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空气的状态用哪些参数来描述
一、湿空气的组成:
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称为大气。根据地球人造卫星测量地球大气的厚度约为3000km。大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汽组成的混合物,称为湿空气。
干空气由氮、氧、氩、二氧化碳、氖、氦和其它一些微量气体所组成的混合气体。干空气中除二氧化碳外,其它气体的含量是非常稳定的。而二氧化碳的含量随动、植物的生长状态,气象条件,生产排放物等因素有较大的变化。由于其含量非常小,允许将干空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水蒸汽(简称水汽)在湿空气的含量很少。它来源于海洋、江河、湖泊表面水分的蒸发,各种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以及生产工艺过程。在湿空气中水汽所占的百分比是不稳定的,时常随着海拔、地区、季节、气候、湿源等各种条件而变化,虽然湿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但它对湿空气的状态变化影响却很大。它可以引起湿空气干、湿程度的改变,使湿空气的物理性质随之变化,从而对人体的舒适、产品质量、工艺过程和设备维护等产生直接影响。
二、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湿空气的状态通常用压力、温度、相对湿度、含湿量来描述。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RT.........................................(1)
pV=mRT........................................(2)
式中p—气体的压力,Pa;
V—气体的比容,m3/kg;
R—气体常数,取决于气体的性质,J/(kg·K);
R干空气=287 J/(kg·K)
R水蒸汽=461 J/(kg·K)
V—气体的总体积, m3;
T—气体的热力学温度,K;
m—气体的总质量,kg。
⑵ 大气的物理性质
空气的物理性质
1.温度
温度是描述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主要有三种标定方法: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绝对温标(又称热力学温标或开氏温标).
2.压力
空气的压力就是当地的大气压,用符号p表示.常用单位有国际单位帕(Pa);工程单位kfg/cm2;液柱高单位毫米汞柱高和毫米水柱高.
3.湿度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蒸气量的多少,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1)绝对湿度.即每平方米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用符号γZ表示,单位为kg/m3.如果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达到了最大值,此时的绝对湿度称为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用γB表示.
(2)相对湿度.为了能准确说明空气中的干湿程度,在空调中采用了相对湿度这个参数,它是空气的绝对湿度γZ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γB的比值,用符号φ表示.
4.比焓
空气的焓值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称作比焓,工程上简称焓.因此,空气的比焓是指1kg干空气的焓和与它相对应的水蒸气的焓的总和,用符号h表示,单位是 kj/kg.
5.密度和比容
空气的密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干空气的质量与水蒸气的质量之和,用ρ表示,单位为kg/m3.
空气的比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空气所占有的容积,用符号ν表示,单位为m3/kg.因此空气的密度与比容互为倒数关系.
⑶ 大气水分和大气降水的表达指标有哪些
摘要 你好,大气湿度 湿度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表示大气湿润程度的物理量,称大气湿度,它有如下几种表示方法: 1.水汽压e 大气压力是大气中各种气体压力的总和.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 叫水汽压. 水汽压的
⑷ 气温是表示大气什么的物理量
气温是表示大气冷热状况的物理量。
⑸ 气象学上的气象要素指的是什么
气象要素是指 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
⑹ 气候的要素
气候要素是用来说明大气状态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天气现象,也被称作气象要素。如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雷暴、雾、辐射、云量云状等等。气压:大气的气压,它是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份子运动所产生的压力。
中文名
气候要素
外文名
Weather main factor
气压
大气的压
气温
大气的温度
科技定义
中文名称:气候要素
英文名称:climatic element
定义1:表征气候特征或状态的参数。如气温、降水量、风等。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
气候学(二级学科)
定义2:表征气候特征或状态的参数。如气温、降水量和气压等。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
气候学(二级学科)
名词释义
气候: 一个地区在较长时期内(30年以上)的天气特征。包括常有的天气情况和极端的天气情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广东省,全年平均气温19~26°c,极端最低气温-73°c,极端最高气温42°c,为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因素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所决定。
要素: ①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人物、环境、情节是写小说的三个要素。 ②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具有层次性,一要素相对它所在的系统是要素,相对于组成它的要素则是系统。在系统中相互独立又按比例联系成一定的结构,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系统的性质。同一要素在不同系统中其性质、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系统中一要素与其他要素差异过大,便会自行脱离或被清除。
基本概述
气候要素(Weather main factor),表征某一特定地点和特定时段内的气候特征或状态的参量。狭义的气候要素即气象要素,如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雾、日照、降水等。这些参量是目前气象台站所 观测的基本项目。广义的气候要素还包括具有能量意义的参量,如太阳辐射、地表蒸发、大气稳定度、大气透明度等。气温、降水与光照对动植物的生长、分布及人类活动都有着重大影响。根据广义的气候要素可推论气候的热力条件与动力条件,加深对某一区域气候状况的理解。
主要气象要素
气压:大气的压力,它是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的压力。
气温: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量。它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单位一般用摄氏度℃,或用热力学温度K。
大气湿度(简称湿度): 它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潮湿的程度,可以由比湿(g)、绝对湿度(pv)、水气压(e)、露点、相对湿度等物理量表示。
风: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气象上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来表示。风是一个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单位用m/s或km/h表示。(0-12级)
云: 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要测定云状、云高和云量。
降水:指从云中降落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
蒸发: 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气象上指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辐射:能量或物质微粒从辐射体向空间各方向发送过程。气象上通常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球表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日照: 表示太阳照射时间的量。气象上通常提供的是观测到的实照时数。
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黑色、大小湿度)的最低水平距离,单位:m或km。能见度表示了大气清洁、透明的程度。观测值通常分为10级。
气湿:空气的湿度简称气湿,反映了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和空气的潮湿程度。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绝对湿度、水汽压力、相对湿度、饱和气压、露点等。
(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1m3)的湿空气中含有水汽的质量(kg)。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到:
(2)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ρw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ρv之比。它等于空气的水汽分压Pw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汽分压Pv之百分比。
(3)含湿量:湿空气中1kg干空气所包含的水汽质量(kg),气象中也成为比湿。等于水汽质量(kg)除于干空气质量kg。
露点或霜点在不改变气压和混合比的情况下,把纯水(或纯冰)平面附近的空气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饱和差空气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当时实际水汽压的差值。其单位和气压的单位相同。
⑺ 表征大气物理性能的参数有哪些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基本状态参数。
描述大气基本状态的参数有温度、压力、湿度和风。这四个物理量是表征大气基本状态的参数,又称气象要素,此外,还有降水量、云量、云状等。
大气物理学的许多内容涉及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大气物理学是大气探测和应用气象学的基础,而这两个学科的发展,又丰富了大气物理学的内容。例如大气物理为气象雷达观测提供原理依据,而雷达的气象信息则为研究大气物理过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7)大气状态用什么物理量表示扩展阅读:
由于工业生产排入大气中的大量气溶胶和污染物通过扩散造成大气污染,有些通过沉降或降水形成酸雨等,又被送到地面,导致土地河流污染、造成对植物和人类的严重影响。既要发展生产,又必须使大气不超过其对污染物质的稀释能力,这就要详细研究大气边界层的物理特性。
工农业用水逐年增加,就必须充分利用大气中丰富的水分,这就要开发大气中的水资源;此外,为避免或减轻天气灾害,又推动着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研究的广泛开展,从而促进了云和降水物理学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飞速地发展起来,辐射传输是遥感的基础,由此推动着大气辐射学的研究;人造卫星、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新技术(如激光、雷达、微波)的应用,给大气物理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探测工具,获得了更多的探测资料,从而大大加速大气物理学发展的进程。
⑻ 1, 什么是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meteorological
element)表明一定地点和特定时刻天气状况的大气变量或现象,
如温、压、湿、风、降水等。
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以及某些对大气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有显着影响的物理量。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蒸发、能见度、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1.
气压
:
大气的压力,它是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的压力。
2.
气温
:
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量。它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
3.
大气湿度(简称湿度):
它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潮湿的程度,可以由比湿(g)、绝对湿度(pv)、水气压(e)、露点、相对湿度等物理量表示。
4.
风
: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气象上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来表示。
5.
云
:
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要测定云状、云高和云量。
6.
降水
:
指从云中降落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
7.
蒸发
:
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气象上指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8.
辐射
:
能量或物质微粒从辐射体向空间各方向发送过程。气象上通常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球表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9.
日照
:
表示太阳照射时间的量。气象上通常提供的是观测到的实照时数。
10.
能见度:人的正常视力所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