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属冶炼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变化
属于化学变化,首先:冶金,从矿石提取纯度较高的金属明显是从化合物到单质的过程,当然是化学变化了,
另外,在金属的热处理过程中,即使纯度不变化的情况下,由于温度变化和压强的改变金属会改变不同形态如:α、β形态等,正因为内部结构变化,才引起外部物理性质的差异,而这种内部结构变化是由于其电子排布方式不同引起的,化学变化研究的主要是电子的排布,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Ⅱ 什么叫冶金
简述冶金的历史,定义与分类
30~40亿年前,茫茫宇宙中诞生了地球。宇宙好比是一个高温冶炼炉,将还原的金属向
中心聚集,沉在地球的中心成为地核(Fe、Ni金属熔体),然后金属的表面形成硫化物层
(熔锍),再在表面形成氧化物层(渣) ,最后在金属熔体及渣的外表面包围一层大气层
(相当于温度压力气氛),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形成了。
随后上帝在地球上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类。上帝对人类真的是太偏爱了,他不仅
给与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同时他让人类学会了思考和利用工具,于是人类成为了
主宰世界万物命运的主人(仅指地球)。
人类很早就学会了如何从大自然获取自身需要的物质。从石器时代到随后的青铜器时
代,再到近代钢铁冶炼的大规模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就融合了冶金的发展。
随着物理化学在冶金中成功应用,冶金从工艺走向科学,于是有了大学里的冶金工程
专业。
冶金是一项从金属矿中提炼金属、提纯与合成金属,以及用金属制造有用物质过程的
技术。
冶金按照行业分类可以分为:黑色冶金(铁、铬和锰)+有色冶金(铝、铜等)。
按照学科分类可以分为:化学冶金(又称提取冶金)+物理冶金。
冶金学科基础:化学(物理化学为主)+物理(三传、凝固、轧制等)。
Ⅲ 冶金工程学什么
冶金工程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加工和使用性能材料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冶金技术及其理论、冶炼过程及控制、冶炼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冶炼成品性能改进和检测及冶金企业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领域介绍
冶金工程领域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 冶金企业金属或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的工程技术领域。
冶金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国家实力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它为机械、能源、化工、交通、建筑、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军工等各行各业提供所需的材料产品。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及科技的发展对冶金工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并推动着冶金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冶金工程的发展又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新的物质基础。
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汲取相关学科和工程技术的新成就进行充实、更新和深化,在冶金热力学、金属、熔锍、熔渣、熔盐结构及物性等方面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建立智能化热力学、动力学数据库,加强冶金动力学和冶金反应工程学的研究,应用计算机逐步实现对冶金全流程进行系统最优设计和自动控制。冶金生产技术将实现生产柔性化、高速化和连续化,达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及生态环境的最佳保护。随着冶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冶金产品将在超纯净和超高性能等方面发展,在支撑经济、国防及高科技发展上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冶金工程与许多学科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发展。冶金工程包括: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两大类。冶金物理化学是冶金工程的应用理论基础。该工程领域与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矿业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工程领域及物理、化学、工程热物理等基础学科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培养目标
培养冶金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冶金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冶金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应有扎实的现代冶金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 地理知识,对冶金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具有从事工程技术研究、改造、开发与应用(包括工程设计与工程管理)的能力。
三、领域范围
冶金工程的领域范围,可分为两大类:钢铁冶金和有色冶金。从研究方向和技术性质可细分为:
(1)冶金过程和材料合成的物理化学理论及应用。
(2)矿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及冶炼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3)钢铁冶炼工艺、技术、装备及生产系统的设计、施工等。
(4)凝固加工技术。
(5)冶金过程模拟仿真。
(6)纯洁钢制造技术。
(7)钢铁制造流程的解析和综合集成。
(8)有色冶金过程电化学冶金原理、工艺、技术的应用、固态离子学及其相关理论 冶金工程在冶金和材料中的应用。
(9)有色冶过程中湿法冶金和粉体工程。
(10)有色金属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
四、课程设置
基础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外语、计算方法或数理统计或数理方程或模糊数学及其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基础等。
技术基础:冶金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与反应工程、近代物理化学研究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企业管理或工程经济等。
专业课:钢铁冶金、有色冶金新技术、冶金过程数学模拟及仿真、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现代冶金和材料的测试技术、塑性加工物理冶金理论、凝固原理与连铸工艺、冶金质量控制、泡沫冶金熔体、耐火材料结构与性能、轧制工艺与设备、湿法冶金物理化学、有色冶金原理与方法、有色金属材料与加工等。
上述课程,可定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亦可由培养单位与合作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他课程,课程的总分不得低于28学分。
五、学位论文
结合冶金企业的实际课题进行研究工作,可以是冶炼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是原冶金工艺和设备系统的技术革新,可以是冶金过程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可以是冶金 冶金工程工艺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可以是大型冶金企业管理模式革新等。根据研究结果撰写论文:对于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的结果,论文应该具有设计方案的比较、评估,设计计算书,完整的图纸;对于重大技术改造和革新的成果,应该具有对原设备与技术的评价,改造和革新方案的评述和结果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分析;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和试验的成果,必须有试验方案、完整的实验数据、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结果分析;对于生产设备管理成果,必须给出新的管理理论体系,对企业产量和质量作效果分析,并给出创新管理信息系统等。
编辑本段
国内专业排名
1.北京科技大学
2.中南大学
3.东北大学
4.昆明理工大学
5.上海大学
6.重庆大学
7.武汉科技大学
8.北京理工大学
9.内蒙古科技大学
10.四川大学
编辑本段
历史地位
说起冶金工程,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时代。那时,丰富的冶铜技术就成为了中国冶金行业的源头,并迅速把整个青铜技术推到更高的阶段,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
之后,中国的冶金技术在世界上又率先取得了突破:人们在漫长的冶炼过程中逐渐掌握了金属冶炼所需要的高温技术和较高水平的冶金处理技术。如柔化处理技术、炒钢技术、百炼钢技术、灌钢技术等。公元十五世纪,在明代中叶中国已大量开始生产金属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五金》中有关于密封加热冶炼“倭铅”(即锌)方法的记载。明代的钱币“永乐通宝”也具有较高的含锌量。而欧洲到了十八世纪才开始冶炼锌。此外,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许多成就,如冶炼生铁和熟铁的连续生产工艺,退火、正火、淬火等钢铁热处理工艺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冶金工业的发展。中国的钢产量连续居于世界前列,足见国家的重视和其迅速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诚然,现代科技的进步催生了一些高科技新材料的诞生和应用。但是,冶金材料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其优势和特性依然是其他材料所不可比拟和替代的。
编辑本段
专业特色
专业领域
冶金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从矿石提取钢铁或有色金属材料并进行加工的应用性学科,培养的是冶金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冶金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高新技术和学科发展相结合是本专业的一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 英语课程是通过冶金过程的优化和新技术开发最大限度地满足相关产业对高品质冶金材料的要求,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冶金生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也是本专业的前沿主攻方向。考虑到中国冶金行业清洁化生产水平低和特有的复合矿资源多样化的特点等因素,该专业不仅要致力于研究流程中废弃物的“四化”(即减量化、再资源化、再能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综合技术,而且还要对复合矿冶炼技术进行环保和经济意义上的评价和指导,并在此原则下开发复合矿的综合利用技术,最终实现中国高品质冶金材料的生态化生产。
研究领域
根据以上特点,冶金工程专业主要有三大研究方向。一是冶金物理化学方向:学习内容包括冶金新理论与新方法、冶金与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制备物理化学、冶金和能源电化学等。二是冶金工程方向:学习内容包括钢铁和有色金属冶金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研究、现代冶金基础理论和冶金工程软科学、冶金资源的综合利用、优质高附加值冶金产品的制造和特殊材料的制备技术等。三是能源与环境工程方向:学习内容包括冶金工程环境控制、燃料的清洁燃烧与能源极限利用、工艺节能与余能回收、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与试验工作等。这些广泛的分支领域构成了冶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推进了冶金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工业建设。
与此同时,冶金工程技术也在不断汲取相关学科和工程技术的新成就进行充实、更新和深化,在冶金热力学、金属、熔锍、熔渣、熔盐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会更加深入。随着冶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冶金产品将在超纯净和超高性能等方面发展。
编辑本段
就业前景
中国仅有20多所高校开设有此专业,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非常有限,而市场需求量又特别大。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市场对冶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实际该专业毕业生人数的10倍。如此大的市场需求也为该专业的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由于冶金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基础宽厚、理论扎实、技能全面,同时,又具备冶金和金属材料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加之,冶金行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之一,因而,毕业生择业面宽,适应能力强。毕业生可以到冶金、化工、材料、环境保护及其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等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感觉现在钢铁、冶金类专业的大学生太吃香了。”在东北大学2005举办的一次毕业生双选会上,一位钢铁冶金类专业毕业生述说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好机遇。的确,祖国蓬勃的建设事业需要冶金工程方面大量的专业人才,众多的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企业等都是学子们一展身手的好地方。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该专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计算机技术在冶金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就使得学生在大学里就要逐步接触并掌握到丰富而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另外,该领域在国内的发展与国外先进技术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对学生外语的使用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Ⅳ 物理化学是什么
物理化学是在物理和化学两大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丰富的化学现象和体系为对象,大量采纳物理学的理论成就与实验技术,探索、归纳和研究化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构成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的水平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化学发展的深度。
物理化学是以物理的原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研究化学体系的性质和行为,发现并建立化学体系中特殊规律的学科。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物理化学与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在内容上存在着难以准确划分的界限,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分支学科,例如物理有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等。物理化学还与许多非化学的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冶金学中的物理冶金实际上就是金属物理化学。
组成部分
物理化学由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结构化学三大部分组成。
更多详细内容请看:
Ⅳ 物理化学与冶金原理关系
冶金就是利用了物理化学的知识。
冶金就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
冶金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石器时代到随后的青铜器时代,再到近代钢铁冶炼的大规模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就融合了冶金的发展。
冶金的技术主要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以及电冶金。随着物理化学在冶金中成功应用,冶金从工艺走向科学,于是有了大学里的冶金工程专业。
Ⅵ 什么是冶金热力学
没有叫“冶金热力学”的。
因为,热力学是研究功与热之间的转换,而“冶金”是关于物理化学过程的,所以,应叫“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物理化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它着重研究矿石熔炼成金属的生成原理,如“钢铁是如何炼成的”、“铜、锌、铅等是如何生产的”是其落脚点,其所涉及的基本原理都是“物理化学”方面的,但着重突出“冶金”特色。
当然,热力学与物理化学的确有很多相同的原理,都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都有自由能、自由焓等基本的内容,但物理化学主要研究的是反应系的电化学反应原理与活化能等问题。
Ⅶ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
冶金行业是一个艰苦行业,钢铁冶金专业又是专业性很强,就业面较窄的专业,各冶金企业每年的需求量也不可能是很大数量的。
冶金物理化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冶金热力学与热化学、冶金动力学与过程强化、冶金熔体、冶金电化学基础理论及电化学工程、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化学、材料物理化学与新能源材料等。其主要对口工作单位一般都属于冶金行业就业面较窄。冶金行业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且每年的需求量不是很大,所以硕士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选择此专业就读的学生要慎重考虑。不过如果学生在校努力学习,考下教师资格证做一名老师还是不错的选择。
冶金物理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可以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从事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和高层次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Ⅷ 冶金学什么
冶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经济地从矿石或其它原料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用一定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科学。
知识领域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掌握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过程的基础理论和生产工艺知识;
3.具有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生产组织、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环境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工业设计的初步能力;
4.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初步能力;
5.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科技发展的动态。
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制图》、《机械设计与原理》、《工程力学》、《冶金概论》、《冶金原理》、《传输原理》、《金属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材料性能》、《冶金与材料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材料分析方法》、《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金属材料成形加工》、《工业生态》、《功能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材料》、《冶金研究方法》、《冶金质量分析》等。[
Ⅸ 什么是物理冶金属物理还是属化学
物理冶金属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