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初二物理机械功 有用功 额外功 等等的公式
一
机械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二
功的定义
物理学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作的功就越多。
三
功的计算
1.功W等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力F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的乘积
。W
=
F
s
如果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相互垂直,也就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那么这个力就没有做功。
2.功的单位——焦(耳)J
1焦耳=1牛顿·米
1
J=
1
N·m
四
功率
定义:把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1],功率是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用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做功的时间,则功率可表示为P=W÷t(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
在SI制中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
1兆瓦=1000千瓦
附:另一个功率单位:马力
1马力=735瓦
五
机械效率
1.有用功
定义:人们利用机械提升重物时,做的功中用来提升重物所必须做的功。
2.总功
定义:人们使用机械实际用的力与这一力在机械上的作用点移动距离的乘积,即W总=Fs
3.额外功
定义:人们利用机械提升重物时所做的功中,用来克服摩擦阻力和机械自重而做的功。W额=W总-w有用
4.机械效率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η表示:η=w有用/w总功×100%。
机械效率η永远小于1,它标志着一台机械性能的好坏
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称为总功.
总功=W有+W外=F拉.n.h
2. 如何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总功:W总=Fs;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F表示拉力,s表示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W表示功。W总=Gh(当在某些特定状况下时,W总=fS);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而需要的、有价值的功,叫做有用功,记作W有用。
如把物体匀速举高H(不计空气阻力),由于举力等于重力G,必须对物体做GH的功,这个功是有用的。
如果要使用其他机械完成此举,由于机械自身的重和机械的自身的摩擦等,所用的动力做的功要大于GH,此时动力做的功就是总功。
(2)物理学有用功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有用功必然小于且不等于总功,这是因为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机械在运行过程中,总存在着摩擦力,当我们使用机械做功时,就必须克服机械本身部件的重力和摩擦力等做一定量的功。
除做有用功外,还要克服机械摩擦或机械本身的重力做额外力,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机械效率的公式为η=W有÷W总×100%。
3. 物理1.怎么计算总功和有用功
滑轮:
1.定滑轮:有用功W=Gh(G是物体重,h是物体上升高度)
总功W=FS(F是拉力,S是拉绳端上升高度)
机械效率=W有用/W总
=Gh/FS
=Gh/Fn (n是绳子段数)
=G/F
2.动滑轮: 有用功W=Gh(G是物体重,h是物体上升高度)
总功W=FS(F是拉力,S是拉绳端上升高度)
机械效率=W有用/W总
=Gh/FS
=Gh/F2h
=G/2F
3.动滑轮,滑轮组: 机械效率=Gh/Gh+G动滑轮h
(前提:忽略摩擦力.)
斜面:
有用功:W=Gh(G是物体重,h是物体上升高度)
总功:W=FL(F是拉力,L是斜面的长度)
机械效率=W有用/W总
=Gh/FL
4. 物理学:提升重物时有用功怎么求算
提升重物时有用功W有=Gh=mgh
将质量为m提升高度h,力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mgh,总功W总=FS,机械效率 η=W有/W总*100%
5. 有用功的公式及单位是什么
W有用=FS=Gh (Gh是在斜面或滑轮中用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的移动距离),有用功单位是焦耳。
其他计算公式有:W有用=W总-W额=ηW 总
做功是指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形式的过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经典力学的定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而有用功则是人们做的功中对人们有用的一部分。有用功指对人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
(5)物理学有用功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有用功、 额外功和总功关系解析
1、通过再探动滑轮分析“有用功” “额外功” 和 “总功” 。
起重机将砖块提升到楼顶,除了克服砖块重力做功外,也一定同时需要克服装砖的筐子、滑轮和钩子等辅助措施的重力做功;此外,由于物体之间总存在摩擦,所以起重机对砖块做功的同时,或多或少要克服摩擦做功。起重机提升砖块做的功是有用功,提升筐子、滑轮、钩子以及克服摩擦做的功是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总功。
2、通过用桶从井里提水分析“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
用桶从井里提水时,除了克服水的重力做功外,也一定同时需要克服装水的桶、绳子等辅助措施的重力做功。提起的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起水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从井里捞桶,那么提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起桶里所带的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6. w有用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W有用功的计算公式:W有用=Gh。
物理学中的一种概念。做功是指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形式的过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经典力学的定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而有用功则是人们做的功中对人们有用的一部分。做功中,有用功越大越好。
额外功:
额外功是不用做而不得不做的功,额外功加有用功就是总功。为了把水提上来,要用水桶,就要对水桶 做功,使用轮轴还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这两部分功为了达到提水目的而不得不额外做的无用功,所以叫额外功。
7. 物理学:提升重物时有用功怎么求算
有用功是克服重力的功,书上写的是P=Fv=mgv是重力的功率,应该叫有用功率
如果F=mg的话,还能拉得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可以匀速运动
8. 物理中总功计算公式是W=FS那么有用功怎么计算
准确的说,w的公式应该是这样的:
w=f*s*cosq
这公式中有一个变量是角度q,就是力f的方向和位移s的方向的夹角,在中学物理中只考虑f和s同向的情况,即q=0°,cosq=1,所以就是公式w=f*s。
当然也可以这样认为:假设把力f分解,其中一个分力f'与s的方向相同,且f'=f*cosq,所以力f实际做的功就是w=s*f'=s*f*cosq。
所以对于你补充的问题就很好解答了,地面上的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和移动的距离都在变化,在任意时刻绳子与地面的夹角为q也是变化的,所以要计算拉力实际做的功w使用的公式就有点复杂了,需要三角函数的知识。在绳子的自由端做的功还是fs,但是在地面上物体实际消耗的功小于fs。
望采纳!
9. 物理学中有用功要怎么算
有用功:在我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做的有利用价值的功.
如:“用水桶把水提上楼”,我们的日的是要水上楼,而我们在提水的过程中,还要把装水的桶和自己“弄”上楼。也就是说在这里我们要对水、桶、人做功,但对水是有用的,其余是额外的。
计算:凡是把重物提高,如,提水,抱书上楼,把地上的书捡到桌子上,用滑轮组提重物等,其有用功均为:
W有用=G物*h(其中h为竖直高度)
10. w有用功公式是什么
w有用功公式:W有=Gh,有用功是物理学中的一种概念。做功是指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形式的过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经典力学的定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而有用功则是人们做的功中对人们有用的一部分。做功中,有用功越大越好。
基本简介:
物理学中的一种概念。做功是指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形式的过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经典力学的定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而有用功则是人们做的功中对人们有用的一部分。做功中,有用功越大越好。
有用功是指对人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而有用功的定义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