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大的物理系怎么样
OK北大物理系是目前国内相同领域里实力最雄厚的单位,这可以从一个很常见的例子里得到佐证:在全国所有高校的物理系中,几乎所有课程都有北大物理教师的着作。从历届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可以清楚看出物理系的水平和实力。我系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本科生324名,硕士生110名,博士生40名。开设本科生课程30门,研究生课程20门。
物理系目前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各个方向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考生必须结合自己将考的方向进行有目的的复习准备,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㈡ 合肥新一代教育凭什么出这么多成绩我们45中有好多粉丝
新一代韩鹏是一个蛮有情怀的老师,培养了不少优秀学生:
周清扬合肥六中2018年南开大学,化学竞赛安徽省一等奖,英才计划优秀
张挽犁合肥八中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物理竞赛安徽省一等奖
王兆卓合肥八中2018年694分考入清华,物理竞赛安徽省一等奖
胡枫艺168中学2018年693考入北大
王奕合肥六中2018年693分考入清华
宁天枫,朱炎,沈迪科大附中09年考入科大
杨越合肥八中,2013年15岁高二考入科大科创班,2017年考入哈佛大学生物统计专业硕博连读
郑天哲2014年考入中科大,本科郭沫若奖学金(科大最高奖学金),18年加州理工应用物理学硕博,物理竞赛安徽省一等奖
桂林合肥八中2014年考入科大,18年芝加哥大学硕博统计方向
章旭淼合肥八中14年考入科大,密歇根大学硕博
章旭淼合肥八中14年考入科大,密歇根大学硕博
饶兴豪2019安徽省物理竞赛一等奖,全国银牌。
北京大学2019年物理科学营一等奖
,
清华大学2019年物理学科学习体验活动一等奖
何天浚2019安徽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金牌
……
我想这与韩鹏老师笃定的信念、乐观的心境与执着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收获成功的硕果。
㈢ 北大物理怎样
在国内:
首屈1指~ 排名第2的是南大 第3是中科大~~
在我看来,北大物院的真正优势是有更多会讲课的教授,而且有些教授甚至主要以授课为主-----对于理论而言,甚至整个本科阶段需要的都是扎实和广博的数理基础。
在国外:就物理系来说,应该在世界前50 具体排名我不知道~像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要建世界上最大的加速器,这需要全世界物理方面的有实力的科研机构联合建设,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负责的项目,北大也是国内高校唯一能参与到这一大科学合作的高校。
㈣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跟北京大学是什么关系
北京大学1913年设立物理学门,我国物理学本科教育从此开始。1919年更名为物理系。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物理系合并于西南联合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物理系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物理精英成为我国高校实力最强的物理重镇,并先后创办或参与创建全国高校第一个核科学专业、半导体物理专业、地球物理专业、微电子专业等。2001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在原物理系以及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与气象专业、天文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㈤ 有了解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冬令营的吗
鉴于上一个答主不那么靠谱我就说一点我知道的
北大的生命科学营一般不是叫冬令营,是金秋营。报名的条件是两个省一等奖(不同学科)或一个省队级别奖项。
考的东西不限于生物,听说某年考了全科。数学和物理也考,会比较难。
学生物竞赛的学生想在这个营里取得优惠,有两个优势点,一是生物考试,一是面试。面试的时候假如对生命科学表现出的兴趣不浓厚,考得很好也容易被pass。
然而前景十分不明朗,毕竟啊,听说去年北大的生科营简直成了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失败者的收容所。
㈥ 北京大学的物理学专业怎么样师资力量如何
北京大学的物理学专业挺不错的,师资力量也挺好的。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截至2017年底,北大图书馆总、分馆纸质藏书近800余万册,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特色,其中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20万件,此外还有北京大学及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名人捐赠等特色收藏。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哲学、理论经济学。
㈦ 如何成功申请北京大学中学生学科夏令营
当然是优秀中学生体验营好,这是全面的。学科营只是某一学科的,比如物理营,主要以后有优惠的话,那你的专业就必须是给你优惠的这个学科。而前者就不限了。
㈧ 上北大物理系前途怎样
还是很有前途的,祝你成功!
北大物理学科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1913年,北京大学设物理门(后改名物理系),这是我国最早的物理学本科。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物理系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邓稼先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1952年院系调整,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物理精英合并成新的北京大学物理系,聚集了饶毓泰、胡宁、黄昆、虞富春、周培源、叶企荪、王竹溪、杨立铭、褚圣麟等一大批中国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使北大物理系成为中国高校中首屈一指的物理重地。20世纪50年代后期,从北大物理系分出了地球物理系和无线电系。1955年,从全国各地调入教师建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核科学专业——物理教研室(后该名为技术物理系)。解放后的50年,北大物理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90多名两院院士。北大物理的教学和系列教材享誉国内外,王竹溪、黄昆、赵凯华、郭敦仁、曾谨言等名师名课在国内外影响深远。北大物理的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胡宁、杨立铭、甘子钊、杨应昌、胡济民、陈佳洱、赵柏林、陈建生等,带领北大物理学活跃在科研前沿,有很大的国际影响。
北大物院相对于清华物理,组织规模上要大的多; 2004年以前清华物理招生规模每届60人,基础科学班60人,当然基础科学班的六十个人最终大约只有20-30人沉淀在物理方向上。2005年以及以后,招生方式变为基础科学班统一招收数学系,物理系和一部分电子信息的生源,共计8个班250人左右,数学与物理不再单独招生;从试行的情况来看,最终沉淀在物理方向上的不超过3个班约90人,所以相比之下北大物院学生规模庞大了很多。
教授的数量亦如此,关于全国性的学科评比和排名,很多时候规模会产生大的影响---所以即便处于高速上升期,清华物理系最好大概只排到过第三。
但是这些对于个人在本科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究竟会有怎样的实际意义-----实际意义是没有意义。
在我看来,北大物院的真正优势是有更多会讲课的教授,而且有些教授甚至主要以授课为主-----对于理论而言,甚至整个本科阶段需要的都是扎实和广博的数理基础。 相比之下清华物理系教授少,科研普遍较重,所以就无法对教学做太高的要求,有教学天赋和没有的,往往都有需要负责的课程。理论物理方向的清华物理学生有时会到北大去旁听课程。
但是规模小同时意味着本科阶段,你就有更多机会可以接触资源,并和教授进行更多的一对一的交流,我觉得这是清华物理的优势。教授人都很nice,对一个班授课可能会受交流能力的影响,但对一个人就不同了。每个学生只要愿意,都可以获得来自多方面的,针对个人的帮助和指导。
这种小规模的优势在基础科学版扩大规模后稍有弱化,但大三定下方向后还是会凸显出来。
基础科学班开始与数学系合办以后,由于两系办学理念需要融合的时间,导致清华物理近几年的本科生具备了全国物理系最好的数学基础水平-----因为每一个人在开始的时候也同时是数学系的潜在学生。
说完教学说科研,小规模的清华物理更多的采用集中方向进行突破的方式:表面物理,低温强磁场凝聚态,量子计算在最近的几年里引进了国际一流的人才。 其他方向只要你用心调查应该也会发现有一些元老级和大师级的人物在。 北大物理相对而言方向更全,教授更多,也有其中的利弊。既然你想做理论物理,应该对理论物理有所了解,那么想想那个方向是你希望从事的,再有针对性的看看在清华和北大是谁在主持这个方向的研究,我想是更现实的事情。
说完科研说出路。 不是每个想学理论物理的人都end up as a theoretical physician。 理想与现实总有距离。 基础科学班的组织特色就是宽口径,清华物理也有培养各方各面学生的传统---电子,生物物理,材料,金融等等-----没有一条路是封死的-------但你也会面临更多的迷惘和选择。
如果最终在理论物理的路上走下去,那么多半本科毕业是要出国。在这方面上,统一招生以前,独立存在的基础科学班有很大的平台优势,丝毫不逊于北大物理。而扩大招生以后的2005级目前还没到接受考验的时候。 但客观上说,在基础科学班独立存在的时候,相对的,物理系两个班在出国上则比北大物理的学生面对的困难大很多,这是个reputation的问题。
既然选择了,那就坚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