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计算比热容
c=Q/m·△T。
比热容的单位是复合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主单位统一为焦耳,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因此比热容的国际单位为J/(kg·K),读作“焦[耳]每千克开[尔文]”。国际单位或为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内的字可以省略。)。
⒈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因此,可以用比热的不同来(粗略地)鉴别不同的物质(注意有部分物质比热相当接近)。
⒉同一物质的比热一般不随质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如一杯水与一桶水,它们的比热相同,即比热容为广延性质。
⒊对同一物质,比热值与物态有关,同一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是一定的(忽略温度对比热的影响),但在不同的状态时,比热是不相同的。例如水的比热与冰的比热不同。
⒋在温度改变时,比热容也有很小的变化,但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比热容表中所给的比热数值是这些物质在常温下的平均值。
⒌气体的比热容和气体的热膨胀有密切关系,在体积恒定与压强恒定时不同,故有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两个概念。但对固体和液体,二者差别很小,一般就不再加以区分。
B. 比热容公式如何计算
Q=m*c*dt这是中学物理要求下的公式,实际上比热容c是随温度变化的,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参考大学物理教材
C. 比热容的公式是什么
C=Q/m·△t。
1、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上述逆过程也是成立的。即,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定义式:c=Q/(m△t);上述公式中,Q为热量,c比热容,m为物体的质量,△t为温度差。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2、比热容公式的推导式
比热容的定义式:c=Q/(m△t);可推导得到m= Q /c△t;Q=cm△t =cm(t1-t0)。
注意:t1为高温;t0为低温。
t1= t0+Q /cm;t0= t1-Q /cm。
3、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他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D. 物理比热容公式是什么
Q=cmΔt
c是比热容,m 是质量,Δt 是温差
也可分成两条写:
吸热时:Q吸=cm(t-t0)
放热时:Q放=cm(t0-t)
其中:t是末温,t0是初温
E. 求比热容的初、末温公式。急!
Q吸=C*m(t-t0) 吸收热量=比热容*质量(初温度-末温度)
Q热量 单位J
C比热 单位J/(kg*℃)
m质量 单位kg
t末温 to初温 单位℃ 就是刚开始的温度就是初温。
需要用公式:Q=cm△t,得到:△t=Q/cm。(其中Q为热量,c为比热容,m为质量,△t为温度变化)
如果升温,末温为:t=t初+△t
如果降温,末温为:t=t初-△t
(5)大学物理如何求比热容扩展阅读:
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某一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ΔQ时,温度升高(或降低)ΔT,则ΔQ/ΔT称为物体在此过程中的热容量(简称热容),用C表示,即C=ΔQ/ΔT。用热容除以质量,即得比热容c=C/m=ΔQ/mΔT。对于微小过程的热容和比热容,分别有C=dQ/dT,c=1/m*dQ/dT。因此,在物体温度由T1变化到T2的有限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T2,T1)CdT=m∫(T2,T1)cdT。
F. 求物理比热容的所有公式,包括变形公式!最好能写在纸上!给好评外加悬赏值!
Q=cmΔt
c是比热容,m 是质量,Δt 是温差
也可分成两条写:
吸热时:Q吸=cm(t-t0)
放热时:Q放=cm(t0-t)
其中:t是末温,t0是初温
物质的比热容越大,相同质量和温升时,需要更多热能。以水和油为例,水和油的比热容分别约为4200 J/(kg·K)和2000 J/(kg·K),即把相同质量的水加热的热能比油多出约一倍。若以相同的热能分别把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加热的话,油的温升将比水的温升大。
卡诺定理指出,可逆循环的效率只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有关,而与工作物质(工质)或工作路径等其它因素无关
热力学温度又被称为绝对温度,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一般所说的绝对零度便是对应-273.15摄氏度。
G.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应用:
1、调节气候。
水的比热容较大,对于气候的变化有显着的影响。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影响很大,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温度降低少。
为此一天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温度变化大,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2、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苗的时候,为了防止霜冻,农民普遍采用“浅水勤灌”的方法,即傍晚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再把秧田中的水放掉。根据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在夜晚降温时,使秧苗的温度变化不大,对秧苗起了保温作用。
H. 如何计算比热容请举例详细说明。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个特性,就像密度一样,每一种物质都有固定的比热容,不会受温度质量和热量的影响,只和物质的状态和种类有关。比热容用c表示,c=Q/m(t2-t1)。看题目中吸收的热量、温度和质量分别是多少,在套进公式里计算就好。求热量为q=cm(t2-t1)。质量m=Q/c(t2-t1)。如果是放出热量,就用t1-t2就行
I. 物理比热容怎么求
Q=cmΔt
Q是热量,
c是比热容,m
是质量,Δt
是温差
Δt
=t2-t1
t2是末温,t1是初温,
Δt就是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
比热容公式就是
c=Q/mΔt
一般情况都是直接告诉你物体的比热容,让你算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