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子是怎样萌发的
种子的发芽过程分3个阶段:吸水膨胀、萌发和出苗。有活力的种子,受潮吸水后,开始进行呼吸,蛋白质合成以及其它代谢活动,经过一定时期,种胚突破种皮,露出胚根,这一过程称为种子的萌发(germination)。萌发是生命发展的最初阶段,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有活力的阶段。目前的研究表明,种子吸水萌发后发生了许多生理代谢变化,主要表现在酶的活化、生成,细胞生理活性的恢复,同时进行着复杂的生化代谢,使种子的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粮食种子萌发后,其理化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萌发后96h内,粘度下降了75%以上,总糖、脂肪、蛋白质平均下降幅度为30%,但还原糖上升了20%~1800%。
关键词:粮食种子;萌发;成分分析
在以谷物和谷类制作的传统婴儿断奶食品,一般需稀释成液体或半固体的流质态,才能用于喂食。虽然国家对粉粒状的断奶食品有着严格的营养指标要求,但对流质状态的食品没有统一的标准。国外对以谷物与豆类配制的断奶食品要求如下:
(1)要求流质态食品的粘度范围为1000~3000cps之间,为液体或半固体状态;
(2)营养价值指标(蛋白质和热量),按国家标准,满足1/3RDA值;
(3)产品质量与风味的可接收性。
传统的断奶食品,在流质状态时,营养价值指标很难达标,这就容易使得流质的断奶食品能量密度不足,导致婴儿营养不良。国外目前对谷物种子的萌发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已经形成了研究热点,这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一个是种子萌发后,其营养价值大为改善〔1〕;另一个是种子萌发后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粘度迅速降低。这两个因素使得萌发后的种子能广泛应用于婴儿断奶食品中。
通过对粮食种子萌发后的生化成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种子萌发后,其理化性质有较大变化,营养价值大幅提高〔2,3〕,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l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小麦、玉米、小米、高粱、大豆,均为当年收获的新鲜种子,从集贸市场上购得。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制备
1.2.1.1 种子的萌发 选择饱满成熟、没有破碎的新鲜种子,用0.3%~0.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0min,冲洗干净后,于25℃自来水中浸泡6h,冲净去杂,转入干净消毒后的瓷盘中,倒入少量水保持湿润,不能浸没种子,上面覆盖二层纱布,在25~28℃下进行萌发,每l2h浇水1次,每24h换水1次,并及时去掉发霉腐败种子。
l.2.1.2 萌发样品的制备 分别取萌发1、2、3、4d的种子,洗净后于60℃热风干燥机中干燥8h,然后粉碎,使90%过60目。样品用棕色瓶装好于5℃保存供分析用。
1.2.2 粘度的测定
旋转粘度计法:
取粉末状样品100g,放入1000ml三角瓶中,加水650ml,混合均匀,于水浴中加热至95℃,保温30min,稍冷却后,过胶体磨3~4遍。将所得样品保温于50℃水浴锅中,用HAAKE旋转粘度计测定样品粘度。
1.2.3 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
DNS法。
1.2.4 粗脂肪的测定
索氏提取法(残余法)。
1.2.5 蛋白质的测定
考马斯亮蓝G-250法。
2 结果与分析
种子的发芽过程分3个阶段:吸水膨胀、萌发和出苗。有活力的种子,受潮吸水后,开始进行呼吸,蛋白质合成以及其它代谢活动,经过一定时期,种胚突破种皮,露出胚根,这一过程称为种子的萌发(germination)。萌发是生命发展的最初阶段,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有活力的阶段。目前的研究表明,种子吸水萌发后发生了许多生理代谢变化,主要表现在酶的活化、生成,细胞生理活性的恢复,同时进行着复杂的生化代谢,使种子的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1 萌发对种子粘度的影响
在种子萌发的4d内,随着种子发芽时间的延长,其制品的粘度呈下降趋势。从图1可看出,种子在发芽初期粘度就迅速下降,并于第48h达到最低点。其中高粱、玉米、小米的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从328cP、l58cP、 l63cP降到43cP左右,各为原来的11%、22%、25%。但从72h后开始,各品种的粘度又开始上升。原因是由于虽然淀粉与蛋白质发生了水解,高分子物质降解为低分子物质,生成小分子的还原糖和氨基酸等物质,但萌发样品中的还原糖、游离氨基酸的浓度得以提高,尤其是种子生长中纤维素的进一步合成,使纤维含量增加,从而导致了粘度的增加。
根据本研究结果,采用种子的萌发技术,能大幅降低原料谷物的粘度值,使得天然高能流质(即高能量密度)食品的生产成为可能,尤其适宜于制作婴幼儿断奶食品〔4〕。
2.2 萌发对粮食种子总糖、还原糖的影响
种子在发芽过程中,淀粉酶的活性被激活并迅速增加。在发芽第4d至第9d内,淀粉酶活性增加100~300倍〔2〕,从而导致总糖迅速分解,还原糖的大量生成。不同品种间,酶的活性存在差异。从图2、图3中可看出,各品种的总糖下降幅度都在25%左右,玉米下降幅度最大,从57.6%降到36.4%,幅度为36.8%。相应的,图3中禾谷类种子在96h内还原糖增幅都在5倍以上,其中玉米、小麦为最高,还原糖含量从1.97%、2.37%增加到21.75%和46.72%,分别增加了10倍和18倍。但大豆中的还原糖则呈下降趋势。一般说来,禾谷类种子富含淀粉,其淀粉酶活性较高。
2.3 萌发对粮食种子脂肪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各品种的脂肪含量均呈线形下降趋势,其中小米、玉米中的脂肪在96h内下降幅度最大,从6.94%、5.84%下降到3.97%、4.07%,分别下降了42.8%和30.3%。其主要原因为种子中的脂肪分解酶、脂酶和脂肪氧化酶在萌发过程中逐渐激活,使种子中的脂类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一方面,种子中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使游离脂肪酸增加,同时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也增加。这可能与种子萌发时首先利用不饱和的亚油酸、亚麻酸有关。另外,经过代谢,最后生成碳水化合物。对发芽种子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种子发芽,脂肪酸逐渐消失,碳水化合物——糖和纤维素增加,这种现象存在于各类种子中。
2.4 萌发对粮食种子蛋白质的影响
图5表明了随着种子发芽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各品种的下降过程不尽相同。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在发芽的前2d下降迅速,从22.91%降到15.04%,下降幅度达36%,后呈平缓趋势,其它谷物种子的蛋白质则呈先升后降。萌发96h后,除小米外,玉米、小麦、高粱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从5.81%、5.46%、3.56%下降到4.03%、3.89%、2.31%,平均下降幅度达3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蛋白酶的激活,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贮藏蛋白被分解成供胚发育的氨基酸,从而使游离氨基酸增加,再将氨基酸运转到胚的生长部分,然后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重新结合起来,形成各种性质的蛋白质。由于发芽种子中氨基酸的新形成,必然造成种子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的比例以及蛋白的组成发生变化,使发芽种子的营养价值可能有别于萌发以前的干种子,使其营养价值得以大幅提高〔5〕。
3 结论
①谷物种子经浸水萌发后,理化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粘度的变化是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所有种子在发芽后粘度迅速下降,并于第48h达到最低点。利用种子萌发的这一特性,使得天然高能流质食品的生产成为可能,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②种子萌发过程中时,淀粉酶的活性激增,从而导致了多糖的迅速分解,还原糖的大量生成。这也是种子萌发后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种子萌发期间蛋白质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幅度达30%左右。由于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也发生了变化,萌发后的营养价值得以改善。萌发后脂肪的变化也呈线形下降趋势。
2. 种子为什么能够穿破坚硬的东西发芽请用物理化学知识说明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内部压强增加,导致种皮胀破。
3. 人们对种子的力量的利用是什么
种子的作用:
繁殖作用,食物作用,药物作用,饲料作用,化工原料作用,经济价值作用。
1、繁殖作用
植物的种子是一切植物的根源,它具有丰富多样的用途,那么植物的种子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用种子繁衍后代,这是植物生长的正常现象,常见的主要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可将其播种进行植物繁殖生长。
2、食物作用
植物的种子除了繁衍后代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用来食用,常见的有大豆种子,南瓜种子,葵花种子,芝麻种子,稻谷种子等,不仅吃起来口感佳,还对人体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3、药物作用
植物的种子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虽然体积很小,但是它的作用很大,在医学上可以用种子制作药物,是难得的药材,常见的主要有巴豆,牛蒡子,淡豆豉,苍耳子等,将其服用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4、饲料作用
种子还有一种自我奉献的精神,它可以通过自身的养料,给予人们更多的用处。可以用种子制作饲料,是养鱼或者养龟的最佳选择,在生活中主要有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等多种种子可选择。
5、化工原料作用
小小的种子不仅能给人们带来丰富的果实,它也是生活上化工原料的成分之一,一直以来都被广泛的运用,比如有梧桐,乌臼,苎麻,橡胶,油棕,蓖麻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很高的商业开发潜力价值。
6、经济价值作用
虽然种子是农业作物的丰收物,但是在经济上也有很高的价值,可以把植物的种子用来售卖
4. 如何根据菠菜种子的特性进行种子处理
菠菜的种子是“胞果”,果实的果皮较厚,革质,水和空气不易进入,干籽播种出苗慢,出苗不齐,播种前需要对菠菜种子进行一定的处理。
(1)一般浸种即用冷水浸种12~14小时,出水后包在湿麻袋中,在15~18℃下催芽,3~4天后待胚根露白,在下午气温较低时播种。或将浸泡后的种子用麻袋包好后,吊在离水面10厘米处水井中进行催芽。
(2)药剂浸种1)过氧化氢溶液浸种:即将过氧化氢溶液按1∶4比例对水,经充分搅拌配制成20%~25%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倒入种子,用木棒边倒边搅拌,使种子都能均匀吸水。浸种时间因气温而定,当气温低于20℃时,需浸100~120分钟;气温高于20℃、低于30℃时,需浸60~90分钟;气温高于30℃以上时,仅需30~50分钟。种子捞出后,随即用清水冲洗3~4次(边冲边滤水),滤水后盛于容器中用湿布巾覆盖催芽。一般5~6天就有85%以上的种子发芽,播种后2~3天即可齐苗,比常规播种提前6~8天出苗。此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处理前,应把种子在晴天太阳下晒4~6小时,剔除杂物和不饱满的种子;二是要用百菌清水溶液对已经浸种催芽处理的种子进行灭菌处理;三是浸种催芽灭菌处理后的种子应及时播种,田块要求湿润;四是播种后覆土1~1.5厘米并加压覆盖稻草帘,待有10%~15%的幼苗出土时将草帘掀开。
2)种子药剂消毒:将种子在1%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再进行催芽处理。
5. 种子处理的机械物理方法有哪几类
一类是机械汰除混于种子间的植物病原物,如筛除大豆种子间混入的菟丝子种子和大豆菌核病菌的菌核,或者用清选机清除种子间的重病粒,或用专门设计的机械如小麦粒线虫汰除机,清除小麦种子内混入的小麦粒线虫虫瘿等。另一类是用水浸或水选的方法。利用病、健粒比重不同,用黄泥水、硫酸铵水飘去浮于水面的病瘪粒。种子内部带菌或带病采用温水浸种,包括恒温与变温浸种两种。恒温浸种是把种子置于恒定水温下处理,如小麦种子置于45℃温水中浸30mm,用于防治散黑穗病。变温浸种是把种子先浸于冷水或低于处理温度的水中预浸,尔后再把种子放到规定的热水中处理。通常变温浸种的防病效果好于恒温浸种,但较麻烦,同时,对种子的安全性小于恒温浸种。温水浸种一定要掌握好浸种时间和水温,防止因浸种时间过长或水温过高而损伤种子发芽力,降低发芽率;反之浸种时间不够或水温低又达不到浸种防病效果。浸过的种子要及时晾晒,防止霉烂或种堆发热和种子发芽。温水浸种或冷水选种的种子在未充分干燥前不能拌药,也不能用种衣剂包衣。
机械物理方法中还有干热处理,即用热风处理,还有晒种,即利用光热杀死种子内外的病菌。日光晒种,种子要经常翻动,保持种子均匀受热,注意种温,防止种温过高使种子丧失发芽力。此外,还可以利用高频电磁波处理种子,杀死种子内外的病原物。
6. 种子加工的种子加工机械种类
种子干燥机械。是采用热空气强制种子中的水分降至安全含水率以下,以减少霉变,保证种子质量等级和发芽率的机具。种子干燥机械可以分为批量式和连续式两大类,目前连续式干燥机使用较多。连续式干燥机又可分为:顺流式、逆流式、横流式、混流式等四种形式。
种子清选机械。是根据种子的物理特性(宽度、厚度和长度等)和比重对种子进行加工,除去收获后种子中惰性物质、未成熟的、破碎的、遭受病虫害的种子和杂草种子等混杂物、废种子的机具。主要有风筛清选机、窝眼筒清选机、重力式清选机(比重式分选机)等几种类型。
棉花种子脱绒机械。是指棉种经过机械剥短绒后,用机械或化学的方法将残留在棉种上的短绒去掉,使残绒的含量从8% ~ 10%降至1%以下的机具。
种子包衣、制丸机械。包括种子包衣机:将包衣剂包敷于种子外表面上的机具;种子制丸机:将制丸材料粘裹在种子外表面制成具有一定尺寸的丸状颗粒的机具。
种子加工成套设备。能够完成种子全部加工要求的加工设备及其配套、附属装置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