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我们身边有哪些物理现象

我们身边有哪些物理现象

发布时间:2022-07-08 01:51:38

Ⅰ 物理现象有哪些

1.光的折射:下雨天天空中出现彩虹。

2.磁力现象:两块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

3.能量的转化:细线悬挂的小球在空中摆动。

4.液体凝固:冬天早晨窗子上出现冰花。

5.扩散现象:一滴红墨水滴入一个装满清水的杯子,很快一杯水都红了。

(1)我们身边有哪些物理现象扩展阅读

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

1.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这是由于纸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各异,因而在下落过程中,其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

2.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东西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空气大,同样接触面积的情况下,水下降一度能传递给肉的热量远远高于空气。

3.有雪的路面撒些食盐化的快,这些现象都表明:盐作为了融雪剂。

4.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些现象都表明:光比声音传播快!

5.在加油站,经常会看到“禁止用塑料桶装汽油”警告语,我们知道用塑料桶装汽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塑料是绝缘体,因此它不能将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电荷传导出去,电荷累积多了,就容易产生放电现象,从而就会引起汽油燃烧,出现危险事故

Ⅱ 举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00条

(1)坐在快速行驶的车上,在转弯的时候,会感觉向外甩,这是离心现象。 (2)指甲剪、剪刀、镊子的工作原理,是杠杆。 (3)人们使用的镊子、筷子、剪刀等 (4)汽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火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 (5)施工时用一重物,看其是否与墙平行 (6)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7)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8)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9)早晨太阳斜射入大气层,太阳光通过空气时太阳光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都能穿透大气层,直接射到地面,而波长较短的蓝、紫、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从而使光线散射向四方,使天空呈现出蔚蓝色。实际上发生散射的蓝光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没有遇到微粒的蓝光、紫光还是直接射到了地球上,所以射到地球上的白光中仍然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中午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在地面上,不像早晚要受地面上的东西(如高山、林木、楼房,以及混浊空气)的阻挡,所以,它仍然是原来的白色光,刺激得人不敢睁眼睛。 傍晚太阳光要照到我们身上需穿过比中午几乎厚三倍的大气层,而且清晨的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子。阳光穿过它时,其他色光许多被吸收、折射或反射了,只有红光以巨大的穿透力,顽强地穿过大气层、水蒸气来到地面,在此其间,大部分蓝紫色光都被折射在大气层及水蒸气里,而到达地面上的太阳光大部分是红橙色,所以太阳看上去是红的。 1.切菜磨刀后切得快,即相同压力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烧水气泡上升越来越大,即随深度减少水的压强减小。 3.饺子煮熟了会浮到水面,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浮力变大。 4.揉面会疲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剪子把越长件东西越轻松,杠杆原理。 热学 1.磨刀刀变热,即摩擦生热。 2.相同火力,压力锅可以将水加热到一百摄氏度以上普通锅却不能,即,水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通常我们所说的水的沸点是指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3.用蜡烛不能加热水,用煤气却可以,即加热功率大于散热功率时方可加热。 4.冬季煮汤窗户会出现白色的雾气,即热空气遇冷玻璃液化为小水滴。 5.煮汤时水不断变少油却留了下来,即油的沸点高于水。 6.微波炉加热鸡蛋蛋黄先熟,即微波使内部分子碰撞。 电学 1.电磁炉可以加热食物,动磁场产生电场。 2.电饭锅可以设定各种程序,即功率不同单位时间产生热量不同。 3.老式电磁炉多必须采用铝锅,即电磁的良导体。 4.煤气泄漏后不要点灯,防止开关闭合产生电火花引起火灾。 5.不要用湿手拔插插销,水(纯水除外)是电的良导体。 生活中的 1.晾衣服保持通风,加速蒸发。 2.吹肥皂泡五颜六色,光的折射。 3.湖水倒映着美丽的白帆,光的反射。 4.夏天吃雪糕周围有白烟,液化。 5.热的汤不能喝水却能喝,沸点不同。 6.油炸食品水分含量低,密度不同。 7.氢气球飞上天,浮力大于重力。 8.放二踢脚大地振动,声音靠波传播。 9.夏天管子出汗,液化。 10.电线采用铜芯,铜是仅次于银的电的良导体。 11.电池不会电伤人,电压每节1.5v远小于安全电压36v。 12.针管可以刺入皮肤,木棒却很难,压强不同。 13.自行车换带,增大摩擦力。 14.自行车车灯,摩擦生电。 15.风力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6.磁悬浮列车高速运行,低摩擦力。 17.跷跷板,杠杆原理。 18.筷子,杠杆原理。 19.滑冰,减少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 20.擦汗,毛细现象。 21.鱼缸抽水,虹吸现象。 22.指甲刀,钳子,瓶起子,撬棒,杠杆原理。 23.星星闪烁,筷子“折了”,哈哈镜,放大镜,老花镜,近视镜,光的折射。 24.镜面反射,黑板反光,月亮“发光”,雪后天亮,夏雨过后夜间亮者为水暗者为陆,光的反射。 25.急刹车后滑行,急刹车后乘客摔倒,急刹车后人向前冲氢气球后冲,急刹车后车重滑行远,惯性。 26.黑夜车灯形成光柱,光沿直线传播。车灯不形成光柱,光的折射。夜间车内不开灯车外开灯,司机能看见路人路人看不见司机,光的反射。 27.冰面汽车打滑,好的轮胎抓地性强,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自行车前后轮转向相同摩擦力反向,刹车皮需若干年更换,摩擦力。

Ⅲ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物理现象

现象一:“9”的魔力
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多次会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是不是很诡异?
解密:这是由于秒针在“9”所在的这个位置时受到的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什么是重力矩?
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其中力臂是从转动轴到力的垂直距离,是一个描述力的转动效果的物理量。
重力矩:就是重力产生的力矩,即重力和力臂的乘积。

现象二:一闪一闪亮晶晶
晴朗夏夜,我们仰望星空时会发现星星都在不停地闪烁,这是为什么?
解密:这是因为大气密度分布不稳定,使得星光经过大气层后的折射光线随大气密度而时时变化。

现象三:拍电视别闪光
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解密: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现象四:越远越走样
走样的镜子,人距离镜子越远越走样,这是为啥?
解密: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的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Ⅳ 生活中的50个物理现象及解释

1,下雪不冷化雪冷——下雪放热,化雪吸热。
2,水往低处流——万有引力。
3,摔倒在地感觉疼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刹车摔倒——惯性。
5,在马路上撒盐——降低雪的融点。
6,樟脑球不见了——升华。
7,温度计——热胀冷缩。
8,搓手取暖——做功改变内能。
9,禁止高空抛物——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0,红灯作为警示灯——红光波长长。
11,筷子放在水里折断了——光的折射
12,3D电影——偏振光。
13,花样滑冰——角动量守恒。
14,回声——声波可以被反射。
15,隔墙有耳——声波的衍射。
16,游泳圈——浮力。
17,深海鱼捞上来就死掉——液体内部有压强。
18,千斤顶——帕斯卡原理。
19,指南针指南——地球存在磁极。
20,用软管换鱼缸水——虹吸原理。
21,电磁炉加热——安培涡电流原理。
22,微波炉加热——分子共振改变内能。

Ⅳ 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50个)

一、做饭时,厨房有很多“白气”——先是水汽化产生的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遇冷又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二、锅铲、手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炳都是木头或塑料——木头、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饪过程中不烫手。

三、汽车急刹车(减速)时:

1、司机踩刹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乘客会向车行方向倾倒——惯性。

3、司机用较小的力就能刹住车——杠杆原理。

四、钢笔吸取墨水是利用大气压,吸墨水时先用力挤压笔囊,排除里面得空气,然后将笔尖放入墨水中,放开手,大气压就将墨水压入笔囊。

五、飞机为什么能够飞上天?因为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飞机飞行时机翼周围空气的流线分布是指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的流线密,流速大,下方的流线疏,流速小。由伯努利方程可知,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方向的升力。

六、灯丝用钨丝——钨丝的熔点高,高温下不易熔化。

Ⅵ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哪些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二)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
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7、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8、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9、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
10、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11、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
(三)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

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

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只要细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联系到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就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及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厨房里,若留心看一下其中的炉灶、器皿以及做饭、炒菜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定会发现很多处要用到物理知识。

Ⅶ 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有哪些

1.人走路时的摩擦力

2.长跑比赛的终点计时员是以看到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

3.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粘水后的玻璃不易分开

5.热水冒白烟

6.彩虹

7.冬天窗户上出现一层"冰花"

8. B超

9.水沸腾现象

11.樟脑丸用久了会变小

12.超声波洗碗机

13.发光的灯泡

14.谚"霜前冷,雪后寒"

15.用高压锅煮饭快

16.向热汤碗里吹气降温

17.吹电风扇时会感到凉爽

18.游泳上岸后会感到冷

Ⅷ 身边的物理现象有哪些

风雨雷电,水结冰、气化,汽车行驶、刹车,钟鼓响动等等都是物理现象。如有帮助请采纳,手机则点击右上角的满意,谢谢!!

Ⅸ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哪些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哪些
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 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9、吊扇在正常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要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多.这是因为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11、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这是由于纸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备异,因而在下落过程中,其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

Ⅹ 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

1
、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
度盘上“
9
”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
9
”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
、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
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
、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
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
、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
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
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
、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
直到烧干也不沸腾,
这是由于水滴、
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
温度大致相
同,
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
水滴也不会沸腾,
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
干。

6
、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
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
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

煤气灶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
但煤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

只从喷口喷出
.
这是由于喷嘴处煤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
压强小,
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
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
孔喷出。

8
、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
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
一是吹大的气球
各处厚薄不均匀,
张力不均匀,
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
从而运动
方向不断变化;
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
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
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
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
气球因此而摆动,
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9
、吊扇在正常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要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
多.
这是因为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
转速越大,
此反作
用力越大
.

阅读全文

与我们身边有哪些物理现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