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度怎么降温,谨记6种物理降温方法最有效
1、热水泡脚
用热水给孩子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2、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擦浴时,用毛巾或手帕蘸取配好的溶液,可先从一侧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沿臂部外侧擦至手背,再从腋下沿上臂内侧向下擦至手心,擦完一侧再以同样方法擦另外一侧擦下肢时要从大腿外侧至足背,再从腹股沟沿大腿内侧擦至脚心酒精擦浴,应稍用力最好,擦至皮肤发红为止,注意宝宝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而且这种方法也不适宜新生儿及较小的婴儿采用
3、用温水洗澡
用温水洗澡可以有效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也可以用温水为宝宝擦身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4、冰袋冷敷
在家中常备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冰箱取些冰块砸成核桃大小的碎块放人盒中,用水冲一下,溶去锐利的棱角,装入塑料袋中(需双层以防漏水),冰块装至一半再注入适量冷水,充填冰块间隙,然后压出空气,扎紧袋口,外裹旧布或毛巾将冰袋置于高热孩子的前额两侧颈部,以尽快降低头部温度,避免高热对大脑的影响冰袋也可放在孩子腋窝腹股沟等处
5、冰枕
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
B. 最好的物理降温方法是什么
1、多喝白开水,热水,静脉补充体液;
2、温水擦身,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
3、酒精擦拭,反复擦洗腋窝,腹股沟区,肘部,颈胸,后背及手足心等血管丰富的区域,通过蒸发降温;
4、冰敷,以冰块或冰水作成冰帽,冰袋,冰枕等冷敷头部及腋下腹股沟等处,重点降低颅脑部温度,减少代谢及耗氧,保护大脑,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C. 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
常见的物理降温方式有洒水降温,风扇吹风降温等,水塔流水降温等,是很实用,降温效果很快的降温方法.
D. 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一、冷敷法
冷敷能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也可减轻疼痛,制止炎症扩散,降低体温。
冰枕冷敷:适用于发烧头痛。
注意:冰枕不要触及肩膀以下部位,宝宝用冰枕时如感到过冷,用垫毛巾等方法来调节。
如果没有冰袋,用厚一些的塑料袋也行,装完冰后如果过冷,可以用毛巾包裹,但时间一长毛巾会变热,失去治疗作用,所以要勤换。
二、酒精擦浴
酒精可以扩张血管,蒸发时可以带走大量热量,宝宝发烧时可以以此来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等量温水并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之间。水温不能过冷因为可能会导致肌肉收缩,导致体温再度回升。擦浴时,用宝宝的毛巾式活手帕蘸取配好的酒精液,可先从一侧颈部开始,从上往下沿臂部外侧擦到手背,再从腋下上臂内侧往下擦到手掌,擦完一侧用相同的方法擦另一侧。擦下半身时要从大腿的外侧擦至足背,再从腹股沟沿着大腿内侧擦至足心。酒精擦浴时最好用点力气,擦到宝宝皮肤发红为止。注意宝宝的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的反应。并且新生儿不适用于这种方法。
三、洗温水澡
用温水洗澡可以帮助宝宝快速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很好,就可以多洗洗澡,水温要控制在27~37摄氏度之间。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引起缺血缺氧,使病情加重。
四、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宝宝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妙处在于能够帮助宝宝降温。泡脚要用足盆或者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维持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准。泡脚时妈妈轻轻搓搓宝宝的脚丫,这样既能让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5
五、降温贴的使用方法
宝宝突然发烧,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可以使用降温贴。
宝宝出牙时常出现低烧或发热的情况,此时贴于脸部牙床位置能舒缓不适感。
宝宝运动后皮肤发热或小腿过于劳累,肌肉酸疼,用它来冷敷,可以减轻疲劳,缓解酸痛症状。
有扭伤、夹伤、碰撞等不出血的外伤时,用它来冷敷,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消除瘀血、红肿等症状。
E. 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1.头部冷敷,用冷水一盆,毛巾两块,浸湿轮换放在孩子前额,15-30分钟后,如热不退,可持续施行。
2.头部冰袋,将冰块捣碎,放入橡皮袋,置于病儿的前额,每次持续15-30分钟,热度不退可持续使用。
3.酒精擦澡,用纱布或小毛巾浸于50%的酒精,擦洗小儿的颈部和四肢,关节处要多擦,胸部不擦,持续30分钟。若无酒精可用冷水代替。
小儿发热时,可结合情况选择其中一些物理降温法降温。同时要调节婴儿居住的室温,若室温高于25℃应先设法降低,减少或松开婴儿的衣服和包被,以便散热降温。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擦拭,通常用温湿毛巾擦拭前额、颈部、腋下、四肢和大腿根部,以促进皮肤散热。新生儿最好不要用酒精擦浴,以防止体温急剧下降,以至低于35℃,反而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防止脱水酸中毒,发热期间宜供给足够的水分。不要盲目乱用解热镇痛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造成小儿虚脱或掩盖疾病症状。
F. 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降温是小儿时期发热常用的降温方法。孩子发热的时候,妈妈都习惯在孩子的前额上放一块凉毛巾,或者用温水给孩子擦擦皮肤,这些都属于物理降温的方法。
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患儿。物理降温的方法很多,包括前面提及的头部冷敷、温水擦浴,还有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等方法。这些方法做起来一般都很简单,而且不存在药物降温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孩子发热的时候,妈妈最好先选用一些物理降温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1)头部冷敷。头部冷敷适合小儿的一般发热及体温并不特别高的孩子。方法是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 ~ 10分钟更换1 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头下。
(2)温水擦浴。温水擦浴适合于高热患儿的降温。方法是用32 ~ 34℃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_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助散热。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发热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3)乙醇擦浴。乙醇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方法是用30% ~ 50% 浓度的乙醇,如无乙醇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湿后擦拭患儿颈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_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乙醇擦浴。
(4)冷盐水灌肠。冷盐水灌汤的降温效果显着,但不适合家庭中操作。方法是取生理盐水200 ~ 300ml,温度以4 ~ 6℃为宜,将肛管用甘油等润滑油擦拭后插入肛门,再将准备好的盐水用注射器注入或灌入,灌入后需用手将患儿肛门夹紧10 分钟左右,以防盐水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