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声的作用是什么意思

物理声的作用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7-06 13:31:05

㈠ 声可以干什么在物理中

一)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8.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OK?

㈡ 声音物理原理是什么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

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

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

(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三、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

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

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

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㈢ 物理声音的特征

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f表示,单位为赫兹(Hz)。一般情况下,人的耳朵最大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的声音(听力好的人能达到这个范围、一般人达不到)我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海豚、蝙蝠)。 人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间的声音.人能够发出64 Hz—1300Hz的声。它们都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声源频率的快慢通常都与其结构有关。 从物理的角度来讲,噪声是指物体无规则地振动时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噪声是指妨碍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一级人民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当代社会的五大污染:水、音、光、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便是五大污染的其中一种。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符号为dB。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控制和减弱噪声的方法:声源处(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传播过程中(隔音、吸音或消音)、人耳处(耳塞)等。

㈣ 声音是什么(物理)

物理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这个介质可以是空气,水,固体.当然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刚才提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声的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是赫兹,字母Hz.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
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间的声音.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为340米/秒.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固体>液体>气体,声的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物理中,音调指乐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特色,要区分开.
有时,我们站在山上高呼,会听到我们的回声,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色过程中,遇到山这样的障碍,会反弹回来,再次被我们听到.当两种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时,时差小于0.1秒时,我们就区分不开了.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混响.
自然界中,有光能,水能,生活中有机械能,电能,其实声也有能量.例如,两个频率相同的物体,敲击其中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也会振动发声,这种现象叫做共鸣.声音传播是带动了另一个物体的振动,说明声音也有能量。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符号为dB。另外,阻止噪音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㈤ 《声音的特性》在整个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1

㈥ 物理 声音

声音又三要素 响度 音色 音高
你所说的频率影响的是音高
而影响响度的有三点:
1 振幅,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
2 离声源的距离,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大;
3 介质,介质会影响声波的能量传播,亦即改变振幅。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三要素
1.响度
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达因/平方厘米)或声强(瓦特/平方厘米)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对于响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单位宋(Sone)来度量,并定义lkHz、40dB的纯音的响度为1宋。响度的相对量称为响度级,它表示的是某响度与基准响度比值的对数值,单位为口方(phon),即当人耳感到某声音与1kHz单一频率的纯音同样响时,该声音声压级的分贝数即为其响度级。可见,无论在客观和主观上,这两个单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纯音外,声压级的值一般不等于响度级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响度是听觉的基础。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130dB)。固然,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刚可以听见时,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一般以1kHz纯音为准进行测量,人耳刚能听到的声压为0dB(通常大于0.3dB即有感受)、声强为10-16Wcm2 时的响度级定为0口方。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仍以1kHz纯音为准来进行测量,使人耳感到疼痛时的声压级约达到140dB左右。
实验表明,闻阈和痛阈是随声压、频率变化的。闻阈和痛阈随频率变化的等响度曲线(弗莱彻—芒森曲线)之间的区域就是人耳的听觉范围。通常认为,对于1kHz纯音,0dB—20dB为宁静声,30dB--40dB为微弱声,50dB—70dB为正常声,80dB—100dB为响音声,110dB—130dB为极响声。而对于1kHz以外的可听声,在同一级等响度曲线上有无数个等效的声压—频率值,例如,200Hz的30dB的声音和1kHz的10dB的声音在人耳听起来具有相同的响度,这就是所谓的“等响”。小于0dB闻阈和大于140dB痛阈时为不可听声,即使是人耳最敏感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也觉察不到。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闻阈和痛阈不一样,灵敏度也不一样。人耳的痛阈受频率的影响不大,而闻阈随频率变化相当剧烈。人耳对3kHz—5kHz声音最敏感,幅度很小的声音信号都能被人耳听到,而在低频区(如小于800Hz)和高频区(如大于5kHz)人耳对声音的灵敏度要低得多。响度级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频段比高频段灵敏度降低更加剧烈,一般应特别重视加强低频音量。通常200Hz--3kHz语音声压级以60dB—70dB为宜,频率范围较宽的音乐声压以80dB—90dB最佳。
2.音高
音高也称音调,表示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客观上音高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单位用赫兹(Hz)表示。主观感觉的音高单位是“美”,通常定义响度为40方的1kHz纯音的音高为1000美。赫兹与“美”同样是表示音高的两个不同概念而又有联系的单位。
人耳对响度的感觉有一个从闻阈到痛阈的范围。人耳对频率的感觉同样有一个从最低可听频率20Hz到最高可听频率别20kHz的范围。响度的测量是以1kHz纯音为基准,同样,音高的测量是以40dB声强的纯音为基准。实验证明,音高与频率之间的变化并非线性关系,除了频率之外,音高还与声音的响度及波形有关。音高的变化与两个频率相对变化的对数成正比。不管原来频率多少,只要两个40dB的纯音频率都增加1个倍频程(即1倍),人耳感受到的音高变化则相同。在音乐声学中,音高的连续变化称为滑音,1个倍频程相当于乐音提高了一个八度音阶。根据人耳对音高的实际感受,人的语音频率范围可放宽到80Hz--12kHz,乐音较宽,效果音则更宽。
3.音色
音色又称音品,由声音波形的谐波频谱和包络决定。声音波形的基频所产生的听得最清楚的音称为基音,各次谐波的微小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称泛音。单一频率的音称为纯音,具有谐波的音称为复音。每个基音都有固有的

㈦ 物理声光热力电中的声是什么意思

声学【声现象】
具体内容是: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声音的三要素;噪音的防治等。基础课程中的声学内容都比较基础,多是理解记忆,少量计算【回声】 ,还有就是观察生活中的声现象,能结合理论知识理解 解释之。

㈧ 物理上什么是声音

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声音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分贝:

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度的单位,记为dB。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声音,若以声压值表示,由于变化范围非常大,可以达六个数量级以上,同时由于人体听觉对声信号强弱刺激反应不是线形的,而是成对数比例关系。

所以采用分贝来表达声学量值。所谓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

阅读全文

与物理声的作用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