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理降温的方法都有哪些
物理降温是高热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 物理降温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具体方法是: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湿,拧至半干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手脚心。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⑵ 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一、冷敷法
冷敷能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也可减轻疼痛,制止炎症扩散,降低体温。
冰枕冷敷:适用于发烧头痛。
注意:冰枕不要触及肩膀以下部位,宝宝用冰枕时如感到过冷,用垫毛巾等方法来调节。
如果没有冰袋,用厚一些的塑料袋也行,装完冰后如果过冷,可以用毛巾包裹,但时间一长毛巾会变热,失去治疗作用,所以要勤换。
二、酒精擦浴
酒精可以扩张血管,蒸发时可以带走大量热量,宝宝发烧时可以以此来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等量温水并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之间。水温不能过冷因为可能会导致肌肉收缩,导致体温再度回升。擦浴时,用宝宝的毛巾式活手帕蘸取配好的酒精液,可先从一侧颈部开始,从上往下沿臂部外侧擦到手背,再从腋下上臂内侧往下擦到手掌,擦完一侧用相同的方法擦另一侧。擦下半身时要从大腿的外侧擦至足背,再从腹股沟沿着大腿内侧擦至足心。酒精擦浴时最好用点力气,擦到宝宝皮肤发红为止。注意宝宝的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的反应。并且新生儿不适用于这种方法。
三、洗温水澡
用温水洗澡可以帮助宝宝快速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很好,就可以多洗洗澡,水温要控制在27~37摄氏度之间。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引起缺血缺氧,使病情加重。
四、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宝宝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妙处在于能够帮助宝宝降温。泡脚要用足盆或者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维持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准。泡脚时妈妈轻轻搓搓宝宝的脚丫,这样既能让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5
五、降温贴的使用方法
宝宝突然发烧,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可以使用降温贴。
宝宝出牙时常出现低烧或发热的情况,此时贴于脸部牙床位置能舒缓不适感。
宝宝运动后皮肤发热或小腿过于劳累,肌肉酸疼,用它来冷敷,可以减轻疲劳,缓解酸痛症状。
有扭伤、夹伤、碰撞等不出血的外伤时,用它来冷敷,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消除瘀血、红肿等症状。
⑶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物理降温常用方法有冰袋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
7
适当的散热,发烧由感冒引起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散热,必须有一定防止着凉的措施。如果是发热的话,身上不要过于保温防止体温发散不出去。不过如果像冬天首先注意不要再引起感冒。
8
冷敷头部,其实头部降温对身体降温影响不大,主要是让人感觉更清醒一点缓解不适,所以前面说的多喝水才是关键。将冷水放在冷敷戴中冷敷头部也是常用的一种措施,如果水过冷有的人也是不舒服的,可以在额头放一块毛巾在放冰袋。冷敷建议干敷,过于冰冷其实也不好。
9
如果发烧比较严重,或者身体十分不适是必须前往医院的。而采取一些措施只是为了缓解不适罢了。病情较轻的时候也应该多测量体温,注意是不是体温降了,如果久不降必须就医。
物理降温简单易行,家庭或医院均可广泛应用,进行物理降温时应注意如下情况:(1)高热伴有畏寒的患儿;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白血病及其它血液病等禁用擦浴.(2)降温要掌握适度,一般降至38℃左右即可,并注意密切观察病人,以防降温过快,过低引起虚脱.(3)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满意,可适当配合药物降温.(4)降温过程中,掌握好液体出入量,维持好水,电解质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⑷ 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
常见的物理降温方式有洒水降温,风扇吹风降温等,水塔流水降温等,是很实用,降温效果很快的降温方法.
⑸ 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降温是小儿时期发热常用的降温方法。孩子发热的时候,妈妈都习惯在孩子的前额上放一块凉毛巾,或者用温水给孩子擦擦皮肤,这些都属于物理降温的方法。
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患儿。物理降温的方法很多,包括前面提及的头部冷敷、温水擦浴,还有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等方法。这些方法做起来一般都很简单,而且不存在药物降温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孩子发热的时候,妈妈最好先选用一些物理降温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1)头部冷敷。头部冷敷适合小儿的一般发热及体温并不特别高的孩子。方法是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 ~ 10分钟更换1 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头下。
(2)温水擦浴。温水擦浴适合于高热患儿的降温。方法是用32 ~ 34℃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_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助散热。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发热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3)乙醇擦浴。乙醇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方法是用30% ~ 50% 浓度的乙醇,如无乙醇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湿后擦拭患儿颈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_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乙醇擦浴。
(4)冷盐水灌肠。冷盐水灌汤的降温效果显着,但不适合家庭中操作。方法是取生理盐水200 ~ 300ml,温度以4 ~ 6℃为宜,将肛管用甘油等润滑油擦拭后插入肛门,再将准备好的盐水用注射器注入或灌入,灌入后需用手将患儿肛门夹紧10 分钟左右,以防盐水排出。
⑹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及注意事项
发烧是宝宝常见症状之一,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来说更是高发人群,因此面对宝宝发烧,家长常常搞到手足无措,很多妈妈一发现宝宝发烧就带去医院治疗,其实宝宝发烧是可以进行一些物理治疗的,那么物理降温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物理降温的方法
一、擦浴法:擦浴降温法物理降温方法中常用的一种。降温效果不是很持久,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它是一种快速冷却措施,效果明显。它可以减少热性惊厥等并发症的发生。
1.酒精擦浴:患者朋友们可以用41~43°C的酒精进行擦浴,有利于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增加皮肤表面温度,增加汗腺分泌,增加毛孔,出汗时带走体内大量热量,而且,因为酒精的温度接近患者皮肤的温度。擦拭浴时,不会因刺激而引起不适,并且不会因孩子哭闹而增加发热量。
2.温水擦浴:在应用退热药物后,温水摩擦可以立即用于降低体温和防止抽搐;温浴后,表面毛细血管扩张,预先起到解热作用,达到出汗和缓解热量的目的。
二、灌肠法:常用的有冷盐水灌肠和中药灌肠。
三、头枕冰袋可与药物降温同时使用。
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1.对于比较怕冷的患者,使用任何物理冷却方法都是不合适的。由于各种冷刺激,患者会感到寒冷,这将增加横纹肌的产热并影响冷却效果。
2.无论采用何种冷却方式,热水瓶都应放在足部,以减少脑组织的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度,特别是冰敷头部应注意,头部温度可以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组织的氧气消耗,降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一般认为,当体温下降1℃时,脑组织代谢可降低6.5%,颅内压可降低5.5%。
3.擦浴时不要擦背部,胸部,腹部和脚底等,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4.在降温措施后30分钟测量体温,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和儿童血压的变化。
以上便是关于物理降温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的相关介绍,由以上介绍可知,物理降温是高热病人首选的降温方法,包括有擦浴法、酒精擦浴等方法。但是对于反复发热的患儿在加强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在物理降温同时,要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用药物辅助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