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毕业于山东大学的知名人士都有谁
臧克家(1905—2004),诗人,1930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
季羡林(1911—2009),东方语言学家,1923年曾在山东大学附中学习
王小云,1966年生,山东人,1983年至1993年就读于山东大学数学系,获得本硕博学
位,导师潘承洞。破解了MD5和SHA-1两大密码算法,震惊世界。
庄孝僡,(1913-1995),山东人。1935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曾任北京大学教
授、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名
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江桂斌(1957—),祖籍山东莱阳。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1年
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⑵ 请问一下山东大学物理院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物理院的那个方向比较好,那个教授比较好,材料方向重点说一下
你好!物理学院现在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含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声学、光学、等离子体物理8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凝聚态物理和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物理界处于领先地位。王克明院士、陈峰教授都是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物理学人物!希望对你有帮助!
⑶ 杨振宁和杨振声是什么关系
师生关系,杨振声曾是西南联大的校长,杨振宁是曾是西南联大的学生。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今蓬莱市)水城村人。现代着名教育家、作家。 教授,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校长。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汉族,安徽省肥西县人。着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汉族人;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则于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首次来山东的杨振宁先生对山大有一分特殊的感情:“山东大学老校长杨振声先生我是很认识的。因为他曾经做过西南联大的校长,我那时候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杨振宁教授说,山东有着肥沃的土地,久远的历史,丰富的资源,“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的人民,有这么多聪明的、很努力的人,我想山东的前途、山东大学的前途,大家应该可以期待,山东大学在二三十年之内一定可以培养出非常杰出的人才。”
⑷ 我国着名的物理学家都有谁
1、钱学森(着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3、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
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
周培源(着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9、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11、钱伟长(着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着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12、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13、吴有训(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
望采纳—3—谢谢
⑸ 陈丽的介绍
女,1963年11月出生,理学博士,临沂大学一级教授,山东大学物理系兼职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现为物理系副主任。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第五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临沂市“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临沂市首届青年科技奖,五次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临沂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五项。主讲《热学》、《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科技英语》、《固体物理》等多门本科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这门课用双语教学,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
⑹ 山东大学到底有几个全职院士啊(381030多个)如题 谢谢了
七位全职院士。
分别为:
1、钱逸泰,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化工学院。
2、王文兴,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研究院。
3、佟振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化工学院。
4、张明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5、张运,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院。
6、方家熊,中国工程院院士,光学高等研究中心。
7、彭实戈,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学院。
学校简介
据山大官网信息显示,山大拥有专任教师4530人,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含双聘)19人,青年项目入选者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6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山东大学
⑺ 张家良的人物生平
读研期间被教育部选拔为中日政府间交换国费留学生,1988年到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物理系学习。1991年、1994年分别获东京工业大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以后长期在三菱化学(株)等企业的研发部门担任研究职务,承担过多项先进功能电子器件新材料产品研发方面的项目。2003年受聘为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回国,先后承担了物理基地班的《电磁学(双语)》课程、本科生骨干专业课程《压电物理学》和研究生专业课程《功能电介质研究进展》、《铁电薄膜》、《铁电物理理论》的教学任务。2006年被评为凝聚态物理学科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兼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应用物理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03年参加国家973规划课题“钙钛矿结构中的相变行为和相关性能的研究”研究。200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类钙钛矿氧化物陶瓷的组合、相结构与高介电性研究”和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一类钙钛矿体系氧化物陶瓷的组分、相结构与巨介电性研究”。2007年作为主要学术骨干承担国家973规划课题“热电材料电热输运的物理机制”。在材料的探索、结构和物性研究领域发表了SCI、EI收录论文40余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