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什么叫传感器的物理学原理

什么叫传感器的物理学原理

发布时间:2022-07-10 04:40:50

❶ 什么是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的总称,输出信号一般为电量。

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有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指传感器中能较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是与传输和(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1)什么叫传感器的物理学原理扩展阅读;

传感器所使用的敏感材料的差异可分为:SnO2类,ZnO类、 Fe2O3类等。因为掺杂种类繁多,此分类不准确;当加热器与半导体材料为隔离状态时,这一类结构的传感器就是旁热式气体传感器。

按传感器内部结构的差异可分为旁热式(瓷管型)、直热式(球珠状)、平面式(片式结构),被测气体在半导体表面与氧发生化学反应时通常需要一定的温度,要获得所需要的温度就必须通过加热器给传感器通电加热。

当加热器与半导体材料直接接触时,这一类结构的传感器即为直热式气体传感器;平面式属于旁热式中的一种,因其片式结构也称片式元件,印刷技术在该类传感器上的应用更能提高传感器的机械化程度。

❷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基本原理是光学三角法:
半导体激光器①被镜片②聚焦到被测物体⑥。反射光被镜片③收集,投射到CMOS阵列④上;信号处理器⑤通过三角函数计算阵列④上的光点位置得到距物体的距离。
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二大类:
一、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分类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诸如压电效应,磁致伸缩现象,离化、极化、热电、光电、磁电等效应。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都将转换成电信号。
二、化学传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学吸附、电化学反应等现象为因果关系的传感器,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也将转换成电信号。
现在越来越受到工业控制青睐的激光传感器发展迅猛,激光传感器不仅应用广泛,更主要的是利用激光的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亮度等特点可实现无接触远距离测量。激光传感器常用于长度、距离、振动、速度、方位等物理量的测量,还可用于探伤和大气污染物的监测等。
ZLDS10X系列品牌激光位移传感器具有数字化集成一体化结构,0.01%高分辨率,0.1%高线性度,9.4KHz高响应、IP67防护等级和可同步等高性能。工作温度范围宽,特别适用于工业环境高精度应用。

❸ 什么是传感器举一下生活中的常见的传感器和其原理

摘要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为:“传感器是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前置部件,它将输入变量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传感器是传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被测量信号输入的第一道关口。传感器可分为两类:有源的和无源的。

❹ 请问传感器的定义是什么先谢谢了。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是传送感应的器件。感应是指能够感受到被测变量及其变化。被测变量主要包含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等,表现形式为非电量信号,常见的有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气体浓度、压力、位移、速度、加速度、转速和流量等。

这些非电量信号不能被电子电路、电子仪器或者电工仪表直接测量,所以要转换为容易传输和处理的电量信号,输出可用信号。

常见的输出信号的形式有电信号(电压、电流、电荷)、频率信号、电参量(电阻、电容、电感)和光信号等。输出电量与被测变量之间有着一定的规律,所以输出和输入信号存在明确的函数关系。

(4)什么叫传感器的物理学原理扩展阅读

传感器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就是用被测量命名传感器,例如:温度、湿度、浓度、压力、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传感器等等。

按工作原理分类,是依据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某些原理、规律和效应,将传感器分为电参数式(电阻式、电感式和电容式)、半导体式、热电式、压电式、光电式(包含红外式、激光式和光纤式等)、波式和辐射式传感器等等。

❺ 传感器的原理是什么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❻ 请问什么是传感器的原理传感器的原理 的定义 又是什么呢

想必大家对传感器的原理这个词感到陌生吧,都不知道它大概的含义是什么呢?现在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传感器的原理 以下几个要注意的: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说过传感器的原理 ,现在 刚好用上了, 跟大家 分享下哈! 以前我也不懂得它是什么意思,至从上次听了说过培训过以后,大概懂了一些:现在来了解下哦:什么叫传感器?从广义上讲,传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能按一定规律将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信号的装置;简单说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所以它由敏感元器件(感知元件)和转换器件两部分组成,有的半导体敏感元器件可以直接输出电信号,本身就构成传感器。敏感元器件品种繁多,就其感知外界信息的原理来讲,可分为①物理类,基于力、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②化学类,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③生物类,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识别功能。通常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还有人曾将传感器分46类)。下面对常用的热敏、光敏、气敏、力敏和磁敏传感器及其敏感元件介绍如下。 一 温度传感器及热敏元件 温度传感器主要由热敏元件组成。热敏元件品种教多,市场上销售的有双金属片、铜热电阻、铂热电阻、热电偶及半导体热敏电阻等。以半导体热敏电阻为探测元件的温度传感器应用广泛,这是因为在元件允许工作条件范围内,半导体热敏电阻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精度高的特点,而且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1.半导体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按温度特性热敏电阻可分为两类,随温度上升电阻增加的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反之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⑴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此种热敏电阻以钛酸钡(BaTio3)为基本材料,再掺入适量的稀土元素,利用陶瓷工艺高温烧结尔成。纯钛酸钡是一种绝缘材料,但掺入适量的稀土元素如镧(La)和铌(Nb)等以后,变成了半导体材料,被称半导体化钛酸钡。它是一种多晶体材料,晶粒之间存在着晶粒界面,对于导电电子而言,晶粒间界面相当于一个位垒。当温度低时,由于半导体化钛酸钡内电场的作用,导电电子可以很容易越过位垒,所以电阻值较小;当温度升高到居里点温度(即临界温度,此元件的‘温度控制点’ 一般钛酸钡的居里点为120℃)时,内电场受到破坏,不能帮助导电电子越过位垒,所以表现为电阻值的急剧增加。因为这种元件具有未达居里点前电阻随温度变化非常缓慢,具有恒温、调温和自动控温的功能,只发热,不发红,无明火,不易燃烧,电压交、直流3~440V均可,使用寿命长,非常适用于电动机等电器装置的过热探测。 ⑵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以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为主要原料,采用陶瓷工艺制造而成。这些金属氧化物材料都具有半导体性质,完全类似于锗、硅晶体材料,体内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数目少,电阻较高;温度升高,体内载流子数目增加,自然电阻值降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类型很多,使用区分低温(-60~300℃)、中温(300~600℃)、高温(>600℃)三种,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快、寿命长、价格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需要定点测温的温度自动控制电路,如冰箱、空调、温室等的温控系统。 热敏电阻与简单的放大电路结合,就可检测千分之一度的温度变化,所以和电子仪表组成测温计,能完成高精度的温度测量。普通用途热敏电阻工作温度为-55℃~+315℃,特殊低温热敏电阻的工作温度低于-55℃,可达-273℃。 2.热敏电阻的型号我国产热敏电阻是按部颁标准SJ1155-82来制定型号,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称,用字母‘M’表示 敏感元件。 第二部分:类别,用字母‘Z’表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或者用字母‘F’表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第三部分:用途或特征,用一位数字(0-9)表示。一般数字‘1’表示普通用途,‘2’表示稳压用途(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3’表示微波测量用途(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表示旁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表示测温用途,‘6’表示控温用途,‘7’表示消磁用途(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8’表示线性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9’表示恒温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0’表示特殊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第四部分:序号,也由数字表示,代表规格、性能。 往往厂家出于区别本系列产品的特殊需要,在序号后加‘派生序号’,由字母、数字和‘-’号组合而成。3.热敏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各种热敏电阻器的工作条件一定要在其出厂参数允许范围之内。热敏电阻的主要参数有十余项:标称电阻值、使用环境温度(最高工作温度)、测量功率、额定功率、标称电压(最大工作电压)、工作电流、温度系数、材料常数、时间常数等。其中标称电阻值是在25℃零功率时的电阻值,实际上总有一定误差,应在±10%之内。普通热敏电阻的工作温度范围较大,可根据需要从-55℃到+315℃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型号热敏电阻的最高工作温度差异很大,如MF11片状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为+125℃,而MF53-1仅为+70℃,学生实验时应注意(一般不要超过50℃)。4 实验用热敏电阻选择 首选普通用途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因它随温度变化一般比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易观察,电阻值连续下降明显。若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实验温度应在该元件居里点温度附近。 例MF11普通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名称 参数值 MF11热敏电阻符号外形图 标称阻值(kΩ) 10~15 片状外形 符号 额定功率 (W) 0.25 材料常数B范围(k) 1980~3630 温度系数(10-2/℃) -(2.23~4.09) 耗散系数(mW/℃) ≥5 时间常数(s) ≤30 最高工作温度(℃) 125 粗测热敏电阻的值,宜选用量程适中且通过热敏电阻测量电流较小万用表。若热敏电阻10kΩ左右,可以选用MF10型万用表,将其挡位开关拨到欧姆挡R×100,用鳄鱼夹代替表笔分别夹住热敏电阻的两引脚。在环境温度明显低于体温时,读数10.2k ,用手捏住热敏电阻,可看到表针指示的阻值逐渐减小;松开手后,阻值加大,逐渐复原。这样的热敏电阻可以选用(最高工作温度100℃左右)。 几种实用测温传感器 a空调内专用温控传感器:热敏元件封在铜金属中。 b 气温测量传感器二 光传感器及光敏元件 光传感器主要由光敏元件组成。目前光敏元件发展迅速、品种繁多、应用广泛。市场出售的有光敏电阻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耦合器和光电池等。 1.光敏电阻器 光敏电阻器由能透光的半导体光电晶体构成 ,因半导体光电晶体成分不同,又分为可见光光敏电阻(硫化镉晶体)、红外光光敏电阻(砷化镓晶体)、和紫外光光敏电阻(硫化锌晶体)。当敏感波长的光照半导体光电晶体表面,晶体内载流子增加,使其电导率增加(即电阻减小)。 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 ◆光电流 、亮阻:在一定外加电压下,当有光(100lx照度)照射时,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称光电流;外加电压与该电流之比为亮阻,一般几kΩ~几十kΩ。 ◆暗电流、暗阻:在一定外加电压下,当无光( 0 lx照度)照射时,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称暗电流;外加电压与该电流之比为暗阻,一般几百kΩ~几千kΩ以上。 ◆最大工作电压:一般几十伏至上百伏。 ◆环境温度:一般-25℃至 +55℃,有的型号可以-40℃至+70℃。 ◆额定功率(功耗):光敏电阻的亮电流与外电压乘积;可有5mW至300mW多种规格选择。 ◆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还有响应时间、灵敏度、光谱响应、光照特性、温度系数、伏安特性等。 值得注意的是,光照特性(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特性)、温度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伏安特性不是线性的,如以CdS(硫化镉)光敏电阻的光阻有时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有时随温度的增加又变小。 硫化镉光敏电阻器的参数: 型号规格 MG41-22 MG42-16 MG44-02 MG45-52 环境温度(℃) -40~+60 -25~+55 -40~+70 -40~+70 额定功率(mW) 20 10 5 200 亮阻,100lx(kΩ) ≤2 ≤50 ≤2 ≤2 暗阻, 0lx(MΩ) ≥1 ≥10 ≥0.2 ≥1 响应时间 (ms) ≤20 ≤20 ≤20 ≤20 最高工作电压(v) 100 50 20 2502 光电二极管 和普通二极管相比,除它的管芯也是一个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能外,其他均差异很大。首先管芯内的PN结结深比较浅(小于1微米),以提高光电转换能力;第二PN结面积比较大,电极面积则很小,以有利于光敏面多收集光线;第三光电二极管在外观上都有一个用有机玻璃透镜密封、能汇聚光线于光敏面的“窗口”;所以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远远优于光敏电阻。 像这么 专业的问题,现在应该懂了吧,上面是好不容易打的字,要认真看啊,希望大家可以 学习下,是 很有用的哦~我也是通过以上信息学会了怎么样操作传感器的原理 可以 试下哈!以上就是关于传感器的原理的一些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亲的认可是我的最大动力哦!觉得还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❼ 传感器的种类和基本原理

生活中的传感器有以下种类:

1、传感器有哪些种类--光传感器

光传感器利用的是半导体的光导效应或光生伏特效应。光生伏特效应是通过光照射,将半导体PN结处产生的电压或电流作为输出加以检测。如光敏二级管,光敏三级管等。这些效应都是利用了光的量子性质。最常见的应用实例,就是光控灯。

2、传感器有哪些种类--温度传感器

用于检测温度的物理效应当中,除了利用塞贝克效应的热电偶外,通常利用Pt,W等的金属和氧气物半导体以及非氧化物半导体,有机半导体等的电阻随温度变化来作为温度传感器的.。此外,还有利用PN结处电流——电压特性随温度的变化,利用居里温度附近磁特性和介电常数变化的传感器,利用介电常数和压电常数的变化,来检测其共振频率变化的温度的感器等。最常见的应用实例,就是空调的控温了。

3、传感器有哪些种类--压力传感器

大多数压力传感器都是利用了某种压阻效应。所谓压阻效应,就是当压力施加于电阻体上时,会使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阻现象比金属电阻的变化明显得多,其主要是因在受压后其电子或空穴的迁移率发生变化。最常见的应用实例,就是电子称了。

4、传感器有哪些种类--磁传感器

磁传感器常用的效应是霍尔效应与磁阻效应。利用霍尔效应的元件是霍尔元件,它是在一半导体薄片两端之间通以电流,如果在薄片垂直方向外加一磁场,则载流子在罗伦兹力的作用下,将沿着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若在该方向上设置电极,则可检测出电压来 (霍尔电压)。最常见的应用实例,就是电动车的调速方法了。

汽车传感器

5、传感器有哪些种类--气体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实际就是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主要是气体的吸附效应。如半导体 SnO2烧结制成的气敏传感器,其为多晶体,当表面吸附气体分子时,就会在气体分子与烧结体之间发生电子交换。控制载流子运动的晶粒界面处的势垒会发生变化。若在烧结体上设置两个电极,其间电阻将随气体分子吸附情况而增减。一般在还原性气体中电阻值会减少,在氧化性气体中电阻值会增加。最常见的应用实例,就是各种烟雾报警器了。

传感器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功能块,其作用是将来自外界的各种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感器所检测的信号近来显着地增加,因而其品种也极其繁多。

❽ 请问什么是传感器的原理传感器的原理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想必大家对传感器的原理这个词感到陌生,都不知道它大概的含义是什么呢?现在们来了解下。什么是传感器的原理
以下几个要注意的:们在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说过传感器的原理,现在
刚好用上了,
跟大家
分享下!
以前也不懂得它是什么意思,至从上次听了说过培训过以后,大概懂了一些:现在来了解下:什么叫传感器?从广义上讲,传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能按一定规律将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信号的装置;简单说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所以它由敏感元器件(感知元件)和转换器件两部分组成,有的半导体敏感元器件可以直接输出电信号,本身就构成传感器。敏感元器件品种繁多,就其感知外界信息的原理来讲,可分为①物理类,基于力、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②化学类,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③生物类,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识别功能。通常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还有人曾将传感器分46类)。下面对常用的热敏、光敏、气敏、力敏和磁敏传感器及其敏感元件介绍如下。

温度传感器及热敏元件
温度传感器主要由热敏元件组成。热敏元件品种教多,市场上销售的有双金属片、铜热电阻、铂热电阻、热电偶及半导体热敏电阻等。以半导体热敏电阻为探测元件的温度传感器应用广泛,这是因为在元件允许工作条件范围内,半导体热敏电阻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精度高的特点,而且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1.半导体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按温度特性热敏电阻可分为两类,随温度上升电阻增加的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反之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此种热敏电阻以钛酸钡(BaTio3)为基本材料,再掺入适量的稀土元素,利用陶瓷工艺高温烧结尔成。纯钛酸钡是一种绝缘材料,但掺入适量的稀土元素如镧(La)和铌(Nb)等以后,变成了半导体材料,被称半导体化钛酸钡。它是一种多晶体材料,晶粒之间存在着晶粒界面,对于导电电子而言,晶粒间界面相当于一个位垒。当温度低时,由于半导体化钛酸钡内电场的作用,导电电子可以很容易越过位垒,所以电阻值较小;当温度升高到居里点温度(即临界温度,此元件的‘温度控制点'
一般钛酸钡的居里点为120℃)时,内电场受到破坏,不能帮助导电电子越过位垒,所以表现为电阻值的急剧增加。因为这种元件具有未达居里点前电阻随温度变化非常缓慢,具有恒温、调温和自动控温的功能,只发热,不发红,无明火,不易燃烧,电压交、直流3~440V均可,使用寿命长,非常适用于电动机等电器装置的过热探测。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以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为主要原料,采用陶瓷工艺制造而成。这些金属氧化物材料都具有半导体性质,完全类似于锗、硅晶体材料,体内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数目少,电阻较高;温度升高,体内载流子数目增加,自然电阻值降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类型很多,使用区分低温(-60~300℃)、中温(300~600℃)、高温(>600℃)三种,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快、寿命长、价格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需要定点测温的温度自动控制电路,如冰箱、空调、温室等的温控系统。
热敏电阻与简单的放大电路结合,就可检测千分之一度的温度变化,所以和电子仪表组成测温计,能完成高精度的温度测量。普通用途热敏电阻工作温度为-55℃~+315℃,特殊低温热敏电阻的工作温度低于-55℃,可达-273℃。
2.热敏电阻的型号国产热敏电阻是按部颁标准SJ1155-82来制定型号,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称,用字母'M’表示
敏感元件。
第二部分:类别,用字母‘Z’表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或者用字母‘F’表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第三部分:用途或特征,用一位数字(0-9)表示。一般数字‘1’表示普通用途,‘2’表示稳压用途(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3’表示微波测量用途(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表示旁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表示测温用途,‘6’表示控温用途,‘7’表示消磁用途(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8’表示线性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9’表示恒温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0’表示特殊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第四部分:序号,也由数字表示,代表规格、性能。
往往厂家出于区别本系列产品的特殊需要,在序号后加‘派生序号’,由字母、数字和‘-’号组合而成。3.热敏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各种热敏电阻器的工作条件一定要在其出厂参数允许范围之内。热敏电阻的主要参数有十余项:标称电阻值、使用环境温度(最高工作温度)、测量功率、额定功率、标称电压(最大工作电压)、工作电流、温度系数、材料常数、时间常数等。其中标称电阻值是在25℃零功率时的电阻值,实际上总有一定误差,应在±10%之内。普通热敏电阻的工作温度范围较大,可根据需要从-55℃到+315℃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型号热敏电阻的最高工作温度差异很大,如MF11片状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为+125℃,而MF53-1仅为+70℃,学生实验时应注意(一般不要超过50℃)。4
实验用热敏电阻选择
首选普通用途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因它随温度变化一般比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易观察,电阻值连续下降明显。若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实验温度应在该元件居里点温度附近。
例MF11普通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名称
参数值
MF11热敏电阻符号外形图
标称阻值(kΩ)
10~15
片状外形
符号
额定功率
(W)
0.25
材料常数B范围(k)
1980~3630
温度系数(10-2/℃)
-(2.23~4.09)
耗散系数(mW/℃)
≥5
时间常数(s)
≤30
最高工作温度(℃)
125
粗测热敏电阻的值,宜选用量程适中且通过热敏电阻测量电流较小万用表。若热敏电阻10kΩ左右,可以选用MF10型万用表,将其挡位开关拨到欧姆挡R×100,用鳄鱼夹代替表笔分别夹住热敏电阻的两引脚。在环境温度明显低于体温时,读数10.2k,用手捏住热敏电阻,可看到表针指示的阻值逐渐减小;松开手后,阻值加大,逐渐复原。这样的热敏电阻可以选用(最高工作温度100℃左右)。
几种实用测温传感器
a空调内专用温控传感器:热敏元件封在铜金属中。
b
气温测量传感器二
光传感器及光敏元件
光传感器主要由光敏元件组成。目前光敏元件发展迅速、品种繁多、应用广泛。市场出售的有光敏电阻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耦合器和光电池等。
1.光敏电阻器
光敏电阻器由能透光的半导体光电晶体构成,因半导体光电晶体成分不同,又分为可见光光敏电阻(硫化镉晶体)、红外光光敏电阻(砷化镓晶体)、和紫外光光敏电阻(硫化锌晶体)。当敏感波长的光照半导体光电晶体表面,晶体内载流子增加,使其电导率增加(即电阻减小)。
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光电流、亮阻:在一定外加电压下,当有光(100lx照度)照射时,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称光电流;外加电压与该电流之比为亮阻,一般几kΩ~几十kΩ。
◆暗电流、暗阻:在一定外加电压下,当无光(0
lx照度)照射时,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称暗电流;外加电压与该电流之比为暗阻,一般几百kΩ~几千kΩ以上。
◆最大工作电压:一般几十伏至上百伏。
◆环境温度:一般-25℃至
+55℃,有的型号可以-40℃至+70℃。
◆额定功率(功耗):光敏电阻的亮电流与外电压乘积;可有5mW至300mW多种规格选择。
◆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还有响应时间、灵敏度、光谱响应、光照特性、温度系数、伏安特性等。
值得注意的是,光照特性(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特性)、温度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伏安特性不是线性的,如以CdS(硫化镉)光敏电阻的光阻有时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有时随温度的增加又变小。
硫化镉光敏电阻器的参数:型号规格
MG41-22
MG42-16
MG44-02
MG45-52
环境温度(℃)
-40~+60
-25~+55
-40~+70
-40~+70
额定功率(mW)
20
10
5
200
亮阻,100lx(kΩ)
≤2
≤50
≤2
≤2
暗阻,
0lx(MΩ)
≥1
≥10
≥0.2
≥1
响应时间
(ms)
≤20
≤20
≤20
≤20
最高工作电压(v)
100
50
20
2502
光电二极管
和普通二极管相比,除它的管芯也是一个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能外,其他均差异很大。首先管芯内的PN结结深比较浅(小于1微米),以提高光电转换能力;第二PN结面积比较大,电极面积则很小,以有利于光敏面多收集光线;第三光电二极管在外观上都有一个用有机玻璃透镜密封、能汇聚光线于光敏面的”窗口“;所以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远远优于光敏电阻。
像这么专业的问题,现在应该懂了,上面是好不容易打的字,要认真看,希望大家可以
学习下,是
很有用的。也是通过以上信息学会了怎么样操作传感器的原理
可以
试下!以上就是关于传感器的原理的一些分享,觉得还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❾ 介绍一下--- 什么是传感器原理分类特点

你提的问题,清华本科五年也学不全。只能简单解释一下。
1) 传感器英文是"Sensor"意思是感觉或知觉等,传感器通俗的定义可以说成“信息拾取的器件或装置”严格的定义是:把被测量的量值形式(如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变换为另一种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而且便于计量的量值形式的器件或装置。
2)广意的讲大多数传感器都采用了量值形式转换的原理。
3 )按输入量分类:位移,压力,温度,速度等传感器,以被测物理量命名。
按工作原理分类:热电,压电,应变......
按物理现象分类:结构,物性......
按能量关系分类:......
按输出信号分类:......
4) 特点就是代替人的耳,眼,鼻等器官去感知和获取人不能直接获取的自然界当中的信息和信息量。
5)应用在人类科学发展,改造自然,生产,生活等所有人类涉及到的所有领域。
6)市场上有:感烟,感温,感磁,感干湿度,感物体移动,热释红外线,微波多普勒,有线,无线......
7)价格从几元至上亿元,比如一个人造卫星,就是一个多种传感器的组合体。
8)用途就是采集信息和信息量。
9)用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国防,军事,航天,航空,气象,安检以及日常生活等等方面。

❿ 传感器是什么东西,他有什么作用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作用: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 s的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等。

(10)什么叫传感器的物理学原理扩展阅读

常见种类

电阻式

电阻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如位移、形变、力、加速度、湿度、温度等这些物理量转换式成电阻值这样的一种器件。主要有电阻应变式、压阻式、热电阻、热敏、气敏、湿敏等电阻式传感器件。

变频功率

变频功率传感器通过对输入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交流采样,再将采样值通过电缆、光纤等传输系统与数字量输入二次仪表相连,数字量输入二次仪表对电压、电流的采样值进行运算,可以获取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基波电压、基波电流、谐波电压、谐波电流、有功功率、基波功率、谐波功率等参数。

阅读全文

与什么叫传感器的物理学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