强的道理来解释的话,就是说身体的自愈能力比任何现代医学的疗效要远远惊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