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地球为什么自转24h物理角度

地球为什么自转24h物理角度

发布时间:2022-07-14 15:52:48

① 地球为什么会自转

地球为什么会自转
地球为什么会自转,这是一个世界之谜,科学家们始终没有找到答案。物理学家牛顿后半生一直致力于地球为什么会发生自转的研究,可始终没有破解,竟然认为地球自转是因为上帝给了地球一脚。地球为什么会自转,我提出的地球膨裂说理论认为:因为任何公转物体外侧点的公转线速度都大于内侧点的公转线速度,地球处于悬浮状态,围绕太阳公转,所以地球外侧的公转线速度大于内侧的公转线速度,因此地球产生了自转。为了证明我提出的这一理论,我于2017年4月12日发明了“地球自转成因演示仪”进行了实验证明。我用一个圆形的水盆,里面放半盆水,中间放一个圆形磁铁球(模拟太阳),圆形磁铁球和电动机轴连接,当电动机转动时圆形磁铁球转动,这时在圆形磁铁球外面的水里放一个地球仪(模拟地球),我们会看到悬浮在水里的地球仪在围绕圆形磁铁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我发明的“地球自转成因演示仪”已被授予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720788637.0。
我认为,太阳系是一个旋转体,因为一个公转物体外侧的公转线速度大于内侧的公转线速度,所以地球背对太阳一侧的公转线速度大于地球面对太阳一侧的公转线速度。因为地球背对太阳一侧的线速度大于地球面对太阳一侧的线速度、地球外侧的公转半经大于地球内侧的公转半经、地球比较均匀、内外侧质量相等,所以根据角动量公式L=mrv可以看出,地球外侧的角动量大于地球内侧的角动量。因为太阳系不是钢体,地球处于悬浮状态,所以地球刚开始公转时,就在地球外侧的角动量大于地球内侧的角动量的作用下,地球外侧的角速度大于了地球内侧的角速度,产生了自西向东自转。这就像两个轮子的马车,如果一个轮子走得快,另一个轮子走得慢或不动,马车就会自转一样。
月球为什么不自转呢?这个问题最近有了答案。绕月飞行的人造卫星测出月球靠地球这一面密度较大,因此月球永远以同一面朝着地球。地球膨裂说认为,尽管月球外侧的公转半经大于内侧的公转半经、月球背对地球一侧的线速度大于月球面对地球一侧的线速度、但因为月球刚开始公转时靠地球这一面的密度较大,也就是质量大,所以根据角动量公式L=mrv可以看出,月球内侧的角动量等于月球外侧的角动量,不自转。冥王星的卫星查龙也不自转。
金星为什么自东向西自转(逆转)呢?地球膨裂说认为,尽管金星外侧的公转半经大于内侧的公转半经、金星背对太阳一侧的速度大于金星面对太阳一侧的速度、但因为金星刚开始公转时靠地球这一面内侧的密度比外侧的密度大得多,所以根据角动量公式L=mrv可以看出,金星内侧的角动量大于金星外侧的角动量,金星就自东向西自转(逆转)。
为了验证我的理论,我还用另一种方法做了模拟实验。在一个大洗衣盆里放满水,用手掌沿盆沿逆时针搅水。当水转起来后,把空心铁球(模拟地球)放在靠盆沿的水上。这时发现空心铁球在随水逆时针转动(公转)的同时,自身也在逆时针旋转(自转)。这就是无可辩驳的地球公转产生自转的实验。因为地球公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逆时针)
再做一个月球公转不产生自转的模拟实验。在一个大洗衣盆里放满水,用手掌沿盆沿逆时针搅水。当水转起来后,把空心铁球(模拟月球)的一侧吸一块小磁铁放在靠盆沿的水上。这时发现空心铁球在随水逆时针转动(公转)的同时,自身并不旋转(自转)。这就是无可辩驳的月球公转不产生自转的实验。
再做一个金星公转产生逆向自转的模拟实验。在一个大洗衣盆里放满水,用手掌沿盆沿到盆心的一半处逆时针搅水。当水转起来后,把空心铁球(模拟金星)放在靠盆沿的水上。这时发现空心铁球在随水逆时针转动(公转)的同时,自身在顺时针旋转(逆向自转)。这就是无可辩驳的金星公转产生逆向自转的实验。
作者:赖柏林

② 地球为什么自转公转

地球为什么会自转?

地球同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一样,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围绕着一根假想的自转轴在不停地转动,这就是地球的自转。
几百年前,人们就提出了很多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着名的“傅科摆”使我们真正看到了地球的自转,但是,地球为什么会绕轴自转?为什么会绕太阳公转呢?这是一个多年来一直令科学家十分感兴趣的问题,粗略看来,旋转是宇宙间诸天体一种基本的运动形式,但要真正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首先搞清楚地球和太阳系是怎么形成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产生与太阳系的形成密切相关。
现代天文学理论认为,太阳系是由所谓的原始星云形成的,原始星云是一大片十分稀薄的气体云,50亿年前受某种扰动影响,在引力的作用下向中心收缩。经过漫长时期的演化,中心部分物质的密度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终于达到可以引发热核反应的程度,而演变成了太阳。在太阳周围的残余气体则逐渐形成一个旋转的盘状气体层,经过收缩、碰撞、捕获、积聚等过程,在气体层中逐步聚集成固体颗粒、微行星、原始行星,最后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大行星和小行星等太阳系天体。
我们知道,要测量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那么物体的旋转状况又用什么来衡量呢?一种办法就是用“角动量”。对于一个绕定点转动的物体而言,它的角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再乘以该物体与定点的距离。物理学上有一条很重要的角动量守恒定律,它是说,一个转动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矩作用,它的角动量就不会因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一个芭蕾舞演员,当他在旋转过程中突然把手臂收起来的时候(质心与定点的距离变小),他的旋转速度就会加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角动量不变。这一定律在地球自转速度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形成太阳系的原始星云原来就带有角动量,在形成太阳和行星系统之后,它的角动量不会损失,但必然发生重新分布,各个星体在漫长的积聚物质的过程中分别从原始星云中得到了一定的角动量。由于角动量守恒,各行星在收缩过程中转速也将越来越快。地球也不例外,它所获得的角动量主要分配在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地月系统的相互绕转和地球的自转中,这就是地球自转的由来,但要真正分析地球和其他各大行星的公转运动和自转运动还需要科学家们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这就是说,在地球的形成过程中,运动——尤其指旋转,自始至终伴随着地球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地球形成之后再在某种原因下开始自转或公转的。
我们知道,太阳系的几乎所有天体包括小行星都自转,而且是按照右手定则的规律自转,所有或者说绝大多数天体的公转也都是右手定则。为什么呢?太阳系的前身是一团密云,受某种力量驱使,使它彼此相吸,这个吸积过程,使密度稀的逐渐变大,这就加速吸积过程。原始太阳星云中的质点最初处在混饨状,横冲直闯,逐渐把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一方面,向心吸积聚变为太阳,另外,就使得这团气体逐渐向扁平状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势能变成动能,最终整个转起来了。开始转时,有这么转的,有那么转的,在某一个方向占上风之后,都变成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现在发现的右手定则,也许有其他太阳系是左手定则,但在我们这个太阳系是右手定则。地球自转的能量来源就是由物质势能最后变成动能所致,最终是地球一方面公转,一方面自转。

地球为什么公转?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对太阳的绕转。太阳系的其它行星都有这样的绕转,太阳是它们共同的中心天体。所以,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被称为“公”转。

地球公转是一种环绕运动,它的运动方向只能是一种绕转方向。它同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即在北极看起来,地球公转呈逆时针方向。这样的旋转方向被叫做向东。所以,人们习惯上就说地球向东公转。

严格地说,地球公转所环绕的不是太阳中心,而是太阳和地球的共同质量中心。换句话说,地球公转并不是地球单方面的运动,而是地球和太阳同时环绕它们的共同质心运动。如果不计其它行星的存在和作用,那么,地球和太阳始终处于它们共同质心的相反两侧:当地球在共同质心的这一侧转过一定的角度,太阳便在另一侧转过同样的角度;地球环绕共同质心一周,太阳也环绕它转动一周。二者方向相同,周期相等。当然,由于其它行星(特别是木星)的存在和作用,太阳所环绕的不是日地的共同质心,而是太阳系的共同质心。

我们知道,太阳和地球的质量非常悬殊,因此,它们的共同质心,十分接近太阳中心。具体地说,太阳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3 400倍,日地共同质心与太阳中心之间的距离,仅值日地距离的l/333 400,即约450km。这对于具有70万 km半径的太阳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把地球公转当作地球单纯地绕太阳运动,还是十分接近事实的。

地球公转有多方面的物理证据。它们是:恒星周年视差、光行差和多普勒效应。恒星的周年视差,是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移对于恒星视位置的影响;恒星的光行差,是地球的轨道速度对于光行方向的影响;多普勒效应则是地球的轨道速度对于星光频率的影响。它们从不同侧面证明了地球的公转。

③ 为什么 地球自转为24小时

地球在自转时同时公转,自转一周需用23小时56分4秒,公转时转了59秒(角度单位),需用3分56秒,时间,自转加上公转用的时间共24小时

原子钟走的最准
原子钟的原理是:利用原子中电子能级跃迁所发射光的频率,经多次分频后得到时钟的频率(如秒)。因为原子能级稳定精确,受温度等干扰极小,所原子种所标示的时间最准确。目前我国标准授台在西安。
目前最准确的原子钟是以铯原子的固有振动频率来调节的铯原子钟,它可以精确到计算1500万年时间误差仅为1秒,而光原子钟的准确度可能是目前铯原子钟的100至1000倍。科学家认为,新型光原子钟能使人们更精细地理解物质世界的时间,对基本物理常数作更精确地计量。由于准确计时对于高速数据传输、同步电视发送、银行转账结算、发送电子邮件、卫星轨道的精确控制、深太空导航以及航天器的对接等极为重要,新型光原子钟的应用将对上述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在人类开发钟表技术的历程中,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原子钟使计时达到“天文数字般”的准确。原子钟是根据原子固有振动而制成的,也就是精确测量出特定原子释放的微波频率。1967年,科学家采用铯原子钟技术以微波频率给“秒”作定义,即1秒钟等于“铯133原子两个基态能级的转换所经过的9, 192,631,770个辐射周期”所需要的时间。

据该科研小组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介绍,他们发明的光原子钟是以一个冷却的汞离子(去掉一个电子的汞原子)的光频为基础设计的,汞离子的光频传到一个激光振荡器上,这个振荡器的作用像传统时钟的钟摆产生“滴答”动作一样。所不同的是,新的光原子钟每秒产生的“滴答”次数是1.064×1024,次数如此之多,研究人员不得不用借助于高速激光与光缆,以便“数”出这些“滴答”次数以达到计时目的。

④ 地球为什么会自转

地球为什么会自转?

地球同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一样,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围绕着一根假想的自转轴在不停地转动,这就是地球的自转。
几百年前,人们就提出了很多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着名的“傅科摆”使我们真正看到了地球的自转,但是,地球为什么会绕轴自转?为什么会绕太阳公转呢?这是一个多年来一直令科学家十分感兴趣的问题,粗略看来,旋转是宇宙间诸天体一种基本的运动形式,但要真正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首先搞清楚地球和太阳系是怎么形成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产生与太阳系的形成密切相关。
现代天文学理论认为,太阳系是由所谓的原始星云形成的,原始星云是一大片十分稀薄的气体云,50亿年前受某种扰动影响,在引力的作用下向中心收缩。经过漫长时期的演化,中心部分物质的密度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终于达到可以引发热核反应的程度,而演变成了太阳。在太阳周围的残余气体则逐渐形成一个旋转的盘状气体层,经过收缩、碰撞、捕获、积聚等过程,在气体层中逐步聚集成固体颗粒、微行星、原始行星,最后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大行星和小行星等太阳系天体。
我们知道,要测量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那么物体的旋转状况又用什么来衡量呢?一种办法就是用“角动量”。对于一个绕定点转动的物体而言,它的角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再乘以该物体与定点的距离。物理学上有一条很重要的角动量守恒定律,它是说,一个转动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矩作用,它的角动量就不会因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一个芭蕾舞演员,当他在旋转过程中突然把手臂收起来的时候(质心与定点的距离变小),他的旋转速度就会加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角动量不变。这一定律在地球自转速度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形成太阳系的原始星云原来就带有角动量,在形成太阳和行星系统之后,它的角动量不会损失,但必然发生重新分布,各个星体在漫长的积聚物质的过程中分别从原始星云中得到了一定的角动量。由于角动量守恒,各行星在收缩过程中转速也将越来越快。地球也不例外,它所获得的角动量主要分配在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地月系统的相互绕转和地球的自转中,这就是地球自转的由来,但要真正分析地球和其他各大行星的公转运动和自转运动还需要科学家们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这就是说,在地球的形成过程中,运动——尤其指旋转,自始至终伴随着地球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地球形成之后再在某种原因下开始自转或公转的。
我们知道,太阳系的几乎所有天体包括小行星都自转,而且是按照右手定则的规律自转,所有或者说绝大多数天体的公转也都是右手定则。为什么呢?太阳系的前身是一团密云,受某种力量驱使,使它彼此相吸,这个吸积过程,使密度稀的逐渐变大,这就加速吸积过程。原始太阳星云中的质点最初处在混饨状,横冲直闯,逐渐把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一方面,向心吸积聚变为太阳,另外,就使得这团气体逐渐向扁平状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势能变成动能,最终整个转起来了。开始转时,有这么转的,有那么转的,在某一个方向占上风之后,都变成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现在发现的右手定则,也许有其他太阳系是左手定则,但在我们这个太阳系是右手定则。地球自转的能量来源就是由物质势能最后变成动能所致,最终是地球一方面公转,一方面自转。

⑤ 地球为什么会稳定地自转动力是什么

自从地球形成46亿年以来,它就没有停止过自转。之所以地球能够一直自转,从本质上讲是因为角动量守恒。最初地球还没有形成时,太空中有一团正在自转的星云。这团星云发生了引力坍缩,大部分物质都落入到中心,结果形成了太阳。

二是与太阳系太空间真空的失重现象有关。地球是处在太阳系的太空间之中,对于整体地球物质来说,是处于真空状态的失重物理现象,由于太阳会有随机自转运动的特征,只接受太阳磁场和磁力线圈轨道圆周牵引力的影响,才会发生规律性的稳定的公转圆周循环运动惯性现象。

三是地球自转运动是与公转运动有关。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圆周循环运动的过程,不是直线运行现象的,而是呈微圆弧形状态的表现,因而,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会产生圆弧偏向力,引发地球地轴在公转运动过程中与太阳黄道面有个约23度交角现象的发生,正是地球地轴这种交角现象而使地球在公转运动过程持续发生角动力物理现象,才会引发地球有稳定自转运动现象的自然发生。

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如读者阅后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关注我,欢迎大家加入相关讨论与学习。

此外,月球的存在对稳定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如果没有月球,地轴倾斜角度将会不断发生变化,而不像现在这样稳定在23.4度。

阅读全文

与地球为什么自转24h物理角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