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空气中正常含尘量是多少g/m3,国家规定是多少g/m3
大气污染物因子有很多种,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监测环境大气污染物时采用的是PM10这个指标。其定义是监测环境空气中尘埃或飘尘的空气当量直径为10μm的尘埃或飘尘在环境空气中的浓度。由此,我们就知道了PM2.5,就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尘埃或飘尘在环境空气中的浓度。
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研究也显示,PM2.5浓度越高,呼吸系统病症和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同步增高。PM2.5对人体的伤害是如此之重,但大多数人被蒙在鼓里,得不到相应的提示和指导,以采取有效的防范去规避这种伤害,这一现实明显与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和信息公开的精神相悖。PM2.5的重要来源是汽车尾气,恶化的PM2.5数据会给民众以触动,拷问他们在污染防治中的责任,从而提醒更多人少开车,多选择绿色出行。
空气质量等级
24小时PM2.5平均值标准值
优
0~35μg/m³
良
35~75μg/m³
轻度污染
75~115μg/m³
中度污染
115~150μg/m³
重度污染
150~250μg/m³
严重污染
大于250μg/m³及以上
根据你所描述的,这样的工作环境切草车间,需要空气循环过滤器,处理到至少小于75μg/m³,才能达到环保要求。
网页链接 仅供参考
‘贰’ 环境监测PM2.5是什么意思
就是空气中的颗粒物,由于颗粒物的体型不一样,所以用一个统一的量来衡量。叫“当量直径”
就是一个颗粒的体积,相当于与它体积相同的球形的体积时,,这个球形的直径
2.5就是颗粒物的当量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空气中的颗粒物的统称
‘叁’ pm2.5是什么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
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 物。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 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
更多图片(14张)
,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在职业 危害相关技术标准中,将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统称为“粉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 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物相比,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 ,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 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肆’ 大气颗粒物按粒径大小分为几类有何区别
四类。超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悬浮颗粒物,细颗粒物。
区别:
1、性质不同:细颗粒物是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超细颗粒物是当量粒径小于0.1μ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是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悬浮颗粒物,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液体颗粒状物质(或称气溶胶)的总称。
2、来源不同:悬浮颗粒物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煤烟;工业生产、建筑产生的工业粉尘、金属尘、水泥尘等;汽车、飞机排气等。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的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3、成分不同: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Na⁺)等。超细颗粒物则不是。
(4)粉尘物理当量直径有哪些扩展阅读:
悬浮物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1、漂浮或沉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应从采集 的水样中除去。
2、贮存水样时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止破坏物质在 固、液相的分配平衡。
3、滤膜准备: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 量瓶里,移入烘箱中取103-105°c烘干0.5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
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可能夹带过多的水分,除延长 干燥时间外,还可能造成过滤困难,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试样。
‘伍’ 什么叫PM2.5
PM2.5即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1]在职业危害相关技术标准中,将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统称为“粉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
相比,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
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NO3-)、硫酸盐(SO42-)、铵盐(NH4+)、钠盐(Na+)等。
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
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
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细颗粒物能飘到较远的地方,因此影响范围较大。
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