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哪些不属于物理消毒法

哪些不属于物理消毒法

发布时间:2022-07-10 14:35:32

Ⅰ 物理消毒法有哪些

物理消毒法有:煮沸。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

(一)煮沸。

是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即可进行。杀灭繁殖型细菌与病毒效果好,对芽胞作用较小。煮沸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

金属器械、棉织品、餐具、玻璃制品等可用煮沸消毒。但毛皮、呢绒和塑料制品等不能煮沸消毒。煮沸法不适用于芽胞污染的消毒。

(二)高压蒸气灭菌。

为医院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可靠、经济、快速灭菌的方法,灭菌后无残留毒笥。121℃灭菌时间为30分钟,126℃为20分钟。

需消毒的物品包装不可过大、过厚或过紧,一般为20cm×30cm×40cm,外包材料要有良好蒸汽穿透性,又能阻挡微生物入侵,常用平纹布或医用包装纸。一般压力为1kg/cm2,20-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效果。

(三)紫外线。

消毒用紫外线灯管有15W、20W、30W等规则。瓦数代表灯管在25~40℃时紫外线输出能量。灯管寿命一般为3000~4000小时,超过此时限效果不可靠。

紫外线对一般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革兰阴性菌最敏感,其次为革兰阳生菌。但结核杆菌却有较强抵抗力。一般紫外线消毒对细菌芽胞无效。

紫外线广泛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如手术室、烧伤病房、传染病房、实验室等。灯管距地面约2.0~2.5m高。每10~15cm2面积可设30W灯管一个。

最好每照射2小时后,间歇1小时后再照,以免臭氧浓度过高。灯管用铝制灯罩作反向或侧向照射,可用于有人在的条件下消毒空气。

对污染表面消毒时,灯管距表面不超过1m,灯管周围1.5~2cm处为消毒有效范围。消毒时间为1~2小时。

Ⅱ 物理灭菌法包括哪些

物理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滤过灭菌法。

一、干热灭菌法

1、焚烧。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一般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2、烧灼。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

3、干烤。用干烤灭菌箱,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4、红外线。利用电磁波的热效应,但热效应只能在照射到的物体表面产生,因此多用于医疗器械。

二、湿热灭菌法

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主要应用于乳制品的消毒。方法有两种:①加热到61.1-62.8℃30分钟;②71.7℃15-30秒。

2、煮沸法。煮沸温度为100℃,芽胞需要1-2小时才可被杀灭。

3、流动蒸气消毒法。利用一个大气压下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蒸笼具有类似的原理。

4、间歇蒸气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动蒸气间歇加热以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

5、高压蒸气灭菌法。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灭菌的温度取决于蒸气的压力。在103.4kPa蒸气下,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分钟,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三、射线灭菌法

1、紫外线。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主要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成二聚体,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但紫外线的穿透力弱,因此一般用于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的空气消毒。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伤作用,应注意防护。

2、电离辐射。常用于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毒。

3、微波。不能穿透金属表面。

四、滤过灭菌法

滤过除菌法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目的。主要应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的除菌。

Ⅲ 日晒法是物理消毒法吗

日晒法是物理消毒法。

在直射日光下曝晒3~6小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将病原体杀灭。抵抗力强的病原体,如乙型肝炎病毒,则需连续曝晒数日方能杀灭。应注意不能隔着玻璃晒,因为玻璃能吸收紫外线,还要注意铺开及翻动物品,以使各部分都能被日光直射。

化学消毒法:

使病原体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失去活性,从而导致病原体死亡。有漂白作用的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等不能用于有色布类。对金属有腐蚀作用的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等,不能用于消毒金属器械。注意化学消毒剂的稳定性及有效期。如高锰酸钾水溶液在空气中很易分解,故宜新鲜配制。75%的酒精若不密闭保存,可较快地挥发,浓度降低,不能达到消毒目的。

Ⅳ 消毒灭菌法有哪些包括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物理灭菌)

使用热力灭菌法,在温度和压力等规定的灭菌条件下,要达到一定的加热时间。包括:①火焰灭菌法②干热灭菌法③高压蒸汽灭菌法④流通蒸汽灭菌法⑤煮沸灭菌法。

2、过滤灭菌法(物理灭菌)

过滤灭菌法是用筛除或滤材吸附等物理方式除去微生物,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能受热的物品,如含有可溶性或不稳定物质的培养基、试验液体和液状医药品等,过滤法的最大缺点是不能滤除病毒。

3、照射灭菌法 (物理灭菌)

①放射线灭菌法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在内,利用从放射源产生射线进行照射,是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与纤维制品等耐受放射线照射的物品。

②紫外线灭菌法是利用照射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玻璃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和纤维制品等,还可用于设施、设备、水或医药品等。

4、气体灭菌法 (化学灭菌)

气体灭菌法是利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灭杀微生物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等,还可用于设施、设备或粉末状的医药品等。使用气体灭菌时,其被灭菌的物品以未变质为前提条件。

5、药液灭菌法 (化学灭菌)

通常使用的药液有乙醇、甲酚、苯酚水或福尔马林水等,适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等物品,还可用于手指、无菌箱或无菌设备等。

Ⅳ 焚烧灭菌属于物理消毒吗

焚烧灭菌属于物理消毒的。

拓展:

物理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滤过灭菌法。

一、干热灭菌法

1、焚烧。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一般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2、烧灼。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

3、干烤。用干烤灭菌箱,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4、红外线。利用电磁波的热效应,但热效应只能在照射到的物体表面产生,因此多用于医疗器械。

二、湿热灭菌法

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主要应用于乳制品的消毒。方法有两种:①加热到61.1-62.8℃30分钟;②71.7℃15-30秒。

2、煮沸法。煮沸温度为100℃,芽胞需要1-2小时才可被杀灭。

3、流动蒸气消毒法。利用一个大气压下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蒸笼具有类似的原理。

4、间歇蒸气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动蒸气间歇加热以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

5、高压蒸气灭菌法。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灭菌的温度取决于蒸气的压力。在103.4kPa蒸气下,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分钟,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Ⅵ 不属于物理消毒的方法是什么

很多常用的消毒方法都不是物理方法,比如喷洒消毒液,用84消毒液或者碘酒消毒,物理消毒主要是高温灭菌。

Ⅶ 物理消毒法有哪些

热力消毒灭菌法:燃烧法、干烤法、煮沸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 。

光照消毒法:日光暴晒法、紫外线灯管消毒法、臭氧灭菌消毒法。

电离辐射灭菌法。

微波消毒灭菌法。

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借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其目的:

(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

(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

(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免疫感染。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

Ⅷ 煮沸属于物理消毒法吗

煮沸属于物理消毒,物理消毒就是利用物理的作用(包括光、热、蒸汽、压力等)以杀灭病原体。在养蚕生产中应用较广泛的物理消毒法有蒸汽消毒、煮沸消毒及日光消毒等。
蒸汽消毒及蒸煮消毒消毒方法与作用原理:湿热条件下利用高温(100℃)使病原蛋白质变性、凝固而失去致病力。消毒对象及使用范围:蒸汽消毒时加入少量的甲醛效果更好。蚕网、蚕蔟等零星的小蚕具可通过蒸煮消毒。

Ⅸ 消毒方法有哪些

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而且灭菌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应用物理及化学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一般应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可消除手上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细菌,使用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及隔离病室的空气,保护无菌状态。

2、热力消毒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能使病原体蛋白凝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机能。

(1)火烧 凡经济价值小的污染物,金属器械和尸体等均可用此法。简便经济、效果稳定。

(2)煮沸 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属器械均用本法,100℃1~2分钟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则须较长时间。炭疽杆菌芽胞须煮沸30分钟,破伤风芽胞需3小时,肉毒杆菌芽胞需6小时。

金属器械消毒,加1~2%碳酸钠或0.5%软肥皂等碱性剂,可溶解脂肪,增强杀菌力。棉织物加1%肥皂水15l/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物品煮沸消毒时,不可超过容积3/4,应浸于水面下。注意留空隙,以利对流。

(3)流动蒸气消毒相对湿度80~100%,温度近100℃,利用水蒸气在物何等表面凝聚,放出热能,杀灭病原体。并当蒸气凝聚收缩产生负压时,促进外层热蒸气进入补充,穿至物品深处,加速热量,促进消毒。

(4)高压蒸气灭菌(湿热灭菌) 通常压力为98.066kPa,温度121~126℃,15~20分钟即能彻底杀灭细菌芽胞,适用于耐热、潮物品。

(5)干热灭菌 干热空气传导差,热容量小,穿透力弱,物体受热较慢。需160~170℃,1~2小时才能灭菌。适用于不能带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属器械等。

不同病原体的热耐受力,以热死亡时间表达。见附表。

3、辐射消毒有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二种。前者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后者包括丙种射线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红外线和微波主要依靠产热杀菌。电离辐射设备昂贵,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

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份、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和酸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亡。紫外线波长范围2100~3280A,杀灭微生物的波长为2000~3000A,以2500~2650A作用最强。对紫外线耐受力以真菌孢子最强,细菌芽胞次之,细菌繁殖体最弱,仅少数例外。

紫外线穿透力差,3000A以下者不能透过2mm厚的普通玻璃。空气中尘埃及相对湿度可降低其杀菌效果。对水的穿透力随深度和浊度而降低。但因使用方便,对药品无损伤,故广泛用于空气及一般物品表面消毒。照射人体能发生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和臭氧中毒等。故使用时人应避开或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日光曝晒亦依靠其中的紫外线,但由于大气层中的散射和吸收使用,仅39%可达地面,故仅适用于耐力低的微生物,且须较长时间曝晒。

此外过滤除菌除实验室应用外,仅换气的建筑中,可采用空气过滤,故一般消毒工作难以应用。

二、化学消毒法

根据对病原体蛋白质作用,分为以下几类。

1、凝固蛋白消毒剂 包括酚类、酸类和醇类。

(1)酚类主要有酚、来苏、六氯酚等。具有特殊气味,杀菌力有限。可使纺织品变色,橡胶类物品变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故除来苏外应用者较少。

苯酚(石炭酸)(carbolic acid):无色结晶,有特殊臭味,受潮呈粉红色,但消毒力不减。为细胞原浆毒,对细菌繁殖型1:80~1:110溶液,20℃30分钟可杀死,但不能杀灭芽胞和抵抗力强的病毒。

加肥皂可皂化脂肪,溶解蛋白质,促进其渗透,加强消毒效应,但毒性较大,对皮肤有刺激性,具有恶臭,不能用于皮肤消毒。

来苏(煤酚皂液)(lysol):以47.5%甲酚和钾皂配成。红褐色,易溶于水,有去污作用,杀菌力较石炭酚强2~5倍。常用为2~5%水溶液,可用于喷洒、擦试、浸泡容器及洗手等。细菌繁殖型10~15分钟可杀灭,对芽胞效果较差。

六氯酚(hexochlorophane):为双酚化合物,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酯、醚,加碱或肥皂可促进溶解,毒性和刺激性较少,但杀菌力较强。主要用于皮肤消毒。以2.5~3%六氯酚肥皂洗手可减少皮肤细菌80~90%,有报告可产生神经损害,故不宜长期使用。

(2)酸类 对细菌繁殖体及芽胞均有杀灭作用。但易损伤物品,故一般不用于居室消毒。5%盐酸可消毒洗涤食具,水果,加15%食盐于2.5%溶液可消毒皮毛及皮革,10l/kg加热30℃浸泡40小时。乳酸常用于空气消毒,100m3空间用10g乳酸熏蒸30分钟,即可杀死葡萄球菌及流感病毒。

(3)醇类乙醇(酒精)(ethyl alcohol)75%浓度可迅速杀灭细菌繁殖型,对一般病毒作用较慢,对肝炎病毒作用不肯定,对真菌孢子有一定杀灭作用,对芽胞无作用。用于皮肤消毒和体温计浸泡消毒。

因不能杀灭芽胞,故不能用于手术器械浸泡消毒。异丙醇(isopropylalcohol)对细菌杀灭能力大于乙醇,经肺吸收可导致麻醉,但对皮肤无损害,可代替乙醇应用。

2、溶解蛋白消毒剂 主要为碱性药物,常用有氢氧化钠、石灰等。

(1)氢氧化钠 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杀菌力强,2~4%溶液能杀灭病毒及细菌繁殖型,10%溶液能杀灭结核杆菌,30%溶液能于10分钟杀灭芽胞,因腐蚀性强,故极少使用,仅用于消灭炭疽菌芽胞。

(2)石灰(CaO)遇水可产生高温并溶解蛋白质,杀灭病原体。常用10~20%石灰乳消毒排泄物,用量须2倍于排泄物,搅拌后作用4~5小时。20%石灰乳用于消毒炭疽菌污染场所,每4~6小时喷洒一次,连续2~3次。刷墙2次可杀灭结核芽胞杆菌。因性质不稳定,故应用时应新鲜配制。

(9)哪些不属于物理消毒法扩展阅读

使用加热灭菌法,在温度和压力等规定的灭菌条件下,要达到一定的加热时间,因灭菌物品的性质、灭菌容器的容积大小各异,所以,灭菌时间是从容器内全部达到规定的温度时开始计算。

1、火焰灭菌法,是利用火焰加热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本办法以燃气为主,用于磁制与金属制口及在火焰中不会破损的物品。加热时间通常在喷灯或酒精的火焰中加热秒以上。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干热空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本办法以燃气为主,用于磁制、金属制若干物品,纤维制物品,矿物油、脂肪、脂肪油、试验药物、固态的医药品等耐高温的物品;利用燃气和电能直接加热空气,将加热的空气进行循环,保持干燥与高温状态。通常,在以下几种条件下进行灭菌。

135℃~145℃ 3~5小时;160℃~170℃ 2~4小时;180℃~200℃ 0.5~1小时;200℃以上0.5小时以上。在密封容器中装入医药品、水溶液等,这些物品属耐高温的物品,可用134℃~138℃的热空气,加热3分钟以上进行灭菌。

3、高压蒸气灭菌法,是利用适当温度和压力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本办法以燃气为热源,用于磁制、金属制、橡胶制、纸制、纤维制的物品、水、培养基、试验药品、试验液体和液态医药品等的灭菌,总之,用于耐高温高压水蒸气的物品。

为确实达到灭菌,灭菌容器中的原有空气在操作中要从排气中排除,进行灭菌时,高压蒸气必须饱满。通常可在以下条件下进行灭菌。

115℃(0.7kg/cm2;)30分钟;121℃(1.0kg/cm2;)20分钟;126℃(1.4kg/cm2;)15分钟。

4、流通蒸气灭菌法,利用直接加热的流通水蒸气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本办法以燃气作为热源,对磁制、金属制、橡胶制、纤维制的物品、水、培养基、试验药品、试验液和液状的医药品等进行灭菌。用干热灭菌法或高压蒸气灭菌法,物品有变质的危险,所以在100℃流通水蒸气中灭菌需30~60分钟。

5、煮沸灭菌法,利用沉没在沸腾水中加热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本办法以燃气为能源,对磁制、金属制、橡胶制、纤维制的物品、水、培养基、试验药品、试验液体、液状的医药品等进行灭菌,用干热灭菌法和高压蒸气灭菌法进行灭菌的物品有变质的危险。所以为增加杀菌效果,可以在沸腾水中加入1—2%的碳酸氢钠。将物品沉入沸腾水中进行灭菌时,煮沸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

6、间歇灭菌法,是利用80℃~100℃水或流通水蒸气,24小时为一周期,每隔30~60分钟反复加热3—5回;用来杀灭微生物的一种主法。用60℃~80℃的水反复加温也是一种间歇式低温灭菌方法。本办法主要用于以橡胶为主的制品,培养基、试验用药品、液体和液态状的医药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消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灭菌

阅读全文

与哪些不属于物理消毒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